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情gl(盗墓)
字体: 16 + -

第39章 三十九插番:李子月的故事

    我叫李子月。

    一九八三年,我出生在东北。奶奶说,生我那天才农历十一月刚过,却一连几天都在下鹅毛大雪,气温也降到了零下三十几度,连着几天晚上都没见月亮,而我一生下来,忽然便雪霁月出。奶奶看我朝着窗外哇哇大哭,向外一看,见到了一弯月牙。家里那座老式摆钟正好敲了十二下,来到子时正中。家里有赶巧起名的风俗,见什么叫什么,于是,为了纪念那弯子时忽然出现的月牙,奶奶便给我起名叫做子月。后来人都说这名字很动听,其实也不过是奶奶抬眼一看。

    在我的印象里,父母的面目都很模糊,他们死得太早,一手将我和弟弟带大的就是奶奶了。奶奶经常喜欢给我们一遍一遍讲那些老掉牙的故事,大部分都是关于爷爷的,我和弟弟,差不多能将那些故事倒背如流。

    爷爷的身世说来很传奇,他的母亲,也就是我太奶奶,是个风尘女子,根本就没有结婚。我的太爷爷是河南的一个中医世家的老爷,全国都是药铺,大富大贵,听说娶了九个老婆。民国年间,太爷爷游历到苏州,遇上我太奶奶,便风流了一回,谁知偏巧不巧有了我爷爷。太爷爷家里世代行医,自然心肠好,不叫太奶奶堕胎,但是,他毕竟带着那么大个家室,娶个青楼女子成何体统于是他给了她花了一大笔钱赎了身,又额外给了太奶奶一笔钱让她找个婆家。太奶奶性子烈,分文未取,二话不说离了苏州,往上海谋生去了,也是在上海,她生下了爷爷。

    爷爷连庶出都算不上,根本入不了族谱,太奶奶临死之前才把这段事告诉他。那个时候,爷爷才十一二岁,正赶上抗战兵荒马乱,一个毛孩子只好沦落成乞丐到处流窜,总之也因着他这个无人问津的身份,才能在刀光剑影里躲得一劫。而我太爷爷,后来经爷爷查实,竟是饿死在四二年的饥荒里了,仅剩的几个骨血,也不知道四散到了何处去。

    其实爷爷应该姓周,而不是姓李,但爷爷执意要随了太奶奶的姓太奶奶压根就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只知道鸨母叫她叫桃花,于是她离了风月地,便想着“投桃报李”,让自己姓了李。她给爷爷起的名字叫做周弃,后来爷爷自己改成了李拾。周弃李拾,也便是他身世的写照。

    也就是爷爷窜到河南的那几年,他认识了一个人。这人看起来气宇轩昂,像是大户人家的子弟,其实却是个算命的,按照这人的话说,战乱年代,人人心慌惜命,说不定哪天一个流弹炸来就尸骨全无,最容易赚钱的,便是算命了。爷爷反正也是无处可去,索性就在这个人的引荐下到了他哥哥那里。

    他的哥哥和他一样,都姓周,恰恰便是爷爷同父的兄弟。但天下姓周的人多了去了,爷爷虽然稍有疑惑,也没想到会那么巧,更没想将自己不堪的身世说出来,于是仍将自己叫做李拾。姓周的兄弟是当时河南地区一个民间团体的小头目,道上说法,就是这两兄弟有一个堂口。这个民间团体,其实不是什么正经团体,黑道白道好事坏事都做,小到偷窃,大到买命、走私,正经的有商人,不正经的有阿宝骗子。本来,贩卖军火的人与江湖骗子没什么交集,但是战乱让这些下九流的人必须聚在一起才能有活路。于是这个团体便有了个名字,叫雎鸠派,取“聚九”的谐音,显得雅致。

    雎鸠派的总瓢坝子是众人共同推选的,叫钱顺,大家叫他钱爷,也有暗里叫掌门的。而那两个姓周的,弟弟叫周慕云,哥哥叫周慕风其实一听名号就不像是一般人家能取出来的,明显还排着字辈呢。但那时爷爷没见过世面,根本没加以注意。周慕云和周慕风虽然是家道中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俩人会点粗略命理周易,钱爷又看着他们兜里有俩钱,才给他们一个堂口,手下的盘口分配的都是偷儿骗子之流。

    当时周慕云也是看爷爷二十不到一个愣头青乞丐太可怜,又没来由觉着亲切,就带到堂口来,想收了给他口饭吃。谁知道钱爷最精相面,看出爷爷的命有点意思,一好奇给他算了算生辰八字。不算还好,一算便大喜,原来爷爷的四柱,天干地支全阳没一个阴,而八字又硬的连鬼都能克死。赶巧有个堂口是土夫子盗墓者支着的,正缺一个阳气重八字硬的压压墓里邪气,于是便将爷爷给了那个堂口。

    没想到爷爷的确是干盗墓的料,没几年把什么打盗洞、鉴明器、寻龙看穴学了个炉火纯青,枪法也是一等一的准。当时爷爷还没到二十五,钱爷看他能耐大,却不太喜欢说话,心里奇怪,有一天就找个空单独试探了他一句:

