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军阀
字体: 16 + -

(三百五十二)替父报仇

    “先看看电报吧。”梁启超将两份电报递给蔡锷,示意他看完后给大家传看一下。

    蔡锷拿过电报仔细地看了起来,他看完后便交给了汤芗铭,汤芗铭看完后未置一词,将电报交给了张孝准。

    “又铮现在哪里?”张孝准看完电报后,面色愈发的显得阴沉,一边问道,一边将电报递给了杨朔铭。

    听到张孝准的问话,徐世昌先是愣了一下,他想了想,回到办公桌前,取过备忘录翻看了起来,这时杨朔铭说道:“又铮现在应该在天津,和高副总统(高凌蔚)在一起。”

    此时的杨朔铭已经看完了电报,抬起头看了看大家,补充道,“我昨天刚刚和他通过电话。”

    “这电报里说的事恐怕只是个引子而已。”张孝准说道,“冯基善的目的,应该不光是为陆建章报仇。”他转头看了看蔡锷,“杀徐又铮是一方面,主要的,怕是冲着‘军队国家化’来的。”

    “看样子这‘军队国家化’还是有不少人不满啊。”梁启超明白张孝准所说的是什么意思,不由得看了蔡锷一眼,叹息着说道,“想不到他冯焕章竟然也……”

    听了老师的话,蔡锷的脸色仍然十分平静,他的目光随即望向杨朔铭,似乎是在等待着他的看法。

    “长痛不如短痛,如果任由新旧军阀争权夺利,你方唱罢我登场,国家永远别想发展。”杨朔铭说道,“‘军队国家化’改革是消灭军阀最好的办法,必须要完成,这不是他冯基善能够阻挡的。”

    “冯基善这封电报语气隐含杀意,”蔡锷说道,“他说是要政斧主持公道,内里暗藏威胁,有政斧不从其所愿便不善罢干休之意。恐怕杨电所言,就是事实。”

    “给冯回电,要其来京和徐又铮对质如何?”徐世昌踱了几圈,哑着嗓子问道,“最好是法律解决,不要弄得大家刀兵相见。”

    “大总统的心意虽好,只怕他冯基善不肯答应。”张孝准说道。

    “现在说冯想政变,还为时尚早吧?”梁启超说道,“冯军近在京畿,朝发夕至,若真要政变的话,现在咱们只怕已经是他的俘虏了。”

    “任公的意思是……”张孝准看着梁启超,问道。

    “大总统已经命人通知警备司令部察看冯军动向,若冯军真的往京城开来的话,那他想要发动政变就是再明显不过的事了……”梁启超说道,只是他发现张孝准面色有异,便没有再说下去。

    “任公是仁厚君子,根本不知道这政变是怎么发动的。”杨朔铭笑了笑,说道,“要是那样,怕不用等到冯军到来,我们就已经人头落地了。”

    梁启超想起了自己当年参与“戊戌政变”时的往事,脸上不由得现出了苦笑。

    “应该马上给又铮发电报,让他暂缓进京。否则他会有姓命之忧。”张孝准沉声说道。

    “任公想要知道冯军是否发动政变,有一个办法就可以知道。”杨朔铭说道,“就如闰农所言,发电报给徐将军示警,并要徐将军即刻回电,如果这电报现在能发出去,徐将军也能收到,就证明不会有政变,若是这电报发不出去……”

    杨朔铭没有把话说完,而是下意识地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

    听了杨朔铭的话,徐世昌立刻要张国淦去给徐树铮发电报,过了许久,张国淦回来了,徐世昌看到他一脸惨白的样子,立刻明白了发生了什么事,不由得脸色大变。

    张孝准正要说出自己的应对建议,却突然发现杨朔铭站起身来,走到了窗外,向窗外的天空望去。

    “怎么了?瀚之?”蔡锷也注意到了杨朔铭的举动,不由得问了一句。

    远处的蓝天白云之中,似乎有细小的亮点闪动。过了好久,才从远处隐隐传来轻微的响声。

    “没什么。”杨朔铭平静地说道,随即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和大家一起商议起应对的办法来。

    天津,廊坊车站。

    “这火车怎么还不走?”

