大明崇祯
字体: 16 + -

第三十三章 徐光启进京

    徐骥的脸色猛地一变,似乎想到了某种不好的事情,看着徐光启说道:“爹,还是让我跟着你进京吧!”

    “不要总把事情向坏的方向去想,没准这一次是好事情也说不定。”徐光启淡淡的笑了笑,站起身子说道:“你要是实在是不放心,那就把尔觉让我带着。挺大个年纪了,也不找一门亲事,算怎么回事啊!”

    听到老父亲的话,徐骥一愣,随即点了点头:“那就让尔觉跟着您去,看看京城哪位大人的女儿待字闺中,您去给他说一门亲事。”

    徐尔觉,徐光启的长孙,徐骥的长子,已经十八岁了,还没有成亲,全家人都很是着急。

    徐光启点了点头,站起身子说道:“你去让尔觉准备一下,等一下跟着我一起走。”

    当徐光启带着自己的孙子来到门外的时候,王祖安已经等在那里了。徐光启笑着对王祖安道:“让王公公久等了,家里事情繁多,耽误了一些事情,还望公公不要见怪。”

    “徐大人,您这话可是折杀咱家了,论年岁,您是长辈,我是晚辈,晚辈等长辈还不应该的?论官职,你做官的时候,咱家恐怕还没出生,怎么看都是应该咱家等您。”王祖安笑着陪在徐光启的身边,对身边的人吩咐道:“你们还不赶快把徐大人的行礼装上车。”

    对王祖安这个小太监,徐光启倒是挺有好感,谦恭有礼,十分的不错。

    “徐大人,我们为您准备了两辆马车,您看看怎么样?”王祖安陪着徐光启来到后面,指着两辆马车说道:“徐大人,您自己看看!”

    “有马车坐已经很好了,公公不必如此!”徐光启点了点头,对王祖安的客气,徐光启已经有些不习惯了。

    见徐光启似乎有些不适应,王祖安觉得差不多了,在过一些,反而让人生厌了。交代了车夫几句,才转身有对徐光启说道:“徐大人,咱们只是现在做马车,之后我们是要做船的。毕竟坐船平稳一些,也要快一些。”

    “好,坐船好,老夫正好钓一些鱼,到时候请公公喝鱼汤,公公可不要推辞。”徐光启在老家人的徐福的搀扶下上了马车,对王祖安道。

    “长者赐,不敢辞,能够喝到徐大人的鱼汤,是咱家的福分。”王祖安笑着回答了一句,就向徐光启告辞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离开了徐府,向着京城开始进发,或许这并不为大明帝国的其他人所在意,但是这一天却会永远被历史所铭记:徐光启赴京。

    京城,皇宫大内,崇祯皇帝百无聊赖的躺在椅子上,眼睛眯缝着,听着王承恩给自己读奏折。

    周皇后坐在崇祯皇帝的怀里,喂崇祯皇帝吃巴达木,目光不是怜爱的看一眼崇祯皇帝。皇宫里面的事情非常忙,有些日子,周皇后没有如此和崇祯皇帝在一起了,心中倒很是满足。

    “这些内阁大臣,都应该赶回老家去卖红薯!”崇祯皇帝忽然开口,眼睛也随之睁开了:“不用给朕看了,司礼监直接拿去批红,决定不了的,在拿回来给朕。对了,朕为你,自从上次之后,王在晋在做什么?”

    “回皇上,王大人见了几位好友,叙了叙旧,然后就一直再给皇上写奏折。”王承恩将手中的奏折合上,恭敬的说道。

    写奏折?写奏折好啊!崇祯皇帝点了点头,想了想又说道:“让东厂查王在晋,你们查出什么来了吗?或者你不知道?要朕找方正化来问一问?”

    “回皇上,方公公和奴婢说过这件事情,王在晋王大人在京城的关系已经理清了。东厂的人已经去王在晋王大人的老家了,想必消息很快就会传回来,到时候方正化会写一份奏折给皇上。”

    自己是不是太心急了?这可不像后世,还有电话,现在连电报都没有,这种心态可要不得。

    在心里警告了自己一番,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绪,崇祯皇帝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情:“王承恩,给你的三天时间差不多了吧?你举荐的那个锦衣卫指挥使的人选,怎么到现在还没来?”

