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度索原
继续痛苦ing..
河北政权初建,在这种情况下,河北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同时,静待各方势力的情况。\\.qβ5\\
九月初,裴寂率军进抵宋金刚占据的介休,于度索原今山西灵石县东驻扎。双方随即在介休附近发生了一系列的战斗,不过都是互相间的试探,大多数时候,是双方的斥候在互相的试探与反试探。所以在这片荒地之中,存积了大量了死尸,都是李唐定杨军没有及时运走的士卒尸体。
一群乌鸦在树枝上叫着,忽然,它们振翅飞起盘旋在天空,黑压压的一片,顿时将天空遮住了。
这群乌鸦忽然飞起来的原因,是因为有人来了。那是数十个铠甲齐备的骑士,行色匆匆的模样,其中几个人,更是一脸的憔悴。为首的一个骑兵,正是殷开山,作为这次辅助裴寂的大臣之一,李渊让他随裴寂一起收复河东。
在这片荒原以北,走过几个河谷,还有凹凸不平的丘陵,以及如这般杂草丛生的荒原,数十里外,就是宋金刚驻扎的介休城。而与之相反的方向,大约在同样的距离,在一片当地老百姓称呼为“度索原”的地方,驻扎着李唐的部队。
殷开山的目光向前看去,这个时候,他领着士卒出来,并不是为了探路,而是寻找水源。
军营应该还好吧,裴寂虽然军事才能不足,可是论到安抚军心出谋划策,那可是他的强项啊。这场骚乱,并不是唐军吃了败仗或是有士卒叛变而引发的,尽管他只是小股的骚乱,还没有波及全军,可是如何不能及时拿出策略,那么这场骚乱随时可能变成全军的骚乱,从而军心不稳,这支数万的军队就此崩溃
一个人,如果,两三日之内不进粮米,可能还能支撑,可是若是没有水喝,恐怕那时谁也受不了的。
李唐军中缺水已经两日了,许多士兵没有水喝,嘴唇已经干裂。
本来,裴寂驻扎的度索原,居高临下,是抗拒定杨军的好地方,军中的许多将领也认为这是一个好地方,何况,这个地方,小溪山泉非常之多,水源足够李唐军饮用。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在裴寂驻扎不久,那些山泉小溪几乎完全断流,军中四处寻找水源,发现度索原一带,已经没有足够的饮用水。
裴寂自然想不到,这是宋金刚的安排。
宋金刚虽然到达介休不久,可是依宋金刚的为人,早已经将介休一带的山山水水调查了个清清楚楚,在裴寂兵驻度索原之后,他暗中派出骑兵调查,发现度索原的小溪山泉,都发源自一条溪涧,也就是说,有一个共同的源头。得到消息的宋金刚当即派人,连夜动工,将那条溪涧截断,随着宋金刚的一声令下,山里的定杨军用早就准备好的沙袋树木等物彻底堵塞了那条溪流,下方的山泉失去了源头,逐渐干枯,到最后,数万唐军无水可饮,陷入了困境之中。
所以,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裴寂的中军大营,各营统领齐聚一堂,商量该如何摆脱困境。
看着众统领商议不休,手抚长须的裴寂装着颇为镇定的模样。他自然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此刻,不过是暗中听着诸将的意见,从中选取一个他自己认为好的建议罢了。他裴寂随李渊起兵以来,是不折不扣的太子党,拥护李建成的。天下虽然还没有平定,可是自古,得关中的天下,李唐虽然在河东与定杨军陷入了苦战,可是总的来说,仍然是群雄中,势力最大的一支,良好的地理条件,是裴寂看好的理由。
去年,浅水原大败,作为秦王嫡系的刘文静遭到了打击,裴寂明白,那是李渊不想让秦王的势力扩展太快,从而威胁太子的地位,杨广的故事,就是血一般的教训啊。作为李渊的心腹兼太子党,毫无带兵经验的裴寂站了出来,希望能够击败定杨军,就是想不让秦王再度立功,从而避免秦王功高震主。