    坐在车厢里的徐树铮看了看表,又看了看外面拥挤的人群,有些奇怪的问道。

    “我去问问。”一位副官起身说道,他正要离开车厢,远处却突然传来了一阵刺耳的枪声!

    徐树铮吃了一惊,身边的警卫人员立时簇拥在了他的身边,并拔出了枪。那位副官则快步离开车厢,向前跑去。

    此时的徐树铮心下虽惊,但却并不慌乱,他将手枪取出来检查了一番,这时,车站的站台上,一队荷枪实弹的警察出现了。

    “徐将军!车上有刺客!赶快下车!”为首的一名警察局长模样的人大声喊道。

    徐树铮仔细地看着对方,想要认出对方的身份,但对方的帽檐压得很低,又戴了一副黑墨镜,无法看清面目。此时对方一边呼喊着,一边煞有介事的招呼着部下快步向车厢跑来。

    “徐将军!快下车!”对方焦急地呼喊着,此时他的喊声已经引起了火车上乘客的惊慌,站台上的人群也开始变得混乱起来。

    徐树铮的心里隐隐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感觉到危险正在临近,但却说不上危险来自于何方。

    “徐树铮!你这个狗贼!滚出来!我要杀了你!为父报仇!”

    伴随着声声的高喊,不远处人群当中的一个人一边努力的向这边挤着,一边不住的将手里的传单向外扔去,引得周围的人们纷纷侧目。

    徐树铮听出来了对方的声音,不由得冷笑了一声,站了起来。从车窗里向外看去,他认出来了,散发传单高喊“为父报仇”的人,正是陆建章的儿子,自己留曰时的同学陆承武!

    “抓住他!抓住他!他才是杀人犯!”陆承武看见了徐树铮的身影,指着他大叫起来。

    徐树铮注意到那些警察并没有去抓陆承武,而是努力的分开人群,向自己的车厢逼近,他明白了过来,心里不由得一阵发凉。

    他知道,那些警察的目标,应该是自己!

    “挡住他们!别让他们上车!”徐树铮大声吼道。

    正在这时,人群当中不知是谁将一件冒着白烟的东西扔进了车厢,紧接着便爆炸了,车厢内一时间全是白色的呛人烟雾。

    徐树铮大惊失色,他感到烟雾钻进了鼻孔,头立时一阵发晕,眼前的景象也变得模糊起来。

    徐树铮挣扎着想要直起身子,但身子却好象不听使唤了,他感觉到手枪从自己的手中滑落,身子也跟着一点点的软倒。

    眼前的一切似乎变得纷乱不堪,他感觉有人正在拖着他向另一节车厢奔去,但他的头脑变得如同灌了铅般的沉重,渐渐的便失去了知觉。

    此时的徐树铮已经无法知道,站台上的陆承武看着满是白烟的车厢,也是大感骇异。

    陆承武现在还搞不清楚,这一幕是不是冯基善有意的安排。

    突然间,徐树铮所在的车厢闪过一道耀眼的火光,接着便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

    看到车厢在一瞬间燃烧了起来,陆承武不由得吃惊地张大了嘴巴。

    燕京,南苑。

    “紫珉来电,徐树铮已经被结果了。”副官长张允荣将一份电报交给了冯基善,“是用的炸车方案。”

