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浪子
字体: 16 + -

第12章 醉乡楼头

    长安城位于关中,东接函谷关,南临武关,易守难攻,实乃兵家必争之地,是以古人语:“得关中者得天下。”战国时秦国便是依据关中得天独厚的地形优势,独抗六国,后经商鞅变法,国富兵强,续领兵东出函谷,逐鹿中原,灭六国,一统天下。

    正因如此,许多王朝便相继在关中长安定都,远至西周,近有汉唐,长安城也因此人丁兴旺,热闹繁华。

    到得晌午时分,日头又已正对头顶,上张师徒二人催着马,缓缓从长安城南的“永乐门”进城而去。

    城中屋宇连绵,街道四通八达,车水马龙,来往行人客商川流不息,比之都城北京亦是毫不逊色。

    上官弘怔怔的望着城中景象,九年来变化甚大,时过境迁,早已物是人非,胸中百感交集,不由得长长哀叹一声。

    张青武知他心中所想,伸手拍拍他的肩膀,说道:“回到家乡故地,不应该兴奋点么?”上官弘微微颔首,吁了一口长气,感慨道:“师父说的是,人死不能复生,是时候振作起来了。”张青武大是满意,笑道:“弘儿,虽然你已离开此处九年,但今日也尽一次地主之谊,带为师逛逛这长安历史名城,如何?”

    上官弘一下便来了兴趣,得意道:“说起这长安城的游玩之处,那可多着哩!像汉代的未央宫,唐代的华清宫,大雁塔、小雁塔、钟楼、鼓楼、清真大寺等等,包管让你大饱眼福,叹为观止。”

    张青武一拍大腿,说道:“哎哟,我可好生后悔,来了这么多次华山,也不顺路去一次长安,今日我一定要尽兴而归。”上官弘笑道:“师父你老人家也别高兴太早,我这许多没回来,也许路况早已不熟了。”张青武道:“尽你能力罢。”上官弘道:“现下已到午时,先去吃顿饭罢,游玩什么的等会不迟。有一间我从前常去的酒楼,不知还在不在,饭菜酒食都相当不错,当然啦,前提是我得记得怎么走。”

    这城中人来人往,实不便在街道上骑马而行,于是二人牵着马鞍,下马步行。

    上官弘在道上极力回忆,觅路而去,他在前领路,三转两拐,过了几条小巷,你别说,还真给他找着了。上官弘拍手大喜,叫道:“到啦!是这啦!”他本以为这酒楼会不复存在,又或是自己找不到路,但现下这酒楼好端端的出现在眼前,自然甚是欢喜。

    张青武一看,眼前出现了偌大一间酒楼,牌匾上大书着“醉乡楼”三个大字,每个字均是笔走龙蛇,入木三分,店面说不出的气派。

    二人在门前拴好马匹,大踏步进门。

    酒楼生意兴隆,各桌客人杯觥交错,六七个店伴忙的停不下手,上官弘心想:“这么多年过去了,生意还是这般好。”来到柜台前,掌柜满脸堆笑,问道:“两位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呢?”

    上官弘认得这掌柜,此时已变得两鬓花白,可神气依旧不减当年,答道:“劳烦掌柜替我俩安排个席位。”那掌柜道:“好嘞,阿全,快带两位客官上二楼。”一个店伴闻声赶来,对着楼梯口一摆手,说道:“两位,这边请。”

    上张二人正要起步,忽的听那掌柜叫道:“这位公子请留步,咱们从前好似见过。”上官弘暗叫不好,给他认了出来,说道:“是么?”掌柜道:“我也不知,只是觉得你和一个孩子好生相似,请问你可是复姓上官?”上官弘见姓氏都给他说对了,急忙说道:“不是,我姓张。”掌柜眼中出现一丝疑惑,一闪即过,笑道:“可能是人有相似罢,多多打扰了,二位请上楼罢。”上官弘点了点头,和张青武跟着那店伴上了二楼。