可是,裴寂下意识的揉了揉太阳穴,还真是有些麻烦。他暗中派遣了殷开山前去寻找水源,就是准备想要移营,避免缺水的危机。耳边,还在响彻着诸将的声音,还在争论着到底该怎么办。
有的人说当初就不该将营寨扎在这里,有的人说这肯定是定杨军的阴谋,应该派遣军队入山,重新将水源挖通;有的人说还是尽早集结,换一处有水源的地方扎营,才能避免这场危机。
其实不用多想,裴寂就知道宋金刚在打着什么主意,无非让唐军缺水,从而拔营移到别处,然后,乘数万大军拔营慌乱之际,发动大军猛攻。可是,裴寂知道,目前摆在他面前的,只有移营而已。命令士兵进山去重新挖开水路,明显是不可能的,毕竟,定杨军不会那么傻,应该会派出士兵守住水源吧,唐军想要夺回水源,势必要经过一场恶战,如果不能赢,仍然没有水源,他裴寂自然不会将全军乃至于自己的性命堵在这个未知的结果上面。
所以,他必须尽快的找到水源,然后移营,这才是上上之策。可是殷开山找到了吗
此刻,殷开山快速的挥动马鞭,战马飞驰,将地上的野草踩平,露出一条路出来。终于,在殷开山带着骑兵奔驰过那片草原之后,他听了让他安静的声音,那是流水声。
裴寂骑在战马之上,战马不停的打着响鼻,显得有些不安的模样。转过头,看了看北方,裴寂的心中这才镇定了下来。
昨日,殷开山终于带来了消息,找到了一处水源,而且,那里地势非常之好,居高临下。得到消息的裴寂自然大为兴奋。所以,今日卯时开始,唐军就在拆除营垒,准备另迁他处。为了预防定杨军的偷袭,裴寂下令殷开山驻守在一片荒原之上。从介休城到度索原,虽然一路上,有几处丘陵,可是大多数还是以平地居多。当初,裴寂为了急于攻下介休,所以他驻扎的度索原,离介休城并不是很远,若是骑兵,半个时辰,就可以赶到了。
此刻的殷开山,领这他的本部人马,足有三千人,皆是能征善战的河东子弟,当然,只靠殷开山的三千子弟,击败宋金刚无疑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依仗地形优势,凭险据守,拖延定杨军前进的步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度索原可不是葭萌关苇泽关之类的险要啊。
殷开山的任务,并不是死守,挡住定杨军。在裴寂的安排下,他只不过是诱敌。
连绵的太岳山,为裴寂提供了地理条件,在殷开山部的身后,是一条狭窄的山道,两旁是起伏的高地。殷开山的目的,就是,万一宋金刚来袭,那么他装着抵抗一番,然后假装不敌的模样,引军从山道中逃走。借机将定杨军引入山道,那个时候,埋伏在两边高地的刘弘基带领着唐军,从两翼冲下,夹击定杨军,就算不能全歼定杨军,也务必使其重创,无力再追击正拔营远走的唐军,这样,唐军的大部队才能从容的重立营垒,继续和定杨军对抗。
远处,终于漾起了一缕烟尘,几个唐军斥候打马朝这边疾奔而来,一边纵马疾驰,一边摇着手中的小旗,向殷开山传递着信号。
“将军,敌军来了”殷开山身边的副将,一脸紧张的模样。对于定杨军,他虽然与之交手不多,可是定杨军的名头太响了这段时间,定杨军可以说是所向披靡
殷开山闷不吭声,只是抬起头,冷冷的看着远方,那里,灰尘已经将天空遮住,呈现出一片黄灰的颜色,天空,也逐渐黯淡了下来。紧接着,地面开始颤抖起来。似乎感受到了战意,殷开山胯下的战马开始打起响鼻,有些不安的挪动着步子。
“列阵”殷开山挥手,高声的喊着,声音透过浑浊的空气,传达到了传令兵得耳中。
“列阵”传令兵大声的喊着,声音撕心裂肺,一个掌旗手赶紧挥舞着大旗,变换着旗语,随即,殷开山部传来士兵的呼喊声,战马鸣叫声,响成一团。随后,隆隆的战鼓敲打了起来,远远的传向远方,在山谷中回荡着,惊起不知名的鸟儿无数,扑腾着双翅向遥远的绵山飞去。
宋金刚部,数千铁骑奔驰而来,和殷开山部展开了激战。
