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枭
字体: 16 + -

第36章 忽悠张齐贤

    沉睡的杨荣是被一阵吵闹声给惊醒的,在他醒来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大群宋军正聚在洞口,不知在嘀咕着什么。\\。qв5、

    “启禀大人,早先我们救回来的女子逃了”他正想站起来去看看发生了什么,徐保跑到他的面前,双手抱拳对他说道:“军都指挥使大人正要安排兄弟前去追赶”

    听说柳素娘跑了,杨荣吃了一惊,连忙一骨碌爬了起来,分开挤在洞口的兵士们,跑到最前面。

    潘惟吉正蹲在地上,拧着眉头向那两个被柳素娘打昏了的兵士询问什么。

    见那两个兵士还活着,杨荣长长的吁了口气,对身后的宋军官兵们摆了摆手说道:“没事了,大家都回去睡觉,天黑之后我们还要赶路”

    听到杨荣说话,潘惟吉抬起头,有些疑惑的看着他问道:“杨兄,你不觉得有必要派人去追吗”

    “完全没必要”杨荣摆了摆手,对潘惟吉说道:“睡觉,把这件事忘了,另外安排两个兄弟站岗”

    从他口中说出没必要追赶,潘惟吉很是纳闷,满心不解的追问道:“两千多人在身边,她都敢逃走,如此有胆色,难说不是辽军的探子”

    “如果是辽军的探子,这两位兄弟恐怕早没命了”杨荣摇了摇头,对潘惟吉说道:“她不过是胆子大些罢了,由她去吧,我等晚间还要赶路,莫要耽搁了睡觉”

    虽然杨荣说话的时候语气异常坚决,可潘惟吉还是感到有些不放心,在增强了岗哨后,才有些犹疑的睡觉去了。

    事实证明杨荣说的没错,直到天完全黑下来,也没发现有辽军向附近运动。

    趁着夜幕,两千多人翻越了长城,进入大宋境内、

    在踏上大宋的土地时,潘惟吉长长的吁了口气,对杨荣说道:“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再不用像先前那般谨慎”

    “错了”杨荣摇了摇头,对潘惟吉说道:“虽说已是进入了大宋境内,可我等还是要悄悄潜伏,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我们的存在”

    听杨荣这么一说,潘惟吉才醒悟过来,早先杨荣曾经对他说过,进入大宋,要让他带着官兵们藏匿起来,甚至不能让代州城内的宋军知道他们这支队伍的存在。

    “杨兄,早先大军驻扎的鹿柴依然还在,要不我带兄弟们去那里等你的消息”一边朝着代州方向走,潘惟吉一边对杨荣说道:“住在那里,兄弟们也能住的舒心些”

    “鹿柴”杨荣嘴角撇了撇,摇了摇头,对潘惟吉说道:“辽军进入大宋,最先要攻下的必然会是鹿柴,若是在那里驻扎,你们首当其冲便是被攻击的目标我仔细观察了一下,附近颇有山岭,我的意思是你带着兄弟们进山藏匿起来,等我传来讯息,再发兵侧击辽军”

    “好吧”潘惟吉有些无奈的应了一声,杨荣说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如果到了鹿柴,官兵们是能住的舒坦些,可也确实是有可能成为辽军进攻的首要目标。

    辽国人不是傻子,在进攻代州之前,他们必定会把附近的阻碍全部清除,没有人会在要打架之前还在背后留个提着刀子等着捅自己后心的对手。

    在代州外围驻扎过很长一段时间,以前也曾在这附近打过仗,潘惟吉对附近的环境还是很熟悉。

    队伍走到距离代州只有十多里的地方,潘惟吉带着官兵们向一座高耸的山岗继续行进。

    杨荣则领着两个亲兵径直奔向代州。

    代州的城门虽然还开着,可守门的兵士却是要比以前增加了许多。

    当杨荣领着两个亲兵打算进入代州城的时候,负责看守城门的军官迎着他们走了过来。

    “三位要去哪里”杨荣穿着的铠甲是高等军官的制式铠甲,跟在他身后的两个亲兵也是身材高大、体格魁梧,一眼就能看出是禁军的人,守门军官不敢太过造次,到了他们面前,双手抱着拳向他们问了一句。

    “我乃是太师麾下军都虞侯杨荣,要进城找知州张大人商议重要军务”杨荣双手抱拳,微微朝那军官拱了拱,说出了他要进城的目的。

    在他自报家门之后,守门的军官仔细的将他打量了一遍,这才满脸笑容的说道:“原来是杨大人没想到这才没几日,大人已做了军都虞侯小人未看清是大人前来,有所造次,还望恕罪”