    两人拣了个靠窗的位子,从窗外正好能望见那钟楼,店伴替他们擦净桌椅,张青武道:“小哥,劳烦你替咱们打两角酒,弄几个小菜。”说着从怀中一两碎银,抛给那店伴。他得了小费,笑容比适才更加灿烂,朗声道:“好,马上来。”飞也似的下楼打酒去了。

    过得一阵,酒打好了,菜也上齐了,师徒俩干杯喝了几口小酒,望着窗外景色,人生乐事不过如此。

    上官弘指着窗外,笑道:“师父,你看窗外就是钟楼,咱们可以省了几步路去看了,哈哈。”张青武道:“为师不过说说而已,要玩还是下次罢,早去华山要紧。”两人来来去去说起了闲话来。

    话到一半,张青武忽的住口,只盯着上官弘后方,上官弘回首一看但见那掌柜提了一坛酒走了过来,就在两人这一桌上坐定,他笑道:“不打扰两位罢?”上官弘道:“当然不会,咦,罗掌柜,你怎地会有空过来,不用看店么?”那掌柜瞪大了眼睛,奇道:“你怎知我姓罗?”

    适才上官弘无意之中脱口说出了他的姓氏,暗骂自己糊涂,恨不能刮自己一个大耳光,张青武在一旁抢着道:“没什么,方才我两人向对面桌打听了一下。”上官弘这才松了一口气,忙岔开话题:“是啊是啊,我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同胞兄长,我兄弟二人从四川来。”

    罗掌柜和张青武相互行了一礼,三人一齐喝了一杯,罗掌柜眼望上官弘,道:“不知为何,我和公子你一见如故,反正钱财是赚不尽的,何不与故人喝上几杯呢?”

    上官弘见罗掌柜对自己这么在意,心下思索:“罗掌柜他久住长安,或许对我家知道些什么,何不向他打听打听。”但不可明言,只能旁敲侧击从他口中套出话来。

    他装出一副有所疑惑的模样,问道:“罗掌柜,你适才说我像一位姓上官的人,他是什么来头?”张青武虽早已听上官弘说过,却也在一旁竖起了耳朵。罗掌柜叹了口气,说道:“都是陈年旧事了,那孩子他名字是个“弘”,可爱得紧啊,他府上便是那长安城有名的金虹镖局,一家人时常来我这喝酒,我还抱过他呢。”上官弘听到这,望着这位幼时的故人,心中一阵酸楚,不由得啜泣了一声,又猛地止住了。除张青武外,罗掌柜毫不知情。

    “可惜啊,他家后来惨遭灭门横祸,全家数十口人无一生还,这事可震惊了整个长安。后有人说只他一人逃了,见他骑了一匹马连夜出逃,我也不知是真是假,现在算来,已过了九年了,他要是还活着,也有你这么大了。”话一说完,跟着便是长长的一声哀叹。

    上官弘问道:“请问现今是哪一年?”罗掌柜奇道:“现下是万历二十一年了,怎地了?”上官弘抬头望着天花板,自言自语道:“确实是九个年头了。”罗掌柜一脸迷惑,不知他在说些什么。

    沉吟半晌,上官弘续问:“这事是谁下的手,你知道么?”罗掌柜望了望左右,低声道:“公子,你可忒也会说笑了,我只是个开个小酒楼,这江湖中事我怎知晓,再说了,我就不怕被找麻烦么?那群恶贼十恶不赦,杀完了人,还一把火将金虹镖局烧了,现下已被新的房舍取代了。”

    上官弘胸口犹如被大铁锤猛击一下,一怒之下,竟尔将手中酒杯捏碎了,怒喝一声:“岂有此理!”罗掌柜吃了一惊,见他右手被杯子碎片扎得鲜血点点滴下,而他却似浑然不觉。

    便在此时,楼下传来一声吆喝:“掌柜的,还不出来迎接贵客。”张青武等三人一齐转头向楼下望去,只见门口处站着七八个人,其中五人衣衫特异,与汉人服饰大不相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