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魔都
1270年,9月13日,上海镇,浦东商站。
“啊,这不是张兄弟吗?这次又带来不少人啊。”
“哈哈,都是族里乡里的弟兄乡亲,家里造了灾,帮衬他们一把,也带他们见见世面。”
“好嘞,今天人多,你们先领了牌子排着,登记好了等上半个月就能上船了。”
“知道知道,规矩都懂得呢,我这就去了。”
“好,慢走!”
浦东商站的“人市”外,两名熟人相遇了。
其中一人穿着时兴的长款风衣,看上去是沾染了东海风俗的商人,另一人则是传统的打扮。后者带着十多名面黄肌瘦农民,他们神情看上去都懵懵憧憧的,好奇而恐惧地打量着商站附近的高大建筑、整洁街道和远处的入云大船。
两人随意寒暄了一阵,便分道扬镳了,一人带着农民们进入了院子里,另一人则脚步飞快地走开了——这就与一般城市中闲适的市民完全不同,是快节奏的大城市中特有的现象。
随着大中华地区的经济发展,上海这处应许之地的区位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地发挥出来。从北承接东海国的技术文化输入,从南购入来自异域的奇珍异宝,从西沿着长江这条黄金水道输入物资,从东边盛产金银的日本输入贵金属,再加上本身所在的江南地区也是当今世界上gdp最高的单一区域,想不发达都难。
现在的上海港,商船云集,高楼密布,已经很有点大都会的味道了,风头甚至盖过了开发更早的崇明岛,成为江口首屈一指的商业港口。
这处港口,不仅有天量的货币和商品汇聚过来,也有大量的人口向这里聚集。
这所谓的“人市”,实际上是“上海浦东职业介绍所”,是东海商站开办的撮合雇员和雇主的正规机构。当年这里新开的时候,是叫“人力资源市场”的,结果传着传着就成了“人市”这么个惊悚的名字,后来赶紧给改了名。不过为时已晚矣,人市之名已经臭名远播了。
其实也大差不差,现在的初级商业社会中很少有自由职业者,大多数人都是终身就业的,也不怎么需要介绍工作。而这个职业介绍所,更多的是专业的“中介”凭借自己的信誉从家乡招募来工人,然后“介绍”给需要用工的单位并收取一笔“介绍费”,和贩卖也相差无几了。
这些需要用工的单位,绝大多数有着或多或少的东海背景。有的是东海国的企业招募工人,有的是海商招募海员,有的是东海国的海外自治领招募移民,甚至还有劳工部亲自下场,招徕前往本土的移民的,不过条件也苛刻许多。
这些单位的用人需求极其旺盛,几乎是有多少收多少,不过要是换了十年前,他们就是把前景吹出天来,也忽悠不到多少人出海。是因为在这十年里,以报纸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不断鼓吹海外的富庶,同时又不断有发了财的冒险客返乡现身说法,口耳相传下在民间建立了影响力,现在才能有这么多人“应聘”,甚至形成了一个产业,每年足可输出以万计的移民。
这些移民与外国移民混合在一起,前往东海本土或各海外领,成为年入数十银元的城市工人或坐拥数百亩地的富农,也将华夏文明和东海影响力牢牢地传播了出去。
当然,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江南地区的人口密度过大,富庶的表象下有着大量贫困人口,才提供了足够的人力资源。这一现象的存在,本身就说明了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东海人把这些移民调运出去,无疑对东海、对移民、对华夏文明都是有利的,可谓三赢。然而,这种三赢的事情也不可避免地侵犯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同时引发了更多持传统观念的人的不满。
“哼,北风一起,今年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被运出海去。天杀的,东海人真是造孽,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街另一边的茶楼上,一名老士绅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愤愤不平地如此说道。
实际上他并非东海体系下的受害者,反而是受益者。他家是上海镇的原住民,浦东商站设立之后,他们借着东风在附近开了茶楼,并且把自己种的瓜果蔬菜拿来贩卖,获利颇丰,日子比以前是舒服多了。不过由于阶级身份和传统观念是一时改变不了的,所以这名老者依然对东海人的种种倒行逆施之举很是看不惯。
传统观念里,真正的财富一是土地,二就是人口了。不管佃户在他们手底下活得多么惨,但只要有人在,多少就能交上去一点租子,而把人雇走了,无疑就是强夺他们的财富了。
当年北条家因为东海人招募移民的举动愤而锁国,其实江南士绅对此的态度也差不多,只不过这几年东海国风头正劲,似乎朝中有人的样子,而另一方面大量收购棉花生丝又弥补了他们的收益,所以没有形成成规模的反抗。
不过到了现在,随着招募移民的力度指数级增长,规模已经扩大到了一个令人无法无视的程度,反对的声浪就再也压不住了……讽刺的是,东海人一手推广起来的报纸媒体反而助长了这一点,毕竟写报看报的大部分都是江南读书人,而这些人也是旧体制的主要受益者,纵使媒体是新的,也改变不了旧的思路啊。
老士绅对面的另一名老士绅听了他的抱怨,也感同身受地说道“是啊,现在我家的租子都从一石降到八斗了,实在是没办法,不降的话,那些刁民不就进城去扛活了?哼,这些奸商大发其财,背后却是民生困顿,着实可恶!本来士民工商,商居其末,各司其职,社稷才能稳稳当当的,可现在都成什么样了?商人都爬到头上去了!”