最初,两军的激战旗鼓相当,而且,殷开山占据了高地优势,所以,定杨军久攻不下,战事一度处于相持阶段。不过随后,得到消息的宋金刚率领大军来援。殷开山两翼受到攻击,力不能支,在这种局势下,殷开山自然不会傻傻的和定杨军硬拼,所以,按照原计划,殷开山开始撤入山谷。
按照裴寂的想法,这个时候,宋金刚大胜之下,必然会率军全力追击,从而落入他的圈套,可是,裴寂毕竟还是失算了。
宋金刚虽然进入了山谷,可是并没有轻易的追击。在他的命令下,定杨军反而收缩了阵型,排成了严密的阵型缓缓的推进。而且,宋金刚还安排了不少精骑,在定杨军的前方,分散在四周,搜寻着前进,宛如地毯式的搜索一般。
在宋金刚的小心翼翼之下,刘弘基等部暴露在定杨军的面前,见势不妙,唐军只能撤退。
可是随后,裴寂就大惊失色了。
很多时候,战场上的形势,千变万化,裴寂算准了宋金刚会来偷袭,可是他料不到,宋金刚居然比他想象中的要狡猾许多。
一开始,裴寂将殷开山刘弘基等人,布置在介休方向,就是为了防备介休方向的定杨军的偷袭。他以为,这样做,就万无一失了,所以其他的方向,比如西面,他只是派出一些斥候前去打探,并未派兵防守。
这样的措施,使得结果变得非常的糟糕。
宋金刚在截断了唐军的水源之后,料定裴寂一定会转移营寨,所以,他一开始就作出了安排
手下的猛将尉迟敬德,带着数千骑兵,从介休的北门出发,绕路而行,避过了唐军的斥候,在太岳山中的某个山涧里面埋伏下来,然后等待着机会。
如今,这就是机会
裴寂派出去在西线巡逻探查的斥候,纷纷被这支奇兵剿杀,由于裴寂只防备介休方向的定杨军,所以在西线并未有什么防备,在唐军还在拆着营垒的时候,尉迟敬德带着数千士兵毫无遮拦的杀进了唐军大营。
尉迟敬德选取的时机非常的好,这个时候,唐军正将拆下来的各种防御工事放到了马车上,准备运走。当唐军发现尉迟敬德的数千骑兵的时候,唐军大惊失色,一时间混乱不已,对突如其来的敌人,感到了惊恐。
尉迟敬德的骑兵很容易的的就从唐军的混乱的阵型之中冲杀了过去,摧枯拉朽的攻势让唐军大乱,在裴寂等人的大声呼叫之下,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尉迟敬德从西杀到东,将唐军大营穿了个透,然后,再调转马头,再度杀了回去。
唐军虽然精锐,可是因为之前,缺水,士气很是低落,体力出现了衰退,再加上,早上清除营垒,消耗了唐军的大部分力气,所以,尉迟敬德才能如此轻松的驰骋在唐军的大营之中,根本没有遇见像样的抵抗,唐军大声喊着,声音嘶哑,都在争先恐后地逃命。
整个唐军大营伴随着厮杀声金戈交鸣声呻吟声,此起彼伏,惊天动地。
定杨军中,更有人点燃了火把,将营地内的辎重和帐篷点燃,一时间,唐军大营火焰冲天,浓烟如黑龙一般,在天空中袅袅翻腾。一些来不及躲避的唐军深陷大火之中,不一会就浑身被点燃,成为一个火人,盲目的四处逃窜着,更大加大了唐军大营的火势。
逃了吧裴寂的心中闪过这样的念头,下一刻,他拍马落荒而逃。
刘弘基不是没有看到后方的浓烟,即使,后方具体发生了什么大事,他不清楚,可是无疑,那肯定不是裴寂一时心血来潮,放火烧营,敌袭啊。刘弘基虽然明白,可是此刻的他,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后方,大本营一片火海,前方,宋金刚的数万大军虎视眈眈,他刘弘基就算想撤,那宋金刚必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啊。可是战,那也是不可能的,刘弘基四周一看,只见士卒的脸上均是露出了惶恐的表情,后方的浓烟,众人都看在了眼里,只要不是傻子就能明白,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刘弘基犹豫不决的时候,前方,宋金刚的前锋,一千多的精骑突然加快了冲刺的态势,看这个样子,是要发动进攻了
咬咬牙,刘弘基知道不能在耽搁了,再不走,这一万多的士兵就要交待在这里了。
