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夏
字体: 16 + -

第十七章 淞沪开战(四)增兵

    第十七章 淞沪开战四增兵

    相比起中国其他部队,中国的海军是寒酸而卑微的,他们的敌人是世界上前三名的强大日本联合舰队,全部的舰船加在一起几乎都赶不上人家的一艘战列舰的打击能力。w ww.qb 5 、

    然而即便如此,中国海军仍旧在这样的时刻做出无畏的战斗,尽管所有人都很清楚,哪怕他们的船被对方击中一发炮弹,也都免不了船毁人亡,他们的任务行动也会随之而失败,但是,从上到下,没有谁在这个时候会退缩,哪怕他们明明知道自己可能一去不回头。

    “史102”号鱼雷艇被委以重责,趁着夜色,他们利用熟悉环境的优势,将轻巧的小艇灵活的穿梭在黄浦江水道中间,小心避过停靠在这里的各国船只,寻找他们心中的目标。

    对于这次出击,102艇的安其邦、胡敬瑞做了周密的准备工作,事前甚至还曾拜托英国人帮忙,对“出云号”的具体停靠地和防护做了一番仔细的侦查。

    “出云号”不仅仅是日本第三舰队的旗舰,它本身也是日本海军在华力量的代表,更是长谷川清和他的幕僚们长期驻在的地方,可谓是真正的上海日军的核心要地。

    因此,本身“出云号”的防空力量就全部打开时刻警惕,战舰周围还布置了大量防雷网,更有其他的十几条小舰卫护着,想要直接命中并不容易。

    白天的时候,空军曾对其进行过拼死轰炸。  但因为中央空军地轰炸机航速极慢,且数量太少,摇摇摆摆冲上来被人当靶子打的机会更多,因而即便侥幸丢下一枚重磅炸弹在附近,也不可能直接命中。

    “加贺号”的事情把日本人吓得不轻,长谷川清马上意识到自己面临的危险,对于越战越勇的中国空军他半点都不干掉以轻心。  不管白天晚上,第三舰队的警惕性提的足足地。  时刻防止来自空中的打击。

    至于中国海军,日军压根就没放在眼里,据他们所知,中国人并没有潜艇,陈晓奇军阀地那个还算不错的舰队也都远远的躲在了兰芳共和国海域不出来,中国海军就剩下那么些小吨位的小船,都不够“出云号”一炮轰的。

    再者说。  那么多的日本舰艇密密匝匝停在一起,一般人根本都难以认出来,击中别的船地机会甚至更高。

    也只有像鱼雷艇这样不过十来吨几十吨的小船才能不引起敌人的警惕,这是安其邦、胡敬瑞周密考察后得出的结论,并且根据上面的指示,为了尽量减小目标,原来的两艇出击,变成他们独自作战他们的身上。  却背负着海军万余将士的重托

    让他们欣慰地是,鱼雷威力太小的问题早已经解决了。  陈晓奇虽然到目前为止造了那么多的战舰,却没有哪怕一艘最小的鱼雷艇是给中央海军的,中央海军也没钱让这个地方巨头去糟蹋,但是在7月7日之后,他却慷慨的拿出来一部分三军武器免费装备给中央军。

    陆军空军地他不知道。  但是海军方面,最主要的便是一部分水雷和鱼雷,他们自己研究制造的装有高爆炸药配方的高速鱼雷。

    按照计算,这样的鱼雷只要一枚击中“出云号”的主要舰体位置,就能把他送上西天,现在,就看102艇的了

    夜幕笼罩在上海滩,围攻日军的战斗仍没有任何的停歇,趁着夜色,中国军队时不时都在试着做一些试探进攻的行动。  双方之间地神经绷得紧紧地。  也只有黑夜无法作战地黄埔江畔的舰船才算安静一些。