“说的有理!之前《清流》上宝斋先生呼吁禁民入城,你可读了没有?”
“读了,读了,真是雄文呐。不过可惜,总有一帮后生宵小不识抬举,拿着些粗俗邪书鼓吹‘自由贸易’,世风日下,可悲可叹。”
“呵,他们不过是赚了点快钱,就不知道自己姓甚了,想着摆脱规矩约束了。什么自由贸易啊,不过是无法无天罢了。那哪里是赚钱?是掘祖宗的根啊!我们这些老人好心规劝,还被他们骂个食古不化——”
“嘟!”
一声清脆的汽笛突然打断了他们的对话,两人下意识往窗外望去,只见不远处的黄埔塘上一艘冒着黑烟的小艇正拖着一艘大海船停泊到码头上。
两人不禁又摇头叹气起来“看,如此炸响,如此黑烟,这得坏多少风水?真是坑人啊。想当年的上海多么安静祥和?现在硬生生被变成了一处妖邪乱舞的魔窟!”
……
与此同时,临安。
“重农之重,在于使农富,而非使农贫;在于使耕者富,而非使有者富……”
西湖西岸,奢华的园林“后乐园”中,贾似道正襟危坐在一张红木大桌之后,面色不愉地读着一篇《劝农新书》。
该文由一名在行在候选的承议郎柳安所著,实际上贾似道并非第一次读到了,之前柳安就曾呈于他看。不过当时贾似道没怎么在意,直到后来柳安把他投稿到《江南新闻》,并在这个大报上刊登出来、引发了热议,贾似道才重新把它翻出来看。
重农抑商一向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传统,因为以他们落后的经济观念来看,只有农业才是真正创造财富的根本,而商业只会惑乱人心。不过对于宋朝尤其是南迁之后的临安朝廷来说,并不怎么看中这一点,反而要依仗商业带来的巨额税收来维持政权,所以是不抑商的。只不过,毕竟这是千年传统,形成了一种政治正确,不管实际上是怎么干的,口头上总是要表明自己重视农耕胜过财富的。
而近年来,江南舆论界竟然重新兴起了一股“重农抑商”的风潮,主张管制商业,重新回到土地-农业这一封建社会的根本上去。
之所以有这么一股开倒车的风潮,实际上是对另一股“重商”风潮进行的反击。来自东海国的一系列经济学、金融学和社会学知识传入江南之后,一部分知识分子在被它们的高深和逻辑性折服的同时,也发现这套思想极为契合自身的利益——他们往往是有着经商传统的家族,想要的不就是赚更多钱、受更少的管制吗?现在有一套完善的理论说他们的想法完全是正确的、利国利民的,这怎么能不被他们认可并吹捧呢?这便是所谓的重商风潮了。
而在东海商社的带动下,这个稚嫩的商业阶层在这些年来越发壮大,声音也就越来越宏亮。但相应的,有人受益,必然也就有人会因此而受损,最直接的损失就是在人口上——新兴的商人把佃户都雇走了,不就没那么多人愿意拿出五成乃至七成的收成来租佃他们的土地了?这些利益受损的阶层,也就是传统的士大夫阶层,他们虽然利益受损,但嘴皮子可不会受损,自然就搬出传统的重农论来,与新兴商业阶层打嘴仗了。
不过,这篇《劝农新书》之所以引发了热议,不是因为它契合重农派的立场,恰恰相反,它是站在重商派的立场上。文中,柳安指出所谓“重农”,重点不应该是把人困在土地上,而是应该让农民有更多的产出,而传统士大夫的租佃经济非但没有让土地产出更多的东西,反而还抑制了农业潜力。此文一出,立刻成为重商派手上的有力武器,沉重地打击了重农派的气焰,柳安本人也因此声望日隆。
