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夏
字体: 16 + -

第七十七章 内忧外患 大风起

    第七十七章 内忧外患 大风起

    “树欲静而风不止蒋某人不到黄河心不死那”陕北,针对当前复杂的国际情势和国内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央各部不得不作出紧急应对,想方设法要将这种被动的局面化解开来。全\本小\说网\

    在外人看来应该急如星火生死存亡的紧张时刻,可在几位高瞻远瞩、胸怀伟大的人物看来,不过是微风拂面耳,虽风云迭起,却仍能闲庭信步。笑而指点江山,煮酒论天下英雄。

    轩敞明亮的窑洞内,一盏25瓦电灯泡散发着暗淡的带着黄色的光芒,在粉刷的雪白的四壁反射下,最大程度的将光能利用起来,使得身在其中的人可以看清书本文字,却又不至于太过浪费这珍贵的电力。

    正中央一张古朴简约的斑驳八仙桌蹲在满是烟头的平整地面上,不远处一个铸铁煤炉子正烧得通红,上面一只铁皮壶,“咕噜噜”的冒着滚烫蒸汽,一阵阵热浪随着轻微的空气流动弥漫到窑洞每一个角落,在这大雪冬天里,当真说不出的安逸。

    桌子四周团团围坐一圈人,人手掐着一根没嘴的香烟,抽的津津有味,条条袅袅升起的淡蓝色烟气把上方熏得云山雾罩,不知道的从外面一头扎进来,恐怕什么都看不清,以为里面失了火

    周主任分析完当前面临的.局势,和各方面搜集来的最新情报得出的结论之后,员一脸平淡的笑容,右手两根发黄的指头夹着几乎烧到根部的烟卷,轻轻指点着南面悠然说道。

    “大约他以为灾劫过去,西方世界.风云将起,北方苏维埃腾不出手来,他这便可以趁火打劫要我们的命了呵呵,这手段可是一点也不新鲜那整军削藩,恐怕又将引起一番争斗,不需要我们说话,那李宗仁白崇禧便不能答应我看他是要白费心机喽”

    周主任呵呵笑道:“现如今陈晓.奇一家独大,裂地为王,李、白等人只需以此人为借口,便可令蒋某人的削藩令行不通,若说整顿中央军,还可说名正言顺,但这数百万人招起来容易遣散的难他们在南京关起门自夸自擂那治国功绩,却不管外面洪水滔天民怨沸腾如此以往,其统治不败而亡都不用我们亲自动手了”

    “所以说,这一次他这么逼迫,既是一场危难,也是我.们的好机会啊”员站起来,一只手叉在腰间,一手掐着烟头侃侃而谈,“蒋某人担心我们与陈兴汉联手威胁其党国地位,索性来个釜底抽薪,令我们根基全无,他却是想不到,我们正要借这个机会跳出藩篱,上天入地”

    朱总司令笑起来,抓起粗瓷茶碗一口饮下,将粗粝.的略带着苦味的叶片在口中慢慢咀嚼着,大声说道:“看来,员已经胸有成竹了,若是蒋某人得知他的招数如此轻易就可被化解,不知道会不会失望的睡不着觉”

    “哈哈哈有道理说得好”众人大笑起来。

    员点点头,瘦俏的脸上绽出自信的笑容,踱到.桌子旁边抽出一根烟卷小心的接上烟蒂,一口抽下去半指宽,将烟气在肺里转了几圈吐出两根细长的烟柱,而后说道:“蒋介石的做法,无非是想把我们逼上绝路,已经发展起来的根据地再次被压缩,理想状态当然是把咱们消灭喽就算做不到,他料定我们会向苏维埃求援,或者那边主动南下支援。如此一来,一向视苏维埃如虎狼的陈晓奇必然不能答应,两强相争必定两败俱伤,届时蒋某人隔岸观火坐享其成,甚至可能再组织一场反侵略斗争,他这江山便真正如铁打的一般坚固。打得好算盘”

    周主任若有所.思的说:“是啊当真发生这样的情况,以我的了解,陈兴汉此人对于华夷之辨看的极重若是有可能,我不怀疑他会想办法将前俄国时代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占领的土地抢回来这个人,唯心主义很重,不会为我们所左右。蒋介石的想法若能成功实施,则结果未必不会像他计划的那样”

    “因此,蒋某人这一手使出来,我们就不得不接招而陈晓奇也不会避讳的应对,这样一来,真正能够改变大局的人,其实就是我们我们的选择如何,将直接决定这一场博弈的走向”员微微眯缝着眼睛,悠然的看着烟雾蒸腾的窑洞穹窿说。

