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家族
字体: 16 + -

第四十三章 发财的狗旦

    进财也没想到名字能被记到本本里,再说他也没这样的野心。当老族长宣布完这一决定后,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说明老族长没拿他当外人看!这件事意味着,从今以后他真正成为刘王坡村的一员了。想想刚来时的穷苦模样,进财已是热泪盈眶。那时候除了热心肠的王秀才,刘王坡的大大小小谁拿正眼瞧过他!如今不一样了,他已融入到了他们中间,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了。只有一条他要牢牢地把握住绝不能越雷池一步,那就是决不掺和刘王两姓争斗的事。世上的道有千万条,他要捡中间的那条道走下去。

    老族长当着祠堂里所有男人们的面,净手焚香之后握着鲜红的朱砂毛笔,把进财送馒头的事庄重地录进了《刘王坡纪事》。《刘王坡纪事》这一本记载着全村历史的村志,在老族长暮年的时候被朱砂笔添进了这样一段话:

    孙门进财,光绪十八年仲秋携妻儿乞居刘王坡,次年收得小麦两石,做馍分于村人食之。

    老族长写完默默看了一眼村人因抽福寿膏而略显肿胀的脸心想,这怕是他在世最后一次用朱砂笔记事了。

    进财的名字被老族长记进本本的当天晚上,村中就有人闹起了事。这人是刚发了大财的狗旦,他怀里揣着大把的银子愤愤不平地心想,一个小小的进财连肚皮都混不饱,名字居然也能记进本本。他做了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名字至今还上不了本本?难道是进财的白面馒头感动了清心寡欲的老族长?一个比进财的白面馒头更加大胆的计划,慢慢地在狗旦脑子里成形了。狗旦怀里揣着满满一包光洋从新盖的院子里跑出来,兴冲冲地找刘秋林老乡绅商量去了。

    刘秋林披着衣裳在正堂里接待了狗旦,狗旦如今和他的大孙子冠虎合伙开着烟馆,无论说话还是做事刘秋林对这个晚辈客气的很。狗旦说出他的计划后,刘秋林跺着手中的拐杖说:“像你这样大气的主,咱刘王坡还找不出第二个来!就是咱舜垣,从古到今怕是也没第二个!去找族长议议,这事要是办得漂亮,你就是咱刘家的大恩人了!”

    刘秋林借口腿痛得厉害,打发冠虎陪着狗旦去了族长家。到了老族长家,狗旦开门见山地说:“族长爷,如今我狗旦发财了。发了财不能独吞,我想给村里每家每户送去一块光洋,你看如何?”

    老族长听后半晌都没有吭气,他拿着水烟锅子狠狠抽了几口喷出一股烟雾后,慢条思理地说:“看到进财进了本本,眼红了吧?”

    狗旦的热脸贴了个冷屁股,他没想到族长的反应会如此冷淡,他讪讪地说:“族长爷说笑了,我是看到村人过得太惜惶才一家送去一块!”

    老族长上上下下打量了狗旦一番,说:“想不到你娃还是菩萨心肠哪,知道可怜村人了!回来后发了不少财吧?”

    狗旦也不谦虚,翘着二郎腿说:“我的四合院就是这次开烟馆挣的!”

    老族长故意说:“狗旦,你发了这么多财,一家才送一块光洋不觉得少了点儿吗?”

    狗旦心中一急不服气地说:“总比进财送一只馒头强,我一块光洋能买他多少馒头!”

    一块光洋是能买来不少馒头,但一个人的仁爱之心是不能用钱去衡量的。狗旦有今晚这些举动,老族长早看出了他的心思。这种人银钱多了烧得慌!削尖了脑袋要进本本,这是收买人心的事吗?把这种人记到本本里,这不是给他脸上泼脏水吗?他还没老糊涂哩!老族长仰头大笑起来,笑得狗旦和冠虎一头雾水。老族长笑完后朝院子里喊了声:“李氏,送客!”

    狗旦看到老族长要赶他走,赶忙从怀里掏出一大包光洋放到桌子上说:“族长爷,这是村人的光洋!”

    老族长微微一怒声色俱厉地说:“把银子带回去,这事以后再说!”

    冠虎悄悄用胳膊肘捣了一下狗旦,狗旦回过神来立刻从怀里掏出两条还没开封的光洋,嘻皮笑脸地放到桌子上说:“族长爷,这是你那份!”

    老族长没想到狗旦这样不识抬举,名字能不能进本本岂是可以用钱买的?他俩把他老汉看成啥人了!老族长气得用拐杖在地上狠狠一跺说:“把你们的钱带走,别脏了我的桌子!”