    “董家渡”,在开战之前已经被中国方面主动沉船堵住防止日本人突进来打击。  寻常船只不知道其中艰险是不敢过地。

    102艇毕竟知道其中的门道,他们轻而易举的从缝隙中穿过去,一叶轻舟破开破浪,发动机低低的轰鸣着,以十节的速度如同寻常的货船般缓缓滑行,渐渐靠近外滩码头。

    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到了这个时候,每天头顶上还有空军战斗轰炸进行,外滩码头上仍有世界各国的战舰和货船停靠着,大概国难财正是好发吧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点,天上的炸弹有时候是不长眼的。

    “出云号”的两桅三烟囱的身影即便是夜色下也尤为突出,毕竟是一搜上万吨的老旧大船,在其他新式西方战舰的衬托下显得尤为突出,而为了保证安全,环绕在周围的那些作为守护的小舰艇、被强征来当盾牌的渔船和日本炮艇等等都成为最明显的点缀,令他如明灯一般,点亮了来袭者的眼睛

    “靠近点再靠近一点我们的机会只有一次,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安其邦小心的吩咐着轮机手,保持低速缓慢的划向敌舰,同时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谨慎计算。

    按照基本没什么作战经验的中国海军的经验,包括已经二十年没有大战的世界海军的老经验,鱼雷的射程和航速都还停留在一战时期,在一两公里外施放鱼雷是非常不谨慎的做法,尽管他们被告知这些新式鱼雷完全可以在四公里外施放而不会有太大问题。

    偷袭的机会来之不易,此次若不得手,日本人肯定提高警惕,必须要保证成功率

    夜色下,一艘慢吞吞行驶的小船放在平日无所谓,在今天这样的情势,那头太显眼“加速靠近敌舰,鱼雷准备”

    “嗡”102艇的引擎骤然猛烈轰鸣起来,轻巧的船身立刻从水面上弹起,毫不掩饰自己身形的夺路狂奔。  直冲敌舰

    400米突然间远方有人大声鼓噪起来,紧接着“出云号”上面地探照灯大亮粗大的血量灯柱立刻在江面上四处扫描,有人发现了“史102”艇

    “不好我们被发现了,不能再靠近,发射鱼雷”事已至此无法可想,安其邦大吼一声,下达命令。

    “嘭嘭”两枚鱼雷从全封闭鱼雷管中被推出去。  活似两条大鲨鱼般,七米的细长身形滑入水中。  发动机推动尾桨,圆弧形的鱼雷头立刻劈开一道急速推进的水文,朝着“出云号”疾驰而去

    “这些鱼雷的速度真快”第一次看见新式鱼雷发射的官兵们发出这样地惊叹他们很难想象鱼雷以四十节的高速在水中狂奔地景象,这样的速度不要说躲,能够发现作出动作就万幸了

    400米距离就是几十秒钟的事情,也就在102艇打个漂亮的三百六十度大转弯回过头来的时候,已经有敌舰开始朝他们开火最为灵活的日本炮舰“通通”的将炮弹高速打过来。  几秒钟内就将舰艇炸伤

    “轰”第一枚鱼雷爆炸了黄浦江面上陡然像升起一颗太阳般地光亮,巨大的爆炸产生的气浪直追400米外的102艇,一条粗大烟柱直冲霄汉百忙中安其邦回头一看,嗨叹一声直跺脚居然击中了旁边一艘货船,就差一点点啊

    “轰”第二枚也爆炸了耀眼的火光中,安其邦分明看到,这一次正中“出云号”的尾部并且很明显的看到那巨大的船身被推得猛烈摇晃起来,有无数地碎片随着爆炸扬起。  “出云号”上面人影慌作一团

    “哈哈哈打中了弟兄们,我们打中出云号啦”安其邦胡敬瑞同声欢呼他们立功了,一番辛苦没有白费

    “轰轰轰”“出云号”的舰炮开始咆哮起来,一条条粗大水柱在102艇旁边不断升起,将这艘弱不禁风的小艇晃动的如同台风中的树叶,时时有倾覆的危险。

    一团大火从“出云号”屁股后面地腾空而起。  映照的江面一片通红,无数张惊愕的脸庞上面带着精彩的神色,他们无法置信眼前看到的这一切

    “轰”一发150毫米炮弹在102艇旁边爆炸巨大的冲击力和弹片顿时将已经跑到岸边的小艇掀的凌空跃起数米高,“噗通”一声半截拍在前摊上,船上的海军官兵连滚带爬的跳下来,朝着旁边黑影重重地码头建筑游过去、冲过去

