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家族
字体: 16 + -

一一八章 满江红

    王秀才在寨子里一连住了五天,进财和石头无时无刻不陪在他身边。到了吃饭时更是好酒好菜地招待着,生怕怠慢了这位大名鼎鼎的革命党头子。进财心想先生整天东奔西跑的难得吃上几顿带荤的热菜,这天他特意起了个大早到山寨后面的露水坪上打了几只野鸡准备给先生补补身子。当他枪管上挂着几只野鸡兴冲冲地跑回来时,王秀才正心事重重地站在石头门前的悬崖边上凝目远眺。王秀才挺拔的身姿在晨风中如同一棵历经风雨的松柏,岿然不动地站在悬崖边上似乎在思索着什么。石头则小心翼翼地站在王秀才身后不远处悄悄注视着他。看到进财回来了,石头悄悄向他递了个眼色说:“先生怕是心里有事,一早起来站到那里已有一个多时辰了!”

    王秀才站在悬崖边极目远眺不由得想起了远古时期的舜王,舜王当年躬耕鞠作的历山在他眼前的群山丛中若隐若现,站在这片悬崖上依稀可以看到舜王曾经耕作播种的舜王坪。王秀才遥想着舜王在继母的虐待下,是怎样忍辱负重在对面的舜王坪上手握犁杖播种收获的。当年尧王访贤,也许就是站在他置身的这片悬崖上悄悄观察舜王的品行举止的。如今他也效法尧王亲临此山访贤,只是不知道他所拜访的这位圣贤愿不愿出山。这片美丽的土地曾经留下过尧王、舜王的足迹,也留下过无数穷苦百姓的足迹。当革命胜利的那一天,他要把发生在这座山上的事全部写进舜垣县志,让后人永远铭记悼念。看着连绵起伏的群山蜿蜒如海样消失在茫茫的天际,王秀才心情激荡不由地咏出一首《满江红》来:

    临顶远眺,无数山,不觉心寒。

    心遗恨,柔弱书生,手无寸铁。

    鞑虏霸业汉人血,啼饥嚎寒声声咽。

    革命同党望贤盟结,满贼灭。

    想当年,尧访贤。舜王出,天下安。

    道如今,朝野昏暗百业歇。

    长歌当哭祭陈吴,马革裹户伴日月。

    为中华,抛头颅热血,壮志烈。

    进财走到先生身边默默陪他站了一会儿,山风冷得像刀子样直刺人的筋骨,节令已快到小寒了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先生只穿着一身薄薄的棉衣裤。这身棉衣在山下还可以勉强过冬,在山里怕是会冻出毛病。进财冻得跺着脚问道:“先生站在这达做啥?天气怪冷的!”

    “我在看山!”王秀才淡淡一笑指着远处的群山感慨地说:“咱舜地的大好河山雄伟壮观啊!”

    “将来有你看个够的时候!”进财拉着王秀才的袖子说:“外面风大,咱回屋里去!”

    王秀才眼里亮晶晶的像是贮满了泪水,他皱着眉头仰天喟叹一声说:“可怜这一片大好河山了!”

    石头站在门口怀抱双臂大笑着问道:“我看先生这几天心情不好,为何事而愁?”

    “吾为山河而愁!”王秀才说笑着回到屋里,桌子上已摆好了香味扑鼻的野鸡肉。石头搛了一块肉放到王秀才碗里说:“先生是个大忙人,这次上山怕是有事吧?不妨说来听听!”

    “还真让石兄说着了!”王秀才嘴里嚼着鲜嫩的鸡肉开着玩笑说:“我这次上山可不是来吃你这野味的!”

    石头脸上挂着一丝难以捉摸的微笑说:“先生既然是为山河而愁,愁得肯定是大事!”

    王秀才的心事石头已猜出了几分,一个革命党头目愁得自然是革命的事了。这人放着自个儿的事不做,能有闲情上山,肯定有事求他。果不其事,王秀才双手抱拳对进财和石头作了个揖说:“两位仁兄,实不相瞒!王某这次上山的确是有事求助二位!”

    石头隐隐不安起来,问道:“啥事?”

    “借兵!”

    “借兵?”

    “对,借兵!”王秀才放下手里的筷子说:“天下已发生了大事,二位仁兄想必还没得到消息吧?”

    “说来听听!”石头做出一幅洗耳恭听的样子静等着王秀才的下文。

    “革命党已在武昌举事成功!”王秀才端起面前的酒一饮而尽后,朗声说道:“我的同党阎百川为了响应南方的革命号召,已率领革命军冲进巡抚衙门杀了巡抚!他在太原举事成功后已率兵杀出了娘子关,目前正在朝京城方向开拔,不日即可取皇帝爷的狗命!咱山西已经脱离满清统治,宣布独立了!”

