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轶事
字体: 16 + -

第12章 立志变强

    张敬仕早就看出采莲与张五情深意重,难解难分,所以也就做了这个顺水人情。

    二人向他磕头道谢,张敬仕摇头摆手:“别磕了,赶紧走吧。”

    二人又向赵长安磕头道谢,赵长安朗声道:“是张善人心存慈悲,要放你们二人远走,不必谢我。但是张五,贫道要提醒你一句,日后若是再听闻你作恶,不管千里万里,贫道必定赶赴过去将你诛杀!”

    张五与采莲连连允诺以后必定多行善事,才携手退走。

    二人走后,赵长安微笑道:“张善人气度过人,贫道着实佩服。”

    张敬仕长叹一声:“唉,这也是看在采莲这孩子的份上。小女中邪,夜夜房中阴风鬼叫,换作旁人,恐怕连小女闺房都不敢进,采莲却不辞劳苦,日夜照顾小女,这让老夫如何不感动啊。”

    赵长安道:“对极,遇到采莲姑娘也是张五不知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张敬仕点头说是,转而又看到了兀自昏阙的金阳子,皱眉道:“道长,这恶道该如何处置?”

    赵长安答道:“同是三清门人,这败类就交予贫道吧。”

    说完走过去解开了金阳子穴道,棒喝道:“三清败类金阳子,你可知罪?”

    金阳子本来还在迷迷糊糊中,听到赵长安的大喝,顿时清醒过来,连忙跪地求饶:“小道知罪,小道知罪。求飞霞道长念在都是三清同道,且没有铸成大错的份上,留小道一条性命,小道余生当牛做马也会报答道长的恩情。”

    赵长安心中对他厌恶到了极点,右手食中二指并拢成剑,对着他轻轻一划。

    下一刻金阳子头颅无声掉落,滚到了椅子下面,鲜血自那无头身躯上喷洒而出。

    张敬仕见状面色顿时一变,他没想到赵长安行事竟然如此果断,出手如此狠辣,被他吓得心头直是一跳。

    皓月也是吓得小脸煞白,结结巴巴道:“师父,你怎么真把他杀了?”

    不知怎的,他突然想到了下山的时候,师娘在在他耳边说得那句:‘你师父凶名赫赫,臭名昭著’的话来。

    赵长安道:“皓月,我跟你说过,除一恶就是行一大善。如此败类,不杀了留着让他再去害人不成?”

    皓月心不在焉的点头。

    一到夜色降临,附身张小姐身上的厉鬼就匆忙去投胎了,连个招呼也没有跟赵长安师徒打。真是应了那句市井之言:走那么快,莫不是赶着投胎?

    鬼魂一走,张小姐自然醒转,皓月又给张小姐开了张补气养元的药方,张府这才算事了。

    师徒二人又在张府住了一晚,第二天刚到卯时,就找张敬仕辞别去了。

    而金阳子的尸身自是张敬仕找人掩埋处理了。

    张敬仕取了两百两黄金双手奉上,赵长安欣然收下。

    临走时,赵长安说出了心中的一个疑惑:“敢问张善人,为何府上有三位主人,却只买了两个下人?”

    张敬仕有点不好意思道:“老朽本来也是农户出身,后来去往城中做了点生意,积攒了些微薄家产。本来想学学城里的那些奴仆成群的员外大户们,享受享受富贵奢华的生活。但老朽深知财不露白,不敢多买,便只买了一个小厮一个丫鬟。没想到如今却出了这样的事情,教道长见笑了。”

    赵长安闻言微笑点头:“命里无时莫强求。你如此这般也可平安善终,也不必强求那些所谓的荣华富贵。”

    张敬仕连连点头道:“借道长吉言,命里没有荣华富贵,平安善终也是福分了。”

    出了集镇,师徒便二人往东行去。

    赵长安走在前面,皓月蔫头蔫脑的跟在后面。

    他知道皓月还沉浸在金阳子之死中的惊吓中。一个十岁孩童,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自己面前身首异处、鲜血飙飞,不吓得大哭就已经是给他这个做师父的长脸了。

    赵长安问道:“皓月,这次张府之事你可有什么感想?”

    皓月回过神来,仔细想了前后发生的事,从张五勾结金阳子意图吞并张家家产、金阳子用恶毒手段逼迫张敬仕、丫鬟采莲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为张五求情,到放那阴魂赶去投胎,再到后来赵长安欣然接过张善人所赠黄金两百两。

    一一想过之后方才答道:“一是三清同道也有大奸大恶之徒;二是坏人并不都是绝情绝义之徒;三是阴魂也不全都是在阳间为非作歹的;四是替人消灾便拿人钱财,不必娇柔做态。”

    对于他的回答,赵长安大为满意,点头道:“你这悟性可真是非比寻常,思考事情常常举一反三、深入浅出的分析个中道理,着实不错。但为师要再给你说上一点。”

    皓月问:“哪一点?”

