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章 铁板一块
 与此同时,李祐也已经让人开始招募合适的水军下属了,当然,是非官方的。
 因为他手下的造船厂弄出的这些个新式战船,名义上也只是属于他个人的商船而已,所以打的旗号也不过是为出海的商队招募水手,只是这个筛选方式上更偏重于战斗力而已。
 对此周围人都表示了理解,毕竟出海航行吗,人不强壮点,能打一点,万一遇到那些个海盗,或者随时可以兼职干掉无本买卖的外国商船就不好了,大家都会对战斗力方面有所考量,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有实力的那些海商那里都得到了关照,李祐并不会抢他们的生意,而是会开辟属于自己的新航路,这些人自然也不会多加阻拦。
 关键是他们也不敢啊,李祐虽然只能管理齐州一地的文政,可却是实实在在的都督五州军事呢,真的想给这些人使点绊子,以李祐如今的掌控力,简直不要太容易。
 比如说给某些人安上个海盗的帽子,直接抄了对方的家都不是没可能。
 这些人如今可没有上达天听,甚至是阻碍某些对他们不利的政策实行的影响力,这还不是大明呢,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们也少有以海商为业的。
 只要李祐不是朝死里作,这些人对李祐都没什么办法,所以就算他们心里有顾虑,甚至心生不满,也只能憋着,谁让李祐拳头最大呢,他们再牛逼也不能不上岸。
 这也是李祐去弄那变种的“私掠许可证”的底气所在,在五州的地界内,没人敢不给他这个面子。
 李祐这样的招募,里面少不了会掺杂许多江湖草莽,谁让他没有这方面的班底呢,不过只要主体是受控制的,李祐就不用太担心的。
 还是之前说的,这些人就算在海上再牛逼,他们也是要上岸的,他们的家人也都在岸上呢,李祐也不担心他们会不受控制。
 除非这一船人都是绝情绝性,完全可以不要家人,打算跑去海外另起炉灶,重新安家的狠角色。
 把这些人召集起来,简单的训练一下,说明白李祐的底线和原则在哪里,剩下的就需要他们自己去历练了。
 李祐手下本来就有买来的海船,只不过原来单纯用来运输那些个海外小岛上建立的工坊出产的各色奢侈品,利用率还是比较低的。
 如今正好可以让这些人拿来练手,回头也好挑选其中的精锐充实到新式战船上去。
 而他们练手的对象,除了和那些差不多已经收到了李祐的招揽,得了私掠许可的众多所谓的武装商船一样的业务,去对付高句丽和倭国的沿海地带,当然也包括了那些个海盗自身。
 总有一些海盗会铤而走险,不顾李祐的警告,做出越线的举动。
 敢于对大唐商队动手的,自然是毫不犹豫的清除的对象,一些个不顾李祐的招揽,坚持和原本的黑心商人们交易,或者说销赃的家伙,当然也打击的范围内。
 最少也要给他们一些个警告,让他们知道如今到底是谁在这片北方水域上说了算。
 而五州之地的府兵们,尤其是驻扎在沿海地带的府兵们,也算是一定程度上做了李祐的爪牙。
 他们本来就是要受到李祐的节制的,命令他们对付海盗也是应当应分的,毫不过线,反而是为上分忧,为地方百姓保平安的举动。
 干掉一些个敢于对大唐百姓动手的海贼,自然也是有功无过。
 更何况在李祐的默许下,还有些私底下的好处可以落到他们手里,他们的干劲可是十足。
 这就和此时的航海技术有很大的关系了,不论是去往半岛三国如高句丽和新罗,又或者是去往倭国,人们选择的方法都是跟着季风和洋流的变化,在合适的季节里,沿着海岸线来航行。
 真个离开海岸太远,不论是补给还是辨别方向都会成问题,也就意味着会有生命危险,甚至是整船人都跟着倒霉。
 所以这些海贼不论在海外多么嚣张,哪怕他们真的斩断了过去,枉顾家人朋友的死活,他们也没法真正的离开陆地的支持,早晚还是得回来,那自然就要受到李祐的拿捏。
