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这人不似拓跋子推一般威严,又不像平日里来伺候她的那些丫鬟小厮一样低眉顺目。仅仅是叫她吃饭,出口的话却是温柔中带着一丝不容拒绝的笃定。
赫梅在原地纠结了一会儿,刚想拒绝,肚子却不争气地叫了。
一旁的含玉连忙上前打圆场,主动替李奕把托盘中的吃食与碗筷一并摆出来“公主就别犟了,再怎么不高兴也别跟自个儿的身子过不去。您来尝尝,这粥还温着呢,正好入口。”
赫梅别别扭扭地坐下,接过勺子舀了一口粥放进嘴里。熬得软烂的米粒夹杂着百合的清甜,香糯适口,温温热热。
一碗粥下肚,倒是抚平了赫梅焦躁郁闷的心。
李奕一直站在一边儿瞧她,看她像只小松鼠似的往嘴里送东西,眸中不自觉地染上了笑意。
赫梅吃够了,放下碗筷回头去看,正巧捕捉到了他的表情,忙扯过帕子擦嘴“你笑什么,我脸上是不是沾了什么东西?”
“既知道饿,何苦要折磨自己的肚子。”李奕上前去收碗碟,准备拿回去给福来交差,却听见了赫梅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我这样大张旗鼓的不吃不喝,他也不见得能来瞧瞧我。”
李奕停下手上的动作,转过头去看她,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谁?”
“除了你家王爷还能有谁,平日里瞧着人模人样的,却是个不会怜香惜玉的万年冰块儿。”赫梅咬着唇,仿佛是将手里的帕子当成拓跋子推一般,发狠似的紧紧攥着。
李奕微微挑眉,若有所思。
不会怜香惜玉么?恐怕是因人而异吧。他可清楚记得,过去每逢太后有事,别说她不吃不喝了,就是宫里传出来说娘娘昨夜少睡了一个时辰,拓跋子推都能将担忧写到脸上去。
“王爷在公主心中既然是个不会怜香惜玉的冰块儿,您何不干脆放下他,另觅良人呢。”李奕收回思绪,认真问她,“您与他相识也不过短短数日,怎么就认定了似的呢。”
赫梅赌气一般坐回凳子上“我山高水远的从凉国来了,除了王爷,嫁谁都没用。”
含玉听了,悄悄扯她的袖子,赫梅却更不高兴了“怎么的,我这命不由自个儿,心里不爽快,难道说都说不得了吗?”
李奕干脆将手撑在桌上,隔着一桌的残羹剩菜看向赫梅“有什么不痛快的,公主不妨与我一说。”
他有一种直觉,这位小公主也许并不像福来说的那般磨人又不讲道理。
赫梅怔了怔,眼底有几分动容一闪而过。
“含玉,你将剩的这些东西收拾出去吧。”
含玉应了一声,动作却慢吞吞的,又十分不放心地看了看屋里的两人,在赫梅的眼神催促下才捧了托盘往外走。
将含玉指挥了出去,赫梅随后才又接过李奕的话茬儿“有要说的,却不知从何说起。好像,从来都没有人这样问过我,没人问过我心里有什么不痛快。”
“素来听闻公主是凉国国君最喜爱的幺女,一般人恐怕也很难想到公主能有什么不痛快的吧。”李奕想了想,轻笑着同她插科打诨。
这回赫梅却十分认真地反驳他“我受父王喜爱,也是从小拼了命换来的。人人都说我脾气倔强古怪又暴躁,可我若不这样,父王哪能在他那众多乖巧的女儿当中发现还有个我呢。”
见李奕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她干脆招手唤他坐下。又将肘搁在桌上,像是陷入了回忆一般,慢慢给他讲起了自己的事情。
赫梅是凉国国君最喜爱的小女儿没错,但她既不是王后嫡出,也并非哪个名门望族的外孙女。
她的母亲只是个被采选入宫、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美人,连抚养自己亲生女儿的资格都够不上。
赫梅刚一出生就被宫人抱走,从小与其他庶出的公主王子们一样,被养在王宫角落的一方小院子里。吃着乳娘的奶,穿着用不完的绫罗绸缎,却从来不曾细细感受过母亲的怀抱。