贾似道看完这篇文章之后,脸色更加阴沉下来,下意识地转头看向了桌边的三本书,也就是著名的来自东海国的《国富论》《钱钞论》《银行学》三件套。这三本书深入浅出、逻辑严密地介绍了经济学理念,并且有巨大的实用性,因此传入之后引发了热烈的反响,贾似道自然也备了几份。看过之后,他确实认为这里面讲的很有道理,但也因此产生了深深的忧虑乃至恼怒——如果它们是对的,那岂不就是说我的诸多新政都是错的了?
他自然能看出,柳安写的这篇文章,是深受这三本书影响的。也正是因此,他才更加的恼怒,因为双方争论到现在,其实已经有点变味了——重商派明里暗里的总是在揶揄和反对执政的贾似道,而重农派反倒支持他,这两派的争论,已经有了浓厚的朝堂党争的味道。而现在柳安作为候选官员却旗帜鲜明的反对他,这是不想干了啊!
“蛐蛐,蛐蛐……”
正在这时,书房左侧突然传来一阵蟋蟀叫声,不过却不是真的蟋蟀,而是京东商城出品的一台报时落地钟。现在整点时分,一只惟妙惟肖的黑头将军从钟匣中探出头来,鸣叫了十声,又缩了回去。
贾似道被声音吸引,看了过去。
这台钟是前年他大寿时狄柳荫送来的贺礼,因他笃爱蟋蟀而把报时的鸽子换成了蟋蟀的形象,本来他对其爱不释手,但现在看着却有些烦躁——又是东海人的东西!
本来,他与东海人是相当密切的合作伙伴。双方一个在内一个在外,各取所需,互通有无,互相吹捧,逢年过节送点礼物过来,朝廷有什么赏赐三七分账,多么愉快啊!
不过自从世祖去世,当今官家即位后屁事不关终天在后宫厮混,贾似道真正大权独揽,也真正担起了一个王朝的担子,双方之间就出现了越来越深的裂痕。
在外,东海国丝毫不忌讳自己的名义上的藩国身份,在不请示朝廷的情况下多次出兵攻伐他国,关键还都打赢了,简直是一点面子都不给。
在内,东海国传播妖言邪说,惑乱人心,甚至还庇护那些不遵守《公田法》的刁民,简直是在图谋不轨!
而这两年来,他们肆无忌惮地从江南掠夺人口,今年更是大肆抢购粮食,这更严重降低了朝堂上对他们的观感,不知道引发了多少弹劾,甚至都有人叫着要给东海国主除爵了。当然,贾似道头脑清醒,没有立刻去捅这个马蜂窝,只是私下里送信给狄柳荫,让他们收敛点。不过他们毫不领情,口上说着好好好,手上却依然我行我素,实在可恶!
现在这场舆论风波的背后,显然同样有着东海人的影子,他们支持重商派搬弄是非,定然是想着自己也扩大在南朝的行动权力。而这会不会削弱朝廷权威、动摇他贾太师的地位,很明显他们是不在乎的。
虽然东海商社依然每年给他输送不少利益,定期还送些新鲜礼物,但现在贾似道已经不看重那些了,反而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异域礼品让他有点恐惧——这些泰西货、波斯货、天竺货、南洋货东海人都能不重样地搞到,他们的势力到底扩张到多远了?长此以往,会不会势大难制,成为又一个金、元?
