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门边缘
字体: 16 + -

第60章 新成员

    一秒记住或手机输入: 求书、报错请附上:

    剧本完成以后,张扬按着发小和他舍友们的要求修改,不断精简,改成了一小时左右的故事,内容非常的精彩。张扬完成后找到了朋友们,因为要在日常生活中拍摄取景,所以要询问每个人的意见,大家听了张扬的话,自然是欣然答应,何乐而不为。之后给大家发了剧本,先熟悉剧情走向,按着郑涵的要求,把剧情里的台词用自己学习生活的状态,表现出来就行。

    这次剧本的要求,台词都可以有自己的口音,不在乎说的是不是普通话,总之一切都是大胆尝试。

    张扬今年的生日是在工作室和朋友们简简单单的过的,大家平常没事都会在这里排练剧本。年纪轻轻开办工作室,自己拍戏的事很快传开了,经过校领导的许可,再不耽误其他人学习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电影拍摄,这也是最大的好消息。

    一边练习的时候,张扬会学习之前那位导演的方法,给大家录视频,手里用的稳定器和数码相机就是安娜新送给张扬的生日礼物,安娜一直关注着大家的动态,特别从甘俊这里能了解到更多的细节。

    工作室内除了几把椅子,一台饮水机,两张桌子什么也没有。此刻的邹凯正在练习着台词,可是总感觉像是在背课文。

    张扬看邹凯和金美灿都很上镜,但金美灿的表现更加自然,她有朝族女孩特有的美,排练的剧情是金美灿因男主角伤了她的心,找主角的好兄弟当备胎,而邹凯演的就是备胎兄弟,可是他的台词总是铿锵有力,不够生活,郑涵正在一边视频一边指导着他。

    按着指导,邹凯练习了很多遍,神情到位,但台词总是一样,后来张扬想了个法子,把邹凯的台词都缩到最短,用他自己习惯的表达方式来演绎,这才见了成效。

    马丽雅是美国人,她的汉语口语还不错,她和张扬排练时,时而会忘记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但记起来就会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转回去,她适应得很快,熟悉后能迅速进入状态,表现的特别自然,一问才知道高中时就经常参加学校的表演活动。至于其他人物,郑涵计划直接让他们按自己日常状态表达就行,主要是几个主角的故事演绎明白即可。

    对于拍戏,张扬的父母知道以后,也是大力支持,而且也是意料之外的事,他父母从未听张扬提起过对演艺圈有兴趣,还误打误撞拿了奖,然后又毫不犹豫的成立工作室,倒颇有母亲当年的风范。

    张扬的课业都是百分百过,自从有了选修课,给人感觉就是兴趣培养而已,专业的知识一点学不到,然后把主要内容一说,不是写个小论文,就是自习,除了了解的作用,着实没有意义,还不如自己花钱报语言班刻苦学习,学点真知识,来的痛快。

    艺术学院的文化课大三就彻底结束了,大二也减少了一半,只剩下英语和语文,所以才有机会选修一些感兴趣的课程。体育选修课张扬学的是网球,而舞蹈班大部分人选的是太极,除此之外学习生活并没有增添什么新的挑战,倒是闲下来的时间越来越多,那就索性一直拉着朋友们一起排练。

    张扬和朋友们的排练,一直到了十一月份。郑涵和同学们来到了海口,开始随机的拍摄一些素材,按着生活的方式跟踪拍摄,主要是张扬,马丽雅,邹凯和金美灿等人条件很好,拍起来很自然,演绎得很真实,没有刻意做作的东西,人性上自然状态的呈现,颇具说服力,这也让几个导演系的同学刮目相看。

    工作室内,郑涵正在回放着这两天的拍摄素材,开始剪辑起来,张扬看着发小几人工作,同样是站在一个地方拿着机器拍摄,给出的感觉却不一样,特别是男女主角自带的那种清纯的状态是无法复制的。每天四人一大早,就会跟踪演员们拍摄大量的素材,截取一小部分作为剧情中使用,虽然劳心又费神但干劲十足,信心满满。

    忙碌了一个月,拍摄工作很快过去了,郑涵和朋友们完成了自己的学生作品,每个晚上他们都会精挑细选,剪辑最合适的片段,期间还去过三亚家里取景拍摄,总之任务圆满完成。因为是朋友间的友情制作,这次片子全当是大家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青春的留念,当然也都知道这是没有报酬的义演。