    朱总司令眼睛里神光闪烁,以探询的口吻问:“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占据这场博弈的主动权呢被动挨打可不是我们的行动方针那”

    所有人的目光都定在员的身上,他微笑着扫视一圈,摇了摇头笑道:“都看我干嘛呵呵,好好,我先说说看,大家再做补充。其实事情没有那么复杂蒋介石设想的很好,就是他出招我们拆招,看似合理,实则他打错了算盘我们的一贯宗旨是不靠天不靠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当初两万五千里长征也没能难得到我们,莫说今天我们是兵强马壮实力雄厚”

    众人又都笑起来,大家都能听得出这话里的调侃意味,当年的情景在场的可都经历过,以他们今时今日的实力、装备,的确不是当初的红军所能比拟的。要知道,现在的他们可是长枪短炮一个不缺统一了装备制式的正规师就有五万人,其他的林林总总靠着自家拼凑起来的兵工厂生产的,和开挖矿石换来的买来的武器装备,也不比中央军的乙种师差到哪里去,中央警卫部队的装备更是堪比甲种师,战斗力更不是国军所能比拟的。加上战法成熟思想统一指挥得当,当年若有这样一支强军在,国军那里能把他们从苏区赶出来啊那围剿也就成了笑话。

    当然,过去是不能回头的,今天他们实力增长,人家也都没闲着。若是看看今天陈晓奇的装甲部队和横行欧洲的德国战车,那就直接没法看了。然对于十几年来辛苦肇造的红军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

    员继续道:“这一次我们要做的,就是主动出招,让他蒋某人想办法破解去他不是打算对我们围追堵截压迫进剿么呵呵,那我们就主动打出去现如今我们局促于方寸之间,这么多人辗转颇为不便,那就分散开来,中国地势广大山川秀丽,那里不能养活我们这些战天斗地的男儿汉”

    朱总司令眉头一竖,轻轻拍了一下桌子赞道:“好这个想法好化整为零多头突破各自为战,让他蒋某人无从下口,我们也正好趁机扩大影响面,正是一举两得”

    在场的哪一个都是天纵之才,只要略微一想就明白员的想法了,顿时间喜动颜色,叫好声不断。

    其实这个计划并不复杂,只不过大多数人没有这么去想罢了,因为看起来似乎这想法非常大胆,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冒险。

    现在的八路军除了当初老蒋给的三个师的正规编制46000人以外,各地的独立团、留守处、警卫部队也多得很,经过37年战争期间的快速扩充,和着两年间的缓慢修整扩充,实则整个陕北控制的军队已经将近十万,三个主力师其实早已经扩展到三个军的兵力,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山西、陕西境内,与阎锡山的晋绥军互别苗头,小心保持现状不做摩擦冲突。

    只不过,就山西、绥南这么大点地方,养活阎锡山的二十万大军就已经够费劲的了,再加上这十万八路军、土八路,这片地方的潜力就被压榨到极限,大大不利于面向未来的发展。阎锡山还罢了,他就是个紧守门户的看家虎,只要不去抢他的老巢,把他逼急了的话,他一般不会往外扩充找麻烦,当年那种雄心壮志早已经风流云散了。

    而陕北方面就不同,他们的志向远大,着眼点至少是全国,怎么能在这中华腹地方寸之间给困着不得动弹,眼巴巴看着世界大潮滚滚向前,自己却跟不上形式呢特别是有员和周主任这样雄才大略的人物在,更是不容许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

    所以,找一个机会从现在的藩篱中跳出去,将八路军的影响面扩大到更广阔的天地间去,在更大的舞台上舞出自己的风格来。

    三个主力军的力量已经非常强大,虽然比起陈晓奇的山东军没法说,但对蒋某人的那些部队,却是信心十足,只要让他们在一个地方站住了脚跟,那么再想把他们弄出来,就绝对没那么容易到时候,谁吃掉谁还说不定呢

    “那么,我们的兵力应该怎么分散法又该往哪一个方向扩展呢”周主任问。

    员用手遥遥一指墙上的地图,用不容置疑的口吻断然道:“北上南下”

