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两年前,他当她是因新寡而郁郁不肯回应,所以他甘愿于明面上疏远,暗中却比往日关心更甚。
给了她两年的时间感受、考虑,如今终于捧出一颗真心把话说开了,她却依然是那副拒绝的样子。
拓跋子推也不知道是他高估了自己感动别人的能力,还是低估了冯锦对他哥哥的感情。
她说那花灯可惜,但再精巧的玩意儿,讨不得她的欢心,捡回来还有什么用呢。
这个端阳节啊,过之前是满腹欣喜,过了之后竟又落得个苦涩难言。
回宫的马车上,卿砚瞧见冯锦郁郁寡欢,心知又是拓跋子推说了什么,撩乱了她心弦。
终是忍不住,开口问道“两年了,娘娘当真仍不曾为王爷心动过半分?”
这马车上只她二人,冯锦便也不作假,眼波流转,面上如冬雪绕霞“王爷满怀真心,我自然有过动容。”
“那您是顾忌汉人一女不嫁二夫,还是惦记着曾说下那誓,怕人说您不念旧情,出尔反尔?”卿砚将被风吹起的马车帘子压了压,对她的回答倒是好似没有意外。
冯锦静默了一阵,呢喃道“怕,却已不是怕我嫁了二夫,也不是怕人说我不守誓言,而是怕他背上个叫人猜忌笑话的名声。他要娶也不该娶太后,不该娶他的嫂嫂。待我做回普通女子,做回冯锦,再说不迟。”
卿砚先是不解,转而想起冯锦最近与她说过要给拓跋弘选妃、尽早还政。突然明白过来,握住她的手“那何不与他说明白,两个人的事情就该两个人商量,您这样拖着岂不是徒增误会?”
她方才走时瞧见拓跋子推站在别院的房檐下,默然看着一地的花灯被雨浇湿。那神情分明是叫伤了心,可见冯锦并未同他提过此事。
“当日王爷邀我同过端阳时,我也有意与他说明。可思索了许久,还是觉得不要过早叫他有了希望,万一不成,他应该是比我更难过的。”冯锦说完将头歪向一边,靠着马车闭眼假寐,直到车子拐进永巷,停在太和宫门前,她再没有开过口。
卿砚向来知道冯锦喜欢将事情憋在心里,宁可自己背负着,也不愿给别人徒增烦恼。
可毕竟是感情的事,她一时倒也说不准,冯锦这样做是对是错。
卿砚撑开伞,等着冯锦从马车上下来。
这一夜的雨仿佛是活的,带着冯锦的悸动,也带着拓跋子推的感伤。那是漫天的生命与心绪,倏而遁入皇宫的红墙碧瓦中,叫人遍寻亦捉摸不透。
冯锦躺在榻上辗转难眠,忽然觉得自己二十多年的生命,竟如此漫长。
她是冯家孤女,是栖凤宫的锦姑娘,是太子府的伴读,是世子良娣一路走到太后的位子上。十年,人人感叹她顺顺利利,却没人能懂她的大喜大悲。
“卿砚姐姐,我是个灾星吧。”
一出生便父母双亡,姑姑因她而被设计逼死,心心念念的孩子没能保住,夫君又为护她而遇刺。
吹灭了烛台,正准备掩门出去的卿砚停下了脚步。也是被她这没由来的一句感叹惊着了,便又上前去伏在榻边“您若是灾星,奴婢日日在您身边,怎么会至今仍平平安安,陪伴冯家两代人。”
冯锦转了脑袋过来,两只眼睛在黑夜里却亮晶晶的“可他们都因我而死,我越想越怕,怕与王爷也没那个相伴永远的缘分。”
“人各有命,没有谁为谁而死的。”卿砚伸手拢了拢冯锦脸颊上散落的发,她总是在这样的夜里胡思乱想,“要奴婢说啊,不求相伴永远,只求不留遗憾才对。”
是啊,遗憾。
她与拓跋浚之间便是有过多的遗憾,才每每思及,夜不能寐。
她要好好儿地陪他的儿子走过独自通往朝堂的这段路,看着拓跋弘独当一面,看着大魏欣欣向荣,才能放心地从冯太后做回冯锦,奔向那个说要替哥哥守护着她的人。
人这一生,是想也想不到的妙不可言。那个曾经发誓与拓跋氏不共戴天的冯锦,终究是沦陷在了拓跋氏大大小小的人身上。
可纵是一夜不曾好眠,翌日朝堂上,她也还得是那个坐在珠帘后头,撑起大魏半个江山的女人。
今儿是李奕头一回以兵部侍郎的身份站在大殿上,可众人瞧着他既非鲜卑贵族,年纪又轻,便免不了惹来前后左右一片质疑声。
“启禀太后娘娘,大魏为神州上国,兵部更是国之颜面。李大人尚不满二十岁,却一举升任侍郎,恐他国笑我小儿当道啊!”底下的人相互撺掇着,终于有胆大的站出来,正儿八经地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冯锦皱了皱眉,往下瞧去。原是三朝老臣,户部尚书贺淼。
还不等她开口反驳,却听见身前的龙椅上传来拓跋弘稚嫩却铿锵有力的声音“那依贺大人之见,朕四岁登基,也是小儿当道了?”
