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安之地皆清欢
字体: 16 + -

第八十三章 琴剑合

    苏晏歆从小心悸的毛病是从她母亲张氏那里遗传来的。

    张氏虽是苏家主母,但常年养着病,将后院里的事都分给了几个姨娘去打理了。

    母亲大概是这世上最懂女儿的人了。

    “娘小时候与自己的胞兄都没怎么接触过,他们就出门打拼去了,依稀记得,与娘最亲密的,还是姨娘屋里的一个妹妹。”

    丫鬟们见今日天气不错,就劝着张氏出门晒太阳,顺便把小姐也叫来陪着说话。

    “娘,您坐下跟歆儿讲吧。”

    “后来家里的琴行生意越做越好了,发家致富,哥哥们才回了家,各自成家。”

    “那您呢?您与爹爹是怎么认识的?”

    苏幕年轻时可谓一表人才,是当时苏州不少女子的梦中情郎。

    张氏替女儿打理碎发,虽然日光正盛,但手指尖还是微凉“家妹善抚琴,很想跟着几个哥哥到酒楼里去听最时兴的曲儿。但姨娘又是个胆小懦弱的,不敢求着阿爹。所以,你姨母便亲自来求了我,让我带她出门吃酒去。”

    普通商户家并不像官宦人家,将自己府里女眷的出行管得那么严格,张氏小时候总是被几个哥哥带在身边,出门的机会更是多了去了。

    “恰巧那时候,去的是你爹爹最爱的酒楼。我那时候作男子打扮,第一眼就从人群中看到了你爹爹,便心生爱慕。”

    “好一段佳话娘,那后来呢?”

    “后来呀,你姨母嫌弃人家酒楼的琴师琴技太过华丽,非要去跟人家讲理。再后来,她弹了一曲,名动苏州。”

    当年张氏同父异母的妹妹,从小就对古琴抱有浓厚的兴趣,跟着父亲在琴行做生意,遇到懂琴的人就上去攀谈,不懂装懂的便直率地表达不喜。

    父亲觉得她坏了自己的生意,就让姨娘把她好好管着,再也不让她进琴行了。

    后来,家里几个兄长回来帮衬父亲后,张氏终于有了理由再跟哥哥们出去吃酒了,这时候便都会带上妹妹。

    小张氏自命不凡,但琴技确实高人一等。

    那时候的苏幕,与侯爷府和宁康王府走得近。苏幕初次见张氏时,便正好和王爷侯爷在一起。宁康王很喜欢小张氏的琴声,就派人去她家里拜访了她的父亲,第二日就派人来接走了小张氏。

    小张氏第一次进京,人生地不熟地跟在宁康王的马车队后面。

    有下人在她耳边道“姑娘好福气,跟着我家王爷,保准吃香的喝辣的,享受荣华富贵,下辈子都不用愁啦!”

    “是啊是啊,姑娘你运气真好。王爷最近刚得了空去苏州,你就遇到了,真是羡煞旁人!”

    本来小张氏是宁康王准备带进宫里做宫廷乐师的,可人家好像志不在此。

    “哦?你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当宁康王提议,小张氏立马拒绝时,下人们的脸都青了,都心想着,这么好个姑娘,怎么不懂规矩,这下可坏了!

    没想到,宁康王态度十分亲和,还主动询问对方理由。

    “高山流水觅知音。小女子学琴,是为了寻觅懂它的人,并不想愉悦宾客。还请殿下恕罪。”

    林莺儿又被父亲逼着来拜访宁康王了,人还没踏进门,就听见小张氏这么说。

    “好一个高山流水觅知音。王爷,能否赏脸,将这个琴师赐给我?”

    林莺儿最是欣赏女子的自命不凡和过人的天赋。两人很投缘,很快就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既然是宁康王赐的人,林府也不好说什么,上上下下都对小张氏态度恭敬。

    林莺儿跟小张氏说了很多秘密,两人时不时还会摒退下人,一人抚琴,一人舞剑,照着民间话本里写的那样,琴剑合一。

    小张氏向她讲述着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林家大小姐的整颗心早就飘到墙外去了。

    再后来,小张氏把琴送给她做礼物。林莺儿逃出府后,徐雁北还专程跑回来,在林府严防死守的情况下,偷走了这把琴。

    小张氏被父亲打死的消息传来,林莺儿发誓这辈子与林府再无瓜葛。

    至此,张氏讲完这段故事后,泪流满面。

    苏晏歆替母亲擦泪,言语宽慰半晌,又听母亲道“这一切,还是林家大小姐派人来告诉我的”

    “可她不是早就逃出去了么?”