    “北上哪里南下又是哪里”朱总司令紧跟着说。

    “北则大兴安岭,南则秦岭巴山”员干脆利落的给出答案。他疾步到墙壁前面,夹着烟的指头一下点在燕山山脉的地方,对紧跟着围拢过来的众人说,“大家来看我们如今身在陕北地区,而主力军则部署太行山一线,北可沿着长城直接入燕山,南可绕过汉中而入巴山,以我们的两条铁腿,这翻山越岭视若等闲,只要入了这些地方,将主力军化整为零,以营团为单位广为部署分布交错,形成千里山川中无处不在的大游击阵以我们的成熟政策,必然可以在极短时间内争取到人民百姓的支持,届时蒋某人想要对付我们,何其难也这第一步,北上燕山,南下秦岭巴山,便可与中央形成两眼活棋。如此一来,我们的进退余地便大大增加,可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朱总司令点点头:“嗯燕山山脉,正好在陈晓奇与日本人的夹缝之中缓冲地带,他们双方相互忌讳极力避免冲突,却正好给我们进退裕如。沿着山川北上大兴安岭,确实方便而这汉中以东地区地形复杂,民风淳朴,又是陈氏部队与中央军的缓冲地带,我们镶嵌在此,也正可左右逢源那进可以南窥川鄂,退可保中央,的确不错不过,这最大的难点,便是那陈晓奇对我们的此等举动会做出什么反应啊”

    众人皆以为然,不错,要想达成这样的战略部署,没有围困在周围的陈晓奇部队的点头,是不可能实现的,现如今,陕北方面军被阎锡山的晋绥军和明面上听令于中央的马家军以及陕南的中央军一部围在中间似乎难以动弹,但其实他们并不能围困住八路军。这个包围圈,还在陈晓奇的兵力范围内,不论四方那一个角落,都是他的重兵把守,想要通过的话,他不答应,没辙。

    这时候,就连周主任也不敢贸然下结论。陈晓奇做事向来随心所欲,很少听别人的摆布,十几年来执掌之下的局面全都由他一个人来主导,居然没出什么岔子,稳当的令人心寒。这个人能隐忍若此,谁知道他想图什么,所以对这样的人,不能用常理来推断。

    员哈哈大笑起来,他眯缝着眼睛看过每一个人肃然的脸孔,摇摇头道:“诸位似乎都把事情想复杂了我敢断言,那陈晓奇绝对不会对我们下手的。否则,我们也走不到今天,当初他要是有心对我们动手,甚至都不会放任我们过关到陕北”

    当初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甘南,正好被陈晓奇的布置拦在当面,那时候若不能快速通过,很可能被蒋介石的几十万大军截断围困危在旦夕。当时周主任亲赴济南去跟陈晓奇谈判,没想到陈晓奇毫无难为不说,甚至主动帮一把手,回想起来,他当初似乎并不是真的需要这样一个盟友相互辉映,具体的原因,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此一时彼一时若说当初陈晓奇还有所顾忌,可以以我们为奥援互相呼应以对蒋介石的话,那么到了今天,他已经羽翼丰满,不要说裂土封疆,便是一统全国我看也是举手之劳我们对他已经没多大帮助,不能掉以轻心”周主任慎重的说。这个决定危险极大,如果陈晓奇突然翻脸,不用别人帮忙,仅以他那部队的战斗力和装备,八路军是没办法对抗的,届时团团围困四面无援,那才是烦

    员摇摇头道:“不会诚如en来同志所说,这个人有点极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对外毫不妥协,对内则往往留有余地网开一面。蒋介石这一次的谋划,他未必看不出来,而当下他甚至没有主动挑衅日本,可以判定是他自以为时机未到,或者说准备不足。故而,他不想挑起战争,自然也就不会卷进来。我们跳出山西南下北上,于他并无牵扯,却多了一个令蒋介石心烦意乱的筹码,我相信他会乐意这么做的消灭我们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大家不要忽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为什么到如今仍留着阎锡山和西北三马的统治不动他完全可以将这些人一口吞下亲自治理的嘛”

    员的思维跳跃幅度之大,一般人还真的难以跟上。好在这里的都是顶尖人物,相处时间长了也知道个大概,故而蹙着眉头思虑一番便立即明朗。

    周主任若有所思的说:“我记得在去年陈兴汉遇刺之前,济南召开的全国大学生辩论会上,曾经提到过一个我们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在当时争论的可算非常尖锐,我们派出的代表甚至差点败下阵来,诸位可还都记得”