“撤”刘弘基叫道。
掌旗官在他的指示下,舞动着令旗,开始有组织的后退,不过,这种情况并未持续多久,因为,宋金刚的那以前精骑很快追了上来。
定杨军中,并不缺乏马匹,盖因有突厥人相助的结果,而那些士卒,都是弓马娴熟之人,一千多骑兵一起奔腾而来,气势是何等的惊人只见烟尘不断的腾起,向前快速的逼近,渐渐的,耳边的铁蹄声,如惊雷一般了。
这个时候,唐军负责押后的将领应该指挥军队和敌军作战,为前面的兄弟部队撤离争取时间,这才是最正确的方式,从而可以将唐军的损失减小到最低。可是,那些士兵看着后方的浓烟,军心已经动摇,又看见定杨军的精骑如此威猛,宛如昔日的西秦帝国的陇西铁骑一般,一些曾经经历过那一战的士兵顿时心中有了怯意。当即有人大喊一声,不顾一切的向后逃去,很快,定杨军铁蹄如风,席卷而过,唐军后军一片混乱,在定杨军的第一轮冲锋之下,阵型已经散乱了。
后军的溃败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刘弘基的中军以及前军受到影响,很快,无数的士兵发出一声喊,顾不得保持行军或战斗的队形,争先恐后地往前亡命飞奔,开始了溃逃。
在这种情况下,等待唐军的,是定杨军手中的大刀,他们毫不客气的将唐军斩杀,然后将他们的头颅挂在战马身上,那是他们的军功,宋金刚会依据士卒们斩杀的数量进行封赏。一万多的士兵,被定杨军前锋一千多骑兵追赶,场面殊为搞笑,不过,相比唐军大营内的溃败,恐怕这些算不得什么了。在尉迟敬德率领的定杨军的攻击下,他们就像狼群利爪下的羊羔,有的被杀,有的逃亡,有的丢下武器,跪在一旁投降。
至于裴寂,早在发现情况不妙之际,早就带着他的亲兵,向晋州奔去,在这一刻,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逃,越快越好
隋中兴一年九月初十,唐晋州道行军总管裴寂在度索原被定杨军宋金刚部击败,唐军尽没。
河北政权初建,在这种情况下,河北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同时,静待各方势力的情况。\\.qβ5\\
九月初,裴寂率军进抵宋金刚占据的介休,于度索原今山西灵石县东驻扎。双方随即在介休附近发生了一系列的战斗,不过都是互相间的试探,大多数时候,是双方的斥候在互相的试探与反试探。所以在这片荒地之中,存积了大量了死尸,都是李唐定杨军没有及时运走的士卒尸体。
一群乌鸦在树枝上叫着,忽然,它们振翅飞起盘旋在天空,黑压压的一片,顿时将天空遮住了。
这群乌鸦忽然飞起来的原因,是因为有人来了。那是数十个铠甲齐备的骑士,行色匆匆的模样,其中几个人,更是一脸的憔悴。为首的一个骑兵,正是殷开山,作为这次辅助裴寂的大臣之一,李渊让他随裴寂一起收复河东。
在这片荒原以北,走过几个河谷,还有凹凸不平的丘陵,以及如这般杂草丛生的荒原,数十里外,就是宋金刚驻扎的介休城。而与之相反的方向,大约在同样的距离,在一片当地老百姓称呼为“度索原”的地方,驻扎着李唐的部队。
殷开山的目光向前看去,这个时候,他领着士卒出来,并不是为了探路,而是寻找水源。
军营应该还好吧,裴寂虽然军事才能不足,可是论到安抚军心出谋划策,那可是他的强项啊。这场骚乱,并不是唐军吃了败仗或是有士卒叛变而引发的,尽管他只是小股的骚乱,还没有波及全军,可是如何不能及时拿出策略,那么这场骚乱随时可能变成全军的骚乱,从而军心不稳,这支数万的军队就此崩溃
一个人,如果,两三日之内不进粮米,可能还能支撑,可是若是没有水喝,恐怕那时谁也受不了的。
李唐军中缺水已经两日了,许多士兵没有水喝,嘴唇已经干裂。
本来,裴寂驻扎的度索原,居高临下,是抗拒定杨军的好地方,军中的许多将领也认为这是一个好地方,何况,这个地方,小溪山泉非常之多,水源足够李唐军饮用。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在裴寂驻扎不久,那些山泉小溪几乎完全断流,军中四处寻找水源,发现度索原一带,已经没有足够的饮用水。