她从小到大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每次逢年过节的时候,能被允许在母亲身边度过一夜。
每当回到母亲身边,到了该睡觉的时辰,小小的赫梅就会努力地瞪大眼睛不让自己犯困。她生怕这一夜飞快地过去,自己还没体会到母亲这屋子里的温暖,就又要被送回那个小院子了。
“母亲每次总是抓紧时间跟我念叨,要乖乖听话,要讨父王和母后的喜欢。只有乖乖听话,长大了才能得父王恩赏,不必和亲,自个儿招夫选婿,有个好归宿。”赫梅笑着,眼泪却不知不觉地落了下来,“我那时就听母亲的话,乖巧懂事,不惹麻烦。可等来等去,父王也没有同我多说过一句话,反而是那些常常顽皮闯祸的王兄们总是能被单独叫出去,多听几遍父王的教诲。”
“所以,公主就觉得自个儿也得顽皮些,才能得到国君的重视?”李奕看着她的眼泪,忽然就觉得有些心疼。她明明是难过的吧,却在跟他讲出来时,非得装作无所谓一样。笑不是笑哭不是哭的,叫人心里怪不是滋味儿的。
赫梅擦干眼泪,吸了吸鼻子,又冲他扬起了嘴角“哎呀,我哪儿想过那么多,重视不重视的那会儿也不懂。就是觉得自己应该引起父王的注意,就跟着王兄们一起爬墙上树,也不好好儿读书,就盼着父王前来检查时能多与他说上几句话。”
可没人知道,跟着几个王兄爬墙上树、到处闯祸的赫梅,却常常半夜里在房中点着蜡烛背诗。
国君每月照例前去看望儿女们,听嬷嬷告状说小公主长大了变顽皮了,又是剪花园的梅枝子,又是砸碎花瓶砚台的,没个女孩样儿。
他叫人罚她抄书跪香,赫梅委屈得眼泪直打转儿,也不肯在旁人面前哭出来。
国君便将这小女儿叫到面前,却惊讶地发现她闯祸归闯祸,不读书归不读书,那案几上的诗却鲜少有几篇背不出来的,他便以为她是天资聪颖、可造之材。
打那儿起,赫梅如愿以偿地得到了父王的青眼相加,十岁便搬出了小院子,受不尽的赏赐与疼爱接踵而至。
。
赫梅在原地纠结了一会儿,刚想拒绝,肚子却不争气地叫了。
一旁的含玉连忙上前打圆场,主动替李奕把托盘中的吃食与碗筷一并摆出来“公主就别犟了,再怎么不高兴也别跟自个儿的身子过不去。您来尝尝,这粥还温着呢,正好入口。”
赫梅别别扭扭地坐下,接过勺子舀了一口粥放进嘴里。熬得软烂的米粒夹杂着百合的清甜,香糯适口,温温热热。
一碗粥下肚,倒是抚平了赫梅焦躁郁闷的心。
李奕一直站在一边儿瞧她,看她像只小松鼠似的往嘴里送东西,眸中不自觉地染上了笑意。
赫梅吃够了,放下碗筷回头去看,正巧捕捉到了他的表情,忙扯过帕子擦嘴“你笑什么,我脸上是不是沾了什么东西?”
“既知道饿,何苦要折磨自己的肚子。”李奕上前去收碗碟,准备拿回去给福来交差,却听见了赫梅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我这样大张旗鼓的不吃不喝,他也不见得能来瞧瞧我。”
李奕停下手上的动作,转过头去看她,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谁?”
“除了你家王爷还能有谁,平日里瞧着人模人样的,却是个不会怜香惜玉的万年冰块儿。”赫梅咬着唇,仿佛是将手里的帕子当成拓跋子推一般,发狠似的紧紧攥着。
李奕微微挑眉,若有所思。
不会怜香惜玉么?恐怕是因人而异吧。他可清楚记得,过去每逢太后有事,别说她不吃不喝了,就是宫里传出来说娘娘昨夜少睡了一个时辰,拓跋子推都能将担忧写到脸上去。
“王爷在公主心中既然是个不会怜香惜玉的冰块儿,您何不干脆放下他,另觅良人呢。”李奕收回思绪,认真问她,“您与他相识也不过短短数日,怎么就认定了似的呢。”
赫梅赌气一般坐回凳子上“我山高水远的从凉国来了,除了王爷,嫁谁都没用。”
含玉听了,悄悄扯她的袖子,赫梅却更不高兴了“怎么的,我这命不由自个儿,心里不爽快,难道说都说不得了吗?”