 等到手下这帮子未来的水军班底被训出个样子,理顺到能用的程度,那些个海贼应该也就被教训的差不多,知道这北方海域到底谁说话的声音最大,最管用了,到时新式战船正好也该入列了,挑选精锐充实过去正好。
 可以说李祐的计划是一环扣一环的,一点时间都没有浪费,也做到了以战代练,想必提升也是最快的。
 他这边毕竟身份比较敏感,前身又是个彻底的纨绔,确实没有这方面的班底。
 李祐如今有心想要在这里贯彻他自己的声音,到底还是要有个过程的。
 理顺了地面上的军政两方面,才能腾出手来朝深远的大海中迈进,也是为下一步对高句丽和倭国的战斗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在这段时间,在文政方面李祐实际上也是有所建树的,只不过表面上看这些功绩依然不属于他,而是他麾下两大得力干将薛大鼎和刘仁轨的杰作。
 在之前的试行过后,曲辕犁和砖窑在整个齐州境内都彻底的铺开了,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年的粮食产量再次增加也算是一个佐证。
 这里面自然也少不了李祐弄出来的堆肥和简单循环农业的作用,更高效的利用农家肥,顺便也改善下农家的卫生条件,减少一些疾病的发生,也就让齐州这边的非自然死亡率减少了许多,这自然又是一大政绩。
 后续这些东西也逐步的在李祐下辖的五州之地全面的进行了推行,也让另外四个州府跟着沾沾光,要不然李祐的话哪能在这些地方也那么好使啊。
 就算是对外李祐的骂名依然不少,可同样有些人会记得他的好不是,就比如说那些个州府的父母官们,还有同样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始作俑者的那些个军府众人。
 而真正让李祐的话在那些沿海的州府,尤其是那些个府兵们之中那么管用的,还是李祐拿出的另一个东西,那就是晒海盐的技术。
 虽然说大唐这边实行的是盐铁专营的政策,实际上盐政这块落实到各个地方还是不一样的。
 有盐井的地方,往往是可以直接用这个来抵扣税赋的,也有的干脆就把当地产的食[八一中文网 81zxz]盐当做了军资。
 主要也是考虑到各地的盐的品质,还有运输的便捷问题,会进行更加灵活的调拨。
 而李祐拿出来的这法子,自然不会无偿的送给沿海的百姓,而是让他弄成了军方专营的。
 一部分会作为当地的赋税部分运送到长安那边,极高品质的雪花盐如今也是长安城中众多达官贵人们趋之如骛的好东西。
 而另一些按照大唐的政策被直接留在各军府手中的,自然就成了利润点所在。
 不论是李祐拿去卖掉,还是那些个府兵们分润一二,反正好处都少不了。
 甚至当地的官员们也可以用这些海盐抵扣一些个赋税,对他们治下的民众,对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官声,都是有着切实的好处的,对此自然也是十分支持。
 换言之,用这海水晒盐的法子,李祐算是一定程度上把本是他名义上统辖着的五州之地,打造成了铁板一块。
 虽然不敢说这些人能对他做到一呼百应,叫着他们出去打天下都不带犹豫的,只是用来对付海贼的话那棵绝对是戮力同心啊。
 反正那私掠许可只是把他们原本收够了钱也只敢半遮半掩的做的事情,变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共识,关键是上头还有李祐这个大脑袋顶着,好处拿的都没少了。
 在当前这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情势之下,自然有的是人乐意私下里搀和一脚。
 表面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此不知情,或者装作敢怒而不敢言,更不敢管的状态。