裴寂自然想不到,这是宋金刚的安排。
宋金刚虽然到达介休不久,可是依宋金刚的为人,早已经将介休一带的山山水水调查了个清清楚楚,在裴寂兵驻度索原之后,他暗中派出骑兵调查,发现度索原的小溪山泉,都发源自一条溪涧,也就是说,有一个共同的源头。得到消息的宋金刚当即派人,连夜动工,将那条溪涧截断,随着宋金刚的一声令下,山里的定杨军用早就准备好的沙袋树木等物彻底堵塞了那条溪流,下方的山泉失去了源头,逐渐干枯,到最后,数万唐军无水可饮,陷入了困境之中。
所以,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裴寂的中军大营,各营统领齐聚一堂,商量该如何摆脱困境。
看着众统领商议不休,手抚长须的裴寂装着颇为镇定的模样。他自然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此刻,不过是暗中听着诸将的意见,从中选取一个他自己认为好的建议罢了。他裴寂随李渊起兵以来,是不折不扣的太子党,拥护李建成的。天下虽然还没有平定,可是自古,得关中的天下,李唐虽然在河东与定杨军陷入了苦战,可是总的来说,仍然是群雄中,势力最大的一支,良好的地理条件,是裴寂看好的理由。
去年,浅水原大败,作为秦王嫡系的刘文静遭到了打击,裴寂明白,那是李渊不想让秦王的势力扩展太快,从而威胁太子的地位,杨广的故事,就是血一般的教训啊。作为李渊的心腹兼太子党,毫无带兵经验的裴寂站了出来,希望能够击败定杨军,就是想不让秦王再度立功,从而避免秦王功高震主。
可是,裴寂下意识的揉了揉太阳穴,还真是有些麻烦。他暗中派遣了殷开山前去寻找水源,就是准备想要移营,避免缺水的危机。耳边,还在响彻着诸将的声音,还在争论着到底该怎么办。
有的人说当初就不该将营寨扎在这里,有的人说这肯定是定杨军的阴谋,应该派遣军队入山,重新将水源挖通;有的人说还是尽早集结,换一处有水源的地方扎营,才能避免这场危机。
其实不用多想,裴寂就知道宋金刚在打着什么主意,无非让唐军缺水,从而拔营移到别处,然后,乘数万大军拔营慌乱之际,发动大军猛攻。可是,裴寂知道,目前摆在他面前的,只有移营而已。命令士兵进山去重新挖开水路,明显是不可能的,毕竟,定杨军不会那么傻,应该会派出士兵守住水源吧,唐军想要夺回水源,势必要经过一场恶战,如果不能赢,仍然没有水源,他裴寂自然不会将全军乃至于自己的性命堵在这个未知的结果上面。
所以,他必须尽快的找到水源,然后移营,这才是上上之策。可是殷开山找到了吗
此刻,殷开山快速的挥动马鞭,战马飞驰,将地上的野草踩平,露出一条路出来。终于,在殷开山带着骑兵奔驰过那片草原之后,他听了让他安静的声音,那是流水声。
裴寂骑在战马之上,战马不停的打着响鼻,显得有些不安的模样。转过头,看了看北方,裴寂的心中这才镇定了下来。
昨日,殷开山终于带来了消息,找到了一处水源,而且,那里地势非常之好,居高临下。得到消息的裴寂自然大为兴奋。所以,今日卯时开始,唐军就在拆除营垒,准备另迁他处。为了预防定杨军的偷袭,裴寂下令殷开山驻守在一片荒原之上。从介休城到度索原,虽然一路上,有几处丘陵,可是大多数还是以平地居多。当初,裴寂为了急于攻下介休,所以他驻扎的度索原,离介休城并不是很远,若是骑兵,半个时辰,就可以赶到了。
此刻的殷开山,领这他的本部人马,足有三千人,皆是能征善战的河东子弟,当然,只靠殷开山的三千子弟,击败宋金刚无疑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依仗地形优势,凭险据守,拖延定杨军前进的步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度索原可不是葭萌关苇泽关之类的险要啊。