    后面江面上,日本炮艇大声吆喝着,一边开枪放炮一边包抄过来,咬牙切齿地无比要将这肇事者拿下

    天空中,一个巨大的黑影轰然划过。  下方翻转腾空地云柱和火球映照的黑色躯体反射出阵阵金属光泽。  这是一艘夜间侦察机。  腹部下方吊舱中的照相机,正“啪啪”的闪动着。

    8月16日一早。  有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在中国各地传扬开来,日军的“出云号”旗舰,于昨日夜间被中国海军舰艇偷袭得手,炸毁尾部桨叶推进系统,将其主舰瘫痪在黄浦江中,已经彻底不能动了虽未击沉,然敌之重伤已经造成,覆灭可期也

    炸毁“出云号”,是多少中国将士的梦想空军为此损失好几架战机,海军为此付出巨大牺牲,为的不就是能够取得震撼敌人的胜利么

    这一次,尽管仍旧没有把它打沉,但是一个不会动的旗舰那还不就是活靶子嘛只要再加一把劲,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中国将士欢声雷动日军上下胆寒心虚长谷川清更是吓得一夜没睡着觉,当天晚上就连续不断的催发电报,要求海军部马上派出大舰支援,至少要派出“金刚”号战列巡洋舰,或者“长门”战列舰来,否则以第三舰队的力量将不能支撑敌军占了上风的轰炸

    日本内阁再次做出调整,决定派出刚刚在本土完成改装的“金刚号”、“比睿号”战列舰,和同样已经完成改装的“青叶”、 “加古”、“古鹰”三艘重型巡洋舰一起,作为主力舰艇组成支援舰队从日本出发。  疾速支援上海战场。  日本内阁绝对不接受军队被赶下海的结果,同时要求陆军部加大力度,迅速展开在华北地攻势,牵制中国军队的力量部署。

    8月16日,被激发起雄心壮志的中国军队之87、88师不顾连续作战伤损严重的疲劳,对日军阵地展开疯狂进攻,失去了炮兵主阵地支援的日军抵抗力明显不足。  在近卫军第二炮兵师的强大火力覆盖下,面对当面中国军队突然拥有的专门堡垒摧毁武器和重炮直射技术。  他们构建了数年地坚固堡垒开始岌岌可危

    前敌指挥部,张治中将军已经连续几天几夜没怎么睡觉了,从枪声一起,他就一直不断的盯着各条战线阵地地进度,哪里有麻烦他就出现在哪里,竭尽全力的发挥自己的努力,务使战斗打得更好一点。  死伤更少一点

    尽管拒绝了金正志师长的帮助,实际上那些很难听的建议的话他还是听进去了炮兵直射,特别是重炮直射抵近瞄准,这是他以前从没想过的,也是大部分德国教官都没有教给他们地,事实上死板照条的德国人也没想过这件事,还是金正志的破口痛骂起到了作用。

    德国造150毫米重炮的近射威力穿甲性能可以达到口径的三倍以上,寻常钢筋混凝土的购置便是有一米厚的加强也挡不住它的恐怖穿射力量。  若是用上穿甲弹那就更不必说了。

    在山东炮兵中,这几乎是一种常识,德国交流团那一部分人从他们手中知道了那88毫米防空炮地直射威力,甚至看到了用这种大炮制造出来的自行反坦克反装甲重炮,而山东各大军团普遍列装的45倍155毫米加榴炮更是有专门用于攻坚的高爆穿甲弹的配备,若是换成金正志来指挥攻坚。  日军那点堡垒只怕早就收拾下来了

