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间
字体: 16 + -

第17章 苏家有礼

    三个月的时间,苏小闲能够做的事情很少,茶馆现在已经是苏小闲的了,只是知道的人也就两三个。

    还有几天就是秦王之女的生辰,如果仅仅是这一层关系不足让众人重视,现在提到李明达必须联想到的是天师。让苏小闲惊讶的是,就在李明达生辰前一天他收到了一封来自道庭的信。

    苏远这次写信只是给苏小闲,当时苏小闲正好在书房看书,突然一阵大风将房门吹开,一封信飘了进来,拿到信的时候上面有一张符,他一眼就认出了这是道庭的卦符。

    打开信,苏远写了些事情,比如他闭关即将结束让他不要担心,有什么事儿大哥撑着,意思大概就是这样,苏小闲感受到苏远的关心。虽然不曾见面,但通过书信能够感受到大哥是个什么样的人。

    同时让苏小闲惊叹的还是苏远的这一手千里纸书,实在是神乎其技。道庭以卦符著称,特别是传说中的乾坤八卦更是让人敬畏。想到此处,苏小闲又是一阵失落,自己不能修道,只能练练武强身健体,在如此时代竟然不能融入时代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小郎君,将军喊你。”老白敲了敲门,在外面直接说道。

    “好,我马上来。”苏小闲站起来,收拾一下书桌便跟着管家走。

    一进门,就看到苏定山坐在那里自己一个人喝茶,唐朝的茶比较奇怪,里面放油,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吃,也有那么一小撮有自己的喜好。比如苏家,一开始苏家也有人放油煮沸喝,苏小闲发现后直接禁止。喝茶就喝茶,喝什么油还不得油腻死。

    “父亲。”

    “恩。”苏定山点点头,示意苏小闲自己坐下。

    “父亲,刚才收到大哥的信。”苏小闲开口说道,想着这种事还是说出来好。

    “哦?他怎么说?”苏定山没有问信怎么拿的,苏小闲想苏远应该不是第一次卦符传书。

    苏小闲喝了一口茶水,开口回答:“大哥说他快要闭关出来了,让我们不要担心。”

    听到苏远要闭关出来,苏定山一拍桌子,桌上的茶几全部跳了起来,吓了苏小闲一跳。苏小闲不知道,闭关可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稍有不慎便是走火入魔,死在里面都没人知道,而且闭关也不是说一定会成功冲境,既然苏远说快出来那便是摸到门槛了。

    “辟谷啊,没想到我苏家也有今天。”苏定山说着说着便大笑起来,苏小闲也听说过修道的境界之分,据说大唐现在最强的不过是辟谷巅峰,自己大哥竟然已经快到辟谷境了,想到此处苏小闲心里踏实了不少。

    笑过后,苏定山沉声说道:“明天这献礼之事由我开口,不过到时候别人问起来你出来解释一下。”

    苏小闲点点头,原来苏定山找他来是商量这件事儿啊。学府在半个月前就已经建完了,整体是有苏小闲设计的,分为教学楼,演武场,食堂和图书馆,占地六十亩。地是最好解决的,苏家有良田千亩,摘去六十亩还有九百多亩。

    教学楼自然是学书上知识的,分为文武选修,还有文武共同学习的部分。比如论语诗经,这些陶冶情操、教人向善的书籍是必修课,同时还有算数课。根据苏小闲的记忆简单编写了一本书,差不多初一的水准,这件事让苏定山和崔氏知道后惊的下巴都要掉了。

    学府开建的时候就已经被人注意到了,一开始没人知道建造什么,等牌子挂上后长安城里有脸面的人都在揣度,评价最多的一句就是:“嫌命长!”

    此话不假,可在建造之前苏小闲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学府之名也是苏小闲定下的,叫唐威武学府。

    其实大唐后来会有一个国子监,现在大唐初立,各方割据虽说都被剿灭,可蛮族之害并没有除去。国子监之名是有,可仅限高级贵族,说白了就是皇家专属,偶尔赐下几个名额给大臣。

    虽然学府格局是苏小闲设计的,但是具体建设还是要靠大唐工匠。请这些工匠可是要花很多钱的,加上材料费,一共花去一千八百贯。大唐建造工艺虽没有后世那般壮举,但也算得上鬼斧神工、灵巧至极。

    学府大都使用木头搭建,就像玩积木一样,先在一处准备好材料然后运过来组装,用到泥、石灰的地方不多,地面用的是人工打磨的大理石,所以短短三个月就建造完了。

    ……

    “李将军,两百年灵芝。”

    “程将军,五十坛百年酒。”

    “???”

    在场都是有身份的人,听到外面仆役报单都是一愣。

    “长孙大人,夜明珠一颗。”

    “……”

    报单的仆役一直喊了一个时辰,最后嗓子都说哑发不出声音来了。

    “太子府,上古魂玉一枚。”

    坐在里面的人浑身一震,竟然是魂玉,所有人都不敢置信。这种东西可遇不可求,佩戴这种玉可以滋养魂魄让人魂灵更加凝练,对修道的人来说可谓是无上至宝。

    太子府竟然舍得!

    虽然太子没来,但是送了礼便等于是来过,明天长安城必定是议论纷纷。李世明也没想到李建成会来,当时他想着太子不会来可以借机拨动一下民望,可太子确实没来,只是比来了还要有效。

    “真不愧是大哥。”李世明呢喃,李建成打仗没有李世明强,可后勤方面绝对不错。

    “苏府,地契一张,赠学府一座。”

    听到这个消息众人都没有反应过来,学府?什么学府,可有些人比较灵活一下子就想到了在长安城外建造的那座相当壮观的府邸。

    “嘶~”

    不知是谁倒吸一口凉气,那处学府众人都知道,那里有山有水,可谓是风水宝地,加上建造一座学府要多少钱没有人不清楚,而且看那建造的样式一点不简单啊。

    “苏家真是下了血本。”

    李世明不明所以,这几天并没有特别关注此事,等那份地契拿上来的时候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虽然上面写着李明达,李郡主的名字,可在他眼里就等于是他的,毕竟李明达还小。

    “甚好!”李世明大赞。

    此时苏定山正好和苏小闲进来,看到李世明的表情苏小闲嘴角的笑意一闪而逝。

    古人智慧不可小觑,这话不假,文化传承千年自然不能小看。可来自几千年时空的沟壑这不是人的智慧可以弥补的,古人的智慧局限在当代,而苏小闲的智慧贯穿千古。即便不能将历史倒背,可来自后来人的凝视却足以摆平一些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