    怎么不记得那一次的争论可是给很多人狠狠的上了一课特别是在当前中国,各种救国思想纷纭并起,各说各的理。占据朝堂的国党不说了,三民主义天天挂在嘴上,而陕北这边则坚持马列思想不动摇,相信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而在山东那边,新兴起的“陈晓奇学派”则以山东和周边地区十几年的切实变化,和实施在这片土地上的各种翔实有效地思想理论来反驳说服,再加上带有浓烈西方资本主义色彩的买办主义等等思想冲突激荡,闹得不可开交

    当时争论最激烈的三个方面,有倾向于西方资本主义的阵营,以西方世界普遍强于东方的现实,详述各国崛起的种种因素,反证到中国身上,谋取相似的出路。但他们的关键点被卡在当初陈晓奇发表的文章论点上,即西方发展的进程,开始的轻工业可以拉动内需,但重工业必须要外部殖民地的输血和大量民生设施的牺牲为代价。中国到哪里找新的殖民地中国四亿多人口又怎能与西方一概而论他们拿不出解决办法。

    坚持社会主义理论的则拿出全国全民大计划统一管理宏观调控的各类作法,保证了即时再多的人口也可以想办法解决温饱问题,不会像现在这般严重的贫富差距、土地兼并而导致人民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以全民族的智慧和社会大分工共同进步,共建繁荣。其中的很多做法,居然跟陈晓奇在山东干的不谋而合,但其中很大程度上,却必须要依靠人民群众的自动自觉,并且需要上面的主导者一贯的不能犯错误。这一点,就怎么也不能说服人了。

    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治世中,无时无刻不在追求贤明君主和君子自省,可自古以来出来几个自动自觉的人人所天生的劣根性决定了只要有可能,至少有一半的人会好逸恶劳,会糊涂度日。而他们推崇的苏俄模式,则被人尖锐的指出来,那农业庄园的做法,很快就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等的不平等,绝大多数人消极怠工,整体效率质量全无保证,国家能振兴才是怪事这大锅饭首先就吃不得

    其次,是圣人治世思想,要求每一代领导绝对贤名不犯错,可这可能么谁也不能保证,几千年来中国人追求这个而不可得,难不成到了今天就忽然开窍了这个是不能说服人的。

    到最后,却是陈晓奇理论占了上风,他的思想中,很大一部分与社会主义做法极其相似,同样是最高层面的宏观调控和大范围的规划,计划氛围非常浓厚。同时他也是采用涉及到每一个人的社会大分工,令人人有工作人人有事干人人有收入,作为一个复杂无比庞大社会机器来滚动。不同的是,他的理论中根本不存在圣人或者君子的信任作风,而是类似于中国法家的做法,对任何人不信任而已政策法规事无巨细的进行规范,令身在体制内的每一个人都有公认的行为准则可以对应。在经济生产中,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和严格的评判标准,任何人想要偷奸耍滑不劳而获,很快就会被清除出体系。在外,他建立了庞大到令人咋舌的社会基本保障制度,令每一个人在作出不符合规矩的事情之前都要三思一下自己的得失比较。

    因此,十几年来,他扩张的稳稳当当,别人想要碰他根本不可能,这是一个砸不碎撕不烂的铁疙瘩,坚韧强悍牢固不破。除了它本身的关节断裂整体崩溃之外,外力很难令它损坏。

    不过,它也并非没有短处。最大的问题,便是这个整体美扩大一倍,其复杂程度可能扩大十倍,运转的难度也急剧上升,基本上就是一个顺着山坡往下滚的雪球,想要挺住很难,一旦急速扩大,那就谁也刹不住车了,到最后只能被自己的庞大体重累垮撞碎。除非,他能找一条完全没有阻碍的永远无止境长的斜坡,但这根本不可能找到。那么唯一的办法,便是控制着自己滚动的速度,尽量离着见底的那一天晚一些,等待将来出现新的解决办法。

    这一场辩论会,令所有人明白了这世界上本没有完美的社会形态,也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更没有万试万灵的治病良药。相比较而言,似乎中国唯一的出路,就在后两者身上,资本主义已经行不通了。社会主义的做法最快,但整体调整很难,百八十年不见得能出效果,陈晓奇主义似乎兼具两家之长,但他的做法适合于人口较小的国家,像中国这么一个巨大的、拥有四亿六千万人口的疲弱大国,他那个搞法要想辐射到全部,不知道要多少投资和几十年才能完成,一个字,太慢而这么一个大国,有多少人愿意看着旁边的人蒸蒸日上老是轮不到自己呢肯定要出乱子。