殷开山的任务,并不是死守,挡住定杨军。在裴寂的安排下,他只不过是诱敌。
连绵的太岳山,为裴寂提供了地理条件,在殷开山部的身后,是一条狭窄的山道,两旁是起伏的高地。殷开山的目的,就是,万一宋金刚来袭,那么他装着抵抗一番,然后假装不敌的模样,引军从山道中逃走。借机将定杨军引入山道,那个时候,埋伏在两边高地的刘弘基带领着唐军,从两翼冲下,夹击定杨军,就算不能全歼定杨军,也务必使其重创,无力再追击正拔营远走的唐军,这样,唐军的大部队才能从容的重立营垒,继续和定杨军对抗。
远处,终于漾起了一缕烟尘,几个唐军斥候打马朝这边疾奔而来,一边纵马疾驰,一边摇着手中的小旗,向殷开山传递着信号。
“将军,敌军来了”殷开山身边的副将,一脸紧张的模样。对于定杨军,他虽然与之交手不多,可是定杨军的名头太响了这段时间,定杨军可以说是所向披靡
殷开山闷不吭声,只是抬起头,冷冷的看着远方,那里,灰尘已经将天空遮住,呈现出一片黄灰的颜色,天空,也逐渐黯淡了下来。紧接着,地面开始颤抖起来。似乎感受到了战意,殷开山胯下的战马开始打起响鼻,有些不安的挪动着步子。
“列阵”殷开山挥手,高声的喊着,声音透过浑浊的空气,传达到了传令兵得耳中。
“列阵”传令兵大声的喊着,声音撕心裂肺,一个掌旗手赶紧挥舞着大旗,变换着旗语,随即,殷开山部传来士兵的呼喊声,战马鸣叫声,响成一团。随后,隆隆的战鼓敲打了起来,远远的传向远方,在山谷中回荡着,惊起不知名的鸟儿无数,扑腾着双翅向遥远的绵山飞去。
宋金刚部,数千铁骑奔驰而来,和殷开山部展开了激战。
最初,两军的激战旗鼓相当,而且,殷开山占据了高地优势,所以,定杨军久攻不下,战事一度处于相持阶段。不过随后,得到消息的宋金刚率领大军来援。殷开山两翼受到攻击,力不能支,在这种局势下,殷开山自然不会傻傻的和定杨军硬拼,所以,按照原计划,殷开山开始撤入山谷。
按照裴寂的想法,这个时候,宋金刚大胜之下,必然会率军全力追击,从而落入他的圈套,可是,裴寂毕竟还是失算了。
宋金刚虽然进入了山谷,可是并没有轻易的追击。在他的命令下,定杨军反而收缩了阵型,排成了严密的阵型缓缓的推进。而且,宋金刚还安排了不少精骑,在定杨军的前方,分散在四周,搜寻着前进,宛如地毯式的搜索一般。
在宋金刚的小心翼翼之下,刘弘基等部暴露在定杨军的面前,见势不妙,唐军只能撤退。
可是随后,裴寂就大惊失色了。
很多时候,战场上的形势,千变万化,裴寂算准了宋金刚会来偷袭,可是他料不到,宋金刚居然比他想象中的要狡猾许多。
一开始,裴寂将殷开山刘弘基等人,布置在介休方向,就是为了防备介休方向的定杨军的偷袭。他以为,这样做,就万无一失了,所以其他的方向,比如西面,他只是派出一些斥候前去打探,并未派兵防守。
这样的措施,使得结果变得非常的糟糕。
宋金刚在截断了唐军的水源之后,料定裴寂一定会转移营寨,所以,他一开始就作出了安排
手下的猛将尉迟敬德,带着数千骑兵,从介休的北门出发,绕路而行,避过了唐军的斥候,在太岳山中的某个山涧里面埋伏下来,然后等待着机会。
如今,这就是机会
裴寂派出去在西线巡逻探查的斥候,纷纷被这支奇兵剿杀,由于裴寂只防备介休方向的定杨军,所以在西线并未有什么防备,在唐军还在拆着营垒的时候,尉迟敬德带着数千士兵毫无遮拦的杀进了唐军大营。
尉迟敬德选取的时机非常的好,这个时候,唐军正将拆下来的各种防御工事放到了马车上,准备运走。当唐军发现尉迟敬德的数千骑兵的时候,唐军大惊失色,一时间混乱不已,对突如其来的敌人,感到了惊恐。
尉迟敬德的骑兵很容易的的就从唐军的混乱的阵型之中冲杀了过去,摧枯拉朽的攻势让唐军大乱,在裴寂等人的大声呼叫之下,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尉迟敬德从西杀到东,将唐军大营穿了个透,然后,再调转马头,再度杀了回去。
