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1276
字体: 16 + -

238章 革新

    \ 。 .co nbsp;   个多月的身孕,赵筠的肚子已然鼓鼓的,身子也一改7瘦,变得丰腴了些

    “动了动了,在踢我呢”卧室,楚风轻轻把耳朵贴到她的肚皮上,听着小家伙的动静,一脸都是惊喜和满足

    “踢,帮我多踢这个坏家伙,坏父皇”赵筠幸福的抚摸着肚皮,感受小家伙在里面的闹腾这小东西,跟他父亲差不多,就会折腾人,时不时的在里面扭来扭去,没个消停

    “这一出去就是两个多月,唉,老婆孩子都顾不上”楚风愧疚的摸摸赵筠的脸蛋,“这次回来,咱就不走了,看着宝宝生下来”

    “哼,你再走,我就让他只叫娘,不认你这个爹”赵筠嘟起嘴巴,“老实交待,这次出去,是不是整天想着我们娘儿俩的”

    楚风嬉皮笑脸的道:“那是当然,我就只想着你呢”

    “那怕不是吧就没想别的人”赵筠戏谑的笑着,露出两颗玉石般细白的门牙,可爱极了

    “呃当然,对敏儿嘛,也会想到的”楚风摸了摸头皮,开始心虚了

    赵筠贴到楚风耳边,轻轻呵了口热气,“唉,为妻就是那么善妒陈姐姐的事情,你还要瞒到几时往日她见了我,哪次不得拉着手说上半天话,这次到琉球,得有一年多没见面了吧,见了我倒脸上一红,不好意思似的,这不是被你欺负了,还有怎么回事”

    郁闷,天下男人切记,老婆别找太聪明的楚风到此时,才深信古人教训呐

    扑哧赵筠本来还有几分酸溜溜的,见楚风那张口结舌的活宝表情,一下没绷住笑了起来别说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就苏东坡、韩世忠,哪个不是三妻四妾像自己丈夫这样,两个三个就深恐委屈了妻子,到那儿找去呢

    她在楚风耳边轻轻一吻:“呆子怪不得雪瑶妹妹说你是个呆子罢了罢了陈姐姐那儿我去说包管让你称心满意”

    欧耶楚风在内心欢呼:封建时代好啊封建时代好老婆亲自出马帮你把情人找这样好事儿打着灯笼也难遇到

    王李氏缝工坊堆了一大堆地羊毛按照楚风要求召集了会纺纱织布摷丝织绸子地技术骨干试验地纺机也初步成型

    羊毛能拿来纺织吗这事儿谁也没底只知道这玩意能做成毡子又粗笨、又不漂亮实在不值钱陛下要拿这东西做衣服叫人好生疑惑

    “真能纺成那啥呢绒”王李氏还有点不相信她这个皇帝女婿心眼好、本事大什么都搞得会可丝绸、棉花纺布那是古时候就有地羊毛只见蛮夷们做成毡子呢绒根本就没听说过呀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楚风笑着指挥女工把羊毛漂洗、脱脂、清梳纺成毛线再织成呢绒

    泡在缝工坊三天,第一块呢绒下了生产线,王李氏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东西厚实、柔软、暖和,跟毡毯完全是两码事说到保暖,就算最好的布料,也没法跟它比如果要说缺点的话,就是太厚、夏天穿太热了点

    “这东西好是好,闽广、琉球天气热,老百姓穿点布料就行了,谁会买呢绒呢”纺织技术骨干梨花嫂子鼓足勇气,在陛下面前提出了疑问

    “这玩意本来就不在闽广卖,南洋更热,更卖不出去”楚风接过呢绒,细细的抚摸,虽然手感比后世那些细纹呢绒差得远了,可保暖效果绝对不差“北方草原、华北平原和西域,冬天冷得能冻死人,就算中原开封直到淮扬,冬天也很冷的,呢绒就卖到那些地方去

    ”

    “能卖多少钱呢”

    “嗯,我想想,布一匹五十元,也就是五钱银子,这东西比布厚实、保暖,弄到北方,每匹卖个一两,是没问题的”

    天呐王李氏和梨花嫂子都惊呆了,这羊毛是那个叫啥马菠萝的色目人从北方弄来的,羊毛根本一钱不值,每匹布用的羊毛加上运费,也就一两块钱,算上织工的工钱,不到十块钱的成本,转手就卖一百块,不是比抢还厉害吗

