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枭
字体: 16 + -

第116章 召见

    汴梁城,也就是后世的开封、北宋的都城东京。全本

    杨荣双手托着下巴,双眼无神的望着池塘里那一尾尾摆着尾巴,在清澈的池水中摇曳着身姿的鲤鱼。

    这座宅子是宋太宗赏赐给他的,杨荣只知道他在东京有处宅子,却不知道竟是如此之大。

    他本不知道这座宅子是他的,若不是在他进城的时候有位宫内的内官出来迎接,今天他或许就会像上次来东京一样找家客栈先住下。

    宅子里的人他一个都不认识,可回到这里的时候,每个人却都是对他极尽奉承,就连那位不知是谁帮他请的老管家,也是不失时机的拍他几句马屁。

    后院里,有一块大大的池塘,池塘中养着许多鲤鱼,此刻杨荣正是坐在池塘边上发呆。

    池塘里的鲤鱼,都是红的、花的观赏鱼,好看,却不一定能吃得。

    坐在池塘边上,杨荣正望着在水里游曳的鱼儿发呆,耶律休菱轻轻走到他的身后,挨在他的身边坐了下来,柔声对他说道:“你好像不开心这里是你的家,从此之后,也是我的家。回到家中,还有何事值得不开心的”

    “总觉着有点陌生”杨荣仰起头,看着碧蓝的天空,幽幽的叹了口气,对耶律休菱说道:“我虽然知道陛下赏赐了一所宅子给我,可我没想到宅子竟是这么大。你哥哥的宅子也不过就是两进的小院子,你看看我这宅子,倒像是个大花园弄个三五千人在这里练兵,恐怕都不会觉着狭窄”

    “宅子是大了些”耶律休菱扭过头朝花园里看了看,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笑容,对杨荣说道:“不管它是太大,还是太小,只要有你,就是一个完整的家”

    “就怕这次面圣,你我以后虽是有着夫妻的名义,却没多少机会相见”杨荣叹了一声,对耶律休菱说道:“你知道吗方才我问过引我们来这里的公公,问他什么时候可以觐见皇上你猜他怎么对我说”

    耶律休菱歪着脑袋,满眼疑惑的看着杨荣。

    “那位公公说了,陛下要我先好生休养几日,过几日自会召见”杨荣撇了撇嘴,不无郁闷的说道:“这种感觉最难受陛下发了六百里加急催我回来,一旦真的回来了,他却不急着见我了,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他还没想到该如何处置我”

    “你又没有犯罪,为何要处置你”耶律休菱一脸的迷茫,杨荣说的话让她也隐隐的感到有些不安,可又说不出这种不安的感觉源自哪里。

    “两次去辽国救你,就是大逆”杨荣摇了摇头,对耶律休菱说道:“你我自是清楚我去辽国只为把你带出来,可别人并不知道,他们也可以说我里通外国,到辽国去,是与辽国商议如何对付大宋”

    耶律休菱愣了一下,猛然间好像明白那不安的感觉源自于哪里了。

    过了一会,她轻轻的偎在杨荣身旁,柔声对他说道:“既已与你一起离开了大同,我就再也不会离开你,即便是真的要死,也会和你死在一起”

    杨荣转过脸看着耶律休菱,朝她微微一笑,伸手将他揽进了怀里,柔声对她说道:“我俩成亲已有数月,洞房却还没有入得,今晚你我便洞房花烛,如何”

    刚才还在谈论着十分沉重的话题,杨荣突然把话锋转到洞房的话题上,让耶律休菱先是一愣,随即羞红着脸,把脑袋埋进了杨荣的怀里。

    连续在府里呆了四五天,若不是有耶律休菱陪着,杨荣一定会被憋的快要疯了。

    就在他满心郁闷,搞不清宋太宗想要做什么的时候,两个宦官来到他的府上,向他传达了宋太宗召见的旨意。

    听说太宗召见,杨荣心内顿时感到一阵轻松。

    要来的终究会来,就算是宋太宗要砍他的脑袋,也是干脆利落的来上一刀比较实在,总比这样整天耗着,像是等死一样的熬日子要强。

    离开府上前往皇宫的时候,杨荣并没有带太多的护卫。

    虽说宅子里有些家将,可这些家将也都是他不太熟悉的,他唯一熟悉和信得过的,只有从忻州带回来的花青和董飞虎二人。

    在花青和董飞虎的护送下,杨荣骑着马,跟着两位宦官向着皇宫去了。

    刚走上御街,花青和董飞虎就被守卫拦住,只有杨荣一人,在卸去了兵器之后,步行跟着两位太监继续向皇宫里走。

    走没多久,杨荣就感到有些奇怪,太监并没有带他去上次宋太宗接见他的大殿,而是一直低头引着他朝后面走。

    “二位公公”心里感到有些不对劲,杨荣停下脚步,对走在前面的两个太监说道:“敢问陛下要在哪里召见末将”

