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夏
字体: 16 + -

第六九章 白银法案

    第六九章 白银法案

    ps:谁比我更厚道

    这座水库,在后世是永定河上第一座水库,被称作“官厅水库”,在45米高的水库大坝拦截下,形成一个面积230平方公里,控制永定河97的流域面积的径流,库容22.7亿立方公尺的特大型水库。 ww w 。q β5、 co nbsp; 可以过滤沉淀素有“小黄河”之称的永定河的泥沙,可以控制百年一遇的大洪水,可以提供部分电力,更可以提供一个北部的大型水产养殖基地。  可以说在民生上,它的好处说之不尽,仅是对北平地区的水利调节和用水供给,便是不可多得的重要机构。

    然而,这样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在这个时代要想做起来却是那么的难。  时至今日,还有人拿着风水说事,也有人拿着北京城的危险说事,至于说承建方摆出来的那么多对于京津地带的好处,他们权当看不见,不少人喋喋不休的在那里掰扯。

    最后还是陈晓奇一锤定音我们修我们的就是了,管那帮比永定河的王八好不了多少的混账玩意儿说什么有本事他们就越过日本人的防线来拆了试试

    还真别说,那些负责的工程设计人员全部不再理会所谓的真知灼见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反正几万工程兵和征调的几万察哈尔民夫一起干起来,一切照着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那些人干巴巴的叫唤了很久便知趣的不出动静了。  他们明白一个道理,陈晓奇是个军阀。  不是中央政府那些要体面地官,更不是那种容易被人忽悠的热血青头,除了宋哲元能利用职务之便阻挡之外,没人管得了他想干什么,再者说察哈尔那地方太敏感,管的多了,谁也不捞好

    宋哲元为什么要阻拦打从1923年开始。  山东地面上就没完没了的修水库建水渠,水利工程建设的好处现在谁不知道虽然不敢说保证山东地面上风调雨顺。  但是旱涝保收这一点却是第一次做到了,且调节洪水干旱的功能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在陕甘,在绥远,同样地事情不断在推进,向来被当做贫瘠地区的西北一个个地“鱼米之乡”迅速建起,凭的不就是这样的基础民生工程么这是实打实的富民建设,支持都来不及呢

    这件事就不了了之。  反正投资方该怎么干怎么干,穷苦惯了的察哈尔人民巴不得有这样的好事出现,一则建造这么大的水库带来了难以想象地就业机会,建成之后又可以就地组建大量的围绕着水库设立的经济体,这一切都需要从当地招收大量工人,不断增加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在创造财富、收拢人心,不管是对当地人还是对宋哲元政府,都是合则两利的事情。  还不用他们出一分钱,不干的才是傻子呢

    小事情造成大风波,被嘲笑有钱没处花的陈晓奇到底在干什么,没人看得懂。  在那些聪明人想来,他一不是国家主席,而不是察哈尔主席。  三不是救世主,大老远的跑到永定河上头修水库,大概其是脑子有问题了,由那些钱在家里多盖上几座庄园都好,再不然多养一些军队也是不错地嘛平白无故的便宜了西北那帮穷棒子,划得来不

    也只有蒋委员长这样的聪明人隐隐约约猜到了他要干什么,陈晓奇就算不去明目张胆开大军去抢地盘,他也可以通过这种手段来收拢民心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那些大字不识愚笨木讷的老百姓,折腾起来可是很要命的这一点在湖南湖北的都见识过了。  陈晓奇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在做而已。  若是有一天此人做到了一定程度振臂一挥,未必不能取他而代之。  这小子,不地道

