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家族
字体: 16 + -

一一二章 放舍饭

    进财担心石头舍不得寨子里的粮食,没想到他竟和他想到一搭里了。他这位磕头兄弟办事,啥时候缩手缩脚的小气过,凡是有益于乡民的事他从来都没说过二话。进财拿过石头的水烟抽了一口,嘿嘿笑着说:“狗日的,明日个咱就把粥厂办起来!让灾民们赶紧把饭吃下去!”

    办粥厂放粮的事确定下来后,石头立即开始加紧置办。拯救灾民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这事要是往后拖一天就会有无数条鲜活的生命消失。石头当天就打发兄弟们下山买回来两口大锅。为了粥厂选址的事情,寨子中的梁柱们吵了一晚上。大豹的意思是把粥厂设在山道上,这样做可以让赶来吃饭的人们知道粥厂是兄弟们置办起来的。既然是做善事就要做在明处,让乡亲们能够看到。进财的意思是把粥厂设在山下的官道上,如果设在山道上,附近的村民都知道山里住着土匪,胆小的人就不敢来吃。石头思谋再三最后采纳了进财的意见,粥厂就设在山下的官道上。设在官道有三个好处,一来官道上来来往往的人多,消息传出去定会有大批饥民们来吃舍饭。二来即使官兵们真的派探子来也无法混进山中。三来正如进财所说,胆小的人不敢上山,到头来善事也变成了恶事。石头办粥厂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吃到饭,而不是钻营取巧地捞一个虚名来掩人耳目。

    粥厂设在官道上的当天,消息就传遍了山下的几个村子,一时间人们纷纷拿着碗赶了过来。石头做事情想得细,为了不吓着来吃舍的乡民们,他让在粥厂里忙活的兄弟们脱下平日穿的黑衣,全换上了老百姓们的灰土布粗衣。这些人有拖家带口的,有狐朋狗友一大帮的,为了防止手脚不规矩的人往外倒腾粮食中饱私囊,也为了每一粒粮食都能进到灾民口中,进财特地指派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马啼秋做伙夫们的头儿。为了能让灾民们无所顾虑地来吃舍饭,石头和进财煞费苦心,他俩让一些看上去憨厚老实面慈目善的人来做伙夫。那些看着凶狠,脸上有刀疤的人,他一个也不要。尽管这样,头一锅粥熬好后有些胆小的人还是不敢上前来吃,他们只是拿着碗远远地看着。有几个胆大的后生端着碗走到锅边盛了碗小米粥,吸溜吸溜的吞起来。灾民们看到这些人吃了舍饭啥事也没有,他们这才一窝蜂似的涌到锅边放心地吃起来。乡民们吃饱饭也有了精神,开始拿着碗奔走相告相互通知亲朋好友也来吃。

    望贤山土匪们开始放粮的消息,几天时间就传遍了整个舜地,就连远在几十里外的乡民们也纷纷赶来吃舍饭。粥厂的两口大锅开始昼夜不停地轮流供应热气腾腾的舍饭,一口锅刚刚做好,另一口马上就没了。一个拉着孙子吃舍饭的老汉走到锅边,扑通一声就给做饭的兄弟们跪了下来。老汉流着泪说,他活了一辈子吃土匪们的舍饭还是头一遭,他们哪里是土匪简直就是活菩萨转世。有几个胆大的后生说,他们即使是土匪也是千里难寻百年难遇的“义匪”!这些话传到山上,进财和石头不由得感慨起来。以往他们做的劫富济贫的事与这次放舍饭比起来算得了什么,这次才是真的做下了善事,空前的大善事!

    来吃舍饭的人已是人山人海,密密麻麻地坐满了官道两边的山坡。石头看到这情景兴奋地对进财说:“都来吃吧,这些粮食本来就是他们种出来的!”

    看到这么多人吃舍饭,进财的兴致也很高,他说:“兄弟能这样想,就对了!天底下有几个财东自个儿种过庄稼,还不都是老百姓种出来的,咱们不过是换了个方式重新还给他们罢了!”

    进财和石头正说着话,粥厂边突然骚动起来,紧接着传来一阵哄笑声。进财看到马啼秋手里拿着勺子在锅沿上敲得“砰、砰”直响,他一边敲一边对一个来吃舍饭的年轻后生说:“有脸你就过来吃呀!”

    被马啼秋取笑的那个后生,拿着碗满脸愧色地在粥锅不远处徘徊着,看他的样子想走而有舍不得走。进财看到这情景火冒三丈地训斥着马啼秋:“都是受苦的人,你就忍心取笑他?下山时我怎样给你交待的?”

    马啼秋满脸委屈地辩解道:“你知道他是谁吗?”

