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三帝国
字体: 16 + -

第479章 479新飞机

    两架飞机一前一后的缓缓向着机场跑道靠近,在低空的时候,它们几乎同时放下了自己的起落架。飞机的襟翼调整好了角度,很快两架飞机的起落架就接触到了地面。强大的冲击力让飞机略微起伏了几下,不过他们还是顺利的从飞行的状态过渡成了地面滑行。比起一旁停靠的fe-109c型出口外贸战斗机,前些天还参与评价飞行过缴获的英国飓风战斗机,所以他的话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英国的飓风战斗机总体上来说是一种比德国fe-109a型战斗机的时候开始,福克-沃尔夫设计团队就开始着手开发fw50,来短暂增大发动机功率,飞出惊人的740公里的“逆天”时速。

    随后经过的可靠性测试之后,阿卡多才勉强下令开始ta-152d型战斗机的试生产,于是沃尔夫公司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订单,开始生产军方的第一笔新战斗机订单——40架ta-152d型战斗机。不过现在看来这种战斗机确实可以说是德国航空工业智慧的结晶,已经出现就如同fw-190d战斗机一样,让全世界现阶段服役的战斗机过时了。

    生产出来的ta-152d型战斗机有20架被送到东线参加实战测试,有4架被送到北非进行特殊环境适应测试,有10架留作本土防空使用部署给柏林防空指挥部,另外2架被运送到法国海岸,用来参加对英国的实战,剩余4架交给海军,用来测试舰载机性能指标。

    很快前线的战果就被传回了柏林,ta-152d型战斗机取得了击落敌军19架战斗机的辉煌战果,而自身却没有一架损失。这让德国空军的指挥官们想起了他们刚刚装备fw-190d时候的日子,于是要求大规模量产ta-152d型战斗机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不过海军方面传回来的消息就没有空军那么好了,因为机头过长的原因,这种飞机的航母起降比fw-190d型飞机要更危险,另外海军方面对液冷发动机也没有什么好感,他们更愿意装备不需要淡水而且更加可靠的气冷发动机。

    毕竟海军航空兵没有空军“拦截高空轰炸机”这种需求,所以性能够用并且可靠实在的fw-190海军型战斗机更受海军将领的青睐,比起换装新型的战斗机来说,海军将领更在意的是正在建造的第7和第8号两艘航母。

    这边工作人员正在不停的记录着战场反馈的信息,那边的飞行员在不停的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ta-152d型战斗机加长了翼展之后下降的横滚性能,飞行员建议写入操作手册以便让飞行员们更了解自己飞机的性能。比如说给飞机的机翼上加装挂点,以便在执行巡逻任务的时候挂载炸弹完成简单的对地支援任务。

    建议五花八门,有的是很有用处的好建议,有的则是带有浓烈飞行员个人习惯的建议,但是这些建议都被一丝不苟的记录下来,整理成文送往柏林的武器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