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1276
字体: 16 + -

152章 信用货币

    冬季,一场雨下来,台湾岛上的气温显着降低,街上撑着油纸伞的行人,早已习惯了这里的温暖,乍逢降温还有点不适应,一个个缩着脖子,年轻人披上了夹袄,年纪大点的则穿上鹿皮袄子。 ww w、qв5. c o\所幸汉国琉球城的街道,俱是平坦整洁的三合土压成,街道两边又有排水系统,街面上不积雨水,连着下了两天的雨,走路也不担心踩到水坑,若是其他地方,嘿,烂泥能没过膝盖去。

    叮当、叮当,四轮马车飞驰,一路响着铃铛提醒路人避让。楚风宁都大捷,缴获六千战马,分一千匹给文天祥,自己捡好的挑了两千匹,剩下三千匹都给了陈淑桢。两千战马运到琉球,又捡好的挑了一千军用,另外的全低价卖到民间,这些蒙古马可比阿拉伯马好伺候多了,耐粗饲,吃点草再随便撒两把杂粮就能养得活蹦乱跳,正适合做畜力。

    除了私人马车、货马车,郑发子郑大官人还做了一种“公共马车”,在普通车厢左右壁上各钉一长条板凳,就能坐下十个人,沿着北自钢铁厂,经琉球城到南边盐场的固定路线行驶,沿途分八个站,每坐一站只要一文钱,也就是说从琉球城最南边的盐场到最北边的钢铁厂,二十多里地坐全程也只要八文钱只当两枚鸡蛋的价。

    为什么这么便宜呢听说是汉王出钱补贴了的,着实是个惠民的善政,沿途居民出行就方便多了,工人、学生、中小官吏每天上班上学都坐这车。

    汉国兵部兵役局副局长宋文昭就坐在一辆这样的马车上,他每月的工资,还养不起私人马车,每天上下班都是坐公共马车。突然接到汉王传召,他乘上马车,匆匆赶往王府。

    传召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前天那份奏折可那是老同学骆醒忠、于孟华执的笔。自己在后面附个名字,要传召也该是他两个嘛宋文昭搜肠刮肚的想半天。抓不着头绪。

    外面天气骤冷,汉王府中却是温暖如春。

    新鲜出炉的硬币,摸上去还有点硌手,楚风慢慢把玩着东方史上第一套冲压硬币。

    中国使用了两千多年的翻模铸币法,铸出的钱币精美绝伦,与汉五铢同时代地罗马金币。七歪八扭的,放中国绝对是残次品。无他,古欧洲地冲压铸币是做好上下钢模。把金银放在中间,拿锤子砸,这样压出的钱币效果可想而知。

    有了冲压机就不同了,用来铸币的金属板放到机器上,上下钢模一压就从板子上咬下块圆币,钢模上带着的花纹,也就留在了钱币上。这样做出的硬币,花纹可以做得很细致,和二十世纪的硬币相差无几,没有冲压机。绝对无法伪造。钱币地边缘则呈微小的齿轮形,防止居心不良的人在上面刮金银。

    面值最大地是金币。重一两,含金量百分之九十五。在这个时代,就相当于纯金了。所以它的价值就等于一两黄金,或者四十贯铜钱。正面图案是竖排的“一千元”三个隶体字,底下小一点的横排宋字体“大汉元年”,背面则是炮船的图案。

    次之则是银币。也重一两。含银量百分之九十五。即等于一两白银地价值。或者四贯铜钱。和金币相比。正面就面值改成“一百元”。大汉元年地字样不变。背面是剪式船乘风破浪地画面。

    面值十元地铜币。同样重一两。它地材质接近纯铜。在自然光下呈现紫红色。因此又被人叫做“紫铜钱”。背面印着一条捕鲸船。射出地捕鲸叉正刺中了鲸鱼。

    以上三种钱材质分为金银铜。重量都是一两。均属大额货币。背面图案则是各类船只。若干年后。当它们在整个东亚流通使用时。又被人们称为“金船钱”、“银船钱”和“铜船钱”。

    面值一元地铜币。重量就是半两了。材质为青铜。自然被老百姓俗称为“青铜钱”。图案是带炮架轮子地野战三斤炮。

    一角地面值地。就是拿不易锈蚀地锰钢制造。重二钱。图案是架大水车。因为钱币小了。线条印得比较粗略。乍一看像个车轮子。因此被称作“轮钱”。

    最小地一分面值。仍然是锰钢质地。重一钱。上面印着炼铁高炉。这玩意在琉球之外见过地人不多。不仅占城、三佛齐等地。就连闽广地区地老百姓都认为是个花瓶。叫它“瓶钱”。

    考虑这种制作精良的钱币很有可能取代大宋制钱,成为整个东亚流通的国际货币,那么,宣示国威、炫耀国力就成为附带的功能,因此钱币上的图案,全采用汉国最新、最骄傲的技术成就。