    周主任提到这此辩论会,便是因为在那之后,中央就专门对此展开讨论,其中把话题引到了陈晓奇身上,以他实行的政策佐证说明,他不能扩展太快,拥有强大武力而不能一统全国是很明智的做法,设若他贪心不足一口吞下整个国家,肯定会崩溃。

    员笑道:“看来大家还记忆犹新啊不错,那一次的辩论当真发人心省,同时大家业都清楚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情况。我今天作出这样的判断,也是基于他的顾忌,他不能吞并太多的地盘,即他的这种扩张速度太慢,需要很长的消化时间。所以,他留着阎锡山和三马而不动,便是不想扯上关中这片穷乡僻壤,也不想被西北的民族矛盾拖累起码在解决了外部国际纷争之前,他不敢集中精力搞这个。而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所在我们跳出包围圈,不去他的山东、河北、河南地区影响他的施政,却能够牵制住蒋介石掣肘,他只会赞成不会反对。再者,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这个陈大老板骨子里很怕主义出现呢”

    这一问奇峰突起,好多人都愣住了,这话从何说起陈晓奇怕主义才怪他当着那个大军阀头目,一言九鼎说一不二,麾下数十万大军上亿的平民百姓,谁不以他的马首是瞻志这个判断出于何处呢

    员呵呵笑道:“你们想想看嘛他的体制内,表面上是他自己说了算,实际上呢离开了他本人的指挥,整个体系都可以自如运转,他那是个很严格很稳定的金字塔结构,从上到下层层责任明确利益分配明确,谁都找得到自己的位置,而且最关键的,是他制定的游戏规则,所有体系内的人必须照着规矩办事十年如一日的执行下来,其实已经渐入人心如果他掌控个三五十年,大势不可逆转,谁也不能钻空子,不管是在最上面的他还是下面随意一个关节,都必须按着套路来。这样一来就算他自己退休了,再上去一个人也不可能撼动这个人人有希望、利益牵扯不分彼此的大网络。这也就办不成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可真可能做出天子与庶民同罪,王在法下的大变局”

    众人一想就明白了,可不是么不要说以后了,就是现在,陈晓奇想要改变体制内的规矩都不大可能了他这个利益均沾能上能下,但惟独没有输家的游戏规则太吸引人了,谁也不容许别人来破坏游戏规则。诚然,人都有侥幸心理,都想自己赚便宜而别人吃亏,可这就破坏了平衡法则,砸了大多数人的饭碗,那纯粹是拆台找死的只有尽力维护这个规则的完整,才能保证自己的子孙代代都有饭吃,中国人最怕的“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富不过三代”的古训,也就彻底改变了。特别是将最高领导人置于法律规则制约之下,也就杜绝了那些以权乱法的做法,起码他体现了一个重要的原则公平。

    原本,大家以为自己的土改政策已经很公平,但实际上呢并非如此,对于那些被剥夺了土地和自由甚至生命和尊严的人,哪里有公平不过是牺牲少数人成全多数人而已。在这之后呢需要做的事还很多很多啊

    员拍拍巴掌说:“好啦好啦,扯远了咱们回头再商量一下吧。要确定陈晓奇是否能放我们过关其实很容易,试探一下就可以。至于以后的根据地建设方略,咱们再从长计议。现在,大家对我的这个提议都有什么意见,说说看。”

    一个个身影重新聚集到烟雾缭绕的八仙桌四周,热烈的讨论声,透过厚厚的土墙隐隐穿出门外。窑洞外面,两名警卫身上背着923式冲锋枪,纹丝不动的相互对望着。天空中,指头肚大小的雪片飘飘扬扬的洒落下来。又是一场大雪降临,明年,或许是一个难得的丰收年。

    1940年元旦刚过,陈晓奇突然接到来自察哈尔的报告,称驻扎在五台山地区的八路军115师之一部突然拔营北上,沿着长城昼伏夜出,缓慢的靠近居庸关方向,似有越关而过直趋东北的意思。他们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没有开兵见仗的意思。

    陈晓奇召集手下谋士们一番商议,很快给出明确指示:“护送出境不加干涉”

    很快,这支八路军独立团就从容通过重兵把守的长城沿线,在一条极其偏僻的山沟子中翻越长城一头扎入热河境内。随后,零零星星的类似部队开始分散北上,最终全数进入日军占领的东北四省内,其背部紧靠华北卫戍部队的前锋。

