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万风
字体: 16 + -

六找寻找寻

六找寻,找寻

混乱之后,叶棋五第一个对戚少商大吼,“姓戚的,是不是你把□□给顾惜朝的?你不是霹雳堂出来的人么!你居心何在?”

戚少商冷冷地看着他,“我和他有不共戴天之仇,我为什么要助他逃走?”

“这……倒也是……”叶棋五也觉得戚少商没有任何理由去帮助顾惜朝。

戚少商收剑回鞘,淡淡地叹了口气——那样子,好不遗憾。

本来或许可以手仞仇敌,谁料到仇敌依然诡计多端,结果竟然让他逃之夭夭。

所以,最生气的应该是我才对——戚楼主的样子让人很容易相信这一点。

戚少商懒得再和他们浪费时间,他微微一拱手,然后拂袖而去。

这一次,倒是老老实实地回到了金风细雨楼。

他甚至将轻功用到极致。

他那么急切地想要回去——似乎有谁在等待他一样。

他回到了金风细雨楼,他回到了象鼻塔。

他在四处找寻,他像在找寻很重要的人。

他却没有寻到。

他甚至把青白红黄楼都大略地找了一遍,惊起了好几个兄弟,吓到了不少守备的护卫。

他急急地问,楼子里可有异常?异常的人,或者异常的事?

回答都是一个,无。

戚少商忽然觉得心口堵得慌,有种一腔子热血被当头泼了冷水的感觉。

他在园子里站着,静静地站着,站了很久。

为谁风露立中宵。

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那叹息声悠悠地传到了很远的地方。

一袭白衣的戚少商,如今看起来,少了几分落难大侠的沧桑,却多了几分书卷意气的儒雅。

时间真的会改变一些什么,可是为什么,那个青衣书生,却固执地把时光留在了原地。

在他说“我后悔了”的那一刻,戚少商忽然觉得时光即便被留在了原地,他也超过了时光——总有些什么不一样了。

夜色越来越深,戚少商越来越寂寞——海一般深的寂寞。

然后——屋顶上一个清冷的声音响起来。

“有些人好生笨,到处找,却不晓得往头顶上看一看。”

那瞬间戚少商愣住,再抬头时望见那个青色的身影正坐在象鼻塔的屋檐上。

斜飞的眉,锐利的眼,却带着得逞的狡猾笑容。

然后戚少商笑了,像个孩子一般,“嘿,你在上面冷么?”

顾惜朝竟然也跟个孩子一样,使劲地点点头,“冷啊,怎么不冷。”

“那还不快点下来,进楼里暖和暖和。”

顾惜朝便轻巧地一跃而下,落在他面前。

他们一前一后地走进象鼻塔,戚少商为他倒上一杯茶,看见他被冻得红红的鼻尖,心里不知怎的竟生起一股莫可名状的情绪。

像是不能控制一般,他轻轻地点了点顾惜朝的鼻尖。

顾惜朝也是一愣,竟然忘记质问。

于是气氛就变得有些暧昧不明。

过了好一会儿,戚少商才故作平静地说,“那个……很凉。”

顾惜朝撇撇嘴,“嗯,呆了好久,不冷才怪。”

“那你就傻乎乎地坐在上面看着我到处寻你。”戚少商对于这个人的奇怪行为似乎已经习惯,语气里竟然没有询问,只有陈述。

谁知顾惜朝竟然回答了,还老老实实,详详细细地回答了。

“因为我看着你在下面摸黑一般地寻我,我就觉得很开心,好久没有这么开心了,逃亡的这三年都没有这么开心了。看着自己的仇敌先是救我,然后寻我,这种感觉很开心你知道么?”

戚少商也笑了,捧起一杯热茶静静地喝着,也不说话。

顾惜朝却仔细地端详着他,也看不出什么情绪。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问,“为什么要救我?”

戚少商在茶香缥缈里回望他,眉目舒缓,倒像是将绷紧的神经给松了下来一样。

刚刚在惜晴小居那一战——姑且算为一战吧,他执他的手,递给他剑之前,将一枚精巧的火器暗暗放在他手中,并且以密音传声给他,说的是,“我在楼子里等你。”

霹雳堂出品的火器,必属精品。

戚少商随身携带的这种,则是霹雳堂里比较温和的一种,无毒,火力也小,只是烟雾浓烈一些,可以困住围攻的人一时。

戚少商随身带着这个,其实不过是那场逃亡时留下的后遗症——时刻被人追杀着,自然袖子里要有些乾坤。

戚少商是个光明磊落的大侠,他自然不会带着些阴损的玩意儿,所以他便选择了这种比较温和的火器以备不时之需。

没想到,这一次却用来救了顾惜朝——深想起来,有一点讽刺。

所以刚才他急忙回来,就是为了寻顾惜朝。

如今这汴梁城里,顾惜朝能容身的地方,除了金风细雨楼,还有何处?

外人眼中的他们是仇敌,所以谁也不会想到,仇敌竟然藏身在仇敌之处——造化弄人,世事难料,着实可笑。

可是戚少商自己却也不能回答顾惜朝的问题。

为什么要救他?

想救,就救了呗,救他的时候哪来得及想什么为什么。

可如今却不知道怎样去回答。

可是顾惜朝却不依不饶,他一直端详着戚少商,饶有兴味地等待着他的答案。

“为什么,要救我呢?”

戚少商便微微一笑,“不知道。”

顾惜朝“哦”了一声,放下茶杯,默默地注视着那青色的瓷杯。

然后他忽然望向屋子四周。

青色帐幔,青色花瓶,青色床铺,青色雕花轩窗……

低头望着自己,一片青色几乎要融化进这个屋子里的颜色。

他淡淡地问,“这是象鼻塔本来的布置么?”

戚少商愣住,呆了很久,却还是说了,“不是。”

顾惜朝便不再说话,两个人没有对望,都望着那烛火,点滴的灯火,到天明。

杀人不过头点地,得饶人处且饶人。

戚少商为自己找理由,却终归知晓,也许救他的原因,真的只是,不想他死。而不想他死的缘由,他还不想去正视——亦或还想去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