    楚风嘿嘿一笑,心说就是抢呢,大英帝国最初就是因为呢绒业利润太大,资本家们就占了农田养羊,逼得农民们失去土地,饥寒交迫,这就叫羊吃人试想呢绒的利润不大,用得着把人都“吃”了吗

    何况,那时候英国资本家有竞争,我琉球暂时没有,英国要占农田放羊,我从北方大草原上买,既支

    颜和忽必烈斗下去,又搞来大批廉价羊毛,今后的利佐渡岛抢金子都快

    “楚哥儿、哦不、陛下,”王李氏叫习惯了,改口可不容易,讪讪的笑着,“往这边来,我们按照水转大纺车的原理,做了这水力纺纱车、水力织布机,您来看看”

    “岳母大人说哪里话,您叫我楚哥儿,不是还亲切些”

    巨大的水力纺纱机、织布机,给楚风以极大的震撼什么珍妮机骡机,我到古代能造枪造炮,能造简单机床,因为那是后世大量应用的东西,结构上差不多尽人皆知;可十世纪的纺织机械,早就失传了,除了工业史专业人士,谁能记得清珍妮机长什么样子

    倒不如立足本土罢,宋末江南的水转大纺车,技术水平决不落后于骡机;珍妮机一次能纺八支纱线,可黄道婆的纺机也能纺三支,改进一下,决不比你珍妮机差

    宋末和明末,中国的技术成就绝不逊于当时的西方,甚至在某些方面遥遥领先,可惜

    王李氏摸着纺机,骄傲中带着点遗憾:“我们算了帐,琉球的工效高、机器好,可人工稍微高些,纺的棉布,每匹成本化三十五块钱,运到中原也只卖个五十块,利钱和呢绒比,就差的远了”

    楚风摇摇头,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成本低一块钱就能逼得竞争对手破产,有便宜的船运,琉球棉布能占据整个东亚市场,甚至更远

    现阶段,闽南的棉花,供应棉纺织业绰绰有余,将来航线通到印度,把那儿的长绒棉弄来织布,还不发大了呀英女皇皇冠上的明珠,我要把你握在手中

    “啊,伟大的皇帝,英武的陛下,威震整个南中国,让数十个国家的君主在您面前低下头颅,威严震慑东海和南海,声威远布于北方草原的至尊”

    楚风哭笑不得,恶狠狠的威胁马可波罗:“如果你再废话,我就取消你那百分之一的佣金”

    “请原谅,您忠诚的仆人再次见到您的喜悦之情,实在是难以用简短的语言表达

    ”波罗先生眼见陛下脸色越来越难看,赶紧长话短说:“纯碱弄来了,玻璃在炉里”

    对了嘛,如果波罗先生说话都能这么言简意赅,那么效率能提高至少一倍的,楚风满意的点点头

    中国古代亦称琉璃,是一种透明、强度及硬度颇高,不透气的物料玻璃在日常环境中呈化学惰性,亦不会与生物起作用,故此用途非常广泛可以做酒具、茶具、窗户、杯子、镜子、各种装饰品,并且,这东西在亚洲价格非常昂贵

    宋代之前,玻璃又称“颇梨”,从西域陆路运来,在丝绸之路上几经辗转,价格堪称天价;伟大的宋代,海洋上的贸易远达西非沿岸,玻璃大量从西方运来,但海上的风浪,让它的价格居高不下,文人们把小块玻璃挂在腰间做装饰品,至于成套的酒具,那简直是无价之宝

    玻璃的制作,极其简单,中国人决不是做不出来春秋时候墓葬,就有玻璃出土只不过它远没有陶瓷的实用性好,所以在最初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了而已

    楚风很早就做过这东西,但那时候没有纯碱,玻璃色泽浑浊不透明,一坨一坨的没什么用处,只有以纯碱为材料,玻璃才能清澈透明,达到制作窗户和初级光学镜片的质量

    直到马可波罗到来,他家是威尼斯的商人,熟悉玻璃制作,会用铁管子吹出成型的器皿,这时候楚风正好要打开和北方草原上乃颜的商路,便把纯碱列入交易清单,运回后交由意大利旅行家来制作玻璃

    现在,玻璃制作成功了,把这东西卖到北方,必定大赚一票楚风高兴之余就准备离开,这时候,波罗先生在身后怯怯的问:“尊敬的陛下,您的仆人恳请您,和我签下分配利润的协议”

    当楚风在琉球大搞工业革新的时候,蒙元朝堂上也有这一场革新

    大儒叶李的声音回荡在光明宫中: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