    天已经塌下来了!这个消息让处在深山中的石头和进财大吃一惊,这么大的事他俩竟然一点也没听说。想想山下如今还是满清的天下,进财不安地问道:“咱舜地啥时候革命?”

    “我正为此事而来!”王秀才慷慨激昂地说:“如今的满清朝庭已是强弩之末,革命党正在四处举事,宣布脱离清庭统治的省份已十之有五!”

    “消息要是可靠的话,朝廷这次怕是真得要倒了!”石头喝了口酒心事重重地对进财说:“倒了也好!这些狗官可把百姓们坑苦了!”

    石头一碗接一碗地喝着酒,绝口不提王秀才借兵的事。王秀才摸不透石头的意思,猜不透他究竟愿不愿意借兵给他。他继续劝说着石头:“能否让咱舜地百姓早日脱立清庭魔爪,就在石兄的一念之间!只要石兄肯借兵给我,我保证在两日内把县城给你拿下!”

    石头思谋片刻问道:“有多少人守城?”

    王秀才说:“绿营兵撤走前给县太爷留下了二百多号人,全是些老弱病残不经打!”

    石头还没收到绿营兵撤走的消息,半信半疑地问道:“绿营兵真撤走了?”

    “几天前撤到外县镇压我的同党去了,不然我也不会上山找你!”

    石头心想这次确实是攻打县城的好机会,当绿营兵调回来再攻打县城可就难了。不过这件事非同小可,如果举事不成兄弟们该何去何从?身为大掌柜,他要为兄弟们的身家性命着想。这次可是以下犯上和朝廷作对,如若不成是要灭九族的。兄弟们拖家带口,能有今日这般光景不容易!一向处事爽快大方的石头不得不谨慎行事,他低着头一言不发地喝着酒,直到把满满一坛老白汾全喝干才站起来一脸庄重地对王秀才说:“请先生容我思谋一晚,行不行明儿一早给你回个话!”

    这件事来得太突然了,突然得让石头措手不及,他需要权衡利弊仔细琢磨一番!石头苦苦思谋着倒底该不该答应王秀才的请求?按理说这是为舜地百姓干事,况且干得是前所未有的大事。自从做上土匪们的大掌柜,他无时无刻不在劝导兄弟们,既然手里握着刀把子就要设身处地地多为百姓着想。他是这样想的,也这样做了。当初和进财放粮赈灾救下的只不过是一小撮乡民,如果跟着先生举事,拯救的将是整个舜地百姓。与这件事比起来,他放粮的事又算得了什么!先生才是一个真正干大事的人,他身无分文居无定所,不为自个儿的安危着想却为舜地的山河而愁!先生心里装着全天下的黎民苍生,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气魄!依先生的学识和人品,踏踏实实地做个教书先生,过着衣食丰足的日子也未尝不可。他放着舒适的日子不过,偏偏选择了一条风险丛生的道路去闯,图得啥?他当初是被逼无奈才落草为寇的,而先生却甘愿选择了一条艰难凶险的道路去奋斗。他心中整天想得无非是自家兄弟们的安危,而先生心里装得却是整个舜地百姓!与先生比起来,自己是多么渺小和微不足道!先生举事是为了整个舜地百姓,这不是他自个儿的事,他没理由不答应!自古举事,莫不成者少败者多。败者无一例外地都要身首异处,成为达官贵人们刀下的一缕冤魂。为了整个舜地百姓这趟水值得趟一趟,即使粉身碎骨他也在所不惜。石头心想这件事与山寨无关,兄弟愿意去的他不阻拦,不愿去的他绝不为难。

    喧嚣了一天的山寨随着黄昏的来临渐渐安静了下来,石头披着落日的余辉,只身来到了寨子后面的露水坪上。血色的残阳在黑夜到来之前把望贤山涂抹得一片金黄,石头紧缩着眉头如同一个历经苍生的老人在金黄色的晚霞中驻目远跳。站在露水坪上四周的群山一览无余,对面那座高耸入云的山,就是舜王的出生之地——历山。在他的治理下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过着衣食无忧安居乐业的日子。如今朝廷腐败无能百姓生不如死,大清的天是该换一换了。在刺骨的寒风中,石头坐在露水坪上思谋了整整一夜,到了天亮时他终于拿定注意决定帮上先生一把。无论这次举事无论成功与否,他绝不后悔!这是为成千上万的舜地百姓做事,即使脑袋掉了也值了。当将来革命成功了,人们也许会指着他的墓碑对后人们说,这里埋着一个好人,为了能让咱们吃上白馍馍,把自个儿的命都扔在这达了!要是百姓们能当真这样评价他,他也就死得值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