    “李拾啊,你也知道,咱们雎鸠派建的不长,心不齐啊,现在鬼子都走了,还好是两边打内战,要是仗打完了,咱这雎鸠派,还不得散了”

    爷爷没吱声,钱爷再问,他就说了个,小的不懂就知道学,学了干活有饭吃。

    钱爷一看乐了,问我爷爷:

    “爷我最怕的还不是没仗打,这几年几个堂口牵连的深了,想拆伙也拆不去。可是心不齐啊,三天两头坝子堂口头们就带头互相掐架,互相看不对眼,队伍不好带啊。”

    爷爷一听这话戒心就起来了,这难不成是让他摊牌偏向哪个堂口这不等于要他命一样么想了想,回答说:

    “钱爷不必忧心,既然队伍散不了,您就不用管了。再说,坝子们互相都看对眼了,您队伍岂不是更不好带。”

    钱爷哈哈大笑,心说这小子是个人精啊连他故意放任人心不齐也看得出来,是个可造之材

    其实谁衷心跟谁异心,钱爷心里都和明镜似的,唯独爷爷他理解不了,派人去查爷爷的身世,底都查掉了也没查出来哪儿来这么个姓李的。他问这句话,本来也是摸摸他的底,结果问完还倒不想摸了这就是他的接班人了

    于是那天之后,无论钱爷开什么大会小会,最后总要问一问爷爷的意见,闹得几个坝头不明就里的。尤其是爷爷头上的那位坝头,总觉得自己要被这个毛头小子顶下去,在墓里明里暗里要害爷爷。爷爷也知道钱爷这是什么想法,意思就是让他想辙干掉这个坝头好提拔他。最后爷爷冥思苦想做了个局,让那坝头误以为其他四个坝头要联合他爬香造反,结果到了行动之时,只有他一个人出了,可想而知,爷爷顺利地将他给除了,也拥有了一个堂口。

    可人一得意,灾祸便要来了。周慕云周慕风俩人本来挺替我爷爷开心的,还专门摆酒,三人叙旧。谁知道爷爷喝多了,一喝多,就把身世勒出来了。周家俩兄弟当时都没说什么,之后便开始出幺蛾子了。因为太爷爷死前曾经写下一封信,信上说:钱还有,粮却买不到了,只能饿死。然后还提了上海还有个叫周弃的外室子,要分些遗产给他当然也就是爷爷。本来那点遗产算不了什么,但周家剩下的这两个公子,早就将遗产挥霍的差不多了,这时正准备拿着这笔钱,从雎鸠派抽身娶媳妇去呢。谁知道爷爷早不冒晚不冒,偏偏这个时候冒出来了,顿时起了杀心。

    爷爷毕竟年轻气盛,一看是自己酒后坏了事,顿时就吓坏了,竟然卷了几件尚未来得及脱手的明器就跑了。这下子可给钱爷气了个半死,放话下去要用五十条洋枪换我爷爷一条命。那时候人命要多贱有多贱,甭说五十条洋枪,就是五十颗子弹也能贵过人命。钱爷话一出,虽然没人知道他为啥发这么大火,不过民间各种黑道白道的杀手都出来了,就只为了我爷爷的脑袋。

    但爷爷毕竟还是人精,根本就没往上海苏州跑,见平津战役已经结束,便直接奔了北平。还没等在北平安顿完,又传来国x党倒台的消息,这下可给爷爷乐疯了,钱爷上头顶着的人全都是国x党的,国x党一倒,钱爷死活也玩不转了,还有空管他

    爷爷在街角猫了几个月,多方打听,这才知道早两个月前雎鸠派就散伙了,分为三伙,一伙偷骗算卦,另起了个号做引宝堂,第二伙经商走车,起了名叫财神堂,另一伙是明抢暗杀,叫哑巴堂。而原来爷爷领导的盗墓那一个堂口,则是又换了个不知道什么人,取了个奇怪的名字叫出关堂,大概是以“关”代“棺”了。

    奶奶说,她觉得爷爷做的最聪明的一件事就是,他偷的那些明器没有卖,而是上交了共和国。爷爷和解放军说,这是打死盗墓的日本兵搜到的,还换得一个爱国人士的称号,没两年混成了什么地质专家。

    但是专家也不好混,五十年代开始国家要开发北大荒,爷爷不幸被作为专家选中,送到了东北,同样也就是在北大荒,他遇到了大学分配来北大荒支援的奶奶。奶奶知书达理,以前是富家小姐,解放以后主动上交了家产,境况还没太糟。

    每次奶奶讲到这里,都要去喝一杯水。因为在北大荒之前,她眼里的爷爷,虽然落魄但是聪明,周身带着散不尽的光华,虽然这些事她并没有经历过。一旦喝完这杯水,她眼神便要黯淡下来,开始讲起后面的事了。这些后面的事,奶奶每次讲起,都要泪流满面。她说,如果爷爷能换种死法,那该多好。

    可是,如果爷爷真的换了一种死法,也许我就从来都不在了起码,我这个被称赞过许多次的名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那些看似黑话有些是真有,有些是我心血来潮瞎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