 大家很有共识的打造了一番海晏河澄的美好局面,把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都给压了下去,从上到下贯彻的都是李祐的声音。
 对于李祐来说,这样做的好处也是没少了,他想办什么事更是方便的多。
 反正他也没打算造他那个便宜老子李世民的反,只不过想要做点实事,而且是对大唐有实在好处的实事而已,顺带着还能赚上很丰厚的一笔,又何乐而不为呢。
 再者这么做才更符合他的人设啊,一个不务正业,贪财好色,刮地三尺的死要钱纨绔子弟形象,或者说他就是在自污。
 真的让他去搜刮民脂民膏,李祐心理上那一关还过不去,况且他又不是没有合用的法子,何必去祸祸那些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哈哈呢。
 就像他现在这个做法,不只是让自己的腰包鼓起来,手底下人也都跟着获得了实打实的好处,普通民众也跟着一同受益了。
 甚至大部分的海贼都开拓了业务,无非面对的抵抗激烈了点,可他们本来干的就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买卖,有死伤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大概唯一苦难的就是周遭那些个不停遭遇海贼盗匪的国家了吧,不过对于高句丽和倭国的倒霉,李祐本就是乐见其成的。
 顺带着他还保护了大唐的商人和沿海百姓呢,简直是善莫大焉。
 当然一如既往的,这些事情李祐只需要拿主意就行了,具体的落实自然有下面的人去做。
 在人事安排方面武则天还是很有天赋的,也很有章法。
 而李祐有数量众多的小密探,帮他时不时去查探一些要害位置的管事的情况就行。
 只要这些人没有行差就错,整体上多半也不至于走歪了,总体的进展也就一直比较顺利的样子。
 赶在新式战船真个可以下水以前,已经出发了有段时间的杨氏母女,总算是平安到达了齐州。
 一路上有脱脱的保护,还有一些兵士护送,她们倒是无惊无险的顺利到来,只不过可能心理上的煎熬更多一些。
 早就得了信的李祐,很是郑重其事的带着武则天出去迎接了自己的丈母娘和小姨子一行。
 相比起上一次的相见,这娘俩的行头可是寒酸了不少,脸上不只是长时间赶路带来的风尘仆仆还有劳累,显而易见的还有精神上的煎熬。
 看来她们这段时间的经历确实不太美妙,要不然也不至于脸色差到这个程度。
 来的既然是丈母娘和小姨子,李祐自然不会搞出太大的阵仗来。
 更何况她们这次过来可不算是多么鲜亮的事,一定意义上说算是被家人排挤出来,不得不来投奔女婿的,有寄人篱下的嫌疑。
 甚至她们考虑的可能还要更多一些,这寄住的时间长了,难保有些瓜田李下的捕风捉影,好说不好听啊。
 简单的寒暄了两句,李祐就打发了那些如今应国公府的人手,只留下脱脱等少数照料杨氏母女俩起居的人,就回了齐王府。
 有很多事李祐明明知道,却只能装作不知,就比如说武元庆和武元爽哥俩死于马上风,就比如应国公府里上演的大宅门好戏,又比如杨氏母女俩的遭遇。
 而这些又是杨氏母女俩很想要倾吐的心事,还不只是对着武则天,也少不了说给李祐这个一直被她们当做了主心骨的女婿听。
 李祐听的其实是有点尴尬的,还要配合她们装出自己完全不知情的样子,这就比较考验演技了,好在李祐怎么说也是久经考验的,这种场面还难不倒他。
 好好招待了杨氏母女俩一顿好吃的,当然也少不了好好安慰她们一番,并且表示她们想住多久住多久,以后小姨子的婚事他也可以帮忙料理,就把齐王府当她们自己家就是。
 总算让她们安顿了下来,李祐回去就开始关注起了武则天的情况。
 她这听自己妹妹和母亲讲述这段时间的经历时,一会直呼痛快,一会咬牙切齿的,这情绪变化的比较激烈啊。
 也不知道干掉她那俩禽兽哥哥这一步到底有没有走对,这就需要从武则天身上来验证一下了。
 不过武则天这妹子竟然主动骑了上来,这是几个意思?是开心啊,还是激动啊?
