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叶补完计划
字体: 16 + -

第三百章 正

    道玄道:“冤冤相报何时了?如今的形式,却真的容不下我等正派内斗。一旦魔教起势,必是生灵涂炭。一村之仇,一世之人之厄,孰轻孰重耶?”王二道:“若真的是生灵涂炭时,自然是一世之人的生死更重要……这,是一个很分明的生存问题!”这自然不是一个需要纠结、煎熬的答案——想来,除了“法式钢筋”之外,也不会纠结这个问题。

    什么“扳道工选择”之类的……都不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因为那时,但凡是一个正常的生命,都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种族繁衍、生存的选项。

    它既不是思辨的,也不是冰冷的。

    它充满了生命的浓郁、烈度。

    ……

    当见到一个人突遭意外、受伤,施以援手是一种本能;让孩子先走,让妇人先走,这也是本能——这不是冷冰冰的规矩,甚至是和规矩相悖离的!假如有一个人在这个时候硬要按照“规定”来,那么他也算不得是一个人:这样的人,没有人会认为他是模范,所有的人都会敌视、疏离他。因为,作为一个人……首先,要有人性!

    “道玄真人可愿听一个故事?”王二又问了一句。

    “愿闻其详……”

    “有一个叫墨子的人创立了一个学派,这个学派叫做墨家,讲求的是义利合一,言出必践。言说一个人的承诺,就像榫卯、虎符一般,严丝合缝。他们纵横诸侯之间,赌上性命去维持自己的道义,生死不移。对他们而言,自己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是要符合墨家的理念、道义的……”

    “这墨家,我却不曾听过。”

    “……墨家为诸侯忌惮,墨子去后,分成了三派,逐渐式微。后来仅剩下的一支为了信诺,去帮人守城。只是,他们失败了,他们的头领、追随者皆尽殉难,无一活的……则是仅剩的墨者。他们本可逃走,但他们没有逃走,因为背信背义的墨者,便不再是墨者,那墨家之精神,又如何传于后世?人固可以一死,但精神、大义,却自有后人来承!”

    “人都死了,又有谁承?”

    “人间之正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谁人不承?人生而平等,无有尊卑,谁人不承?重信诺,轻生死,为天下同——谁人不承?正道之长存,不在于力,而在于人心中……”

    ……

    只因为,那正道……本就是每一个人内心中最为干净、纯粹的所在。无论是好人、坏人,心中也都有那一点光明!

    讲完了故事,王二问道玄:“掌门可知我心意?”

    道玄默然,半晌才道:“此去,汝二人便不再是青云门弟子。”言罢,青云门的一群首座、长老便去了。

    他已经明白了王二的意思……所以,他走了。他本来带了十多位长老、首座过来,是有心留下二人的,但现在,他改了主意!也幸亏他改了主意——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王二的根本是什么,根本就不知道,已经将记忆、思维、神通、神性统一的由人——即便只是一个应身,也根本的脱离了“数量”可以压制的范畴!

    那根本就是两个层次。

    ……

    第二天一早,二人便走了,一路南下。他们没有等来林惊羽,也便不再等。林惊羽究竟是怎么被留下的,已经不很重要了——这件事可以稍后再说,现在,他们要南下,去报仇。

    三日后,须弥山脚下,王二、张小凡便随着香客一起上了山。王二一边走,一边和张小凡说:“我会以神通印证,这里的无辜僧侣,不知情者,身上不会有任何变化,知情者会身有血光……这个血光,是我特意标示出的,我以神通让你看见,莫要伤害无辜!”

    正所谓“冤有头,债有主”,又不是迁怒害人的疯子,一路莽过去。如此以来,那些无辜者的冤屈,又当如何?

    张小凡点头,很认真的说:“便是我神志不清了,也定然记得,只杀身有血光之人……绝不染无辜之血。”

    二人进了寺庙……这里却是凡俗的寺庙,寺庙中的僧侣没有丝毫修为,也不知什么天音寺。只是少量的,身怀修为的僧侣掺杂其中,暗自控制着这个寺庙。二人一路走过,前山却无一知情者,于是,二人便走出了前面,朝着后山走。二人的存在感,被王二降低到了极点,走过之后,竟也无人发觉。后山一条羊肠小路蜿蜒,进入了山谷,之后就见到了一片房舍——这里,便是真正的天音寺所在了。

    王二回思普智之种种,将其屠杀草庙村的一些记忆为基础,调整神性,之后,便以一种特殊的波段扩散出去。

    这是一种简单的“吸引”的方法,通过相同、相似的记忆之间,冥冥中那种玄妙的联系,将有这一份记忆的人都筛选了出来……紧接着,这些被筛选出来的人身上,就出现了红光——只有张小凡可以看见的红光。王二不需要看,王二甚至不会亲自动手杀人。

    张小凡握着烧火棍,就冲了过去。他一个人,面对着天音寺的庞然大物,那一大片由人身上燃起的红光,就像是一片火海。

    飞蛾扑火。

    义无反顾。

    ……

    一个身上披着红光的年轻和尚被张小凡一棍子吸成了干尸,死落在地。紧跟着,周围就响起了“杀人了”的惊叫声,有人冲上来,也有人跑开。张小凡谨记王二之前的话,只对身上有血光的人出手,那些“不知情者”则是能避就避,能躲就躲,要么就稍微格挡一下……于是,就出现了极为诡异的一幕——有的人明明空门大开,眼见着棍子都到了眼跟前了,那尖端又圆又亮的嗜血珠带着一股令人恶心的恶意,让人身体内气血不受控制的翻腾起来,却偏偏是在最关键的时刻被人控制住,收了回去;而偏偏,又有人被硬生生的打开了防御,直接吸成了干扁的尸体……

    渐渐的……一些屡次被放过的和尚们发现:这小子竟然不杀他们,一次是巧合,次次关键时刻收手,那就不是巧合了。

    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