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家族
字体: 16 + -

一二五章 领命办差

    敢为和启智回来时,燕儿正在扫院子。当她抬起头看到是娃娃出现在眼前时,她一把扔掉扫帚跑到院门口把敢为和启智拉到了怀里。她摸着娃娃们的脸和肩膀啜泣着:“我娃回来哩……”

    敢为看到娘已老了不少,头上也有了白发,额上的皱纹就像刚犁过的田地又宽又深,她的背也开始驼了。娘为一家人担惊受怕的,心都快操碎了。看着娘衰弱不堪的样子,敢为红着眼睛说:“娘,我这不是好端端地回来了吗,你哭啥!”

    一个三岁的娃娃趔趄着从窑里走出来一把搂住了燕儿的腿。燕儿抱起娃娃说:“苦娃,你爹回来了!快叫爹!”

    苦娃爬在奶奶怀里,往后缩着身子怯怯地叫了声:“爹——”

    敢为还是第一次见到苦娃,伸出手说:“苦娃,让爹抱抱!”

    苦娃吓得转过身子不敢再看他,燕儿说:“娃认生,你不在家他常念叨你哩!”

    苦娃从奶奶怀里溜下来跑到院子里玩去了。启勇刚挑完粪回来,苦娃拉着他走到窑门口指着敢为说:“三叔,你看这个人就是我爹!”

    启勇冷不丁看到爹和大哥、二哥全回来了,他眼睛一亮跑进窑里先叫了一声爹,接着他拉过两个哥哥的手问道:“在牢里受罪了吧?”

    敢为刚要回话,启智嘿嘿笑着抢先答道:“在牢里好,整天坐着连活都不用干,就是吃不饱!”

    启勇上下打量了启智一番,说:“吃不饱也没见你瘦!”

    进财暗自笑起来,他可不敢把两个瘦成麻杆样的娃娃带回家,那还不把燕儿心痛死。敢为几年不见启勇,他已长了差不多一头高,个头都快赶上他了。敢为伸出手在启勇肩膀上捏了捏说:“三弟长结实了不少!”

    启勇说:“你们回来的正好。茅坑里的粪我已掏完了,家里也没啥活了。”

    自从王秀才给启勇打过招呼,他为念书的事早做好了准备。爹和两个哥哥回来了,启勇再也按捺不住了,他的心早飞到了学堂。他把整理好的书本摆到爹面前说:“爹,我明日一早就去学堂!”

    进财刚回到家还想和启勇拉拉话,不料他却急着要走。看着启勇火急火燎的样子,燕儿生气地说:“你爹和你哥刚回来,你就不能和他们多待几天!”

    启勇撇着嘴说:“娘,我不敢再耽搁了……”

    “让娃去吧!”进财劝着燕儿:“村里没几个像他这样爱读书的!”

    启勇第二天一早就夹着包袱去了学堂。敢为也为重建学堂的事忙活开了,在望贤山他就想好了,他要把学堂再建起来,村里娃娃多不能连个认字的地儿都没有。这几年他不在家,学堂也没人看管,桌椅全被爱占便宜的人给偷走了,要重新拾缀一套怕是要花不少银子。

    就在敢为为重建学堂的事忙得焦头烂额得时候,三豹忽然找上门来了。那天敢为在学堂里给三哑巴比划着让他打几张桌子,三豹突然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三豹去家里找敢为没找到,只好奔学堂里找他来了。三豹埋怨着敢为:“你要交好运了,还收拾这些烂摊子干啥?”

    敢为只知道三豹去县城投奔了先生,并不清楚他来找他的目的,更猜不透他所说的话,他说:“我一个平头百姓能交啥好运?”

    “你的好日子来了!”三豹意味深长地说:“先生特地派我来请你!”

    “请我做啥?”

    “去了就知道了!”

    敢为放下手头的活,跟着三豹去了县城。城里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县衙已改成了中华民国舜垣县行政公署,县太爷不叫县太爷了称做县知事,学堂改称了学校。从学堂门口进进出出的不再是男娃,其间还夹杂着不少梳着短辫子的女娃。变化最大的还是衙门,不但换了名称,里面那些凶神恶刹样的衙役一个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一是群穿着四兜洋装的革命党。衙门口放置登闻鼓的地方,已被一块白底黑字的县公署的木牌所取代。王秀才根据省府指示,齐碴碴地废除了满清时期留下的三班六房制(注:三班为皂、壮、快三班衙役,皂班值堂役,快班司缉捕,壮班做力差。六房为吏、户、礼、兵、刑、工)。新成立的保安团取代了原来的三班衙役,原来的六房也被新成立的民政科,教育科、财政科等机构取代。

    敢为和三豹来到公署时,王秀才正指挥着同党在房顶上挂一面黄黑相间的旗子。三豹指着那面还未挂起来的彩旗对目瞪口呆的敢为说:“咱们的国旗!”

    王秀才在屋顶上看到敢为来了,他从梯子上跳下来拍着手上的灰尘说:“快回屋里坐!”

    看着六七个大男人忙来忙去地往房顶上挂旗子,敢为困惑地问着先生:“他们挂旗子做啥?”

    王秀才耐心地解释道:“这叫五色旗是咱们的国旗!寓意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旗子挂好后,王秀才和同党站在院子里恭恭敬敬地朝旗子行了个礼。看到先生这番举动敢为好生奇怪,旗子又不是人干嘛给它行礼。礼毕后王秀才指着旗子对敢为说:“这面旗子就是咱们的国家,代表这个国家所有的老百姓!”敢为似有所悟,先生给旗子行礼就等于是给全县的老百姓行礼。

    王秀才回到屋里开门见山地问着敢为:“眼下有何打算?”

    敢为把重建学堂的事讲了一番,王秀才赞许地说:“你办学堂是好事!你不但要把咱村的学堂办好,还要把全县所有的学堂都办好才算本事!”

    敢为心想眼下他连一所学堂都办不起来,如何能把全县的学堂办好,那得花多少银子?王秀才似乎看出了敢为的心思,他说:“建学堂的经费由公署出,不要你个人一个铜子。公署正在筹办教育科,你来做科长,把全县的学堂办起来!”

    敢为吓了一跳,他一个乳嗅未干的娃娃,先生也敢把这么重的担子交给他来挑!万一办砸了,岂不毁了先生的英名。敢为推辞着:“先生还是让我回去把咱村的学堂办好,当有了经验再办全县的学堂!”

    王秀才仔细琢磨一番,说:“这样也好,教育科长的位子我先给你留着。当你把咱村的学堂办出名堂了,再上任也不迟!”

    敢为临走时,王秀才从公署里一下子给他拨了三百块光洋的建学经费。敢为推辞着不肯收先生的钱,眼下正值新政府成立之际,经费本来就够紧得了,他岂能再给先生添乱。敢为把钱放到桌子上转身就要离开,王秀才拉住他,把银子塞到他手里生气地说:“办学堂岂是你一个人的事,这事理应由新任政府承办!你只不过是在替政府办差!”

    这么多钱就是再盖一座新学堂也绰绰有余了,敢为接过银子脸色庄重地说:“请先生相信,我会把每一文钱都花在刀刃上的!”

    敢为回到家并没急着建学堂而是托人四处打听哪个地方的学堂办得好,当他得知河东的新式学堂办得在全省都出了名时,他立即带上半个月的干粮去了河东。他要不辜负先生的期望,办一座在全省都能排上名号的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