    前面走着的两个宦官回过头,俩人脸上都是带着一种近乎有些谄媚的笑容,其中一人对杨荣说道:“杨将军,陛下是要在御花园接见你,这般礼遇,可是只有一些朝中重臣才会有的”

    “哦”杨荣一脸茫然的点了点头,继续跟着两个宦官向御花园方向走去。

    如果这两个宦官说的不是假话,宋太宗真的要在御花园接见他的话,那么他这颗人头一时半会恐怕还能安稳的呆在颈子上。

    跟着两个宦官,走了好长的一段路,杨荣终于来到了御花园。

    进了御花园,杨荣不禁有些失望。

    过去他总认为皇帝和嫔妃经常玩耍的地方,应该是极其富丽堂皇,最起码也能占个百把两百亩地,可真的到了这里,他才发现完全不是像他想象的那样。

    御花园占地并不广阔,按照面积来算,仅仅比他那宅子的后花园要大上那么一点点。

    花园里栽种着一些花草,还盖着几处凉亭,其中有一处凉亭外面,挖着一方面积不算很大的小水塘。

    一位身穿黄袍的老人站在那座外面是水塘的凉亭里,在两个宫女的侍候下,正向水塘里丢着什么东西。

    “杨将军请少待,杂家这便去向陛下禀报”远远看到穿着黄袍的老人,走在前面的两个宦官转过身,其中一人对杨荣说了句话,踩着小碎步朝凉亭走了过去。

    杨荣知道,那穿黄袍的老人就是宋太宗。

    虽然距离隔的很远,可那皇者天生的霸气,却是无法掩饰的,而且那一身黄袍也不是其他人能够随便乱穿的。

    宦官小跑到凉亭上,对宋太宗说了句什么,接着杨荣便看到宋太宗朝那宦官摆了摆手,宦官又朝他这边走了过来。

    “陛下召见,请杨将军前往觐见”到了杨荣身前,宦官微微躬着身子,说了这句话后,侧身站在一旁。

    杨荣舔了舔嘴唇,强压下心头的一丝慌乱,朝着凉亭走了过去。

    两个宦官并没有跟上来,原本在凉亭上的两个宫女也被宋太宗支走了。

    从宋太宗的这一举动,杨荣隐隐的感觉到宋太宗之所以要他回到东京,恐怕是有什么秘密的事想要对他说,而不是想取他这颗脑袋。

    或许是心情还有些紧张,走到凉亭外侧的时候,杨荣脚下一滑,摔了个趔趄。

    “爱卿为何慌张”站在凉亭上,正捻着手中一块饼子喂鱼的宋太宗连脸都没有转过来,只是用低沉却又带着无尽威严的嗓音向杨荣问了一句。

    “回禀陛下”杨荣双手抱拳,跪在地上,仰头看着凉亭上站着的宋太宗,不无拍马屁意味的说道:“臣原本想要上了亭子再叩见陛下,不想陛下天威浩荡,臣刚要靠近,一股真龙之气便朝着臣迎面扑来,险些让臣摔了个跟头,是以才险些栽倒”

    “好了”杨荣的话刚说完,宋太宗就朝他摆了摆手,转过身看着他说道:“杨荣啊朕封你一个将军做,可不是要你来拍朕的马屁,而是要让你尽心尽力的为大宋做事,为黎民百姓做事平身吧”

    宋太宗要杨荣平身,杨荣连忙站了起来,躬身站在亭子下面,等待着宋太宗说出接下来要对他说的话。

    “你上来”宋太宗朝杨荣招了招手,等到杨荣走上凉亭,他才又转过身,双手扶着凉亭的栏杆,望着外面的池塘,幽幽的说道:“杨爱卿,你能否告诉朕,这大宋的江山,能守得几世基业”

    “回陛下”杨荣双手抱拳,深深的躬着身子,对宋太宗说道:“陛下龙体安康,大宋国柞绵长,守个千世万世并非难事”

    杨荣知道宋朝最终是要被北方的蒙古鞑子给灭掉,形成中国历史上一个长达五十多年的大断代元朝,可知道并不意味着他能说出来。

    有些时候,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想要活下去,就只有把知道的一切全都给咽回肚子里去。

    “呵呵”让杨荣没想到的,是宋太宗笑着摇了摇头,语气里充满不甘和悲戚的对杨荣说道:“朕老了,恐怕寿限也没几年了当年朕对辽国发起战争,为的就是夺回幽云十六州,夺回长城作为大宋的屏障,可那都只是朕一厢情愿,幽云十六州没有夺回来,长城也没有成为大宋抵御北方胡虏的屏障,朕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