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1276
字体: 16 + -

167章 医疗改革

    喝下雪瑶煎熬的汤药,浑身热滚滚的出了场汗,敏儿又给推拿按摩了一番,楚风神清气爽,恢复了一大半。。qβ五。

    中医,中药很神奇,效果很显著嘛,为什么后来竞争不赢西医呢要知道,在欧洲人以放学疗法包打天下,感冒放血、发烧放血、头疼放血、咳嗽放血连贫血也放血的时代,中医已经使用上千种动物植物矿物原料,利用这些药材的化学成分,系统而有效的治疗人类疾病了。

    大概也就是在十八十九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西医开始全面超越了中医。外科技术、无影灯、显微镜、细菌学、光照片、药理化学,乃至后来的核磁共振、b超,几千年永远是“望闻问切”的中医,自然被西医甩到了后面。

    西医与科学,特别是逻辑学和实验方法结合,形成了严密的科学体系,另一方面,中医还在阴阳五行的学说里绕圈子,非但被曾经只知道放血的西医超过,甚至被甩下了老大一段距离。

    比如阿司匹林,近代最常见的西药,化学名乙酰水杨酸,最初从水曲柳树皮中发现,实际上中医很早就用柳树皮为产妇镇痛,但一直不能明白究竟是那种成分发挥了效力,直到西方人从树皮中分离出乙酰水杨酸。

    青蒿素、紫杉醇、人参酐碱、维生素c中医中药很早就利用了天然药材中的这些成分,并用想象力为它们划分阴阳、寒热的属性,并对应五脏地五行属性希腊人也有类似的做法。中国人有金木水火土,人家也有气水火土,各大文明早期都有类似的世界观,中国的五行学说不能说落后,也算不上先进。

    近代原子理论、近代化学一发展,西医不搞气水火土了,不逮着人就放血了,于是发展出现代医疗体系。

    中医呢还在金木水火土,当然会落伍。比如,青霉素治肺炎肺结核。青霉素的药性是寒、是热、是温、是凉中医说治疗肺结核要“滋阴降火,养肺固金”。请问青霉素是怎么“滋阴降火,养肺固金”的中医只好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出来。

    西医有办法,拿个显微镜。培养皿装着结核菌,滴点青霉素,显微镜下看得清清楚楚,结核菌死啦死啦。

    满清康熙皇帝得了疟疾,中医治疗无效。传教士献上奎宁,即金鸡纳霜,用上就好了。否则这个大搞文字狱的家伙别说什么向天再借五百年,再活半年都难。

    然而如此神效的奎宁。不过是研磨南美洲金鸡纳树的树皮,人家传教士可没讲这树皮是寒是热。怎么暖胃寒克脾火之类的,就看到它治疗疟疾有效。,磨了做药。

    试想。若中国人先到南美。以中医喜欢到处采集矿物、植物做药地习惯。难道就不能发现奎宁就怕按中医理论给它栽上个药性。再君臣佐使配一大堆药。反而埋没了这味特效药。

    中国人很早就知道在航海时携带蔬菜水果。或者黄豆来发豆芽。吃了防坏血病。老外到哥伦布、达珈玛时候还不知道呢。一次远航。坏血病叫船员们七七八八死掉一大堆。试想若中医有了近代化学。岂不是早就发现了维生素c

    古代地人们。没有近代化学知识。没有逻辑体系。对医学实践中药物能治病这一现象感到困惑。于是凭想象力虚构一套理论什么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什么奥林匹亚众神。不都是先民地想象吗

    有了这套理论。什么实践都往上套。不是实践来检验理论。而是用理论来压制实践。直到再也压制不住。

    埃及天文学家托勒密为地心说构建了一套本轮均轮地系统。所有星星都绕着轮子转。随着天文望远镜地出现。发现地星星越来越多。并且观测到行星运动轨迹不是正圆而是椭圆。有人试图增加轮子来维护托勒密。最后轮子越来越多。多到根本无法计算。本轮均轮彻底崩溃了。

    中医地阴阳五行理论同样如此。中医中药能治病。很早就利用了矿物植物动物药材。疗效还很好。但它地阴阳五行学说错了。和古希腊医圣希波克拉底地气水火土一样。都是错地。中药地疗效。来源于动植物药材中地有效成分。来源于药材中富含地青蒿素、紫杉醇、人参酐碱和维生素c。绝对不来源于阴阳五行。

    “雪瑶,你的医院啊,我又想到了一个新点子。”

    楚风刚才还眯着眼睛神游天外,突然变得一本正经,雪瑶还小小地吃了一惊,不过,医疗分科、挂号诊断取药的体制、防止传染地措施,都是楚风提出来的,效果非常好,他又想到什么好主意

    “你们治病,是不是望闻问切,确定病症,然后根据什么肝木克脾土之类地理论,按药性寒热、君臣佐使来开药”

    雪瑶点点头,确实如此。

    “今后,把那套理论全扔了试试。”见雪瑶有点迷惘,楚风细细的解释:“去除传统理论,化繁为简。你试着这么做,我打个比方,仅仅打个比方啊,比如某人面色苍白、晚上盗汗,诊断为营养不良导致贫血,以红枣枸杞治疗并加强营养。”

    由病征病史出发,医生的望闻问切诊断疾病类型名称,确定病症后按方治疗,完全脱离阴阳五行的理论。诊断治疗从虚幻的理论中脱离出来,完全从实践出发,金鸡纳霜就治疟疾,不管它属金属木。

    雪瑶有点疑惑,这样行吗

    “不仅没有任何问题,将来,整个医院的病例全按这个模式搞,用十年时间编纂一本国家医典,什么症状对应什么病,老人小孩成年人各该怎么治,一一对应起来,把中医搞成科学体系”楚风最后再对自己说:再把只知道放血的西医轰杀至渣,嘎嘎

    “国家医典我”雪瑶指着自己秀气的鼻子,简直不敢置信,“张仲景才写本伤寒杂病论,我就敢出国家医典”

    本章二千字,下章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