    到1940年的3月,晋南方面和陕南、甘南方面,陆续有小股人马从山东军与中央军的夹缝当中穿过,一头扎进地形复杂的汉中山区,莽莽秦岭巴山之内,同样在两个势力夹缝当中停驻不动,安安稳稳的从他们的剿匪、打土豪分田地、军民一家亲建设等等工作开始,竟是要住在那里不走了

    林林总总算起来,足有三四万人之多陈晓奇也给这个规模吓了一跳,与诸位智囊笑着说:“咱们这算不算是纵虎归山放龙人海以今日的八路军主力,蒋委员长只怕是拾掇不下啊”

    蒋百里不知道陈晓奇的用心何在,有些忧虑的说:“这么一来,岂不是给委员长以口实么他正找借口削弱其军力而不可得,这么主动跳出来刺激他,岂不又要再起争端”

    陈晓奇轻松笑道:“这叫做主动出击,掌控大局陕北方面的人韬略鼎盛,不会等着被老蒋收拾的。他们料定我们不会为难,索性抢出一步来,改变被动局面。现如今中央疲态已现,内部纷争四起,正是他们暗中拓展力量的好时机啊老蒋可以以他们擅自调动的借口挥军进剿,断然不能放任其进入江淮的。只不过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我们不必管它,看着就是。”

    对于g党,陈晓奇的心中是极其矛盾的。本质上,他们对中国人民来说肯定比国党那些人要好得多,起码对大多数人是这样,尽管在他的时空中有这样那样的错误,但决不能否认他们曾经做出的巨大业绩,这是无可辩驳的。做人不能太忘本,只不过后来有些人变质了,却又是思想发展跟不上世界变化,某些人失去控制的原因罢了,决不能一棍子打死。

    就说他所在的这个时空,相比之下,全国四亿多人除了他掌控这一亿之外,其他人只怕百分之九十都会被看似弱小的g党所影响,能够穷苦大众一碗饭吃,这就是最大的善政你说他临时的也好,你说他做法不讲道理也好,可整天饿肚子的老百姓谁管这个他们最后掌控天下,就是得了“团结绝大多数人”的精髓。

    蒋介石的确兵强马壮,但那又如何军从内部已经腐朽崩坏了,当四大家族掌控中央经济金融的那一刻起,国民政府就已经开始走向崩溃衰败,这是不可逆转的大势有外敌入侵反倒能帮他们的忙,失去了外力影响,他自己烂的更快

    打吧反正我也管不过来那么多,你们能打出什么名花木来,在跟我掰扯也是不迟。

    八路军公然被放出山西,蒋介石震怒非常跑去东北的那些人他管不了,自有日本人给收拾,但是南下到他的地盘,这就太伤人自尊了陈晓奇这个什么意思,故意给我找难看

    在南京官邸,蒋介石大声咆哮:“陈兴汉这是要干什么坐山观虎斗吗他以为可以看一场好戏他以为这些乱党把我斗垮了,他就能有好日子过做梦这头老虎长大了,是要吃人地啃烂了我蒋某人的骨头,他陈兴汉就是下一个目光短浅,不知所谓”

    他气啊陈晓奇这么做,这是逼着自己没有后路可走,必须要来硬的了他们两家是不是商量好的,这么轻松就破了自己的局陕北这些人就不怕被自己的几十万大军给一口口吞掉当真以为老子不杀人那

    一怒之下,蒋介石也不要那张脸皮了1940年3月底,他发布命令,严厉申斥八路军擅自行动胡乱换防的错误举动,要求已经深入大巴山一代的129师立刻出来接受中央军的整训,如若不然,将视为乱国之行为,必将遭到中央无情之打击

    发布完命令,蒋介石毫不犹豫的命令胡宗南调集二十万重兵前出襄樊,直指前部阻挡,同时命令四川部队出汉中围追堵截,决心一举将这股八路军主力彻底啃掉

    内战阴云,再一次笼罩在表面祥和的中国人头上。

    而在整个世界,更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才刚刚开始。4月,就在中央军厉兵秣马准备大干一场的同时,欧洲战场风云突起,德国铁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闪击丹麦挪威,以半个月的时间就将这两个北欧国家斩于马下,保证自己的北部铁矿石供应大动脉,并与前来增援的英法联军展开一场海陆空立体大作战

    同时,日本军部大本营确定与德国缔结军事同盟之轴心国的约定,准备对中南半岛武力侵占,在这之前,他们派出的秘密代表经过德国大使陶德曼的中间牵线,与陈晓奇的代表在上海见面,就越南和南洋之兰芳共和国的问题,展开磋商谈判。陈晓奇心神大振:“我们的时代就要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