李奕伴他习武,他自是知道这人的实力。而且叔父那日同他说的话他也听进去了,是时候让他在朝堂上站出来保护母亲了。
那贺淼分明是瞧不上汉臣,也看不惯冯锦的直接委任。却没想到连小皇帝都替李奕说话,一下子被噎得支吾起来“臣并无此意,是皇上误会了。只是近来凉国屡次进犯。臣担心兵部没有经验丰富的老臣,此仗难打啊。”
“那有何难,叫李奕领兵去便是,哪有未曾见过实力,便否定人家的道理。总说要经验丰富的老臣,你们经验是丰富了,命还有几时可供折腾?”拓跋弘学着冯锦的腔调,倒也有模有样。
李奕趁机站出来,俯首称是“既然这样,臣一定不负皇上嘱托,领兵前往,得胜而归。”
“那便这么定了。”拓跋弘铁了心不给贺淼说话的机会,接着把目光放到下头,“还有一事,朕在太学多日,只见贵族,不见平民。深觉民间庠序不建,还请高允大人出山,协助太学建立学制,惠及平民。”
冯锦眸中露出惊喜之色,想起昨日还与拓跋子推争论能否还政,炫耀似的暗暗望向台下的他。
她这儿子,果真能担大事了。
。
给了她两年的时间感受、考虑,如今终于捧出一颗真心把话说开了,她却依然是那副拒绝的样子。
拓跋子推也不知道是他高估了自己感动别人的能力,还是低估了冯锦对他哥哥的感情。
她说那花灯可惜,但再精巧的玩意儿,讨不得她的欢心,捡回来还有什么用呢。
这个端阳节啊,过之前是满腹欣喜,过了之后竟又落得个苦涩难言。
回宫的马车上,卿砚瞧见冯锦郁郁寡欢,心知又是拓跋子推说了什么,撩乱了她心弦。
终是忍不住,开口问道“两年了,娘娘当真仍不曾为王爷心动过半分?”
这马车上只她二人,冯锦便也不作假,眼波流转,面上如冬雪绕霞“王爷满怀真心,我自然有过动容。”
“那您是顾忌汉人一女不嫁二夫,还是惦记着曾说下那誓,怕人说您不念旧情,出尔反尔?”卿砚将被风吹起的马车帘子压了压,对她的回答倒是好似没有意外。
冯锦静默了一阵,呢喃道“怕,却已不是怕我嫁了二夫,也不是怕人说我不守誓言,而是怕他背上个叫人猜忌笑话的名声。他要娶也不该娶太后,不该娶他的嫂嫂。待我做回普通女子,做回冯锦,再说不迟。”
卿砚先是不解,转而想起冯锦最近与她说过要给拓跋弘选妃、尽早还政。突然明白过来,握住她的手“那何不与他说明白,两个人的事情就该两个人商量,您这样拖着岂不是徒增误会?”
