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枭
字体: 16 + -

第114章 没应付过的对手

    倒退的辽军步兵把后面的骑兵阵列也给冲散了一些,如果不是辽将下令将那些跑在最前面的辽军杀死震慑其余人,这场败逃或许会蔓延到整支军队。

    站在河岸边上,杨荣眉头微微的皱着,第一场战斗虽然就这么胜了,可他心里却是连半点胜利的喜悦都没有。

    带领辽军前来救援南京的,是辽国的萧太后,可见辽国对这一仗是多么的重视。

    过去曹彬的几十万宋军都会败在辽军的攻击下,更何况眼下他只有十万西塞军

    自从在河边列好阵型向西塞军发起过一次尝试性的攻击,辽军就再没了动静,只是有一些辽军在盾牌的掩护下,用铲子推着土,将他们面前那条深深的沟给填平。

    辽军填沟的时候,杨荣并没有下令让西塞军弓箭手向他们继续放箭。

    辽军已经做好了防范,这个时候放箭,并不会起到太大的效果,充其量只是会让他们有点小困扰。

    这场战役或许会打很久,杨荣不会在明知道没有什么效果的时候让官兵们浪费箭矢。

    挖坑的时候麻烦,填坑却要简单了许多。

    对岸的辽军也不将那些坑里的尸体拉出来,直接就把土给埋了进去。

    掉进坑里的辽军很多,其中不乏有些被木刺扎中,却并没有死去的辽军。这些辽军身子浸泡在水中,绝望中眼巴巴的看着他们昔日的同伴用铲子将土推进坑里,把他们掩埋了起来。

    填好深坑,一队手持盾牌的辽军后腰上拴着绳索,在他们身后′另有几个辽军紧张的拽着绳索的另一端。

    这些手持盾牌的辽军小心翼翼的走到河床边,下了河床,朝着河中心摸了过去。

    河水并不是很深,可人走在河里,还是很快就到了漫过颈子的深度。

    当这些辽军走到这个深度的时候,他们只有把盾牌高高举起,挡在头上,而对岸的西塞军弓箭手,则在这个时候又一次在弓弦上扣上了箭矢。

    一排排的箭矢朝着水中射了过来,许多在淌着水朝前走的辽军被箭矢射中他们中的一些人发出了惨叫,沉没在水中,而更多的人则是连惨叫都没发出,就淹没在湛清的温榆河中。

    一具具穿着皮甲的辽军尸体顺着水流的方向,缓缓的朝着温榆河的下游漂去,岸上扯着拴在他们腰上绳索的辽军连忙扯着绳索,将他们朝岸边拽。

    在辽军的主阵里,萧太后端坐在一张宽大的椅子上她的两侧也分别摆着比她座的这张椅子小不了多少的椅子。

    两侧椅子上端坐着的,正是韩德让和耶律斜轸。

    俩人曾经在战场上都吃过杨荣的亏,这次听闻是杨荣镇守天柱庄二人快到温榆河的时候,军队到了温榆河河边,双方刚一交手,辽军就吃了个不大不小的哑巴亏,这让二人心头感到一阵阵的郁闷。

    “这杨荣还真是不太好对付”坐在中军上首,萧太后看了看下首坐着的韩德让和耶律斜轸,向他们问道:“二位以为该如何破杨荣的西塞军”

    “太后”耶律斜轸看了看韩德让见韩德让的脸色也不是很好,这才站了起来,双手抱拳对萧太后说道:“杨荣镇守温榆河,臣以为我军应该另选道路过河,在此处耽搁太久,不仅贻误战机,而且还会多出许多无端的伤亡。”

    “大丞相如何看待”萧太后扭过头,看着韩德让,向他问了一句。

    听她问起自己的意见韩德让连忙站了起来,对萧太后说道:“回禀太后,南院大王所言不差。眼下我军是要援救南京,而杨荣的西塞军急切间却是攻破不得,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另寻道路登岸,避开西塞军”

    “呵呵”在韩德让说过话之后,萧太后微微笑了笑,对二人说道:“我看你二人是被这杨荣给吓的怕了。此番援救南京,我大辽出动五十万兵马,攻破一个小小的温榆河,又能费上多大周章”

    被萧太后训斥了两句,耶律斜轸站在一旁没敢说话,韩德让却叹了一声,对萧太后说道:“太后是不知这西塞军啊,他们的军士在战斗中完全是不畏生死,若论单兵作战,我大辽军队恐怕三五个人也不会是他们一个人的对手。攻破温榆河,不知要有多少大辽男儿葬身此处”

