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武侠游记
字体: 16 + -

第六十五章 和尚与秃驴

    一条寂静小道,曲径幽深不知通向何方。上面覆盖一层厚厚的积雪尚未融化,杨慕玄与天心并步而行。



    皓日稍现,随即又隐没于厚重铅云之中。天气阴沉却无雪,屋顶房檐之上的积雪却随起风在空中扬洒。飘飘乎又胜过下雪时,道旁间或种有几株腊梅,腊月腊梅竞开,白雪落入红梅之中,两景相衬之下,梅雪别有一番风景。



    天色昏暗,本显寂静,远处寒钟声起,更添一分肃然。本来无声的两人,更显沉默。就在此时,忽闻杨慕玄一声轻笑,惊醒一旁沉默的人。



    “一个人走路,必然只是闷头而行。而当两人同行,不管认识与否,总是避免不了交谈。除非那两个人都是性格内敛之人。”



    “大师,虽然时间尚短,但是你我也算认识了吧。”



    天心闻言知雅意,忙告一声,笑道:“老衲心中有事,怠慢了施主,施主恕罪。”



    杨慕玄摆摆手,道:“大师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天心道:“所以老衲知道施主绝非高冷之人,老衲也不是沉闷之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老衲在思考一件事情。”



    杨慕玄道:“大师心中所想,可方便透露吗?”



    天心笑道:“当然没什么不能说的,说起来,此事就与施主有关。老衲在想施主的剑法。”



    杨慕玄道:“还请大师点评。”



    天心道:“点评什么?老衲活这么多年,直到今日见到施主,才发现原来世间还有这样的剑法,剑还可以这么用。”



    杨慕玄忽然变大步而行,他笑道:“我不过是有些事想的比较通而已,事想通了,剑法就运行的比较通畅。”



    天心步幅如前,却始终不落杨慕玄分毫。他道:“施主想通了什么?”



    杨慕玄道:“比如可以想一想整个世界其实就是一套剑法。”



    天心眉毛一挑,“这个常人可想不出。”



    杨慕玄道:“常人想不出,不代表大师想不到。”



    天心道:“在施主看来,万事万物都可为剑,所以阳光可以是剑,风也可以是剑。”



    杨慕玄越走越快,道:“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就像君子的资质与常人没有什么区别,君子之所以高于常人,是因为他能善于利用外物。善于利用已有的条件,创造对自己有利的方面,是以君子高于一般人也。”



    天心道:“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施主的境界果然不同,老衲受教。”



    “不过成人之美是为君子,夺人所爱非君子所为也。”



    杨慕玄停住脚步,笑道:“杨某从不是君子。”



    天心也住步,同样笑道:“不是君子胜过常人许多,若是君子又该当如何?”



    杨慕玄却道:“看来还是大师略胜一筹。”



    天心道:“施主行了两百三十五步,老衲也行了两百三十五步,不分上下,施主何以言输?”



    杨慕玄回首望向他们走过的小路,只见小路上那层积雪依旧,上面却未有落下丝毫印痕。踏雪无痕不外如是, 杨慕玄把脚步一撤,他站着的地方留下一个浅浅地脚印,若不细看根本看不出来,而天心也退后一步,他方才站立之所却是依旧,了无痕迹。



    原来他们于无形间进行了一场较量。踏雪无痕对于内功有成,脚步轻灵之人来说都不是难事,可难就难在天心与杨慕玄这般不动声色间边走边聊连行数百步,云淡而风轻,整个过程丝毫不显烟火气。这对内力与轻功火候要求甚高的同时,还对周身气息的协调控制有极大的要求。能同时做到这两点的,在江湖上已经是步入寥寥的行列。



    天心道:“施主并没有输给老衲,而是输给自己而已。”



    杨慕玄道:“哈,山上是清净,有时候真是羡慕山上这种清净。”



    天心道:“若是施主不嫌可以在敝寺小住几日。”



    杨慕玄摆手笑道:“算了,恐怕真要留在敝寺只会扰人清净了。况且清规戒律可不是我要的清净。”



    他们说话间继续前行,不多时已经到了小路的尽头。小路尽头只是一间小小的庭院。庭院有门而无扉,从门口看小小的庭院正中只有一间小小的禅房,着式风格与寺内其他禅房相同。



    “方丈里,原来这是方丈的禅房吗?”



    天心道:“施主请。”



    随着天心进入禅房,房内铺设更是简单,一张桌子,几个蒲团,一张木床,除此以外就是满卷的经书,除此之外就是房间正中一个大大的禅字,再无其他。



    就在杨慕玄打量房内铺设之时,天心已经从蒲团下取出一本书册。



    “这本就是施主此次上前的目的,老衲依约而行,不过请施主就在此间观看,看完交由老衲即可。”



    杨慕玄却没接,而是道:“远来易筋经放在这里吗,我还以为它在藏经阁呢。”话意中带有些许的失望。



    天心道:“施主对藏经阁很好奇吗?”



    杨慕玄点点头,然后从天心手中接过经书。这本易筋经自然不是原本,而是一本手抄本。其实时间已过数百年,易筋经原本是否尚存还两说。这本抄录时间已是颇久,书页已经泛黄,更珍贵的是上面还有密密麻麻的前人心得。不过杨慕玄并未细看,只是略微一翻,随即毫无留恋,将这本武林中人奉为至宝的秘籍还给天心。



    “这……”天心愕然。他就在一旁,自然知道杨慕玄这么粗略一翻,别说是默记了,就算看都不可能看完一遍。



    杨慕玄道:“我一直好奇易筋经是什么样的,现在看到了,也看完了,有什么不对吗?”



    天心道:“难道施主如此大费周折只是为了满足好奇?”



    “不错。”



    天心倒不知说什么好了,最后只能苦笑一声说道:“施主之洒脱随性,老衲未尝见也。”



    杨慕玄道:“好说,不过我更敬佩大师了,竟能真将少林至宝依约借阅。”



    天心道:“出家人虽讲四大皆空,输也空,胜也空,不过输了就是输了,还没到能自欺欺人的地步。”



    杨慕玄道:“佩服。”



    天心道:“说起来老衲是羡慕施主活得洒脱。”



    杨慕玄道:“其实大师若想,也可以。”



    天心摇摇头。杨慕玄笑说:“还有,大师直呼我的名字即可,不用老是施主施主的太别扭,我可是没有香油钱的。”



    天心道:“一切善信因缘际会,愿持向善之心,我佛门皆可称为施主。”



    “大师真与其他高僧不同。”



    天心笑道:“是少林与一般寺庙不同。一般寺庙,只需一心向佛,而老衲添为少林方丈,不得不分出向佛之心,为少林威名算计……”



    杨慕玄听天心有未完之言,说道:“所以……”



    天心道:“所以其他寺庙只是寺庙,而少林只有一个,其他寺庙的僧人是和尚,而老衲只能是秃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