    但是,要说让委员长大人有样学样地跟着做,他却有点舍不得。  江浙财团这些年有钱了,蓬勃发展的中国给人带来一种奔向盛世的错觉,每一个城市都在飞快的扩大,工商业产值年年增高,政府税收也在蓬勃发展,到了1933年,向来捉襟见肘的中央政府第一次出现了盈余,这还是在养活了七十万大军的情况下做到的。  不说别人,光陈晓奇掌控下的产业每年就可以贡献一个多亿的财政税收,这些遍布全国各个地的工商业实体,加上他已经建立起来地全国银行网络,给整个国家带来地利益何其巨大,足足占了全国财政总收入的四分之一,这还没计算上海海关每年进出口他旗下地货物带来的巨额关税,那更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  若不是这样,宋子文怎么会那么的意气风发至于说私底下,蒋、陈、孔、宋四家人与陈氏联合搞得工商业实体赚了多少钱,那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原本就富庶的不得了的江浙财团湖广财团主要资本都集中在长江沿线和上海地带,他们的总体规模虽然赶不上这时候的陈晓奇,却也强过了另一时空的中国两倍不止,特别是参与到瓜分美国工业以及高级技术劳动力的盛宴之后,这种立杆见影的好处在今年越发的明显。  若是没有北面长城的一场血战摸上的阴影,这一年足可以令蒋委员长扬眉吐气,拿着红艳艳的政府报告向全国人民吹牛。

    当然,这一切跟老百姓没多大关系。  国家工商业财政税收翻着翻的往上涨,连年受灾的广大农民依旧一毛钱的税都免不得,中国从来都没断了的天灾救助照样是没多增一毛钱,整个中央政府的眼睛,依旧盯在城市工商业上面,农业么,爱咋咋地。

    各大财团商帮的老大们有了钱有了办法,都把自家的田地变成肥田沃野,挤垮了其他农民后继续扩大土地兼并力度,培养出自家的职业农民后。  佃户长工照样失业。  整个国家,实际上在朝着两极分化地严重局面不断加大速度的撕扯决裂。  在没有保障的江淮以及南方地区,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并没有过的更好,城乡差别越来越大。

    这个时候,陈晓奇在华北搞得风生水起,在西北弄得沸反盈天,可以预计的就有几千万人跟他贴心了。  加上山东以及山东周边总数超过五千万人的群体,和东北三省热乎起来地老山东移民。  林林总总算起来,蒋委员长吓一大跳不知不觉间,陈晓奇竟然有了一亿人的民心潜力这实在有点尾大不掉了啊

    然而,现在他拿姓陈地没多大办法且不说陈晓奇的主要基业都在黄河两岸地界,那本就是中央政府手伸不到的地方,张学良下野之后固然拆分了东北军,冯玉祥入山读书后西北军彻底没了再起的机会。  两大集团貌似都被瓦解了,但是他的手仍旧插不进去宋哲元在北面并没有倒向他,反倒是跟陈晓奇有了亲近的意思。  阎锡山正跟姓陈的做买卖做得不亦乐乎,山西地无尽资源终于有了换成钱的机会,他傻了才会去闹僵,陕甘宁青的不必说了,那地方本就不好收拾,陈晓奇目下几万最强的兵力坐镇。  杨虎城有有点桀骜难驯,算来算去,中国北方竟似快成了联合小王国了

    这就有点麻烦了不只不觉中,陈晓奇居然不声不响的成了维系北方局势的关键核心,凭着他富可敌国的财势加上无人敢触动的军力,竟是没有了可以掣肘地力量来制约他的发展。  这么下去怎么得了若是他再呼应两广势力西南军头,岂不是对中央形成了包围态势

    不得不说,蒋委员长的脑子不是一般的好一些看似隐蔽的东西在他眼中洞若观火,不消几下子就把其中厉害摆的清清楚楚。  在分析了所有可能对他造成重大威胁地潜在因素之后,在1934年初,他第一次将“剿匪”之后的目标定在了陈晓奇身上。

    当前对蒋家王朝威胁最大的是怎么都打不死、背后有红色帝国撑腰的赤党,这是可以直接掀翻整个中央政府国党统治的大敌,已经拥有了完善纯熟的民众动员政策和统一纲领,拥有了强悍战斗兵力的心腹大患,稍不留神就可能在中央顾不到的偏远乡村造成巨大的麻烦。  一个堵不好。  他们就能变成席卷天下的滔滔洪水,这个口子无论如何是要堵上地。  湘赣皖等地是他地腹心所在。  必须要保证万无一失。  因此,这第一大敌是必须先消灭掉的。