    “回皇上,人已经到了,奴婢安排在他在外面候着,正想找个机会和皇上说的。”王承恩一听崇祯皇帝问这个问题,脸上闪过一抹喜色,连忙笑着说道:“皇上要是召见他,奴婢这就去把他喊进来。”

    沉吟了片刻,崇祯皇帝点了点头:“你去把人带来,朕倒是要看看,你说的这个程潜,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是,皇上,奴婢这就去!”王承恩答应了一声,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皇上既然有正事要办,那妾身就先回去了。”周皇后用丝帕擦了擦手,笑着站起身子,准备离开了这里:“皇上也不要太过操劳,天下这么大,事情是做不完的。”说着就要向外走。

    崇祯皇帝一把拉住周皇后,让她一下子摔到自己的身上,伸手点指着自己的脸颊。

    白了一眼崇祯皇帝,周皇后还在将朱唇凑到崇祯皇帝的脸颊处,轻轻的亲了一下。

    见一脸通红的周皇后向外疾行,崇祯皇帝忍不住笑了起来,还在后面说了一句:“朕今晚去坤宁宫,你弄点好吃的,你陪朕喝点酒。”

    “妾身记住了,妾身会等着皇上来的。”周皇后对着崇祯皇帝扶了扶,转身离开了。

    周皇后没有走出多远,王承恩已经带着人一个走了进来,崇祯皇帝也坐直了身子,打量着来人。看起来也就三十多岁的样子,身材到不是很高大,不过很是结实,一身飞鱼服看起来很精神。

    “臣锦衣卫同知程潜,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程潜撩起衣服跪倒在地上,哗啦啦的作响。

    有气势!崇祯皇帝不由的在心里赞叹了一句,单看这做派,那就应该是锦衣卫该有的气质。比起洛养性,这位程潜,气势要足很多。

    “免礼平身!”崇祯皇帝摆了摆手,让程潜起来之后,开口询问道:“程潜,朕为什么找你来,想必也你也明白了吧?还有什么要朕和你说的?”

    “回皇上,臣没有,皇上怎么说,臣就怎么做。”程潜低着头,大声的说道。

    不错,不错,不知道是不是王承恩交给他的,看了一眼王承恩。只见他低眉顺眼的站在一边,一副事不关己的架势。不管是不是事不关己,那就不得而知了。

    “那就好,朕只问你一件事情,你到了锦衣卫之后,多久能让锦衣卫恢复过来,为朕做事情?”崇祯皇帝盯着程潜,声音极为严肃的问道。自己要的可是一个能做事情的机构,如果不能办事,锦衣卫还怎么用?

    “回皇上,臣刚从南京来,对锦衣卫堂上之事,并不甚了解,所以臣没有办法给皇上一个时间。不过臣有信心,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坐稳锦衣卫指挥使的这个位子,一个月足以。”程潜的声音掷地有声,似乎底气也很足。

    崇祯皇帝顿时笑了,脸上带着几分玩味的看着程潜:“现在的锦衣卫指挥使叫洛养性,你想做,朕想问你,怎么样才能把他拿掉呢?他可没犯什么错误,朕不能不罪而诛,你给朕出出主意。”

    如果说刚才在考验自己态度,那么现在就是考验能力了,程潜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在不断的翻滚着。

    “皇上,臣觉得不一定非要罪而诛,毕竟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擅长做这个,有的人反而擅长做那个。”程潜想了想,还是缓缓的开口说道:“只是让洛养性大人将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让出来,又没说非要撤职。”

    “那要怎么做?”崇祯皇帝笑眯眯的看着程潜,这个家伙看起来是一个莽夫,可是这心智可是不低啊!

    程潜想了想,似乎想征询一下王承恩的意见,见他低着头也不看自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咬了咬牙,程潜直接开口说道:“三品的指挥使,朝廷有多少?亲军十二位,哪里还没有个指挥使的空缺?要不干脆就掉到五军都督府去。如果怕人诟病,那就升半级。”

    明升暗降?抢位置?崇祯皇帝顿时笑了,这个把戏玩的好。

    “王承恩,看一看最近哪里有缺,不要亏待了洛养性,给他找一个好地方。”虽然没有正面回答程潜,但是这句话就代表着,皇上用了程潜的办法,程潜的这个锦衣卫指挥使是跑不掉了。

    “回皇上,内阁前几天倒是送了一张单子过来,奴婢记得南京五军都督府那边倒是有个空缺。”王承恩低着头想了想,沉声说道:“不过那是一个正二品的佥事,如果洛养性过去,那就是升了一级。”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锦衣卫可是高配的地方,洛养性离开锦衣卫去五军都督府,倒也没什么,升一级就升一级。”

    见崇祯皇帝没说什么,王承恩也松了一口气,把洛养性送到南京去,实在是再好不过了。王承恩一直担心崇祯皇帝不同意,有这样的结果,王承恩都非常的高兴。

    今天的第一章,大家周末快乐,找个人出去约会,逛街吃饭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