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
字体: 16 + -

第七章 袁崇焕进京

    虽然呼吸越来越困难,可是陈凤的心里十分的清楚,这个时候自己绝对不能吐口。不然方正化会放过自己,李朝庆也不会放过自己,没人喜欢软骨头的属下。更何况陈凤觉得方正化也不敢杀自己,自己可是东厂的掌刑千户。

    “是不是觉得我不敢杀你?”方正化似乎看穿了陈凤的想法,冷笑着说道:“别忘了,咱家可是奉旨办差,一个抗旨不尊,先斩后奏,皇上恐怕也不会怪罪咱家。”

    脖子上的压力越来越大了,陈凤觉得自己马上就要呼吸不上来了,依旧胀红着脸说道:“三天也准备不好!”

    周围的东厂之人面面相觑,甚至有的人跃跃欲试,想要上来救陈凤。大家都在等着李朝庆开口,毕竟没人合适被这个黑锅,首先动手下场恐怕很惨。更何况李朝庆暂代东厂,岂会眼睁睁的看着方正化弄死陈凤?

    李朝庆咬着牙看着这一幕,心里恨不得方正化弄死陈凤,那样自己就把方正化羁押起来。

    上奏皇上李朝庆也觉得自己有了理由,方正化不但没有干好皇上交代的差事,还在东厂杀了人,肯定会吃不了兜着走。可是方正化并没有下杀手,显然是在等着自己表态,看着手下们目光,李朝庆心里虽然憋屈,可是也知道自己必须要开口了。

    魏忠贤被打倒,自己没费什么力气就收伏了东厂的这些人,今天自己要是不护着陈凤,恐怕刚刚收拾起来的人心,在这一刻就不在了。

    “够了!”想到这里,李朝庆呵斥了一句:“方公公,这里是东厂,不是你撒野的地方,放开陈千户,咱家马上给你准备人马!”

    方正化嘲讽的看了一眼李朝庆,轻轻的拍了拍陈凤的脸,笑着说道:“你不错!”说完站起身子,对着李朝庆拱了拱手:“那咱家就多谢李公公了,事成之后,咱家会在皇上面前给李公公美言几句的。”

    “那咱家就谢过方公公了!”李朝庆咬着后槽牙,恶狠狠对地上陈凤说道:“陈凤,还不滚起来,点齐人马,跟着方公公走一趟!”

    看着方正化带着人离开,李朝庆愤怒的一甩袖子,怒斥道:“废物,全都是废物!”说着转过头看着封于修:“你的身手如何?能不能打过方正化?”

    封于修有些尴尬,脸上带着几分迟疑:“方公公实力非常高,陈凤的腿法很厉害,可是方公公凭着腿法就打败了方公公。我擅长的是分筋错骨手,打起来恐怕不是方公公的对手。”

    “废物!”李朝庆一甩袖子,转身迈步离开了,再也没回头。

    站在原地,看着李朝庆离开,封于修无奈的摇了摇头,在他看来,李朝庆并不适合做东厂的厂公。李朝庆少的那份阴狠,正是东厂厂公必备的素质。相反李朝庆更适合混朝堂,争权夺利,在背后搞些小动作,是李朝庆极为擅长的事情。

    皇宫大内,崇祯皇帝端坐在龙书案的后面,静静的听着王承恩的汇报。

    “东厂那边就这样,方正化已经带着人出发了,东厂的掌刑千户陈凤,以及子寅卯戊四科人马已经跟随出发了。”王承恩看着眼睛微咪的崇祯皇帝,小心翼翼的说道:“锦衣卫那边没什么麻烦,骆思恭拍了千户马良跟随。”

    对于崇祯皇帝的想法,王承恩也摸不明白,单单是对待李朝庆的做法,就让王承恩有些不明所以。

    崇祯皇帝虽然面无表情,心里却是松了一口气,自己终于给东厂找了一个像样的厂公。虽然锦衣卫那边还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但是东厂能用了,也不会让自己像瞎子一样,蒙着眼睛在朝堂上乱混。

    朝堂上的大臣,崇祯皇帝觉得自己没什么人能相信,包括一些地方的督抚大员。整顿官场,换上得力的官员,势在必行。

    “这件事情就交给方正化去办吧!”崇祯皇帝敲击着龙书案,打了一个哈切说道:“至于怎么处置,等到方正化回来在说,你现在去传一个人,朕要见他,昨日他已经到了京城。”

    “不知这个人是谁?奴婢马上就去传!”王承恩不敢怠慢,连忙躬身问道。

    崇祯皇帝神情淡然,双目微眯,敲击着桌面:“袁崇焕,早已如雷贯耳的名字。”