    其次第二大敌,原本是汪精卫等人和广东、福建等势力,他们有政治影响力,能召集起一大帮追随者,可以在朝堂上跟他争雄折冲,背后还都能找到支持力量,比如说日本人,也算是一类大敌。  但是在1932年时,先是汪某人露出疲态,证明是坐不了他这个位子地耍嘴皮子的高手,其次广东方面虽然联合十九路军发动“闽变”,奈何手段实力比起坐拥百万大军的蒋总司令差的太远,此时已经全面瓦解。  全国上下,能够令他出全力对付的,只有一个赤匪了,而后,陈晓奇也在这时候浮出水面,露出獠牙利齿

    陈晓奇组织里有个“复兴党”,几年来从没有大张旗鼓的表现过他们的政治诉求,看上去更像是一种用来控制手下各方面势力的手段而已,既没有在公开的喉舌中大肆宣扬,摆明车马跟国党争雄,背后也没有类似的国外政党势力支持,表面上还打着青天白日旗听从中央的指挥号令,似乎是非常老实。  即便如此他们也能搞得这么大,凭的怕也只是那个不断壮大的工商业核心体系罢了美国人没给他任何的军事援助,德国人被限制了十几年早就落伍了,那么他还能做到什么在这个时候不讲政治,行得通么

    这一点蒋委员长还没有想透,不过不妨碍他把陈晓奇当作了下一个要收拾的重要目标,只要能够把赤匪彻底从自己的地盘清理出去,再赶着他们顺道的把云贵两广四川的那班人都料理妥当了,大半个中国彻底落在他的掌握之中。  小半个中国还得听着他地旗号行事,到时候想怎么收拾姓陈的,怕也不是多么的难

    计议停当之后的蒋委员长依然全力进剿心腹大患,仍旧跟陈晓奇合起伙来做大买卖,仍旧不断的壮大自己的军事力量,夯实自己的江山根基。  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后,马上又德国地代表前来接洽。  被孤立的德国需要一个远东地盟友,一个地大物博可以提供他们大量需要的资源的地方。  尝试着把合作目标从陈晓奇一个军阀变成中央政府一个国家,最终的谈判结果好像并不太理想。  他们最想要的那些商品,貌似都在陈氏的大半掌控之下,而中央政府似乎也对他们那些耗费巨大要求技术含量极高的国防工业没啥大兴趣。

    在长城一顿乱打之后,日本人似乎也累了,他们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收获,需要时间来调整策略。  整个世界似乎重归于平静。  被大萧条整地五痨七伤的西方列强开始复苏经济的又一轮拉动,伺机而动的陈晓奇再次发挥趁火打劫的强项,顺着各国的需求四处出击。

    英国方面,他跟英国人在澳洲的铁矿开发计划进展顺利,已经建立了一个足够供应他全部产业一半的需要地铁矿石生产基地,远远超过需求的巨量铁矿石源源不断的通过两万吨货轮从澳洲运到兰芳共和国的泗水、坤甸以及南婆罗洲的钢厂,另一部分与来自印度的铁矿石一道通过上海、青岛地码头上岸,日夜不停的铁路运输将济南、莱芜和潍坊等等几个钢厂的堆栈地塞得山一般高。

    在1932年底的时候。  中英联合勘探队在南澳大利亚的首府阿德莱德附近,米德尔巴克山脉发现了一座大铁矿,其后在利克里克找到合适的大煤矿,如此一来,这片贫瘠的不毛之地上顿时有条件建立起来一个规模庞大的煤钢联合体。  趁着经济复苏的东风,中英两国合资在这里建设这个未来可能有大用的大企业。

    在1933年底。  勘探队们一鼓作气地在阿德莱德北部五百公里区域内反复寻找更多地矿产资源时,意外的发现一个埋藏在沙漠戈壁中地特大型矿藏,经过钻探勘察,发现这里是一个规模庞大的铜矿和铀矿复合矿,工业储量巨大