。
“啊,这不是张兄弟吗?这次又带来不少人啊。”
“哈哈,都是族里乡里的弟兄乡亲,家里造了灾,帮衬他们一把,也带他们见见世面。”
“好嘞,今天人多,你们先领了牌子排着,登记好了等上半个月就能上船了。”
“知道知道,规矩都懂得呢,我这就去了。”
“好,慢走!”
浦东商站的“人市”外,两名熟人相遇了。
其中一人穿着时兴的长款风衣,看上去是沾染了东海风俗的商人,另一人则是传统的打扮。后者带着十多名面黄肌瘦农民,他们神情看上去都懵懵憧憧的,好奇而恐惧地打量着商站附近的高大建筑、整洁街道和远处的入云大船。
两人随意寒暄了一阵,便分道扬镳了,一人带着农民们进入了院子里,另一人则脚步飞快地走开了——这就与一般城市中闲适的市民完全不同,是快节奏的大城市中特有的现象。
随着大中华地区的经济发展,上海这处应许之地的区位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地发挥出来。从北承接东海国的技术文化输入,从南购入来自异域的奇珍异宝,从西沿着长江这条黄金水道输入物资,从东边盛产金银的日本输入贵金属,再加上本身所在的江南地区也是当今世界上gdp最高的单一区域,想不发达都难。
现在的上海港,商船云集,高楼密布,已经很有点大都会的味道了,风头甚至盖过了开发更早的崇明岛,成为江口首屈一指的商业港口。
这处港口,不仅有天量的货币和商品汇聚过来,也有大量的人口向这里聚集。
这所谓的“人市”,实际上是“上海浦东职业介绍所”,是东海商站开办的撮合雇员和雇主的正规机构。当年这里新开的时候,是叫“人力资源市场”的,结果传着传着就成了“人市”这么个惊悚的名字,后来赶紧给改了名。不过为时已晚矣,人市之名已经臭名远播了。
其实也大差不差,现在的初级商业社会中很少有自由职业者,大多数人都是终身就业的,也不怎么需要介绍工作。而这个职业介绍所,更多的是专业的“中介”凭借自己的信誉从家乡招募来工人,然后“介绍”给需要用工的单位并收取一笔“介绍费”,和贩卖也相差无几了。
这些需要用工的单位,绝大多数有着或多或少的东海背景。有的是东海国的企业招募工人,有的是海商招募海员,有的是东海国的海外自治领招募移民,甚至还有劳工部亲自下场,招徕前往本土的移民的,不过条件也苛刻许多。
这些单位的用人需求极其旺盛,几乎是有多少收多少,不过要是换了十年前,他们就是把前景吹出天来,也忽悠不到多少人出海。是因为在这十年里,以报纸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不断鼓吹海外的富庶,同时又不断有发了财的冒险客返乡现身说法,口耳相传下在民间建立了影响力,现在才能有这么多人“应聘”,甚至形成了一个产业,每年足可输出以万计的移民。
这些移民与外国移民混合在一起,前往东海本土或各海外领,成为年入数十银元的城市工人或坐拥数百亩地的富农,也将华夏文明和东海影响力牢牢地传播了出去。
当然,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江南地区的人口密度过大,富庶的表象下有着大量贫困人口,才提供了足够的人力资源。这一现象的存在,本身就说明了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东海人把这些移民调运出去,无疑对东海、对移民、对华夏文明都是有利的,可谓三赢。然而,这种三赢的事情也不可避免地侵犯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同时引发了更多持传统观念的人的不满。
“哼,北风一起,今年不知道又有多少百姓被运出海去。天杀的,东海人真是造孽,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街另一边的茶楼上,一名老士绅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愤愤不平地如此说道。
实际上他并非东海体系下的受害者,反而是受益者。他家是上海镇的原住民,浦东商站设立之后,他们借着东风在附近开了茶楼,并且把自己种的瓜果蔬菜拿来贩卖,获利颇丰,日子比以前是舒服多了。不过由于阶级身份和传统观念是一时改变不了的,所以这名老者依然对东海人的种种倒行逆施之举很是看不惯。
传统观念里,真正的财富一是土地,二就是人口了。不管佃户在他们手底下活得多么惨,但只要有人在,多少就能交上去一点租子,而把人雇走了,无疑就是强夺他们的财富了。
当年北条家因为东海人招募移民的举动愤而锁国,其实江南士绅对此的态度也差不多,只不过这几年东海国风头正劲,似乎朝中有人的样子,而另一方面大量收购棉花生丝又弥补了他们的收益,所以没有形成成规模的反抗。
不过到了现在,随着招募移民的力度指数级增长,规模已经扩大到了一个令人无法无视的程度,反对的声浪就再也压不住了……讽刺的是,东海人一手推广起来的报纸媒体反而助长了这一点,毕竟写报看报的大部分都是江南读书人,而这些人也是旧体制的主要受益者,纵使媒体是新的,也改变不了旧的思路啊。
老士绅对面的另一名老士绅听了他的抱怨,也感同身受地说道“是啊,现在我家的租子都从一石降到八斗了,实在是没办法,不降的话,那些刁民不就进城去扛活了?哼,这些奸商大发其财,背后却是民生困顿,着实可恶!本来士民工商,商居其末,各司其职,社稷才能稳稳当当的,可现在都成什么样了?商人都爬到头上去了!”