    即便是这样,拐过弯来的张治中冒着被委员长痛批地危险,将中央那个150毫米重炮团给分拆到各个攻击阵地上去,专门负责对日军堡垒和楼宇防御的轰击,这样的效果立竿见影

    到了8月16日的下午,日军阵线已经被压缩到海军司令部为核心的几条街范围内,外围几大纱厂工事和机场等等已经全部被彻底摧毁成一片废墟

    不得以,日军再次耍起无赖,不断在上风头大肆放火,滚滚浓烟彻底淹没了阵地。  就连空军都没法看清下面到底那里才是攻击目标。

    不止如此。  为了达成掩护陆上阵地不被捣毁的目的,在天气转好之后。  长谷川清命令三艘航空母舰上的所有战机全部起飞,针对上海攻击军队机型猛烈轰炸,对路上防御展开大力支援,这就不可避免的开始跟中国空军展开殊死搏杀

    三艘航母的91架战机,加上来自木更津大队地20架战机就在上海上空形成密集地机群,史无前例的超过一百架战机地大阵仗震天蔽日蜂拥而来这一次,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彻底打垮中国空军的力量

    蒋委员长也发了狠他手底下能够作战的战斗机一共不过120架,其中这三日来已经有十架战机被击落被击伤损坏而退出战斗,若不是有那三十架“天鹄2”起到中坚作用,只怕要损失一大半,甚至连杭州绍兴嘉兴广德机场都保不住

    连续三天空军建功,令他的兴头升上顶端,也令他有些脑子发热了他以为这一次一定可以将日军快速拿下,然后进入到谈判阶段,却没有想到,这样的行动招来的是日军更大的疯狂

    一百多架战机突然升空集群而来,中央空军总指挥周至柔看到这样的雷达报告差点没坐地上这么大一群马蜂似的扑上来,分散各处的中央空军怎么应付搞个不好就会被人家各个击破的

    这个时候他也不摆什么高姿态了,马上求助恭郎,因为恭郎曾经说过,山东方面过来的总共有350架战机,与中央那多半不能用的几百架战机不同的是,这些战机个顶个的全都是先进型号,即便是给中央地“天鹄2”都是落后的。  这可是高志航他们观察出来的

    恭郎也没有别的废话,只酷酷的给他来了句日军来多少,我们吃多少

    中央空军全军动员山东空一师部分动员长江两岸沿线,南通、江阴、南京、苏州、杭州、嘉兴、广德、无锡、镇江等等十几个机场上面机器轰鸣风潮滚滚,总计近两百架战鹰连续升空,直扑上海日军来袭机群

    当离着最近的第二大队率先碰上日军先头四十架战斗机的时候,尽管他们手底下只有不到十架空优战机。  其余地都是“霍克三”甚至更加不如的水上飞机,各种双翼低速。  战机,却毫不畏惧地迎头而上,以严重劣势猛然加入到搏击行列

    日军毕竟都是主动发动进攻的,他们以主力战机防护空域,以轰炸机对地面中国军队展开的疯狂轰炸严重阻碍了进攻的步伐,不穿透这一块铁壁,整个战局都要受到影响

    比起日军几乎清一色的“九六式”舰载机。  美国人的出口型“霍克三”性能差一大截,这样的机群大战中个人技术弥补不了数量和性能差异,第二大队立刻吃了大亏,十分钟内被连续击落十余架,日军仅击落三架

    恰在此时,高志航大队从杭州越空而来,他们从南汇方向兜了个大圈,直接迂回到日空军地屁股后面。  苍鹰搏兔般的直接切入正在炸得不亦乐乎的日军轰炸机当中一通摧枯拉朽的乱打,当场搞掉十余架日机,然后马不停蹄的穿过战区扑向正在追逐缠斗的日军主力

    高志航大队的加入大大缓解了二大队的压力,数量大增地先进战机和一身丰厚战果的功勋飞行员们优势力量,立刻将双方的严重偏差扳过来一大截,日军气势汹汹了不过十来分钟就开始紧张起来