    “很好。”冯基善接过电报只略略扫了一眼,便交还给了张允荣,张允荣随即掏出打火机将电报焚毁,然后离开了,只剩下冯基善一个人在办公室里。

    “姓徐的,你想不到自己有今天,是吧!”冯基善看着地面上的灰烬,脸上现出一丝狰狞的笑容。

    现在的冯基善,心里充满了大仇得报的快感。

    对于冯基善来说,徐树铮可以说是他的冤家死对头。

    此时此刻,往事一幕一幕的如同电影一样浮现在了他的心头。

    陆建章被杀的时候,冯玉祥正在开往湘西的途中。

    徐树铮当然很清楚地,陆建章和冯基善有亲戚关系,又是冯基善的老长官和知遇恩人。陆建章被杀,冯基善决不会坐视。因而在杀死陆建章的当天,徐树铮就给冯基善拍了一份电报,将杀陆及陆罪有应得的通电内容原原本本地转述一番,并谓:“陆某罪恶昭著,久为同人所切齿。今兹自行送死,亦是恶贯已盈之证。”

    冯基善接读电报后,心中不免一阵惊惧,一阵酸楚,一阵愤恨!

    早在1902年,冯基善在袁世凯武卫右军中当兵时,是陆建章最先“发现”和培养了他,提携他一步步升上来。1907年,陆建章又把内侄女刘德贞嫁给了冯基善,知遇之恩加上亲眷之谊,二人更加亲密。

    1911年,冯基善滦州起义失败被捕,经陆建章多方营救,他才幸免于难。次年,陆建章奉袁世凯之命编练新军,委任冯基善为前营营长,并派他到直隶招兵,象孙良诚、刘汝明、石友三、佟麟阁、冯治安等人都是这次来到冯基善麾下的。以后,冯基善升为团长、旅长,也都由陆建章保任……

    那时的冯基善,越是回忆过去,越是感到悲痛;越是追念陆建章,越是痛恨徐树铮。但是,冯基善知道,以他目前的力量,与手掌大权的徐树铮对抗,无异于鸡蛋碰石头。

    那时的冯基善,思虑再三,决定以退为进,先行忍让。他随后不动声色地回复徐树铮一封电报,内容只关心陆建章的“身后之事”,其他一概未提。

    作出这样的决定,冯基善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而徐树铮接到了冯基善的电报后,回复冯基善一电,承诺对陆建章身后之事,自己当“悉力维持”。

    当时为了使冯基善安心,徐树铮的主公段祺瑞还特意采取了一些安抚措施,他下令恢复了冯基善陆军中将、第16混成旅旅长的职务,授勋四位,并委他兼任湘西镇守使。段祺瑞本人又赠给陆建章遗属5000块银元,以表北洋袍泽之谊。

    事情那时就这样过去了,当时冯基善不仅绝口不提陆建章被杀案,而且自告奋勇,要求调往福建去打中华革命军。

    那时的冯基善,深深地懂得“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道理,因而隐忍未发。

    而这一次,他终于等到了置徐树铮于死地机会。

    事实上,早在一个月之前,冯基善方面就已布置好了暗杀徐树铮的详细计划。

    在徐树铮离开库伦的第一天,冯基善便命令部将鹿钟麟设法拘禁了曾毓隽、姚震等人,这些人都是徐树铮的老朋友,并在中国政斧任要职。逮捕这些人,等于先断了徐树铮的手足耳目。与此同时,冯基善派朴化人在天津及上海搜集情报,派副官长张允荣负责布置计划,派其督办公署外交处长唐悦良驻京负责避免引起外交方面的纠纷,他本人亲自在京郊坐镇,主持执行计划。

    为了保证杀掉徐树铮,冯基善还从自己的手枪队中专门挑选了20人,由发誓要报杀父之仇的陆承武带领,化装入京,伺机行刺。但在徐树铮来京后,陆承武等人一直没能得手。于是,暗杀计划又变为在徐树铮赴天津途中进行。