“说的有理!之前《清流》上宝斋先生呼吁禁民入城,你可读了没有?”
“读了,读了,真是雄文呐。不过可惜,总有一帮后生宵小不识抬举,拿着些粗俗邪书鼓吹‘自由贸易’,世风日下,可悲可叹。”
“呵,他们不过是赚了点快钱,就不知道自己姓甚了,想着摆脱规矩约束了。什么自由贸易啊,不过是无法无天罢了。那哪里是赚钱?是掘祖宗的根啊!我们这些老人好心规劝,还被他们骂个食古不化——”
“嘟!”
一声清脆的汽笛突然打断了他们的对话,两人下意识往窗外望去,只见不远处的黄埔塘上一艘冒着黑烟的小艇正拖着一艘大海船停泊到码头上。
两人不禁又摇头叹气起来“看,如此炸响,如此黑烟,这得坏多少风水?真是坑人啊。想当年的上海多么安静祥和?现在硬生生被变成了一处妖邪乱舞的魔窟!”
……
与此同时,临安。
“重农之重,在于使农富,而非使农贫;在于使耕者富,而非使有者富……”
西湖西岸,奢华的园林“后乐园”中,贾似道正襟危坐在一张红木大桌之后,面色不愉地读着一篇《劝农新书》。
该文由一名在行在候选的承议郎柳安所著,实际上贾似道并非第一次读到了,之前柳安就曾呈于他看。不过当时贾似道没怎么在意,直到后来柳安把他投稿到《江南新闻》,并在这个大报上刊登出来、引发了热议,贾似道才重新把它翻出来看。
重农抑商一向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传统,因为以他们落后的经济观念来看,只有农业才是真正创造财富的根本,而商业只会惑乱人心。不过对于宋朝尤其是南迁之后的临安朝廷来说,并不怎么看中这一点,反而要依仗商业带来的巨额税收来维持政权,所以是不抑商的。只不过,毕竟这是千年传统,形成了一种政治正确,不管实际上是怎么干的,口头上总是要表明自己重视农耕胜过财富的。
而近年来,江南舆论界竟然重新兴起了一股“重农抑商”的风潮,主张管制商业,重新回到土地-农业这一封建社会的根本上去。
之所以有这么一股开倒车的风潮,实际上是对另一股“重商”风潮进行的反击。来自东海国的一系列经济学、金融学和社会学知识传入江南之后,一部分知识分子在被它们的高深和逻辑性折服的同时,也发现这套思想极为契合自身的利益——他们往往是有着经商传统的家族,想要的不就是赚更多钱、受更少的管制吗?现在有一套完善的理论说他们的想法完全是正确的、利国利民的,这怎么能不被他们认可并吹捧呢?这便是所谓的重商风潮了。
而在东海商社的带动下,这个稚嫩的商业阶层在这些年来越发壮大,声音也就越来越宏亮。但相应的,有人受益,必然也就有人会因此而受损,最直接的损失就是在人口上——新兴的商人把佃户都雇走了,不就没那么多人愿意拿出五成乃至七成的收成来租佃他们的土地了?这些利益受损的阶层,也就是传统的士大夫阶层,他们虽然利益受损,但嘴皮子可不会受损,自然就搬出传统的重农论来,与新兴商业阶层打嘴仗了。
不过,这篇《劝农新书》之所以引发了热议,不是因为它契合重农派的立场,恰恰相反,它是站在重商派的立场上。文中,柳安指出所谓“重农”,重点不应该是把人困在土地上,而是应该让农民有更多的产出,而传统士大夫的租佃经济非但没有让土地产出更多的东西,反而还抑制了农业潜力。此文一出,立刻成为重商派手上的有力武器,沉重地打击了重农派的气焰,柳安本人也因此声望日隆。