    这样做的效果很不错,甚至超出了楚风的预期。高丽、日本、天竺等地的商民百姓,看到金币上火炮齐发打得山石崩碎、铜币上大船打死鲸鱼的画面,都以为是中国的神话故事,当某天他们亲眼看到汉人驾着这样的船舶时,那种惊惧、敬畏的情形,简直要用五体投地来形容。

    不过,关于币值并不是没有争论的。前些天为了铸钱的钱息问题,张广甫还发表了不同意见:“以下官愚见,大宋拿纸发行会子,一文不花就是无数的钱,我汉国府库充盈,何不发行会子,所获钱息比现在大上十倍百倍。”

    楚风笑笑,示意赵筠回答。新任的民政部长,清清嗓子道:“我汉国之民不到七万,若钱币仅能通行国内,铸钱一多,必然造成钱贱物贵,只有让钱币通行海外,才能流通经济,吸引番商来通贸易。汉国价高,则番商必运货来卖,物价可平。

    大宋会子虽朝廷三令五申,民间并不认帐,海外更是只认铜钱,会子认作废纸。我大汉立国不久信誉不着,用纸币则番人决不买账,发行出来只会抬高本国物价,有害无益。”

    最近一段时间,楚风大把银子撒给闽西陈淑桢和祝家祝季奢这两处,幸得卧式镗床造成,铸炮由铜制改成实心锻铁柱子上镗炮眼,这样才降低了消耗。张广甫花白的胡子一翘一翘,还道:“可惜,金银大钱都没有钱息,只铜铁小钱补一补亏空。”

    “张大人,张部长诶,钱息不少了”赵筠笑盈盈的把几个钱拿在手中,“百元银币含银一两,当四贯钱、每贯七百七十文、便是三千零八十文,这个十元紫铜币就是三百零八文。三百零八个铜钱,差不多一斤半重,咱这钱才一两,每枚足有二十倍的钱息。再看这一元青铜币,当三十一个铜钱,重近二两四钱,一元币重只五钱,也有四倍的钱息。底下的一角、一分币,是铁铸的,比铜更赚。”

    “哦,本官明白了”张广甫积年做帐房的,经济头脑很不错,举一反三道:“而且民间用小额钱远多过大额的金银币,我汉国铸一个千元金币,底下可以配着铸十个、百个铜铁币,如此一算,钱息也很不少了”

    侯德富挠着脑袋,有点没弄明白,他别样事事精通,只在银钱上不太灵光。“方才诸位说纸币贬值不能通行,然而咱们这铜铁币也比实际的价值低上许多,外国如何肯接受呢”

    侯德富再聪明,也受到时代的限制。近代国家的纸币之前,世界各国通行的货币,基本上都是贵金属等价币,金币就等于同重量的黄金,银币便是白银,铜币便是铜价。比如汉朝大部分时候允许私人铸钱在现代简直不可想象,其原因就是铜钱等价于铜,铸钱和直接买卖铜可以划等号,其间没什么利益,自然允许民间铸钱。宋朝更搞笑,钱铸得太多,以至于每贯钱,买不到同等重量的铜

    于是人们的思维定式就是,货币价值就该等于同重的金属,侯德富自然不能跳出这个圈圈。

    “不会不会,”赵筠一本正经的背起楚风昨天给她的解释,“宋朝的会子,价值在不断的贬低,朝廷又不保证它能兑换到等价的铜钱,自然会在民间变成废纸。咱们的钱,底下的铜铁币是和上面的金银币挂了钩的,只要有十个紫铜币,就能兑一个银币,百个紫铜币,兑一个金币,这是永远不变的,外国人也许初时不理解,久了就会习惯使用的。

    铜铁钱的金属只是载体,不再是价值体现,它的价值,来源于它代表、并且能够自由兑换的金币和银币,这、这叫做”

    昨天楚风说得很快,赵筠能把这一大段背下来就已是天纵奇才了,到最后一个词,终于卡了壳,她歪着脑袋,剪水长眸带着点迷离,秀气的眉头微蹙,清丽绝俗的容色叫侯德富一呆,赶紧转过头去,不敢细看。

    “叫信用货币。”楚风帮她揭开谜底。

    雨中,汉王府的花厅上,楚风听着稀沥沥的雨声,忽然童心大起,将“信用货币”在桌子上滚来滚去,又抛上抛下看它正面还是反面。

    你倒悠闲人家这几日在民政部,恩威并施好不容易才站稳脚跟,就出了这一码事,你还全不放在心上赵筠撅着嘴,能挂上个油瓶子。

    她面前的几案上,放着一份公文,封面上“请行中原礼法制度折子”,白纸黑字分外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