    在澳洲发现铜矿固然可喜,而消息报到中国,陈晓奇知道之后却大吃了一惊按照报告所描述的那座大矿的规模,极有可能是找到了澳大利亚最大的一座铀矿尽管他不知道确切地址和名字,却知道澳大利亚的铀矿在世界上的地位,原本他是不愿意这么早就发现的。  但是现实却没法预料。  他一力主导的开发计划阴差阳错终究还是把这玩意给找出来,这可怎么办

    不开发显然不可能中国是那么一副急缺资源的样子。  甚至还在智利购买了一座铜矿来满足中国的工业需要,不过那么大的一个国家,正在蒸蒸日上的全面发展轻重工业,那种临时增加的补充仍旧不能解决问题,且智利的运输线太长了,铜的成本相当高,且没有强大地位的中国很容易被人掐住脖子断了供应,所以一直以来都不太令人满意。

    现在在澳洲有了甚至可以完全满足中国需要的铜矿开发出来,不做冶炼是说不过去的。  但是夹在其中的那些铀矿怎么办这个时代,还没人知道铀是制造原子弹的重要原料,是战略资源,它甚至可以被当做没什么用的杂质给丢弃掉的

    思虑再三,陈晓奇下定决心,即便是冒着风险,这些矿产也一定要拿到手中各种条件综合起来其实还是可以利用的。  铜矿提炼需要用到大量的电力供应,并且铜冶炼是污染严重的产业,这个时候尽管全世界还没太意识到环境污染问题,仍旧贫瘠空旷的南澳仍旧没条件没能力建立这样的大型产业,而在陈晓奇的劝说下,先开采出来,将矿石大量运输到中国和婆罗洲去,先产生经济效益再说毕竟在当地设厂,没有三五年别想见成果

    就这样,这座总储量超过二十亿吨的铜铀矿提前被发现,提前被开采。  已经下定决心要搞到底的陈晓奇根本不想等铀地秘密曝光。  立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技术,争取在两年之内实现规模化开采供应,他可不想让这块大肥肉到时候成为羁绊自己的烦提炼铀的秘密必须要完全封锁的,这一点没有商量的余地

    他不知道,这座铜铀矿,在另一时空,是世界最大的铀矿体。  占世界总储量地38。  仅仅350米的埋藏深度可以用这时代地技术轻易开采出来,作为铜矿提供给他来使用。  一直以来捉襟见肘的铀矿资源貌似有了解决的契机。  起码到了35年的时候。  不用瞅着湖南、江西那点铀矿出产愁眉苦脸了。  在蒋某人收拾了两广之后,那里的新铀矿发现、开采什么时候能成还不知道呢,这下算是有了补充。

    1934年五月,消停了不到一年的日本人开始增兵山海关和古北口,同时在天津强行修建机场私自开通邮路,其目的不言自明。  节节进逼地剿匪大业取得累累硕果,看来离着胜利那一天不太远了。  西北灾区大移民取得第二阶段的胜利。  已经建立起来的十座新城聚居区成为了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笼头,在多达两亿的安居资金和三亿以上的乐业工程,带动了无数工商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从清末到现在近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出现了经济快速复苏高速增长的强劲势头,美好地前景令蒋委员长喜笑颜开。

    然而,一片形势大好之下掩盖着的是重重压顶而来的危机。  在1932年之后,一场针对中国的阴谋正在美国紧锣密鼓的筹备上演。  那就是由美国的白银集团预谋许久地。

    1929年的大萧条不仅给西方世界带来了重创,在那之后的几年中,美国的经济萎靡不振,而白银产业更是一塌糊涂,他们甚至都赶不上花生和马铃薯创造的产值高,这样的事情自然是资本家们不能接受的。

    1932年罗斯福上台之后。  民主党占据上风,白银集团的七个州占据了话语权,他们拥有七分之一的投票决定政府各项提案的通过与否。  罗斯福政府发现如果不能摆平这帮家伙,就不能正常运转自己地复苏经济大计,无奈之下,同意了这种取悦七大洲白银集团地法案,即是举世闻名的。

