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16 + -

第一百一十九章【统帅】

    虽然长孙稚是统帅,但行军路线和作战方案是朝廷总参谋部事先拟定好的,长孙稚要做的就是不折不扣地执行。西征大军开到弘农,按照预定方案接下来的任务是攻打潼关。

    但是,杨侃对这个方案提出异议:潼关险要易守难攻,不如北取蒲坂,从那边的渡口过河,先解华州之围,华州一下,就等于直接绕到了潼关的后面,潼关通往长安的道路一旦切断,被断了后路的贼兵必定人心惶惶望风溃散,两地平定,长安便不攻自破了。

    长孙稚赞同杨侃所言,不过,他也有顾虑,河东叛军势力不小,领头的薛修义曾经在自己手下干过,是一员有勇有谋的干将,不太容易对付。

    另外,自己的任务是平定关中,河东的事朝廷另有处分,如果不小心陷入河东战事,朝廷是要怪罪的。所以,长孙稚对杨侃道:“河东有二薛叛军,占据盐池的薛修义我是知道的,当初他曾经随我讨伐正平郡叛蜀,功居第一,当真不可小觑。

    朝廷派出讨伐河东的都督宗正珍孙被他们困住不能前进半步,所以此计太过凶险。”杨侃笑道:“宗正珍孙不过一介武夫,他哪里懂得行军打仗的计谋。

    河东郡驻地在黄河边上,薛修义的人都来自郡东,现在跟着他到郡西作战,把父母妻子留在家里,官兵一到,他们能不挂念自己的家人吗?如此军心必散,一定会望风而逃的。”

    杨侃善谋划口才又好,一番话说得长孙承业连连称是。其实。长孙稚早已对河东郡垂涎三尺,原来河东郡有盐池。那可称得上一块肥肉。

    过去盐都是官府授权经营,挣的是高额垄断利润。那么多人冒着杀头的危险去贩卖私盐也间接证明了这个行业的诱人利润。

    如果把盐池夺回来,盐税足够军用。朝廷虽然派宗正珍孙解河东之围,单这小子劳而无功,迟迟不能奏功,虽然长孙稚的主要任务是夺回潼关进攻萧宝夤叛军,但是,根据过往的经验,攻打河东如果胜利了一俊遮百丑什么都好说,当然如果失败了朝廷一定会加罪的。

    长孙稚一直在权衡这里面的厉害关系。不过。按照杨侃的说法一切问题突然变得不是问题了,为什么?

    因为按照杨侃的战略规划,夺河东实质上是曲线夺潼关,作为潼关战役的一部分,那么意义自然不同。为了进一步坚定长孙稚的信心,杨侃慨然道:公倘若觉得我的计策可行,我愿做先锋。

    长孙稚终于下定决心决定按照杨侃的计策行事,令儿子长孙子彦同杨侃一起率骑兵先行渡河北上。

    骑兵的好处就是机动性强,适合长途奔袭。以出其不意往往奏效,果然,河东叛军并没有想到台军会自弘农渡河北上,台军以势如破竹之势插入河东地盘。

    杨侃很快占据了石锥壁。与薛修义大军对垒,但是杨侃心里清楚,自己这点兵力要真跟薛修义决战。不是没有把握,简直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薛修义确非泛泛之辈。他出身河东薛氏大族,当年曾经随元颢西征。途中接到朝廷的诏命,能招募三千人参与平叛的人可以授官别将,薛修义心动了,于是辞别元颢回到了河东老家,一下子就划拉了七千人,朝廷也不失信,当即提升他为假安北将军、西道别将,后又随长孙稚平定蜀贼有功拜龙门镇将。

    等薛凤贤响应关西叛军起事,一直以为做一个小小的镇将不是理想的薛修义突然不想跟朝廷混了,便举旗自立,号称黄钺大将军,占据河东盐池,引军攻打蒲坂,要在河东建立自己的独立王国。所以对付薛修义这样有群众基础的土豪,决不能硬碰硬。

    身为弘农人,杨侃对河东风土民情非常熟悉,他了解河东百姓的心理,他知道河东叛军的出身,知道这些人造反的缘由,知道如何对付他们,所以心中早有一计,对战事已然成竹在胸。