贾似道看完这篇文章之后,脸色更加阴沉下来,下意识地转头看向了桌边的三本书,也就是著名的来自东海国的《国富论》《钱钞论》《银行学》三件套。这三本书深入浅出、逻辑严密地介绍了经济学理念,并且有巨大的实用性,因此传入之后引发了热烈的反响,贾似道自然也备了几份。看过之后,他确实认为这里面讲的很有道理,但也因此产生了深深的忧虑乃至恼怒——如果它们是对的,那岂不就是说我的诸多新政都是错的了?
他自然能看出,柳安写的这篇文章,是深受这三本书影响的。也正是因此,他才更加的恼怒,因为双方争论到现在,其实已经有点变味了——重商派明里暗里的总是在揶揄和反对执政的贾似道,而重农派反倒支持他,这两派的争论,已经有了浓厚的朝堂党争的味道。而现在柳安作为候选官员却旗帜鲜明的反对他,这是不想干了啊!
“蛐蛐,蛐蛐……”
正在这时,书房左侧突然传来一阵蟋蟀叫声,不过却不是真的蟋蟀,而是京东商城出品的一台报时落地钟。现在整点时分,一只惟妙惟肖的黑头将军从钟匣中探出头来,鸣叫了十声,又缩了回去。
贾似道被声音吸引,看了过去。
这台钟是前年他大寿时狄柳荫送来的贺礼,因他笃爱蟋蟀而把报时的鸽子换成了蟋蟀的形象,本来他对其爱不释手,但现在看着却有些烦躁——又是东海人的东西!
本来,他与东海人是相当密切的合作伙伴。双方一个在内一个在外,各取所需,互通有无,互相吹捧,逢年过节送点礼物过来,朝廷有什么赏赐三七分账,多么愉快啊!
不过自从世祖去世,当今官家即位后屁事不关终天在后宫厮混,贾似道真正大权独揽,也真正担起了一个王朝的担子,双方之间就出现了越来越深的裂痕。
在外,东海国丝毫不忌讳自己的名义上的藩国身份,在不请示朝廷的情况下多次出兵攻伐他国,关键还都打赢了,简直是一点面子都不给。
在内,东海国传播妖言邪说,惑乱人心,甚至还庇护那些不遵守《公田法》的刁民,简直是在图谋不轨!
而这两年来,他们肆无忌惮地从江南掠夺人口,今年更是大肆抢购粮食,这更严重降低了朝堂上对他们的观感,不知道引发了多少弹劾,甚至都有人叫着要给东海国主除爵了。当然,贾似道头脑清醒,没有立刻去捅这个马蜂窝,只是私下里送信给狄柳荫,让他们收敛点。不过他们毫不领情,口上说着好好好,手上却依然我行我素,实在可恶!
现在这场舆论风波的背后,显然同样有着东海人的影子,他们支持重商派搬弄是非,定然是想着自己也扩大在南朝的行动权力。而这会不会削弱朝廷权威、动摇他贾太师的地位,很明显他们是不在乎的。
虽然东海商社依然每年给他输送不少利益,定期还送些新鲜礼物,但现在贾似道已经不看重那些了,反而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异域礼品让他有点恐惧——这些泰西货、波斯货、天竺货、南洋货东海人都能不重样地搞到,他们的势力到底扩张到多远了?长此以往,会不会势大难制,成为又一个金、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