李奕干脆将手撑在桌上,隔着一桌的残羹剩菜看向赫梅“有什么不痛快的,公主不妨与我一说。”
他有一种直觉,这位小公主也许并不像福来说的那般磨人又不讲道理。
赫梅怔了怔,眼底有几分动容一闪而过。
“含玉,你将剩的这些东西收拾出去吧。”
含玉应了一声,动作却慢吞吞的,又十分不放心地看了看屋里的两人,在赫梅的眼神催促下才捧了托盘往外走。
将含玉指挥了出去,赫梅随后才又接过李奕的话茬儿“有要说的,却不知从何说起。好像,从来都没有人这样问过我,没人问过我心里有什么不痛快。”
“素来听闻公主是凉国国君最喜爱的幺女,一般人恐怕也很难想到公主能有什么不痛快的吧。”李奕想了想,轻笑着同她插科打诨。
这回赫梅却十分认真地反驳他“我受父王喜爱,也是从小拼了命换来的。人人都说我脾气倔强古怪又暴躁,可我若不这样,父王哪能在他那众多乖巧的女儿当中发现还有个我呢。”
见李奕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她干脆招手唤他坐下。又将肘搁在桌上,像是陷入了回忆一般,慢慢给他讲起了自己的事情。
赫梅是凉国国君最喜爱的小女儿没错,但她既不是王后嫡出,也并非哪个名门望族的外孙女。
她的母亲只是个被采选入宫、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美人,连抚养自己亲生女儿的资格都够不上。
赫梅刚一出生就被宫人抱走,从小与其他庶出的公主王子们一样,被养在王宫角落的一方小院子里。吃着乳娘的奶,穿着用不完的绫罗绸缎,却从来不曾细细感受过母亲的怀抱。
她从小到大最快乐的时光就是每次逢年过节的时候,能被允许在母亲身边度过一夜。
每当回到母亲身边,到了该睡觉的时辰,小小的赫梅就会努力地瞪大眼睛不让自己犯困。她生怕这一夜飞快地过去,自己还没体会到母亲这屋子里的温暖,就又要被送回那个小院子了。
“母亲每次总是抓紧时间跟我念叨,要乖乖听话,要讨父王和母后的喜欢。只有乖乖听话,长大了才能得父王恩赏,不必和亲,自个儿招夫选婿,有个好归宿。”赫梅笑着,眼泪却不知不觉地落了下来,“我那时就听母亲的话,乖巧懂事,不惹麻烦。可等来等去,父王也没有同我多说过一句话,反而是那些常常顽皮闯祸的王兄们总是能被单独叫出去,多听几遍父王的教诲。”
“所以,公主就觉得自个儿也得顽皮些,才能得到国君的重视?”李奕看着她的眼泪,忽然就觉得有些心疼。她明明是难过的吧,却在跟他讲出来时,非得装作无所谓一样。笑不是笑哭不是哭的,叫人心里怪不是滋味儿的。
赫梅擦干眼泪,吸了吸鼻子,又冲他扬起了嘴角“哎呀,我哪儿想过那么多,重视不重视的那会儿也不懂。就是觉得自己应该引起父王的注意,就跟着王兄们一起爬墙上树,也不好好儿读书,就盼着父王前来检查时能多与他说上几句话。”
可没人知道,跟着几个王兄爬墙上树、到处闯祸的赫梅,却常常半夜里在房中点着蜡烛背诗。
国君每月照例前去看望儿女们,听嬷嬷告状说小公主长大了变顽皮了,又是剪花园的梅枝子,又是砸碎花瓶砚台的,没个女孩样儿。
他叫人罚她抄书跪香,赫梅委屈得眼泪直打转儿,也不肯在旁人面前哭出来。
国君便将这小女儿叫到面前,却惊讶地发现她闯祸归闯祸,不读书归不读书,那案几上的诗却鲜少有几篇背不出来的,他便以为她是天资聪颖、可造之材。
打那儿起,赫梅如愿以偿地得到了父王的青眼相加,十岁便搬出了小院子,受不尽的赏赐与疼爱接踵而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