    进财看了那个后生一眼,面生的很!后生三十多岁瘦得像只蚂蚱,穿得也是破破烂烂,他从来都没见过。进财正想问个明白,马啼秋指着那个后生哆嗦着说:“他是赵耕顺的二小子……我当初在他家吃口饭,比男人生娃娃还难……”

    进财不由得目瞪口呆,这后生是赵耕顺的娃娃,他也跑到这儿吃舍饭来了。葫芦峪离此地有一百多里,放舍饭的消息传得还真快!进财当初离开村子时,这娃才十多岁,眼下他当然认不出来。赵耕顺的二小子小命叫狗狗,进财向狗狗招了招手,狗狗端着碗忐忑不安地走到了锅边。进财从马啼秋手里接过勺子,亲手给他舀了满满一碗粥说:“娃,做人要厚道!秋哥在你家干了一辈子了,老了干不动了你把他赶出来,这不是把人往绝路上逼嘛!”

    狗狗低着头诚惶诚恐地对马啼秋说:“当熬过这个灾年,我就把你接回去……”

    “老子就是在外头饿死也不稀罕回去!”马啼秋狠狠瞪了狗狗一眼问道:“就你独自一个?老婆娃娃呢?”

    狗狗指着山坡上坐着的人群说:“他们不好意思过来……”

    马啼秋擦着眼睛默默从粥厂的箩筐里拿出三个窝窝头塞进了狗狗的怀里,狗狗泪流满面地端着碗飞奔着跑向了山坡。看着他离去的背影,马啼秋叹着气摇了摇头。这娃是他一手抱大的,他像待亲娃娃一样,有了好吃的全都留给了他。老了干不动了,他竟把他赶出了家门,但愿他这次能痛改前非……

    原本能让兄弟们吃大半年的粮食只放了二十多天,山样高的粮囤就见了底。乡民们却像逮到虫子的蚂蚁越聚越多。石头和进财商量着,年底前还得再做一票生意砸一个大户,要不然乡民们又要挨饿了。山下早已捎来消息,城里的万盛米粮店开始发起了黑心财,把粮价卖到了五两银子一斗。万盛米粮店是城里的老字号,做米粮生意已有二百多年了,单是他们存粮的仓库就有三十多间。要是能把这个窑砸开,够乡民们吃到来年春天了。万盛的掌柜姓孙五十多岁,人长得干瘦干瘦的做生意却很精明,城里人称他为孙猴子,意思是这人比孙悟空还能做起买卖来从不吃亏。大旱一开始,孙掌柜就吩咐伙计粮店关门歇业两个月,对外宣称粮店正在盘点一粒粮食也不卖。人们心里明白,他在囤居积奇等着粮价大涨。果然到了人们都揭不开锅开始啃树皮的时候,万盛米粮店重新开张了,挂出来的粮价牌子却是三两银子一斗,粮价翻了十倍还要多。其他几个小粮店也纷纷学着孙掌柜挂出了三两银子的牌价。这个粮价仅仅只维持了一个月,孙掌柜看到灾情还没有缓和的迹象,干脆把价提到了五两银子。其它小粮店的掌柜,也把粮价提到了五两银子。粮食能涨到眼下这个价,全是孙掌柜挑的头。三两银子的粮价,已经逼得原先好些个家境殷实的家户家破人亡了。再把粮价提到五两银子,这是把人往绝路上逼啊!孙掌柜仗着自个儿家中粮多,不用为吃的发愁,就连他家喂的那两条大花狗顿顿都能吃上白面馒头,两只畜生吃得比人还要好。可怜那些吃不起粮的家户们了,榆树皮糊糊喝得他们的脸都黑了。他们全都饥肠辘辘地盼着孙掌柜能大发善心放上几天粥饭,解一下他们的燃眉之急。乡民们眼巴巴地盼着等着,等得眼睛都快瞎了却等来孙掌柜几句冷嘲热讽的话:“我要是放了舍饭,粮食还卖给狗哇?

    乡民全都愤愤不平地骂起来:“这人的良心让狗吃了!”

    大饥之年孙掌柜不放粮赈灾也就罢了,他还变本加厉地哄抬粮价,让乡民们原本就难过的日子雪上加霜。石头决定砸了孙掌柜这个大窑,要是把这个窑砸开,全县的灾民们都不用为粮食发愁了。万盛米粮店经营了几辈子,要想砸开这个窑口谈何容易。单是孙掌柜粮仓的院墙就有一丈多高,院墙四角的墙上站的全是粗壮黑实手拿洋枪的蹲杆。墙头上能看见的蹲杆就有三十多号,院里还不知道埋伏着多少看不见的蹲杆。要想砸开这个窑,只能智取不可强攻。石头和兄弟们商量好对策后,立即分头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