    张氏摇头,不解道“那时候,宁康王的势力早不如前,林府再也不敢与之有来往,所以才不顾宁康王的面子,活活将家妹打死众人倒戈得如此迅速,世事难料。在那之后,是有人曾将事情的原委写在信上,叫人交到了我手上,送信那人只说自己是林家大小姐的仆人,我也不知”

    苏晏歆心里还是有很多疑团没有解开。她让母亲命人将那封信拿出来,让她看看。

    “普通的黄麻纸,”苏晏歆大致看了看那封信,“字迹娟秀,倒是像女子所写。信使呢?娘可还记得那信使长什么模样?”

    “就是普通信使罢了,况且这么多年过去了,娘也记不清了。”

    苏晏歆思索着,看来从信使下手是找不出什么线索了。

    黄麻纸的造纸厂有很多,大都集中在南方。贵族家里用的都是上好的宣纸,还只从那几家作坊里买。查起来,范围太大了

    那么后来呢,林莺儿逃出来之后又去了哪里?

    当时的徐淮南已经和北斗刀派决裂,还带走了门派的名器,天水刀。后来,徐雁北还受门派嘱托,拿回这把刀,被林绣娘打回去了好几次。

    渐渐地,林绣娘在江湖中名声大振,徐雁北羞愧难当,干脆也不回门派了,在南阳开了家醉仙楼,与绣剑庄对着干。

    其实林绣娘这么多年不肯还刀的原因,在于她还想从徐怀民那里得到一些北斗心经《四海升平》里的秘籍,助自己一臂之力。

    往事种种,再去耿耿于怀,便无趣了。

    林绣娘是个干脆爽快之人,现下只专心于修炼心经,别的什么都提不起兴趣。除了将仇清欢纳入自己的门派。

    话说回来,林绣娘也并非一无是处。当年凭借柳瑶琴,终于突破了《绣阳心经》的第八重,成功地在没有走火入魔的情况下精进了心法,武林众人都对她有所改观。

    这名声一响,便响到了苏州。

    “柳瑶琴以前倒是没听说过琴也能当武器,林绣娘果真不简单!”苏华轲的声音在书房里响起,苏晏歆正端着一盘果子朝书房走。

    “虽是女流之辈,但也不输男子。轲儿,你还得多学学。”

    “父亲教训的是”

    苏晏歆推门而入“爹爹,您又在教训二哥了。依歆儿看,二哥做得挺好的,您就别不满足啦!歆儿给您捏捏肩吧!”

    张氏听女儿提起此事,没握住手中的茶杯,碎掉的瓷片散落在地上。

    她用极小的声音说着“柳瑶柳瑶那是她给自己起的名字她当年还想着去外面弹曲给人听,便起了这么个名字”

    “娘!您心梗又犯了!阿奈,阿凉,你们快帮忙扶着我娘!”

    下人们一阵手忙脚乱。

    张氏心梗,疼地晕了过去,半日不见醒来。

    苏晏歆明白了母亲的心结。母亲一直不肯相信自己的妹妹就这样死了,想亲自向林家大小姐问个清楚。

    于是,她找到了自己的哥哥。

    落雪阁内,苏华轲坐在亭中看书,亭下站着他的几个部下,看见苏小姐来了,都有些惊讶“二小姐,您怎么来了”

    “歆儿?”亭下的动静,惊动了苏华轲。

    苏晏歆直截了当地告诉了他自己来的目的。

    苏华轲有些为难道“歆儿,不是哥哥不帮你只是,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这么大的事,我也做不了主啊!”

    “二哥,你只需告诉我,父亲是不是有南下的打算?”

    “这听闻十安表弟有难,特意向父亲求助,父亲是有些动容”

    “想必父亲一定忙着清点人马。二哥,您能不能捎上我?”

    苏华轲就像见到鬼一样,摆着手,惊恐道“此行我不去的!父亲让我留下来打理内务,我可帮不了你啊!”