    “绕道从别处登录,就能避开那杨荣吗”韩德让的话音刚落,萧太后就对他说道:“若是我军从别处登录,那杨荣必定引军跟踪,在我军半渡之时杀出,届时我军更会大乱。大丞相,你是否以为我大辽军中真无人能治得了这个杨荣”

    韩德让没再说话,萧太后说的没错,如果他是杨荣,辽军一旦另外更换登录地点,也一定会尾随其后,在辽军过河的时候半渡而击之。

    自从辽军试探性的下水之后,就再没了其他动作。

    西塞军一直在岸边密切注意着辽军的动向,当辽军再没了进一步的动作时,杨荣心内反倒感到有些不安。

    这次率领辽军前来的,不是辽国的任何一位将领,而是辽国太后萧燕燕。虽说与萧太后见过的次数不多,可在杨荣的印象中,这个女人绝不简单。

    能把辽国群臣收伏的服服帖帖,还能将原本并不富强的辽国给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姓并没有流离失所,军事上有着与强悍大宋抗衡的能力,这就已是十分不简单了。

    以往他对萧太后的印象,只是局限于曾经去南京做大辽通问使时的短暂接触,并不知道这个女人用兵的能力。

    如今她亲自领兵前来,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对手,杨荣是绝对不敢大意。

    一直到天色擦黑,对岸的辽军都再没有过任何动作,他们在宋军弓箭手的射程之外安下营寨,只余下数队巡逻兵在关注着宋军的动

    辽军人数众多,而且在河岸边上,杨荣早先命令官兵们设置下了许多陷阱,他自然不会蠢到命令军队向辽军发起攻击。

    至于辽军没有动作,就让杨荣感到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了。

    如果他是辽军的指挥官,眼下在这里耗的时间越久,对军队作战越是不利,他会立刻向敌人发起攻击,以求速战速决,增援南京城。

    “萧燕燕这是要做什么”望着对岸的辽军,杨荣紧皱着眉头,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

    “她毕竟是个女人”杨荣的话音才落,恰好刚巡查过军队,刚来到他身旁的鲁毅也望着河对岸说道:“一个女人治理国家,还带兵打仗,本来就不合情理,她如何能与那些辽国名将相比”

    “不,你错了”杨荣摇了摇头,对鲁毅微微一笑说道:“萧燕燕可不是一个寻常的女人。她能坐在今天的位置上,对一个女人来说已经是相当的不容易。而且自从她掌管辽国大权以来,辽国无论从国力还是从军力来说,都要比过去强大了许多。她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啊”

    鲁毅没再说话,对杨荣所说的,他感到有些不以为然。

    在大宋,除了杨荣身边的这几个女人,其他的女人无非都是男人的附属,只不过是给男人生孩子、照料生活和发泄欲望的工具而已。

    像萧燕燕这种把持着朝政不松手的女人,在鲁毅看来,无非就是牝鸡司晨,即便辽国有什么大的发展,那也是韩德让的功劳,而不是她萧太后的。

    天色完全暗了下来,杨荣在温榆河边增设了比前几日多上好几倍的岗哨,这才返回帅帐。

    阎真和柳素娘两个女人早在帐内等着他,见杨荣回来,阎真连忙迎了上来,对他说道:“大人,方才我与柳姐姐吩咐军需官为大人熬了些肉粥,过会送来,大人趁热喝了。以后要与辽军厮杀,想来大人是要耗费不少心神。

    “现在就够我烦神的了”伸手搂过阎真,杨荣叹了一声,对她和柳素娘说道:“上次在南京,我见过那萧太后。当时便觉着她是个极精明的女人,今日在岸边又看到她,想来这次辽军的整个作战部署,都是由她来安排。虽说与辽军打过不少次仗,可还从来没有与萧太后对阵过,着实让人有些不安啊”

    听了杨荣的话,两个女人相互看了一眼,都没有多说什么。

    她们都听说过萧太后,也都知道萧太后在辽国是有着绝对的威望。一个寻常的女人,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杨荣的担忧,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就在阎真和柳素娘都不知该如何开导杨荣的时候,帐篷外面突然传来了董飞虎咋咋呼呼的喊声:“大人,辽军要过河了”

    “好”听到董飞虎的喊声,杨荣不仅没有半点紧张,反倒是面露喜色,连忙跑出了帐外。

    看着他情绪变化如此之快的两个女人相互看了一眼,都不知道他又想明白了什么,刚才还是一脸的担忧,这会竟是突然表现的像是完全有把握战胜辽军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