    冠虎虽说是刘金泰的长子有着良好的家教,话却说不到点子上。他歪着脖子不知天高地厚地冲老族长嘟哝道:“狗旦白白给村人送银钱,这么好的事你不答应,我看你就是存心欺负我们刘家!”

    老族长一怒抡起手中的拐杖,“啪”得一下打在了冠虎的鼻梁骨上。王李氏看到老汉动了怒,赶忙把冠虎和狗旦拉出了院门。老族长气咻咻地拿过桌子上的光洋,朝狗旦的背影狠狠扔了出去,随后他“咣当”一声关上了院门。

    冠虎满脸是血地从老族长家跑了回来,刘金泰问清事情的原委后狠狠朝儿子脸上论了几个嘴巴:“这么大的人了,做事没个脑子,这是掏钱的事嘛!”

    刘秋林心痛孙子,他拦住儿子再次抡起的胳膊说:“打两下就算了!你也不是没年轻过!”

    从冠虎血流满面地跨进院门的那一刻,刘秋林就料到他整治王春河的计谋又一次地失败了。狗旦提出要给村人送光洋时,他马上想到一条毒计。依王春河的性子,估计不会答应狗旦的事情。他特意吩咐狗旦,单独备上二十块光洋送给王春河。王春河再怎么公正无私也是一个凡人,只要是凡人没有不对白花花的银子眼馋的。再说他家里的光景在村里也只是一般,这笔银子对他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可是能买两头牛的银子啊!况且王春河老了,老得连路都走不稳了。天下没有哪个老人不在银子面前动心思的,尽管年轻的时候他可能视金钱如粪土,老了干不动了就会变得贪婪起来。刘秋林心想王春河要是老糊涂了收下这些光洋,那他就完了,他这族长也就当到头了。他可以名正言顺地在王春河踏进棺材之前,再把他从族长位上拉下来,这样也就圆了他一辈子的梦想。他曾经暗暗在祖坟前发过誓,只要他活着,决不让他有好过的一天。谁知这一次他还是败在了他手里,他和王春河斗了一辈子,这人精明得从来就没有进过他的套子。他这一辈子是败在了王家人手里,他可还有孙子,他的孙子总斗得过他们王家吧!

    狗旦要给村人送光洋被老族长拦住的事,第二天就传遍了整个村子。不管是刘姓还是王姓,都对老族长不满起来。他们愤愤不平地说老族长老糊涂了,放着白花花的银子不要却稀罕进财的白面馒头。狗旦不就是想进本本嘛,人都要面子,就把他写进去好了。村人也有知书达理的,掂得清此事的轻重,知道这事是狗旦做过头了,老族长是一村之长岂是能拿钱贿赂的。但在白花花的银子面前,村人又责怪起老族长的迂腐来。

    刘王两大家族中一些穷苦的人家,干脆厚着脸皮直接跑到狗旦家里去给他讨要银子。狗旦抱着钱袋子懒洋洋地躺在炕上,把白花花的银子在村人面前拍得“哗哗”直响,馋得人耳朵能冒出烟来。无论谁来给狗旦讨要光洋,他一个子儿也不给,并且放出话来:只要老族长答应把他送光洋的事记进本本,他背着钱袋子挨家挨户送钱去,每户两块!为了名字能记进本本,狗旦已经下了血本。他似乎有意要和族长置一口气,民意不可违嘛!去给族长说话的人多了,族长迫于压力也会回心转意的。

    这话传到族长耳朵里,老族长气得拍着桌子说:“他就是每户送去十块光洋,名字也休想进本本!”

    眼看到手的银子像煮熟的鸭子样飞走了,村人越发对老族长不满起来。他们聚在一起在背地里纷纷指责着族长的不是,大有要一鼓作气把他拉下台的冲动。刘秋林知道这事后,幸灾乐祸地对儿子刘金泰说:“狗旦这娃娃不简单嘛,竟然将了王春河一军!众怒难犯,看他这下咋收场!”

    村人聚在老族长家里苦口婆心地劝说着他,劝得老汉心烦了他干脆把院门一关谁也不见。老汉特意交待女人:“以后谁要为了这事再来烦我,你就说我昨黑里摔了一跤脸被钱袋子硌烂了,正在家里养伤呢!”

    王李氏把这句说得模凌两可的话,原原本本地翻给了村人。有些愚笨的人解不开这句话的意思,不知道这事是真是假,他们纳闷族长的脸怎么会被钱袋子硌烂呢?这话传到刘秀才耳朵里,他淡淡地笑着对村人说:“族长就是族长,说出来的话就是跟旁人不一样!”

    王秀才则为村人解开了迷底:“族长说你们为了钱可以不要脸皮,他还要脸皮呢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