    苏晏歆还是不依不饶“那你借我一些人手。阿音一个人忙不过来的求你了,二哥!你不是最心疼我了吗?”

    按理来说,阿音是许十安的麾下,带人也是带许十安的人。可自从他离开了苏府,大多数人都跟着他南下了,后来一直从吴越盟调派人手,南阳一带全是他安插好了的眼线。苏幕也不敢轻易将人调回来,怕动静太大,给侄子引去杀身之祸。

    苏华轲还是松口了,借了苏晏歆一队人马。

    后来,在苏幕出发前,苏晏歆就悄悄逃离了苏府。

    苏幕发了好大一通火,还得要耐着性子去安慰张氏,生怕她又晕过去“你放心,歆儿身边有安儿跟着,不会有事的。她只是胡闹惯了,等她回来了,我会好好跟她说的。”

    “老爷你不要责怪歆儿,是我平时太过纵容她了。”

    “夫人想多了,我怎么会怪她呢”

    苏晏歆偷偷跑出来,第一反应是去找表哥,然后再慢慢找机会拜访绣剑庄。没想到,后来发生了那么多事,被爹爹带回了苏州,就再也没机会出来了。

    表哥取消了与自己的婚约,又正式卸下了左护法的职位,离开了苏府。这让她的心情消沉低迷了好长一段时间。

    但转念一想,不如趁这个机会来一出苦肉计。

    于是,这才有了第二次出府的机会。

    在路上听阿音讲了许多最近发生的事。阿音总是赶在她们马车前,在下一个地点与她们汇合,大概那些故事都是从表哥那里听来的吧想到这里,心下一暖。

    就这样,一路安慰着自己,便到了青城。

    听闻林庄主对外人很客套,让人难以亲近,除了自家弟子之外,她几乎不与外人多说一句话。除了仇清欢。

    所以,苏晏歆才决定先来青城寨找到仇姑娘。

    可惜仇寨主告诉她,清欢还没回来,不知道去哪里疯了。寨里的一个名叫惊蛰的小姑娘又告诉她,清欢出去都两个多月了,不知道还回不回来

    可真有意思,亲娘还不如同门师妹关心自己得多。

    于是她就这么干等着,没事总爱听听书,在青城山上走走。

    终于等到了仇清欢回来,听说表哥也在,还受了新伤但表哥望向让自己脱臼的“罪魁祸首”时,眼里分明全是宠溺和爱护,哪里来的怨恨呢?

    黯然神伤,这样的心情,只能自己去承受。

    好不容易讲明白了自己来拜访林绣娘的所有原因,苏晏歆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林庄主,前来叨扰,先给您赔个不是。但晚辈说了这么多,并非为了讨回柳瑶琴晚辈,想跟着您修习古琴心法!”

    两个人聊完出来后,门外面就只有素慈一个人守着了。

    “清欢跟素心呢?”

    素慈叹口气“指不定在哪棵树上喝酒呢庄主,您管管吧!仇姑娘不常来也就算了,素心也跟着胡闹”

    林绣娘喜笑颜开,乐得清闲“随她们去吧。”

    正如素慈所说,仇清欢还真和素心躺在树枝上,翘着二郎腿喝酒呢。

    脸颊红红的,很快,身上也热了起来。

    “素心我说你这酒是不是掺了水啊,怎么喝着没味儿了!”

    素心的酒量却不如她,趴在枝头呼呼大睡。

    仇清欢转过头去看她一眼,忍不住笑了出来。

    “文竹夫子说得好,今朝有酒今朝醉!”

    身子热起来就想抽出韧锦胡乱练武。隐隐有琴音从远处传来。

    令清欢心旷神怡,那琴音悠悠,就像溪水在潺潺流动,每一个音符都在剑尖跳动,引着她去找下一个招式该指向何方。

    琴声穿过刚长出新芽的绿枝,穿过三弯港飘进船帘,穿过仇清欢的发丝间,与淡淡暗香纠缠在一起。

    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酣畅淋漓,韧锦就好像知道自己该去哪里似的,清欢只需要稍稍一用力,就是一个干净利落的出招,剑刃随后又在空中飞舞起来。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古琴心法?

    琴声,便是从那把柳瑶琴里发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