    听到崇祯皇帝这么说,王承恩一愣,随即也明白了崇祯皇帝的意思。袁崇焕确实是大名鼎鼎,崇祯皇帝登基之后就下旨传召了袁崇焕,只是没想到袁崇焕能够来的这么快。

    “奴婢这就去!”王承恩躬着身子退了出去,去传唤袁崇焕了。

    对于袁崇焕,崇祯皇帝现在的态度有些模棱两可,或者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毕竟历史上这个人争议实在是太大了,支持的说他是大明最后的长城,评价不可谓不高。不支持的,那就说袁崇焕是叛徒,是蛮子。

    在崇祯皇帝看来,袁崇焕是叛徒的可能性不大,要是他真的投靠了后金,那放后金入关也就是了。

    至于说大话,放空炮,崇祯皇帝倒是觉得有可能。无论怎么样,既然袁崇焕已经进京了,自己还是先见一见,然后再论其他。这几日,崇祯皇帝已经有了一个大的战略想法,只是不知道可不行不可行,要看一看别大臣的说法。

    伸手拿起桌子上的一份奏折,这是袁崇焕在吏部档案,崇祯皇帝觉得自己有必要看一下。

    “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做了一任知县,到了天启二年就进了兵部,提拔的倒是很快。”看了一眼之后,崇祯皇帝的神情就有些怪异,不过看到后面,神情就更为怪异了。

    天启二年,广宁失守,朝廷需要人去镇守山海关,袁崇焕就一个人跑到了关外。进行了勘察之后,回到朝廷就说只要给自己兵马粮草,自己就能够守住山海关。朝廷还真的就答应了,给了袁崇焕二十万两银子,让他去关外督师。

    “是不是玩笑了一点?”看到这里,崇祯皇帝自己都笑了,恐怕当时朝廷里面都把袁崇焕当成傻瓜了吧?

    熊廷弼打了败仗,结果被弄到了牢里,辽东局势糜烂的不行,朝中谁都不想接手这个烂摊子。结果袁崇焕自己跳了出来,朝中大臣正好顺手推舟,反正袁崇焕说的漂亮。事情无论如何,有一个袁崇焕在前面顶着,这恐怕才是袁崇焕得以到辽东的原因。

    在看后面,袁崇焕上任之后,深的当时的辽东经略王在晋不和。与孙承宗一起,将与自己战略不和的王在晋搞掉了,在辽东与孙承宗一起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练兵和建立宁锦防线。

    “初见成效,耗资巨大!”崇祯皇帝面无表情的敲击着手中的资料,喃喃自语:“后金!”

    “皇上,袁崇焕来了!”王承恩恭敬的走了进来,给崇祯皇帝行了一礼,然后才说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将手中的档案放到一边,崇祯皇帝挥手道:“让他进来吧!”无论如何,自己还是要见一见袁崇焕的,听一听他的策略,看一看他的想法。

    “宣袁崇焕觐见!”王承恩甩动自己的拂尘,站在大殿上喊了一声。

    门口的小太监接着喊道:“宣袁崇焕觐见!”

    喊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去很远,在喊声中,一个那你在小太监的引领下走进了大殿。

    男子看起来年纪并不大,很是儒雅的样子,一身长衫穿在身上,如果在握上一卷书册,看起来更像以为私塾先生。神情很是淡然,只不过双眸开合之间,总是带着几分凌厉,显然这个人并不是表面看上去那般儒雅。

    “袁崇焕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撩起长衫跪倒在地上,袁崇焕大声的说道。

    崇祯皇帝打量了一翻袁崇焕,轻轻的抬了抬手:“免礼平身!”又看了看一边的王承恩:“赐座!”

    等到袁崇焕坐下,崇祯皇帝笑着说道:“袁崇焕,你去朝三月了吧?”

    袁崇焕自从辞官回乡之后,到现在时间没有太久,不过三个月有余而已。正月的时候,袁崇焕在辽东主持与皇太极的议和,只不过皇太极的议和只是缓兵之计,意图就在和大明一条心的朝鲜。

    吞并朝鲜遇到了毛文龙的抵抗,皇太极又挥军宁远,才有了天启七年的宁远大捷。

    对于宁远大捷的说法,崇祯皇帝实在是提不起兴趣,甚至有些抵触。大捷,就是大胜,可是明军胜在哪里?只不过是将后金来犯之敌打回去了而已,久攻不下的撤退,何来大捷?

    况且后金一项不都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策略?说后金伤亡惨重,这种话崇祯皇帝觉得有待商榷。

    “回皇上,臣确实离朝三个月了!”袁崇焕恭敬的点头,虽然没有了官职,但是袁崇焕进士功名在身,还是有资格称臣的。

    崇祯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沉声说道:“阉党蛊惑圣聪,把持朝政,对你所作的事情,朕心里很清楚。现在阉党尽出,正是你为国效力的时候,这也是朕召见你的原因。”

    粉嫩的新人,满地打滚求收藏,求推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