    该项法案中规定,美国政府要以高价收购白银,使白银价格达到每盎司1.29美元,或者让白银储备达到黄金储备三分之一。  通过这样地途径来解决白银集团面临的窘境。  达成他们的收益目标。  否则,他们占据世界百分之七十左右的白银开发冶炼就毫无价值。

    与白银集团看重的目标不同。  美国政府看到的则是另外一个契机通过提高白银价格增强中国的购买力,借以拉动美国的工农业产品输出,为美国解决大量产品积压问题,增加就业和外汇收入;此外,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极大的打击中国蓬勃发展的工商业,令他们不能成为美国工业的竞争者,从而使得那个拥有四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真正成为美国工业产品的倾斜地,为美国经济复苏作出巨大的贡献

    美国人的想法是很好的他的这么考虑的原因,基于中国这个世界上罕有的以银本位为主体的经济圈子,拥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保守估计在中国流通的白银总量超过17亿元银元,白银升值带来的巨大购买力貌似是非常有利的至少美国人这么认为。

    不过有个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他们要仔细考虑,那就是已经崛起的美华元这个怪胎。  这个依托山东陈晓奇军阀的重工业体系,加上齐鲁商业协会的全国工商业体系,再加上兰芳共和国的新力量,结成一个跨国货币经济体,已经成功的从银本位转变到了金本位,又在1931年的时候跟英国一起先后脱离金本位体系,凭借他们工商业王国和军阀力量的信用担保,这种发行量绝对超过20亿的货币在中国经济中已经占有了主导地位,起码在中国北方已经是无人可以撼动的,习惯了银本位很多年的中国人,开始在银元和美华元中间双轨并行。  并随着白银价格地不断下跌和汇率的极端不稳定,越来越倾向于美华元纸钞。

    当然,这种货币是建立在他们自己创造并拉动起来的经济体之上的,对于原先的中国经济没有负面影响,新增加的市场被美华元占据,老市场在江浙财团等南方旧有势力控制下,以及北方“白银谷”晋商操控下。  加上京津地段满清遗老的庞大私财补充下,仍就有相当不弱地活力。

    这几年来。  随着白银价格的不断下跌,在中国出现了金贵银贱差距越来越大地局面,在去年中央政府实现废两改元之后,本质上没有任何的改观,因为中国经济总体入超,表面上似乎没有被经济危机影响到多少。

    美华元脱离了银本位,盯紧美元、英镑的汇率方案令他们操控灵活自如。  他们手中的银元在国际市场上购买黄金或者购买英镑美元换取外汇等等。  增强自身货币体系稳健,到底有多大的底细难以探知。  不过美国人相信,这么多年来,相对于整个中国的庞大白银货币市场,陈氏拥有的数量不大可能影响到美国地政策。

    算来算去,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最大的意外,不过是打不倒陈晓奇。  反而帮他巩固了美华元在中国的地位,对于他的经济地位是一定有冲击的,起码在江淮地带和南中国,必然对整个美华体系有影响,把中国市场抢出一块来,就达到目的了。  至于说帮助中国人发展经济之类的大话。  也就是用来蒙宋子文他们了。

    但不管怎么说,,是一定要发布通过的。  不摆平了这些大佬,罗斯福总统地活儿都没法干。

    1934年的5月19日,上海。  所罗门投资公司上海分部。

    五十二岁的余灵化已经不复当年那种儒雅风姿,岁月终究染上他的鬓角,半头的白发和细密的皱纹令他那张白皙地脸看起来略有些老态,发福的腹部在西装之下很不雅观的隆起,这让他不得不在坐着的时候,随时注意自己的姿势。  别显得太像一个老地主。  不过。  他没有像很多人一般的染发,他觉得。  保持自己的本色还是非常不错的做法。

    所罗门投资公司建立起来到现在做了几笔大买卖,最令他得意,一是趁着大萧条来临从美国股市狠狠的圈了一大笔钱,其次是趁着英国脱离金本位贬值的时机再次捞了一笔,这两次就令他一下将家族委托地资金从二十年中毫无无为,转成连续翻了多少番,其取得战果之大,令家族所有人目瞪口呆难以置信。