    “好说”从军官的话里,杨荣听出他认得自己,对那军官微微一笑,领着两个亲兵进城去了。

    雪已经停了,不过路面上的积雪还是很厚,城内一片银装素裹,房屋和树木上都铺着厚厚的积雪,整座城池倒是多了几分往日没有的素雅。

    不知是大战将临还是下了大雪的原因,城内街道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行人,往日的繁华喧嚣却是半点也见不着了。

    进城之后,杨荣丝毫没做耽搁,领着两个亲兵直奔知府衙门。

    听说杨荣来了,张齐贤连忙迎出了府衙,他早得了消息,杨荣如今在潘美军中做了军都虞侯,他来到代州,想必是带了兵马。

    满心欣喜的跑到府衙门口,见杨荣只随身带了两个亲兵,张齐贤还下意识的伸头朝街道上看了看,向杨荣问道:“杨虞侯,莫非你没带兵马前来”

    杨荣眨巴了两下眼睛,故作不解的看着张齐贤,向他反问道:“代州并无战事,太师正寻找辽军主力,我为何要带兵马来代州”

    “进内再说”听杨荣这么一问,满心欣喜的张齐贤顿时如同被兜头浇了盆凉水,他有些失望的对杨荣做了个请的手势,将他引进了衙门。

    进了府衙后堂,张齐贤带着杨荣来到了书房。

    对这间书房,杨荣并不陌生,只不过前两次来这里,张齐贤都占据着主动,跟他说话时虽没有盛气凌人的气势,却也让他有些被人俯视的感觉。

    这次进入张齐贤的书房,杨荣与前两次的感觉完全不同,隐隐的他觉得自己好像是反客为主了,眼下的张齐贤恐怕是不得不按照他预先想好的路子来走。

    “太师难道没想到辽军会避开山后军,直接杀向代州”刚进书房,张齐贤就一脸焦躁的对杨荣说道:“眼下代州兵马不多,只有卢汉赟麾下有着几千禁军在城外,还有着神卫都指挥使马正的两千五百兵马,所有人马加起来,也不过八千人不到若是辽军大举来犯,代州如何能守的住”

    “大人所言不差”杨荣舔了舔嘴唇,伸手捏着下巴,紧皱起眉头,像是在思索着什么似得,过了好一会,才不紧不慢的对张齐贤说道:“可是眼下太师主力正在包围马邑,想来蒲奴宁应该不会坐等失去本营,必定回师去救只要辽军主力回师援救马邑,代州岂不是依然安若泰山”

    “唉”张齐贤叹了一声,把头向一旁侧着低了下去,语气里透着无奈的对杨荣说道:“杨虞侯有所不知,近日东线传来消息,刘廷让部被辽军于越休哥包围,几乎全歼,李继隆在得知前线吃紧时,不仅没有前去援救,反倒退守保乐寿,坐视刘廷让部覆没”

    “哦”听了这个消息,杨荣的眉头皱了起来,这才没多少天,宋军东线作战已经遭遇如此大的挫败,这样一来整体形势就对大宋越发的不利。

    作为东线三大主力之一,刘廷让的部队被辽军吃掉,东线宋军实力已是大损,恐怕再想集聚实力向辽军发起反攻,已是不太可能。眼下对辽作战的胜负关键,转移到了西线,若是西线再败,恐怕这场战争真的会推进到大宋腹地进行。

    从张齐贤说话时的语气,杨荣能听出他对李继隆退守保乐寿很是不满。

    可杨荣并不认为李继隆做的不对,东线辽军,是聚集了几乎辽国的全部精锐,与雁门关外的辽军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李继隆所部若是强行援救刘廷让,在敌我实力不对等的情况下,极可能也陷入辽军的包围,最终被歼灭的不仅只是刘廷让部,连李继隆部都可能会全军覆没。

    如果在明知形势不如人的情况下有支友军被围,而杨荣的队伍又在附近,恐怕他也不会前去援救,而是带领军队退到可攻可守的位置上静观其变。

    “刘廷让部覆没,如今我大宋在东线已是再无进攻的能力,唯一能做的只是退守国内”见杨荣脸上的表情带着些许疑惑,张齐贤又叹了一声对他说道:“眼下大战的关键已从东线转到了雁门关,若是辽军拿下代州,将会长驱直入,东线辽军也会对我大宋发起强攻,汴梁威矣”

    “不瞒大人说,太师正是考虑到辽军可能避开我军主力直取代州,才会要我先来这里观察辽军动向”杨荣一只手捏着下巴,做出一副沉思的模样对张齐贤说道:“若是我猜度的不错,辽军定不会直接将主力投放到代州城下,先来到这里的定会是他们的先锋。只要大人与卢汉赟商议妥当,由城内守军主动出击进攻辽军,破了他们的先锋,等到辽军主力赶到城下的时候,我军主力也已能从关外撤回,与城内守军里应外合,将蒲奴宁全歼在代州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