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叶补完计划
字体: 16 + -

第二百五十九章 抛媚眼给瞎子看

    这第一层的法门,重在“引”字,要放下心中诸般杂思欲念,于天地同一息,从而引天地之灵气入体,但成周天循环,便算是成了;第二层则要炼天地之灵气化为自身之真气,纳为己用;第三层则是要将自身之神意炼化,练成“太极元气”——此时,方算是半只脚踏入了修士的门槛儿!待一朝能以元气驾驭物品,使之腾挪自如,便又是另一番天地。

    通常而言,这第一层功夫一年左右便可有成,到了第二层便难一些,但有五年时间,也就差不多了。至于第三层,则是要看“命”了——没有那一份才情的,就是修炼一辈子,都不一定能跨过那道关!而这一道关的机缘是什么、要求是什么……青云门自己实际上一直也都是稀里糊涂的!

    这大竹峰中,诸弟子中突破了这一道关的也不过宋大仁、何大智和田灵儿三人,剩余的也都止步于第三层境界,不得寸进。

    宋大仁告诫说:“本门修行,贵在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万不可贪功冒进,成与不成,也都是命数,却不可强求……”

    一说完,便听王二问:“这入门法诀的第一层,引气入体,应是要引天地之灵气通人身之脉络的吧?”

    他是问,本人却很肯定。因为他说的同时,已经轻而易举的从口诀的要求中提炼出了吸引天地灵气入体的条件——实际上并非是开合周身毛孔,而是让自己的心神处于一种波段——这个波段是可以和天地灵气共鸣,从而产生吸引的!他调整自己的神性,天地灵气就一点、一点的渗入了身体……那种感觉,是一阵的“透心凉”,很舒服。

    而灵气入体之后,循着经络而行,却能够明显的感受到身体内的一些淤塞……气淤血滞!

    他心道:“或许,以小凡和惊羽的年纪,身体内却要通畅很多,这一步功夫更加简单,我却是要一点一点的让身体的经脉通透才行,否则根本就无法完成周天……”

    宋大仁有些懵,无意识的“啊”了一句……王二的这个问题他没想过,也不知道怎么答。只能讷了一会儿,说:“师弟,你莫要乱想,只要按着口诀修习就行了。若是修行过程中有什么不解,可以问我。”然后,就立刻逃之夭夭了……王二的问题太超纲……

    哪个人修炼的时候回去想这些?

    宋大仁根本就不知道就在刚才,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王二就轻轻松松的完成了引气入体。

    王二眨眨眼,看着宋大仁仓皇而逃的背影,整个人都不好了……合着,我刚才的逼,是装给瞎子看了?算了,等师父、师娘来的时候,我继续装逼吧!一个引气入体而已,只要精神的频段对了,完全可以达到最完美的程度——这玩意儿很难吗?

    ……

    既然是水磨工夫,那就慢慢来吧。一丝丝、一缕缕的灵气由细小的脉络归于主要的经脉,在王二的稍微引导下一点、一点的汇细流而成江河,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清理身体的淤塞。

    这一具中年人的身体哟。

    ……

    “王、王二叔……”张小凡凑过来,小声说:“我,我有些搞不明白。”有些问题,他不敢问宋大仁,但却敢问王二叔——毕竟一直以来,他都是孩子们眼中亲切、和蔼的存在,很受孩子们的喜欢。

    王二也不好多说什么,思索了一下,说:“你就放开自己的心意,什么都别想……嗯,然后呢,你一下就感觉外面的灵气进入身体了,不难的……”

    张小凡还想问:“可是二叔……”

    “你听二叔的,好好练就行了。二叔刚才试了一下,的确可以……这看着时间也不早了,估摸着要吃晚饭了,咱们去吃饭。等吃过了饭,你要早点儿休息,明天还要做那个什么砍竹子的功课,这打柴可不轻松……”毕竟是一个孩子,王二三言两语的就把人打发了——大梵般若的问题,是绝对不能让这傻小子问出来的!

    王二直接带了张小凡就去厨房。什么“估摸”不“估摸”的,就他那鼻子,早闻道味儿了。

    果然,去了之后,正好饭菜上桌。里面的六个师兄已经在了,过了一会儿,田不易也来了。

    杜必书问:“师父,师娘呢?”

    “哼!都吃饭……”田不易这矮胖子坐在了首位,拿起筷子先夹了一筷子,让大家开饭。过了一会儿,才说:“你师娘听说他师姐病了,就带着灵儿去小竹峰探望去了……”一众弟子听了按捺住心中的窃喜,闷头吃饭——师娘不在,他们的苦日子就终于到头了啊。田不易很不爽,怎么,老子独守空房,你们高兴个屁?

    ……

    张小凡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却是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心中更是一阵纠结……这太极玄清道的第一层,是要“道法自然”,最初便要放松心神,以至于静,引灵气入体的。但另一份源自那普智和尚传授的法诀大梵般若,却是要求斩断自身和外界的一切联系,体悟自性——这根本就是南辕北辙啊!王二听着隔壁好像是炸咸鱼一样的辗转反侧,无语了半晌,然后睡觉……第二天一早,他就和杜必书进行了厨房的一应事务进行了交接!

    中午的时候,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厨师。老不客气的就地取材,弄了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菜肴……

    大竹峰上下感动的都要哭了。一条老黄狗更是在厨房外徘徊了又徘徊,几次想要偷偷的溜进去,却又举足不前。

    它是一只真正的老狗,老的近乎于妖,已不是凡俗之物。据说这条狗还是田不易打小养的,从上山拜师之后就一直跟着,一直到了现在……可以想象,这样一条老狗,那动物的灵觉是何等敏锐!人不能发现王二身上的不凡之处,它却能够隐隐的感觉到。王二呢,也不吝啬,随意的扔了一些“下脚料”给它——反正采购食材这种事也不是他干,花的也不是他的钱。而大黄狗呢,则是乐呵呵的给他摇尾巴,将“狗腿子”三个字表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