    至于说在炒作棉花、倒腾布匹上地这些小作为,那都算不得什么了。  唯一的遗憾,也算是美中不足吧,是因为他联合格吕克斯.温莎伯爵把英国给惹恼了,到现在他已经被列为大英帝国不受欢迎地人,

    今天,他又将迎来一次生命中的大手笔运作,身后有坐拥金山和半个国家支持的陈大老板,他可以毫无顾虑的运用自己的手段来翻云覆雨,在世界风云变幻的大局内焕发出自己生命的光彩

    这一次同样不是他一个人在做事,他在等待的,是承担整个美华集团和齐鲁商业协会亚洲区事务的总经理金学友,还有从北平经济南赶来的集团总经理孟庆后,以及美华银行总经理陈子虚。

    上午九时许,那三个人联袂而至,有说有笑的步入会客室中。

    余灵化站起来含笑相迎,大声说道:“三位来的很是准时啊茶叶刚刚泡出了颜色,正好开盅细品。  ”

    金学友一派高级买办的派头,同样发福的肚子毫不掩饰的挺起来,朝后梳着的大背头乌黑油亮,散发着淡淡的头油香味,一双三角眼顾盼之间神采飞扬,威棱四射毫不客气。  他冲着余灵化的寒暄呵呵笑着答道:“定是要赶得恰到好处,方才误不了这一场开胃大餐,喝点好茶顺一顺肠胃,却是再好不过了哈哈,余先生真是妙人也”

    这话说得都是一语双关,大家心照不宣都明白底细,故而对答的别有深意。  余灵化冲着孟、陈二人笑道:“孟先生和陈先生两位总经理远道而来,一路颠簸辛苦。  精神却是很不错嘛”

    孟庆后矜持的笑着点头,陈子虚拱拱手慨然道:“哪里哪里有专机座驾,我们这中国一等商人地派头已然足够,比起当年坐着大车奔波的老前辈们安逸太多了。  这一点,孟老弟家的老爷子当可为我辈的楷模来来,咱们且尝一尝余先生的好茶再说”

    众人之中以他年纪最长,大家虽然很少聚在一起。  却同属一个派系的核心力量,故而也不必太多的虚言故事。  略作寒暄入座之后,茶满七分润过了喉咙,作为召集人,余灵化主持谈话拉开正题。

    看看这三位一时之俊杰,他也不由地感叹陈大老板的能划拉,有这么多人襄助去做一件事,何愁不成啊余灵化首先说道:“诸位。  今日我们千里相会,为地什么自然无需多说,当前计划发起已经迫在眉睫,陈老板交代下来的事情,我们要理出个头绪作出决断。  我先说一说这段时间的进展。  ”

    停顿一下,余灵化喝口茶润润嗓子,继续说道:“从4月份开始,上海已经开始出现银元囤积的迹象。  且因为美国暗地里拉动银价所致,这里的银元比率也在缓慢上升,暂时看起来影响不大,不过可以因此确信,美国人要搞的这次行动,是确凿无疑的。  现今。  白银价已经达到55美分,我认为发动地时机不远了。  ”

    停下话头,他看看三位,话虽简短,但却是为这次小会确定根底。  点了点头,孟庆后接着说道:“按照我们从美国得到的最新情报,可以证实该法案的通过,不会超过一个月时限,罗斯福政府需要借助这部分力量来稳固他的新政,既然对美国政府百利而无一害的政策。  他不会不从善如流。  况且,白银集团的力量可是不可小觑的这一点。  我们的犹太人朋友是亲自去验证过地。  ”

    他的话等于是为余灵化的判断加码,在美国经营了十年,掌控那么多的资源的孟庆后,自然不会胡乱下结论。

    金学友挺了挺肚子,将领带拉开一些,面带笑意的看看而谈:“这件事后面,跟咱们国府也有脱不开地关系。  去年3月的时候,宋子文部长去美国,专门跟罗斯福总统谈过这个问题,据说还有什么协议,说是美国人要帮助中国人统一货币,实行法币政策。  呵呵,我不知道美国人是不是有那么好心,不过宋部长回来之后,这一年间他们一般人囤积的白银数量不少,前些日子建立的建设银行更是如此,显然这一遭并非空穴来风。  ”