 总算征服了想要宣泄情绪的小野马,李祐搂着武则天静静的睡了过去,睡梦中就听到了一句有点熟悉的话:
“大郎,该吃药了……”
()
 因为他手下的造船厂弄出的这些个新式战船,名义上也只是属于他个人的商船而已,所以打的旗号也不过是为出海的商队招募水手,只是这个筛选方式上更偏重于战斗力而已。
 对此周围人都表示了理解,毕竟出海航行吗,人不强壮点,能打一点,万一遇到那些个海盗,或者随时可以兼职干掉无本买卖的外国商船就不好了,大家都会对战斗力方面有所考量,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有实力的那些海商那里都得到了关照,李祐并不会抢他们的生意,而是会开辟属于自己的新航路,这些人自然也不会多加阻拦。
 关键是他们也不敢啊,李祐虽然只能管理齐州一地的文政,可却是实实在在的都督五州军事呢,真的想给这些人使点绊子,以李祐如今的掌控力,简直不要太容易。
 比如说给某些人安上个海盗的帽子,直接抄了对方的家都不是没可能。
 这些人如今可没有上达天听,甚至是阻碍某些对他们不利的政策实行的影响力,这还不是大明呢,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们也少有以海商为业的。
 只要李祐不是朝死里作,这些人对李祐都没什么办法,所以就算他们心里有顾虑,甚至心生不满,也只能憋着,谁让李祐拳头最大呢,他们再牛逼也不能不上岸。
 这也是李祐去弄那变种的“私掠许可证”的底气所在,在五州的地界内,没人敢不给他这个面子。
 李祐这样的招募,里面少不了会掺杂许多江湖草莽,谁让他没有这方面的班底呢,不过只要主体是受控制的,李祐就不用太担心的。
 还是之前说的,这些人就算在海上再牛逼,他们也是要上岸的,他们的家人也都在岸上呢,李祐也不担心他们会不受控制。
 除非这一船人都是绝情绝性,完全可以不要家人,打算跑去海外另起炉灶,重新安家的狠角色。
 把这些人召集起来,简单的训练一下,说明白李祐的底线和原则在哪里,剩下的就需要他们自己去历练了。
 李祐手下本来就有买来的海船,只不过原来单纯用来运输那些个海外小岛上建立的工坊出产的各色奢侈品,利用率还是比较低的。
 如今正好可以让这些人拿来练手,回头也好挑选其中的精锐充实到新式战船上去。
 而他们练手的对象,除了和那些差不多已经收到了李祐的招揽,得了私掠许可的众多所谓的武装商船一样的业务,去对付高句丽和倭国的沿海地带,当然也包括了那些个海盗自身。
 总有一些海盗会铤而走险,不顾李祐的警告,做出越线的举动。
 敢于对大唐商队动手的,自然是毫不犹豫的清除的对象,一些个不顾李祐的招揽,坚持和原本的黑心商人们交易,或者说销赃的家伙,当然也打击的范围内。
 最少也要给他们一些个警告,让他们知道如今到底是谁在这片北方水域上说了算。
 而五州之地的府兵们,尤其是驻扎在沿海地带的府兵们,也算是一定程度上做了李祐的爪牙。
 他们本来就是要受到李祐的节制的,命令他们对付海盗也是应当应分的,毫不过线,反而是为上分忧,为地方百姓保平安的举动。
 干掉一些个敢于对大唐百姓动手的海贼,自然也是有功无过。
 更何况在李祐的默许下,还有些私底下的好处可以落到他们手里,他们的干劲可是十足。
 这就和此时的航海技术有很大的关系了,不论是去往半岛三国如高句丽和新罗,又或者是去往倭国,人们选择的方法都是跟着季风和洋流的变化,在合适的季节里,沿着海岸线来航行。
 真个离开海岸太远,不论是补给还是辨别方向都会成问题,也就意味着会有生命危险,甚至是整船人都跟着倒霉。
 所以这些海贼不论在海外多么嚣张,哪怕他们真的斩断了过去,枉顾家人朋友的死活,他们也没法真正的离开陆地的支持,早晚还是得回来,那自然就要受到李祐的拿捏。
 等到手下这帮子未来的水军班底被训出个样子,理顺到能用的程度,那些个海贼应该也就被教训的差不多,知道这北方海域到底谁说话的声音最大,最管用了,到时新式战船正好也该入列了,挑选精锐充实过去正好。