    赵长安停步看他,肃容道:“为何金阳子先前在张府横行无忌、飞扬跋扈,后来却对为师跪地求饶?为何张敬仕先前都是低声下气、苦苦哀求的架势,到最后却敢痛声呵斥于金阳子与张五?为何那阴魂会对为师如此惧怕,丝毫不敢忤逆为师?又为何张五与采莲都会对为师磕头如捣蒜般的求饶?”

    皓月略作思索,眼睛一亮答道:“因为金阳子打不过您,所以才会跪地求饶。有您为张善人撑腰,张善人态度才会变得强硬。您掌握着那只阴魂的生灭大权,那阴魂才对您不敢有丝毫忤逆。您救活了采莲姑娘,张五与采莲才会对您千恩万谢。”

    赵长安呵呵笑道:“说得对!若是你我师徒本领平平,恐怕早就被轰撵出去,或者直接被金阳子打杀了。哪里还有这惩恶扬善、锄强扶弱的机会。”

    皓月暗暗点头,眼神笃定道:“师父,我要努力学习本领,向您一样掌控善恶!”

    赵长安点头:“有此想法最好。为师精于剑术,即日起便将毕生所学传授与你。”

    皓月又想到赵长安一剑劈断山峰的那一幕,兴奋的说道:“嗯嗯,师父,我一定全心全力的学。”

    当天赵长安带着皓月又来到一座小城。

    这座小城是山南道一个县的县城,亦归南都郡所辖。

    比起二人去的那个乡下集市,县城则繁华得多。

    县城有着完整的城墙,城里集市亦都是店铺,而非像集市一样商贩摆摊经营。县城里行人也都斯文干净,并不像乡下都是整日与黄土作伴、无时无刻不风尘仆仆的农人。

    城里各式各样的商铺也都一应俱全,此时,赵长安师徒就在一家铁匠铺里。

    赵长安对着一个正在打铁忙碌的铁匠拱手道:“善人,贫道有礼。”

    那铁匠是个铁塔一般的壮汉,三十来岁,皮肤黝黑,一身的腱子肉,浑身流淌着的汗水使得他的肌肉油亮反光。

    铁匠回头咧嘴一笑道:“道长何事?”

    赵长安道:“贫道想打造一柄长剑,善人可有空闲?”

    铁匠将一把烧得通红的镰刀丢到水里,用挂在脖颈上的棉布巾擦了擦脸,走过来道:“有空,有空。道长要打造什么样的剑,给咱说说,咱打造出来的剑器虽不敢保证杀人不见血,但能保证吹毛立断、斩铜钱不卷刃。”

    赵长安递过去一张图纸和十两银子,笑道:“善人说笑了,就照此图打造,无需开锋。”

    铁匠连忙摆手道:“哎哎,道长使不得,打一把长剑顶天了要二两银子,十两可就太多了。”

    赵长安将图纸和银锭都塞到他的手里道:“善人不要嫌多,打造时卖力些即可。”

    铁匠不好意思的收下,道:“道长何时来取?”

    赵长安道:“明日来取,可来得及?”

    铁匠道:“来得及,您明日尽管来取。”

    师徒二人当晚就在城中找了家客栈住了下来。

    在客栈房里,赵长安对皓月道:“灵气修行千万不要懈怠。以后你无论施展法术还是剑术,灵气都是重中之重。灵气修为高了,法术、剑术威力自然会水涨船高,岐黄之术也会随之变得高明。”

    皓月闻言说是,随即打坐运行周天,吸收天地灵气,直到二更才收功睡去。

    第二天辰时二人起床,便看见天上下起了小雨。

    小雨从三更开始下的,下了半夜。城中水雾弥漫,景色朦胧,青瓦屋檐和街道上的石板地面被冲洗的干干净净。

    这地处江淮的小城,此时竟有着一丝江南小镇的味道。

    赵长安带着皓月去铁匠铺取了打好的长剑。二人出城继续行走。

    皓月一边走路,一边拿过长剑细细端详。

    “此剑是精钢打造,长三尺,宽两寸,重十斤,没有开锋。”,赵长安在一旁讲解道。

    皓月捋着迟钝的剑锋问道:“师父,为什么不开锋?”

    赵长安答道:“你又不用打打杀杀,开锋也没什么用。此剑只是你练习用的,到你学成,为师给你找一把好剑来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