唐军虽然精锐,可是因为之前,缺水,士气很是低落,体力出现了衰退,再加上,早上清除营垒,消耗了唐军的大部分力气,所以,尉迟敬德才能如此轻松的驰骋在唐军的大营之中,根本没有遇见像样的抵抗,唐军大声喊着,声音嘶哑,都在争先恐后地逃命。
整个唐军大营伴随着厮杀声金戈交鸣声呻吟声,此起彼伏,惊天动地。
定杨军中,更有人点燃了火把,将营地内的辎重和帐篷点燃,一时间,唐军大营火焰冲天,浓烟如黑龙一般,在天空中袅袅翻腾。一些来不及躲避的唐军深陷大火之中,不一会就浑身被点燃,成为一个火人,盲目的四处逃窜着,更大加大了唐军大营的火势。
逃了吧裴寂的心中闪过这样的念头,下一刻,他拍马落荒而逃。
刘弘基不是没有看到后方的浓烟,即使,后方具体发生了什么大事,他不清楚,可是无疑,那肯定不是裴寂一时心血来潮,放火烧营,敌袭啊。刘弘基虽然明白,可是此刻的他,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后方,大本营一片火海,前方,宋金刚的数万大军虎视眈眈,他刘弘基就算想撤,那宋金刚必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啊。可是战,那也是不可能的,刘弘基四周一看,只见士卒的脸上均是露出了惶恐的表情,后方的浓烟,众人都看在了眼里,只要不是傻子就能明白,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刘弘基犹豫不决的时候,前方,宋金刚的前锋,一千多的精骑突然加快了冲刺的态势,看这个样子,是要发动进攻了
咬咬牙,刘弘基知道不能在耽搁了,再不走,这一万多的士兵就要交待在这里了。
“撤”刘弘基叫道。
掌旗官在他的指示下,舞动着令旗,开始有组织的后退,不过,这种情况并未持续多久,因为,宋金刚的那以前精骑很快追了上来。
定杨军中,并不缺乏马匹,盖因有突厥人相助的结果,而那些士卒,都是弓马娴熟之人,一千多骑兵一起奔腾而来,气势是何等的惊人只见烟尘不断的腾起,向前快速的逼近,渐渐的,耳边的铁蹄声,如惊雷一般了。
这个时候,唐军负责押后的将领应该指挥军队和敌军作战,为前面的兄弟部队撤离争取时间,这才是最正确的方式,从而可以将唐军的损失减小到最低。可是,那些士兵看着后方的浓烟,军心已经动摇,又看见定杨军的精骑如此威猛,宛如昔日的西秦帝国的陇西铁骑一般,一些曾经经历过那一战的士兵顿时心中有了怯意。当即有人大喊一声,不顾一切的向后逃去,很快,定杨军铁蹄如风,席卷而过,唐军后军一片混乱,在定杨军的第一轮冲锋之下,阵型已经散乱了。
后军的溃败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刘弘基的中军以及前军受到影响,很快,无数的士兵发出一声喊,顾不得保持行军或战斗的队形,争先恐后地往前亡命飞奔,开始了溃逃。
在这种情况下,等待唐军的,是定杨军手中的大刀,他们毫不客气的将唐军斩杀,然后将他们的头颅挂在战马身上,那是他们的军功,宋金刚会依据士卒们斩杀的数量进行封赏。一万多的士兵,被定杨军前锋一千多骑兵追赶,场面殊为搞笑,不过,相比唐军大营内的溃败,恐怕这些算不得什么了。在尉迟敬德率领的定杨军的攻击下,他们就像狼群利爪下的羊羔,有的被杀,有的逃亡,有的丢下武器,跪在一旁投降。
至于裴寂,早在发现情况不妙之际,早就带着他的亲兵,向晋州奔去,在这一刻,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逃,越快越好
隋中兴一年九月初十,唐晋州道行军总管裴寂在度索原被定杨军宋金刚部击败,唐军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