    激战五分钟后。  日机再次被击落五架击伤七架,中国方面的低速战机被击落四架,伤亡大大减轻,日军第二波的20架主力战机之生力军从东面海域飞来,天平再次倾斜

    无锡、广德、南通三个方面的中国战机几乎同时抵达,上海上空彻底乱套了从昆山到松江,从崇明到川沙,直径几十公里地空域全部被这些上下翻飞的身影布满了,上海市民歉然不顾随时被流弹打中的危险纷纷从家里钻出来爬上屋顶大树,仰望着天空。  捏紧拳头关注着战况

    每有一架膏药旗的飞机被打爆打落。  下方数十万民众震天价欢呼,更有人扛着铁叉镰刀铁锨的直奔战机坠落的地方去找茬抓俘虏。  每有青天白日标志的战机被击伤击落,他们便惊讶叹息扼腕不已,同时又自发的支援队抬着担架背着药箱去抢救。  人民,一点都没有自外于战争,他们也知道战士们的浴血拼搏是为了谁

    两百多架战机缠斗在一起,再保持阵型是非常困难的,谁也没有长前后眼,谁也不知道在下一刻自己会不会变成偶然路过地某架飞机地临时猎物,空中躲避不迭相撞,被流弹击伤的,被友军误伤地,比比皆是

    打到疯狂之处,更有血冲头顶的勇士大声呼喊着,驾机直接装上敌人,与其同归于尽,中国空军将士的血勇在这一刻发出最辉煌的光芒有数十人为了给驾驶高速战机的友军创造机会,奋不顾身的扑上去缠住敌机,甚至冒险与其一起迎接纵横交错的火雨弹线,与敌偕亡,在所不惜

    眼花缭乱的空战中,有一些人的行动非常清晰规律,丝毫不为乱局影响,他们十几架战机为一个小队,次序井然的分头冲入战场将某些日机追出来,然后其他战机合身扑上共同剿杀,一次两三架的打法,准确,犀利,果断,高效

    四五个这样的小队分布在战场的外围,如同几个不停挥舞镰刀的巨人,一刀刀的劈下去,里面的日机力量迅速变的单薄凌乱,数量优势失去之后,质量优势也不占上风,战略战术全都被打的一团糟糕,尽管飞行员足够优秀,却没办法在乱如麻的混战中做得更好,那些幽灵一般的家伙每次偷袭都轻易得手,例不虚发。  空战进行了三个多小时,日军开始渐渐溃散

    “天鹄2”已经尽量地改进了许多,包括航程、载油量和机体结构,航程达到1000公里以上了,但却仍旧持续性不够强,非战损伤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在油料耗尽的情况下暂时退回加油装弹回来再战

    天空中。  老型号的战机自觉地让开地方,他们已经付出了足够多的牺牲。  剩下的事情已经不需要他们继续拼了。

    “九六式”舰载攻击机打疲了,打残了,打烂了,打光了从上午到下午的空战就一直没有结束,长谷川清计算中地“中国空军有主力战机一百架”的数字再次被扯翻了一番现在他要做到估计,是200架都不止,而且都是非常优秀地高速战机。  他们已经有了的空军力量严重不足

    8月16日下午天快要黑了的时候,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落下帷幕,参战战机总数将近三百架,当天击落战机超过一百架,持续时间之长、战况之激烈、结果之出乎意料,都为军事史上罕见的

    世界各个主要国家的外交使节和军事观察员亲眼目睹了这一场足可载入史册的激烈交锋,日本舰载机地出色表现和中国飞行员的勇敢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一天。  是上海百万人民难忘的日子,他们永远忘不了在雷鸣电闪一般沸腾的天空中,子弹如雨血肉横飞,飞机残骸火球与炸弹碎尸四处散落的场面,上百架的战机化作零件残片到处飞溅,数十英魂在这一天永远的拥抱长空。  成为历史地点缀符号。