 可以说李祐的计划是一环扣一环的,一点时间都没有浪费,也做到了以战代练,想必提升也是最快的。
 他这边毕竟身份比较敏感,前身又是个彻底的纨绔,确实没有这方面的班底。
 李祐如今有心想要在这里贯彻他自己的声音,到底还是要有个过程的。
 理顺了地面上的军政两方面,才能腾出手来朝深远的大海中迈进,也是为下一步对高句丽和倭国的战斗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在这段时间,在文政方面李祐实际上也是有所建树的,只不过表面上看这些功绩依然不属于他,而是他麾下两大得力干将薛大鼎和刘仁轨的杰作。
 在之前的试行过后,曲辕犁和砖窑在整个齐州境内都彻底的铺开了,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年的粮食产量再次增加也算是一个佐证。
 这里面自然也少不了李祐弄出来的堆肥和简单循环农业的作用,更高效的利用农家肥,顺便也改善下农家的卫生条件,减少一些疾病的发生,也就让齐州这边的非自然死亡率减少了许多,这自然又是一大政绩。
 后续这些东西也逐步的在李祐下辖的五州之地全面的进行了推行,也让另外四个州府跟着沾沾光,要不然李祐的话哪能在这些地方也那么好使啊。
 就算是对外李祐的骂名依然不少,可同样有些人会记得他的好不是,就比如说那些个州府的父母官们,还有同样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始作俑者的那些个军府众人。
 而真正让李祐的话在那些沿海的州府,尤其是那些个府兵们之中那么管用的,还是李祐拿出的另一个东西,那就是晒海盐的技术。
 虽然说大唐这边实行的是盐铁专营的政策,实际上盐政这块落实到各个地方还是不一样的。
 有盐井的地方,往往是可以直接用这个来抵扣税赋的,也有的干脆就把当地产的食[八一中文网 81zxz]盐当做了军资。
 主要也是考虑到各地的盐的品质,还有运输的便捷问题,会进行更加灵活的调拨。
 而李祐拿出来的这法子,自然不会无偿的送给沿海的百姓,而是让他弄成了军方专营的。
 一部分会作为当地的赋税部分运送到长安那边,极高品质的雪花盐如今也是长安城中众多达官贵人们趋之如骛的好东西。
 而另一些按照大唐的政策被直接留在各军府手中的,自然就成了利润点所在。
 不论是李祐拿去卖掉,还是那些个府兵们分润一二,反正好处都少不了。
 甚至当地的官员们也可以用这些海盐抵扣一些个赋税,对他们治下的民众,对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官声,都是有着切实的好处的,对此自然也是十分支持。
 换言之,用这海水晒盐的法子,李祐算是一定程度上把本是他名义上统辖着的五州之地,打造成了铁板一块。
 虽然不敢说这些人能对他做到一呼百应,叫着他们出去打天下都不带犹豫的,只是用来对付海贼的话那棵绝对是戮力同心啊。
 反正那私掠许可只是把他们原本收够了钱也只敢半遮半掩的做的事情,变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共识,关键是上头还有李祐这个大脑袋顶着,好处拿的都没少了。
 在当前这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情势之下,自然有的是人乐意私下里搀和一脚。
 表面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此不知情,或者装作敢怒而不敢言,更不敢管的状态。
 大家很有共识的打造了一番海晏河澄的美好局面,把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都给压了下去,从上到下贯彻的都是李祐的声音。