    彻底结束后,郑涵等人带着素材回了北京,张扬的生活终于再次平静下来,他开着车吹着海风,感觉难得的清闲自在,两个月忙东忙西,还要上课,还要排练。虽然累心,但却感觉特别充实,张扬想着有机会了,也许自己也可以投资拍戏。

    “我发现,这两个月你更成熟了,很有当老板的架势了!”邹凯坐在副驾驶上,半调侃的说。

    “我觉得这是遗传的,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想浪费机会,干点有意义的事,说起来还得谢谢你这么支持我!”

    “兄弟嘛!别见外!当心!”邹凯见有人急匆匆的跑进学校,根本没有注意到车。

    “那人在想什么!?突然就出现了!太危险了!”邹凯有惊无险地说着,好在刹车及时。

    张扬听到邹凯说话,好在及时发现,吓的一身冷汗,只见一个衣着简朴的老人突然穿过马路,似乎很着急,向学校方向跑着。

    张扬把车停在学校北门,两人下了车,看到老人进了学校里边,喊着正在等人的两个男生,张扬记了起来,就是那两个要签名的双胞胎学弟。

    出于好奇张扬跟了上去,两人也很意外看到老人,并喊他“爷爷”,听口音,都是本地人,学院里唯一一对儿双胞胎在艺术学院大一舞蹈班,几乎人人都知道了,两人很阳光,很有气质,经常形影不离的,听爷爷说话,两人愣在原地,急急忙忙的和爷爷一起离开了学校。

    张扬看出来是出了什么事,也不知道自己好奇心为什么这么大,走过去询问两个学弟,才知道老人说他们的父亲得了急性脑淤血,几人正要赶去医院,随即张扬提议立刻要送他们去医院,几人也没推脱。

    本想送到医院就离开,张扬还是没忍住好奇心,跟着学弟和老人一起进了医院,邹凯一路跟着。

    这还是张扬第一次进入医院,来往的病人很多,到了病房门口,能看到屋子里还有三个病人,张扬刚要随着学弟进去,被医生拦了下来,因为刚做完手术,只允许家人探望,两人只好等在外边。

    就在这时,突然看到一个妇女急匆匆的跑进了医院病房,双胞胎喊她“妈”,一阵解释过后,才知道他们家里开的小本生意不景气,最近开始亏本,东凑西凑只能凑到三万,还差四万自己也尽力了,妇女很伤心,老人打算把自己的老房子卖了,因为实在没有别的办法。

    张扬和邹凯仔细的听着,很是同情。这时只见双胞胎走了出来,眼角湿润,很难想象刚才经历了什么,出来后看到学长两人还在。

    “学长,真抱歉,耽误你们时间了!我们也没想到……我爸,突然会得这么严重的病!”

    说话的是老大叫王明恩,他和身边的弟弟王明典一起参加过舞蹈班集体的排练,专业成绩都很不错,两人还求教过张扬。

    既然听到了里边有人谈话,情况也了解了,肯定不能装模作样的说,祝你们好运,愿上帝帮你之类的这些没用的废话,这样做人张扬觉得极其虚伪。于是二话没说,掏出了自己的银行卡。

    “别急!我先帮你们垫上,等方便了还给我!”

    兄弟两人看着张扬,彼此打量着,虽然听说学长是富二代,这钱对他来说很少,可对自己的家庭来说就是救命钱。

    邹凯听到这话也愣了,竟然莫名的想哭出来,堂堂七尺男儿,听到这话鼻子一阵发酸,他看着两个兄弟一直犹豫着。

    双胞胎自然不敢轻易接这钱,可是要卖房子,爷爷就得离开生活一辈子的地方,家里还会很苦,有可能学费也出现问题。

    “你们要觉得不好意思拿,以后给我打工,不但能还回来,运气好了还能赚到生活费和学费,怎么样?”张扬见兄弟两人迟迟没有反应,心想保不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劝说着。

    兄弟两人依旧沉默,只见哥哥拉着弟弟突然深深的鞠了一躬,眼泪控制不住的流了出来,抱着张扬痛哭流涕,一直感谢着,邹凯回过头去,控制住自己,眼泪一直打转,心想他们的父亲此刻还在昏迷中,很明显小脑那部分已经塌陷了,非常可怜,她们的母亲看起来更是非常憔悴,状态像极了当年自己的父亲照顾患病的母亲。