    中国中央空军全力出击的110架战机,完全没有损伤的不到二十架,当场被击落的有三十架,击伤不能用的有五十架,可以说已经被打残了更令人痛心的是,其中有十七名优秀地飞行员壮烈牺牲

    日本方面,仅在上海地区被发现的残骸就有六十二架之多,另有十五架战机虽然降落了,但必须要大修后才能使用,十架失踪。  七架飞不到战舰上就坠海。  其余的也几乎个个带伤,轰炸机基本全没。  可以说也是被打残了的。

    这样的结果,不只是震撼对于两国军方来说那简直是刻骨铭心虽然蒋委员长表面上为成功打赢这么一场空前惨烈的大战而兴奋不已,但是私底下,他却为中央空军的几近丧失战斗力而黯然伤神悔不当初早知道会打成这个样子,他宁可让陈晓奇的空军去拼命,哪怕战功都给了他们的呢,也总比牺牲那些优秀的小伙子们强啊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中央空军地浴血大胜让中央地声誉几乎达到顶峰,全国各地赞誉和捐款滚滚而来,曾经愁苦为了购买战机却没钱的中央财政此时却一下子有了新地油水,全国捐款足足两千万元,完全可以买下最先进的战机两百架了更令他们高兴的,是中央国债的认购,随着战争的愈加激烈和一个又一个的好消息传来,江浙财团和国内大佬们纷纷解囊购买,令蒋委员长的荷包顿时鼓胀起来

    此时的蒋夫人宋美龄是事实上掌管中央空军的,8月16日的惨胜令她心惊肉跳,更肉疼无比,但是在当天晚上的南京庆功宴上,美国人却给了她巨大的惊喜美国政府考虑到中国积极抗日作出的巨大贡献,将以非官方的形式任由陈纳德去招募美国飞行员前来助战,同时也向中国提供更为先进的战斗机,也就是升级后的“霍克”战机。

    不过此时宋美龄已经看不起那些美国人自以为先进的玩意了陈晓奇白送的三十架战机经过连续多日的残酷大战几乎全部幸存,战果累累功勋卓著,各方面的优秀已经得到共军将士广泛的认可,她更在意的是美国对中国的美元援助要买什么东西,她自有想法

    精明的美国人,却同是在这个时候把目光盯在了陈晓奇身上山东空军貌似并不显眼的几次出击尽管国内没有大肆报道,却瞒不过这些嗅觉敏锐的家伙他们素来知道美华实验室的实力和性能,他们坚持认为陈晓奇一定从美国带走了什么重要地东西

    因此。  这一次在战争中暴露出来的优秀战机的性能,让他们产生的无比巨大的兴趣,而他们的朋友英国人,却为此而愁得不行没别的,他们地间谍已经知道,这种“天鹄2”战机不但已经出口到了德国,甚至连生产技术都已经搬过去了

    尽管英国空军已经开始正式生产“喷火”战机。  实验性能并不弱于这种中德合作技术的“天鹄”战机,但是德国人已经可以通过这几天地战斗充分认定这些战机的性能之先进可靠。  同时他们还能通过战斗发现不足并加以改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的话,英国将落在后面,疯狂的德国人可以轻易的量产任何武器,那将是英国人的一场灾难

    而造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陈晓奇,却似乎拥有更多地东西,军事观察员们虽然至今没有亲自去靠近观察那些更加先进的战机。  但是,一些其他渠道得到的消息,令他们可以肯定,这种先进战机的速度更快,达到史无前例的六百公里时速以上,马力更大火力更猛,航程更远,性能更佳

    总而言之。  这是一种全新的先进空军主力装备,了解他,就可能提前一步把握对德国人的压倒性优势,否则,德国人绝不会放弃这样升级的机会

    德国人呢他们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这个合作伙伴地旁边,尽管军事交流团和技术交流团已经几乎全部撤走。  然而并不代表他们永远的离开。  在德国战争没有爆发的时候,拥有同样血脉的两国武器的性能如何需要一个战场的验证