    杨侃在河东郡贴出了安民告示:我们顿军此处等待步兵过来,同时观察民情的向背。

    倘若各村愿意投降的,只要派人来说一声,等台军举三烽火,各村也响应举火,表明你们这些村子跟朝廷一条心。

    没有点火的,就是反叛,台军将对这些村子实施烧杀抢三光政策,抢下的财务一律充公作为赏赐军中将士所用。

    官军的布告很快传遍了附近各个村落,整个河东都震动了,点火意味着平安,不点火的就被屠村,管他投不投降先点火过了这一关再说。于是当夜河东各村都随着杨侃的烽火点起火来。

    霎间,整个河东火光亮遍数百里,包围蒲坂的叛军惊呆了,他们以为火光是朝廷平叛大军的营火,如今但见整个河东数百里都是台军的营盘,朝廷这是出动了多少军队啊,大抵没有百万之众是没有这个效果,如此一来真可谓人人胆颤,个个心惊,哪里还有心思围城,大家还挂念家中妻儿的安危,所以开小差往家跑的人越来越多,薛修义的大军竟然就这样溃散了。

    不战而屈人之兵,一切都在杨侃谋划和掌控中。薛修义彻底服了,官军一箭未放仅凭几张薄纸竟然摧毁了自己的数万大军,真是牛人啊,佩服!佩服!

    无奈薛修义只好向杨侃请降,为了争取立功好好表现,他又修书一封给薛凤贤晓以利害,劝薛凤贤及早投降以免累及河东父老,薛凤贤见黄钺大将军这么快就认栽了,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自己肯定不是官军的对手,决定不再以卵击石做无谓的牺牲了,于是宣布投降,就这样河东解围。叛乱平定。

    长孙稚占据了梦寐以求的盐池,就在他兴高采烈准备从盐池大把捞钱的时候。朝廷圣旨到,竟然取消盐池的盐税。长孙稚很郁闷。但他很快作出了决定,一面继续经营盐业,该收钱收钱,一面给朝廷上书说明继续征收盐税的必要性。

    目前河北战乱,关西大乱,用钱的地方太多了,现在朝廷入不敷出,上哪能弄到钱?如果没有钱,各路平叛军队吃什么?没饭吃的官军一定会演化为土匪强盗。这个道理大家懂的。

    长孙稚的见解无疑是正确的,朝廷现在真的没钱了,不久前,为了平定关西叛乱,朝廷甚至颁布了卖官赏格,输粟米到瀛、定、岐、雍四州者,官斗二百斛赏一阶;入二华州者,五百石赏一阶。

    不限多少,粟毕授官。价格不可谓不合理。但收效甚微,战乱频仍,官帽子不值钱了,赔本的买卖有几个愿意做?

    所以。朝廷对长孙稚的行为只能选择默认。杨侃从容渡河解了华州之围,越过华州就相当于绕到了潼关的后面。

    潼关守将郭子恢见被抄了后路,也弃关逃奔长安。长孙稚占据了潼关,以杨侃为大都督镇守。杨侃以韦孝宽为司马。杨侃对韦孝宽的才能非常欣赏,将他招为女婿。

    安排好潼关的事。长孙稚带着铁小儿们继续西行,大军浩浩荡荡向长安进发。

    一场硬仗近在眼前,长孙稚做好了准备,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还没等长孙稚大军开到长安,萧宝夤已经脱下龙袍弃城逃跑了。在政府军打败包围华州的叛军攻取潼关的同时,雍州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在雍州北地郡的马祗栅,由北地郡豪杰毛鸿远、毛鸿宾兄弟领导的乡兵武装打出了讨伐萧宝夤的旗号,当地的氐人、羌人纷纷加入,反萧势力空前强大,引起了萧宝夤的高度重视。

    毛家世为北地豪族,到毛鸿远这辈,兄弟三人并为豪杰。毛鸿远名遐,少年任侠,多智谋,作为富二代,守着祖上留下的不菲财富,他却一点也没有炫富的虚荣,吃穿也不讲究,可乡间谁家有困难,一定不吝钱财出手接济,跟中书郎檀翥、尚书郎公孙范等交情匪浅,在乡人中威望很高。