 对于李祐来说,这样做的好处也是没少了,他想办什么事更是方便的多。
 反正他也没打算造他那个便宜老子李世民的反,只不过想要做点实事,而且是对大唐有实在好处的实事而已,顺带着还能赚上很丰厚的一笔,又何乐而不为呢。
 再者这么做才更符合他的人设啊,一个不务正业,贪财好色,刮地三尺的死要钱纨绔子弟形象,或者说他就是在自污。
 真的让他去搜刮民脂民膏,李祐心理上那一关还过不去,况且他又不是没有合用的法子,何必去祸祸那些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哈哈呢。
 就像他现在这个做法,不只是让自己的腰包鼓起来,手底下人也都跟着获得了实打实的好处,普通民众也跟着一同受益了。
 甚至大部分的海贼都开拓了业务,无非面对的抵抗激烈了点,可他们本来干的就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买卖,有死伤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大概唯一苦难的就是周遭那些个不停遭遇海贼盗匪的国家了吧,不过对于高句丽和倭国的倒霉,李祐本就是乐见其成的。
 顺带着他还保护了大唐的商人和沿海百姓呢,简直是善莫大焉。
 当然一如既往的,这些事情李祐只需要拿主意就行了,具体的落实自然有下面的人去做。
 在人事安排方面武则天还是很有天赋的,也很有章法。
 而李祐有数量众多的小密探,帮他时不时去查探一些要害位置的管事的情况就行。
 只要这些人没有行差就错,整体上多半也不至于走歪了,总体的进展也就一直比较顺利的样子。
 赶在新式战船真个可以下水以前,已经出发了有段时间的杨氏母女,总算是平安到达了齐州。
 一路上有脱脱的保护,还有一些兵士护送,她们倒是无惊无险的顺利到来,只不过可能心理上的煎熬更多一些。
 早就得了信的李祐,很是郑重其事的带着武则天出去迎接了自己的丈母娘和小姨子一行。
 相比起上一次的相见,这娘俩的行头可是寒酸了不少,脸上不只是长时间赶路带来的风尘仆仆还有劳累,显而易见的还有精神上的煎熬。
 看来她们这段时间的经历确实不太美妙,要不然也不至于脸色差到这个程度。
 来的既然是丈母娘和小姨子,李祐自然不会搞出太大的阵仗来。
 更何况她们这次过来可不算是多么鲜亮的事,一定意义上说算是被家人排挤出来,不得不来投奔女婿的,有寄人篱下的嫌疑。
 甚至她们考虑的可能还要更多一些,这寄住的时间长了,难保有些瓜田李下的捕风捉影,好说不好听啊。
 简单的寒暄了两句,李祐就打发了那些如今应国公府的人手,只留下脱脱等少数照料杨氏母女俩起居的人,就回了齐王府。
 有很多事李祐明明知道,却只能装作不知,就比如说武元庆和武元爽哥俩死于马上风,就比如应国公府里上演的大宅门好戏,又比如杨氏母女俩的遭遇。
 而这些又是杨氏母女俩很想要倾吐的心事,还不只是对着武则天,也少不了说给李祐这个一直被她们当做了主心骨的女婿听。
 李祐听的其实是有点尴尬的,还要配合她们装出自己完全不知情的样子,这就比较考验演技了,好在李祐怎么说也是久经考验的,这种场面还难不倒他。
 好好招待了杨氏母女俩一顿好吃的,当然也少不了好好安慰她们一番,并且表示她们想住多久住多久,以后小姨子的婚事他也可以帮忙料理,就把齐王府当她们自己家就是。
 总算让她们安顿了下来,李祐回去就开始关注起了武则天的情况。
 她这听自己妹妹和母亲讲述这段时间的经历时,一会直呼痛快,一会咬牙切齿的,这情绪变化的比较激烈啊。
 也不知道干掉她那俩禽兽哥哥这一步到底有没有走对,这就需要从武则天身上来验证一下了。
 不过武则天这妹子竟然主动骑了上来,这是几个意思?是开心啊,还是激动啊?
 总算征服了想要宣泄情绪的小野马,李祐搂着武则天静静的睡了过去,睡梦中就听到了一句有点熟悉的话:
“大郎,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