    双胞胎悄悄的叫了医生和母亲出来,说明了情况,妇女握着张扬的手一顿哭泣,感激涕零的,放佛绝望的人生重新燃起了希望一般。

    张扬眼泪也流了出来,他想着难怪母亲一直致力做慈善,这么多年匿名捐的钱不知道有多少了,之后给母亲发了信息,母亲回的很简单,“妈支持你!”张扬看到母亲这条鼓励的信息,突然特别想念她。

    张扬一共借给了妇女十万,其实按着母亲的慈善作风,这钱从不会指望还给自己,说了一些安慰的话之后,张扬和邹凯告别了这一家人准备上车离开。

    双胞胎远远的追了过来,并喊着自己,已经能见到笑容了,跑到张扬身边再次拥抱和感谢了张扬。

    “哥!您说吧!让我们干什么?做牛做马都可以!”

    这话是老大说的,老二一直沉默显得有些内向。

    “学习还要继续,回学校边走边说!”张扬说完,几人一起上了车。

    “我开了个工作室,刚开始,既然你们想拼一下,就签约过来做演员,我推你们,工资分成和各种福利,我会都列在合同上!”张扬在车上详细的说明了工作室的情况。

    明恩明典这对双胞胎,听完也不知道什么意思,但只知道学长年纪轻轻当了老板,在学校也是杰出的有为青年,听他安排准没错,于是同意了。

    经过商议后,按着执行经纪人任华宇拟定的合同,双胞胎签字的时候什么条款也没看,直接签字按了手印。

    随后张扬带两人拍了照,制作了专业的资料和才艺视频,自我介绍视频,全部给执行经纪人发了过去。

    为了提高两人对表演的认识,张扬特意带两人去了舞台剧社团,到了艺术学院的小剧场。见到刘震鸣时,他正在唱意大利语的歌剧,很浪漫的声线,模仿的都是一些拿得下的小作品,只是人并不是很多,大部分都来自音乐系。

    一曲结束后,张扬鼓着掌,刘震鸣走下舞台,嘱咐新加入的同学继续排练。

    “你终于有时间来了!考虑好了吗?带带我们!”

    从暑假开始张扬只知道这家伙一直在学意大利语,说是毕业想去意大利留学,状态一直特别好,似乎还成熟了很多,听刘震鸣这么热情的再次邀请,于是回应的说。

    “没问题!这对儿双胞胎是新签到我工作室的,平常节目里演个什么角色适合他们的,都可以找他们,对了不准欺负他们!你们这里表演老师是谁?”

    张扬打量着舞台,见几个同学装腔作势的说着台词,听起来像学生的诗朗诵。

    “之前有一个,后来毕业走了,现在就是按着以前学的练一练,没什么正规的指导,要不怎么一直找你呢!你拿了奖,指导我们肯定没问题!”

    张扬听刘震鸣解释着,心想这么一闲确实很没意思,于是决定加入了舞台剧社团,张扬永远是靠人不如靠己的性子,订了很多国外的表演书,读来读去,发现表演最终要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对于舞蹈演员来说,形体的训练倒简单很多。

    张扬的提议就是锻炼大家的情绪反应,然后录下来,让大家彼此看哪不足,并按着拍戏的经验来指导大家,同时会搜一些网络的教学视频模仿练习一下,虽然都是用碎片时间练习,久而久之,积少成多,大家都会有所领悟和提高。

    这次拍摄结束,张扬在班里的名望又提升了很多,但依然是个学生,不拍戏的情况下,还要继续忙碌,学长们的排练邀请又开始了。原来每届大三的学生都要这样,是为了必修的学分,好在自己拍戏也算,大三大四如果能接到几部戏,毕业的岂不是很顺利,张扬这么想着,学长的忙还是答应了下来。但不能跳别的班级的成品舞,只能学长他们自己编排和设计,这也是专业老师对学长们的要求。老师可不想自己的学生学的舞蹈编导专业,上了大三却编排不出一台表演,那岂不是白学了这么多年,成了笑话。

    (本章完)

    完结站,手机输入()可直接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