    鸿远的弟弟鸿宾,天生异相,大鼻子大眼,身体肥壮粗黑,一付黑煞神模样,加上他胆略骑射过人,氐人、羌人们都很畏惧他,把他看做自然的领袖。

    毛鸿宾跟他哥一样轻财好施,虽然毛遐出任咸阳都督府长史成为兄弟们中第一个当官的,而毛鸿宾的名望实在毛遐之上。他们另一个弟弟毛鸿显也是劲悍多力,亦为一时豪杰。

    萧宝夤兵败泾州的时候,长安附近人心摇动,毛遐担心家人遂弃官返乡,同毛鸿宾一起聚集乡人武装自保。

    高平叛军头子宿勤明达的弟弟乌过仁抄略北地,被万俟丑奴伪政权封为京兆王,鸿远兄弟迫于形势暂时投入叛军。不久,杨侃率军讨伐,毛家兄弟立即反正,将乌过仁当做见面礼归顺了杨侃。

    孰料世事无常,台军主帅萧宝夤竟然自立为帝,建立了反动政府,长安附近的督将们开始站队了,别将卢祖迁、都督郭子恢、长安人侯终德等成为萧齐政权的中坚力量,都督南平王元仲冏因反对萧宝夤被砍了脑袋,毛氏兄弟傻眼了,难道要再次造反?

    思量再三,毛氏兄弟决定这一次要坚定地站在政府一边,于是率领胡汉举起了讨伐宝夤的旗帜,跟萧宝夤划清了界限。萧宝夤派卢祖迁迎战,被毛遐所杀。

    卢祖迁作为大魏名将,曾经将高平王胡琛打得落荒而逃,但这一次跟错了主子,最终落了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与他相比,崔延伯、崔模、伊罋生等人虽然也死在关西战场,但他们为国尽忠,死得其所,身后还有封赠惠及子孙。

    卢祖迁兵败被杀的消息传到长安的时候,萧宝夤正忙着在南郊祭天,齐皇帝的脸当时就变色了,祭天大典匆匆收场,甚至来不及整顿仪仗队伍,参加祭祀的人们如乱军一般匆忙返回城里。

    事情总得解决,萧宝夤又遣侯终德前往抵御毛遐,本指望用当地人可以获得更多的群众支持,未曾料到侯终德听到潼关、华州失利的消息后竟然阵前倒戈,率军回长安准备擒拿萧宝夤。怨我侯终德背恩弃义吗?

    本来跟着你造反就是为了荣华富贵,现在别说富贵,就是吃饭的家伙也难保了,凭什么让我为你殉葬,为了自保也只好借陛下一用,将功抵罪或可有一线生机。

    侯终德大军杀到白门,萧宝夤才知道部下已经调转箭头指向自己,于是匆忙组织左右抵抗,可派出去征战的都是精锐,城中守卫力量已经相当薄弱,长安守军一战即溃,萧宝夤无奈带老婆南阳长公主、少子及部下百余骑从长安后门出逃,投奔高平的万俟丑奴去了。

    百日天子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短命的齐朝如昙花一现,其实,在南北朝的混乱形势下,世家大族的力量是任何一个有野心的帝王所无法忽略的,一个政权要生存下去必须取得那些根深叶茂的大族们的支持,他们代表了群众基础,而萧宝夤称帝的时候关中大族基本采取了不合作态度,望族韦氏子弟韦孝宽还请缨出征讨伐宝夤,所以,从开始称帝就注定了萧宝夤的失败。

    同样,万俟丑奴之所以横行关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秦、原、豳州一带胡人密度很高,而且他们跟六镇人一样一直对朝廷不满,换句话说,高平军的群众基础还是很深厚的。万俟丑奴以萧宝夤为太傅,关西叛军集结在万俟丑奴周围,长孙稚平叛有功,被授予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州刺史、兼尚书仆射、西道行台镇守长安,阻止关陇叛军东进。毛鸿远兄弟也受到朝廷通令嘉奖。毛遐被授予南幽州刺史,进爵为伯。毛鸿宾拜岐州刺史、散骑常侍、开国县侯。

    不久,又将北地郡升格为北雍州,以毛鸿宾为刺史。不久,孝明帝下令将北地郡升格为北雍州,以毛鸿宾为刺史。以长孙稚的能力,虽不能进一步扩大战果消灭高平军,但守住雍州切断关中至洛阳的通道是没有问题的。官军、叛军各自在实际控制区内保境安民,倒也相安无事。

    西边的战事又一次平静下来。但是,萧宝夤叛乱的平定并没有给洛阳带来多少喜庆,毕竟萧宝夤只是一个插曲,关陇的叛乱一如既往,而在萧宝夤造反前几个月,河北又乱成了一锅粥,甚至,连宗室亲王也开始倒戈加入了反叛的队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