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再来
字体: 16 + -

第六十一章 太上皇走了

    关平等人自然是没看懂刘晓拉荆州的世家大族进场的关键,一个个等着刘晓给他们解释。

    不过刘晓打算等糜竺走了之后,再和自家兄弟们说说其中的道道。

    所以他谦虚几句之后,话锋一转问道“也不知道父亲大人那边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想来有诸葛孔明在一旁帮忙,事成应该只是早晚而已!”

    对于诸葛亮,糜竺其实知道的也不多。

    甚至整个刘老爹集团的人,都认为诸葛亮此时最大的作用就是在荆州的人脉关系。

    至于诸葛亮本人的才华,了解的人根本没有几个。

    所以糜竺“哦”了一声,好奇的问道“阿晓对于诸葛孔明倒是推崇的很啊。”

    刘晓这时候除了笑笑还能说什么?

    毕竟他也应该是对诸葛亮一无所知才对。

    于是糜竺和刘晓又商谈了一些关于卖酒和开店的后续计划,这才各自离开。

    而让刘晓不知道的是,被他大吹特吹所看好的诸葛孔明此时正在把他往坑里面推。

    只见刘老爹绷着脸,神情严肃的端坐着。

    其实,想去荆南平叛的不止刘老爹一人。

    虽说荆南的利益小,但那也要看是对谁来说。

    即便是荆州的各大家族,也都有着自己所支持的人选。

    只是在诸葛亮的运作之下,刘老爹已经在争夺南征人选中胜出了。

    可是刘表那个狗屁性格,宁可让荆南四郡的局势在那里进一步恶化,也不愿意就这么放刘老爹南征。

    便一直在那里拖延时间,反复犹豫。

    没了办法的诸葛亮便提出来,把刘晓留下来当质子的建议。

    如此情况,刘老爹脸色能好才是奇怪!

    刘晓是刘老爹的逆鳞,对于这个四十岁的老男人来说,子嗣问题是天大的问题。

    之前刘晓就自己提出过在襄阳读书做质子,但是被刘老爹给坚决的反对了。

    为了自身的事业,没能够在自家儿子童年时期陪伴他成长,已经让刘老爹觉得十分愧疚了。

    如果再在刘晓少年时期给送出去做质子,那刘老爹可就真的过不了自己心里这一关了。

    诸葛亮等了半天,又开口劝道“将军,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如今正是镇南将军犹豫之际,将军您正应该主动提出此事,做到一锤定音。”

    说道这里,诸葛亮起身道“如果将军是念及骨肉之情不好多说,亮可以前去与小将军说明此事。

    小将军聪慧过人,想来也是通情达理之人。”

    诸葛亮口中的小将军,自然是指刘晓。

    这是简雍在一旁解释道“孔明有所不知,其实阿晓之前便主动提出过留下做质子。”

    诸葛亮神情略微诧异一下,他其实刚刚夸赞刘晓的溢美之词不过是顺口说来。

    刘晓虽说因为病溪和新野酒的事情小有名气,但是远远没有达到世人皆知的地步。

    大家对他的印象最多也就是有些聪明罢了。

    所以诸葛亮听说刘晓居然主动提出来留下做质子,真是大为惊讶。

    如今诸葛亮早已被刘老爹引为心腹,所以简雍也就把那天发生的事情和他简单的叙述了一遍。

    诸葛亮越听越是觉得惊奇,没想到刘晓小小年纪居然有这番谋划。

    简雍说着说着倒是提了一句“不如找一个比较像刘晓的孩子李代桃僵的,这样万一到时候有什么情况发生,咱们也不会被抓住命门。”

    “不妥!”

    诸葛亮反对道“将军欲成立大事,岂可在乎这些事情?万一出现任何差错,那都不利于将军后续的计划!”

    如今刘老爹与刘表兄弟相称,刘晓自然要对刘表执子侄礼。

    这样一来,刘表肯定会在三节两寿的时候召唤刘晓说说家常,展示一下慰问之意。

    如果真像简雍说的那样李代桃僵,那露陷的概率可就大了!

    诸葛亮上前一步,“将军!还请速速做出决断!”

    刘老爹叹息一声,“就依照孔明所言吧。”

    就这样,刘晓被自己最敬佩的人——诸葛亮给安排了~

    建安五年八月,袁绍亲率大军连营而进,东西连绵数十里。

    三军人马依沙为屯,进逼官渡。

    史上轰轰烈烈的官渡之战就此拉开序幕!

    而在荆州,刘表在多方的劝说之下,最终同意刘老爹过江平叛。

    由于刘老爹把刘晓从新野接来,“托付”给刘表照看。

    因此刘表慷慨的支援了刘老爹七千水军,粮草十万石,大小船只七百余艘。

    可以说,无论是水军、粮草,还是船只,都是大帮助,解了刘老爹的燃眉之急。

    已经赌上一切的刘老爹也不含糊,迅速召开会议,定下南下的计划。

    其中以简雍为左将军府长史,表为左军师中郎将;徐庶为左将军府东曹掾,表为右军师中郎将。

    诸葛亮为左将军府西曹掾,表为前军师中郎将;以崔钧为左将军府兵曹掾,表为后军师中郎将,四人共同商议军略、政事。

    文官方面有着孙乾、殷观、冯洗等人,处理公文和后勤。武将方面带着关羽、张飞、赵云、刘邕、张南等人,领着家底和新招募的兵马。

    又以陈到为骑都尉,领五百人马留守新野城,确保酒坊的安全。

    最后以糜竺为金曹掾留守襄阳,主要负责后方钱财事务。

    今日的襄阳城和往日的襄阳城没有什么区别,依旧是一派祥和的景象,北方的大战对此完全没有影响。

    要说襄阳城最大的变化,那就要只青竹楼了。

    青竹楼在宋家手里,也就是一个上档次的、还算不错的酒楼罢了。

    但自从依照赌约输给了刘晓之后,一个月前的青竹楼可是发生了大新闻!

    不仅仅是酒楼里面重新翻修了一遍,更是推出了新野酒和各类果酒。

    襄阳人自然是知道新野酒的。

    当日刘晓和宋耀的赌斗闹得沸沸扬扬的,新野酒更是被蔡家三公子以十七金的价格买下,直接拍出了天价。

    这让好酒的大汉人们不由得对神秘的新野酒多了几分好奇。

    于是一直不开张的青竹楼,成了每个大汉人路过时,都要驻足抬头观望一下的“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