    在这几天,中央空军用近乎完美地战绩为德国人吃下定心丸那种先进战机的优秀是无疑的尽管这可能并不是最先进的机种。

    同样,陈晓奇给他们的反装甲武器也是优秀的,日本人构筑的堡垒之坚固,曾经被认为只有使用列车炮或者臼炮才能打开,却被他们的单兵肩扛式火箭筒给掀翻,更发明了150毫米重炮直射,这都为德国军事思想开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现在,他们更加期待的。  是陈晓奇一直秘而不宣地装甲兵。  那些钢铁堡垒地功效究竟是怎样的,这直接关系到德国地伟大战略构想的实现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上了藏在幕后的陈晓奇。  悲哀的是,几乎所有的列强国家似乎更关心那些杀人武器的先进性和各种详尽资料,美国人慷慨大方的要廉价出售“霍克”战机这种他们内部编号“p36”的升级型号,私下里却准备引入陈氏的更加先进武器系统来满足他们的要求,对于这场战争,似乎并没有人真心盼着早点结束。  除了蒋委员长。

    空军的彻底惨败,令长谷川清的心彻底凉了他的电报一封接一封的发到国内,将海军部和内阁很多人都催的火冒三丈同时,他们也惊讶于中国空军的强大,立刻严厉要求下面的某些部门立刻想办法摸清里面的秘密,到底中国人是怎么办到的,日本军队,必须要尽快拿出现金的战机方案来压倒他们

    这个时候,一种新的战机出现在日本情报人员的面前,那就是美国花花大少霍华德休斯出品的高速战斗机h1型,刚刚被美国军方拒绝了的全新优秀战斗机,一系列的地下工作迅速展开,日本等不及自己造出更优秀的战机来。

    同时,日本国内本已达到年前1500架战机的生产线加大马力,既然质量上不能压过中国,那么至少要用数量压制住不能生产战机的中国中央军,这是必须的

    此外,便是从日本本土、朝鲜和中国北部战场大量抽调战机,立刻飞抵上海战场增援

    中国沿海的四个大队日军在8月17日凌晨和晚间加班加点的赶到了上海,强行在外滩码头登陆后立刻加入反击作战当中,兵力总数为2800人,这些生力军的加入让长谷川清缓了一小口气,但是他明白,这样的局势是不可能仅凭这么一点点人就该变得失去了重炮和空军支援,“出云号”变成死靶子的后果想想都知道

    不过他的困境也快到头了从准备全面征服中国的计划作出之后就在动员的“上海派遣军”之第三、第十一师团也已经动员完毕,在连续三日的空战打败和战线被压缩之后,日本上下已经认识到,长谷川清坚持七天的计划绝对做不到了拥有攻坚利器的中国军队胜利是迟早的事

    于是,已经接近尾声的动员计划提前执行8月15日“加贺号”被炸之后,当晚的命令下达,第二天开始从日本本土运输两个师团先头部队开始朝上海进发,同时与“加贺号”同时建造的“赤城号”航空母舰也加入到增援阵列里,携带六十架战机一起,与调拨飞去的战机组成多达近二百架的庞大力量,海陆空一体的准备对上海中国军队发动强力逆袭

    8月17日18日两天,增援日军和原防守日军龟缩在虹口一代的民居之内,与攻击之中国军队展开逐屋争夺战,彻底被打碎的城市处处羁绊,根本不可能展开大规模兵力,小分队作战的技术经验,第九军差了太多

    这个时候,炮火支援已经无济于事,空军轰炸也不能帮助绞成一团的两国士兵,整整两天里,数万军人就在上海战区的残砖碎瓦中你来我往纯粹以血肉厮杀,惨状空前

    8月20日,以松井石根为司令官的日本“上海派遣军”两个师团的半部人马全部赶到上海,在对战场进行谨慎研究之后,松井石根决定,在21日,所有空军和主力舰艇到达上海的时候,海陆空一起展开抢滩登陆战,从吴淞、浏河一带强行登陆,横扫罗店、大场包抄市区,彻底占领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