    徐树铮乘座的火车从燕京开出后,冯基善便急命参谋处同丰台站联系。丰台站方面答复说,火车已开过丰台,估计尚未到达廊坊。冯基善随即通过部将鹿钟麟向张之江下令行动。

    张之江是河北盐山县人,行伍出身,虔诚信奉基督教。曾任冯部团长、旅长,是冯基善麾下的得力大将,任冯部第五师师长。在接到鹿钟麟的电话后,张之江颇为踌躇,表示“此事重大,不宜鲁莽。”而鹿钟麟强调说这是命令。张之江见没有商量的余地,便要参谋长黄忠汉按“先礼后兵、截车抓人”的办法来对付徐树铮。张之江随后安排自己的副官长宋邦英把第七混成旅代旅长兼参谋长彭仲森叫到指挥部来面授机宜。

    彭仲森是与宋邦英是保定军校同学,此时负责廊坊车站及附近一带的警戒工作。彭仲森接到命令,当即亲自到车站,命令站长给万庄车站打电话,让徐的火车通行到廊坊来,并截留在廊坊车站。

    徐树铮的火车到达廊坊,刚一停下,黄忠汉即持张之江的名片上车,对徐树铮说:“张将军特开欢迎会,请徐将军下车。”

    可能是黄忠汉的表演过于生硬,徐树铮感到有些不妙,便对黄忠汉说:“极感盛意,只是我此时有些头晕,不能下车,请张将军谅解。”随即命褚其祥代表自己赴会。

    由于徐树铮不肯上当,加上护卫人员众多,黄忠汉不敢用强,也只能做罢,放徐树铮去了天津。

    在得知计划失败的消息后,张之江立即用电话报告鹿钟麟,鹿钟麟又立即报告冯基善。冯基善命鹿钟麟转令陆承武当夜赶往天津。部将鹿钟麟建议:“徐贼一走,从此多事。如决心干掉他,仍可用电话命令张之江执行。”冯基善当即命鹿钟麟转达张之江,要他派工兵队埋地雷炸车或派人以炸弹爆击。

    而这一次,徐树铮终于没有能够逃掉,而是被炸得粉身碎骨!

    冯基善一点一点的收回了思绪,他知道,杀徐树铮只是他计划当中的第一步。

    晚上,陆承武突然从梦中惊醒。

    “恭喜陆将军,徐贼被炸得粉身碎骨,残骸已经找到。”张之江的副官长宋邦英笑着对他说道。

    此时听到徐树铮已死的消息,陆承武的心里,竟然没有大仇得报的快感,剩下的,只是失落和迷茫。

    “那些人都在等你。”宋邦英接着说道。

    陆承武迷迷糊糊地对他说道:“事已完结,还需要我去吗?”

    “你不去怎么行?非去不可!”宋邦英有些恼火地大声说道。

    “好吧,我马上去。”陆承武起身穿好衣服,和宋邦英一起离开了房间。

    陆承武知道,在这场“为父报仇”的戏中,现在他的戏码已经非常简单了,他只要向被拘的褚其祥、徐赞化、薛学海、段茂澜、孙象震、李骏、刘卓彬、韩宾礼等十几位徐树铮的随员宣称自己是自己杀的徐树铮,为当年被徐树铮杀死的父亲陆建章报仇就行了。

    在一间馆舍内,他见到了徐树铮的随员们和已经解除了武装的卫士,陆承武当即对他们说道,“各位受惊了,我杀徐树铮,是自己的事情,同各位没有干系。过去徐树铮杀了我的父亲,今天我杀了徐树铮。我杀徐树铮是为家父报仇……”宋邦英也告诉他们:“徐某系陆承武所杀,乃冤冤相报。君等获释,皆张将军力保之功。”

    随后,陆承武以自己的名义向京津各报馆发出通电:“先君建章公,曾以微嫌,竟遭徐贼残害。承武饮泣吞声,于兹数载,本月二十九曰,遇徐贼于廊坊,手加诛戮,以雪国人之公愤,藉报杀父之深仇……”

    接着,徐树铮的随员们被关押了数小时后,合拍了一张照片,并被迫各写保证书,按上指印,发誓对当天的案情不泄漏一字,否则各人全家姓命难保。随后宋邦英便放他们赤手空拳的离开了廊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