她方才走时瞧见拓跋子推站在别院的房檐下,默然看着一地的花灯被雨浇湿。那神情分明是叫伤了心,可见冯锦并未同他提过此事。
“当日王爷邀我同过端阳时,我也有意与他说明。可思索了许久,还是觉得不要过早叫他有了希望,万一不成,他应该是比我更难过的。”冯锦说完将头歪向一边,靠着马车闭眼假寐,直到车子拐进永巷,停在太和宫门前,她再没有开过口。
卿砚向来知道冯锦喜欢将事情憋在心里,宁可自己背负着,也不愿给别人徒增烦恼。
可毕竟是感情的事,她一时倒也说不准,冯锦这样做是对是错。
卿砚撑开伞,等着冯锦从马车上下来。
这一夜的雨仿佛是活的,带着冯锦的悸动,也带着拓跋子推的感伤。那是漫天的生命与心绪,倏而遁入皇宫的红墙碧瓦中,叫人遍寻亦捉摸不透。
冯锦躺在榻上辗转难眠,忽然觉得自己二十多年的生命,竟如此漫长。
她是冯家孤女,是栖凤宫的锦姑娘,是太子府的伴读,是世子良娣一路走到太后的位子上。十年,人人感叹她顺顺利利,却没人能懂她的大喜大悲。
“卿砚姐姐,我是个灾星吧。”
一出生便父母双亡,姑姑因她而被设计逼死,心心念念的孩子没能保住,夫君又为护她而遇刺。
吹灭了烛台,正准备掩门出去的卿砚停下了脚步。也是被她这没由来的一句感叹惊着了,便又上前去伏在榻边“您若是灾星,奴婢日日在您身边,怎么会至今仍平平安安,陪伴冯家两代人。”
冯锦转了脑袋过来,两只眼睛在黑夜里却亮晶晶的“可他们都因我而死,我越想越怕,怕与王爷也没那个相伴永远的缘分。”
“人各有命,没有谁为谁而死的。”卿砚伸手拢了拢冯锦脸颊上散落的发,她总是在这样的夜里胡思乱想,“要奴婢说啊,不求相伴永远,只求不留遗憾才对。”
是啊,遗憾。
她与拓跋浚之间便是有过多的遗憾,才每每思及,夜不能寐。
她要好好儿地陪他的儿子走过独自通往朝堂的这段路,看着拓跋弘独当一面,看着大魏欣欣向荣,才能放心地从冯太后做回冯锦,奔向那个说要替哥哥守护着她的人。
人这一生,是想也想不到的妙不可言。那个曾经发誓与拓跋氏不共戴天的冯锦,终究是沦陷在了拓跋氏大大小小的人身上。
可纵是一夜不曾好眠,翌日朝堂上,她也还得是那个坐在珠帘后头,撑起大魏半个江山的女人。
今儿是李奕头一回以兵部侍郎的身份站在大殿上,可众人瞧着他既非鲜卑贵族,年纪又轻,便免不了惹来前后左右一片质疑声。
“启禀太后娘娘,大魏为神州上国,兵部更是国之颜面。李大人尚不满二十岁,却一举升任侍郎,恐他国笑我小儿当道啊!”底下的人相互撺掇着,终于有胆大的站出来,正儿八经地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冯锦皱了皱眉,往下瞧去。原是三朝老臣,户部尚书贺淼。
还不等她开口反驳,却听见身前的龙椅上传来拓跋弘稚嫩却铿锵有力的声音“那依贺大人之见,朕四岁登基,也是小儿当道了?”
李奕伴他习武,他自是知道这人的实力。而且叔父那日同他说的话他也听进去了,是时候让他在朝堂上站出来保护母亲了。
那贺淼分明是瞧不上汉臣,也看不惯冯锦的直接委任。却没想到连小皇帝都替李奕说话,一下子被噎得支吾起来“臣并无此意,是皇上误会了。只是近来凉国屡次进犯。臣担心兵部没有经验丰富的老臣,此仗难打啊。”
“那有何难,叫李奕领兵去便是,哪有未曾见过实力,便否定人家的道理。总说要经验丰富的老臣,你们经验是丰富了,命还有几时可供折腾?”拓跋弘学着冯锦的腔调,倒也有模有样。
李奕趁机站出来,俯首称是“既然这样,臣一定不负皇上嘱托,领兵前往,得胜而归。”
“那便这么定了。”拓跋弘铁了心不给贺淼说话的机会,接着把目光放到下头,“还有一事,朕在太学多日,只见贵族,不见平民。深觉民间庠序不建,还请高允大人出山,协助太学建立学制,惠及平民。”
冯锦眸中露出惊喜之色,想起昨日还与拓跋子推争论能否还政,炫耀似的暗暗望向台下的他。
她这儿子,果真能担大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