    陈子虚接着话茬说道:“按照三位的判断,则美国政府执行板上钉钉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才能不至对我们的美华元造成巨大冲击,更不会因之导致我们工商业集团的群体消弱好在,我们囤积的白银数量,完全可以保证差价收益了,这却是可喜可贺的”

    众人哈哈笑起来。  金学友说:“若论金融方面,自然是余兄最有发言权了纵横国际金融市场数十年,定然有确凿的定论了吧”

    孟庆后颔首同意:“确实如此能令美国人和英国人一起感到,忌惮有加,舍余先生其谁”

    余灵化摆摆手道:“诸位谬赞也余某小有一些技巧而已,若没有陈大老板地提携,哪里有今日地成色,勉为其难为各位言说一二,权当抛砖引玉吧。  ”

    陈子虚轻轻抚掌笑道:“我等洗耳恭听”

    余灵化深吸一口气说:“既然确定美国人施行,则其拉高白银价格的目地可以确定。  加之其与国民政府有约定,则可以认定,此法案必定会对中国造成重大影响。  若是白银价格拉到他们预定的1.29美元每盎司,则与今日中国不足40美分对美金比率,中间有着巨大的差额,出售白银获得一倍以上的暴利可算是最好的买卖。  现今上海,除却我们之外,西方资本拥有白银储备超过2.7亿元,宋子文掌握的约有八千万至一亿,当然其中有我们的三千万。  相信大家都在盯着这块大肥肉,彼时定然全力出击,分食这块大蛋糕,若是加上我们的数亿储备,可以想想是怎样的一番热闹景象。  ”

    众人皆会心的露出笑意,余灵化继续道:“如此一来,中国银价必定大幅度上升,原本依靠差价获利的进出口业首先会遭受重挫,去年已经有点见了端倪,只不过在我们的大力拉动下遮盖住了而已。  银价大涨,则物价必定大跌,江淮地区施行银元货币的定然大受损失,工厂若无支援产品积压一定会破产,届时大半个中国的工业集体衰退,消费大幅度减少,通货紧缩,国家经济损失惨重,可想而之,对于国民政府的打击有多大”

    “再看我们的美华元体系,总量已经超过银元体系,且占据华北至少一亿人的市场,即便是白银升值,对我们货币本身影响不大,唯其南方银元区消费紧缩,这部分市场我们没法控制,收入衰减是必然的,不过有西北新市场的拉动补充,还能顶得住。  加上出售白银获得的利润足可补充有余。  如此一来此消彼长,我们可以从容插手南中国工商业,掌控力度也会提高不少,总的来说,于国有损,于我们有利。  ”

    “好好好如此一来,对于我们集团扩展的好处多多啊美国人却是做了一件大好事”金学友等人抚掌笑道。

    余灵化又说:“只是这样一来,我们将要面临另一个问题,国民政府若是发现受创过甚,必定想办法摆脱这种局面,一则制止白银外流,二则釜底抽薪,彻底摆脱银本位,发行法币以掌控经济。  这样一来,必然要跟我们的美华元产生正面冲突,他有国家地位在手,我们有经济大局在握,双方只怕又是一场好斗”

    “经济冲突,我们是不怕的美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已经确立,单纯一个国民政府不敢随意动手干扰,否则他要考虑万一逼急了,我们寻求军事上的解决办法,这一点,蒋委员长一定很清楚,宋部长也一定很清楚。  ”孟庆后人近中年,却是锐气逼人。

    陈子虚年老持重,却是眉头微蹙的说:“如此一来,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把工商业生产速度和方向略作调整,尽量不做过多的生产积存。  ”

    其他人深以为然的点头,毕竟预测消费市场不好的话,生产太多必定损失,特别是一些不能久放的资源更是如此。

    孟庆后摇摇头道:“我有不同的看法”

    众人一惊,纷纷将疑惑的眼神看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