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上霜
字体: 16 + -

第17章 卧龙驿,云间坊

    卧龙驿位于南阳西南数百里,这里山水环绕,景色怡人,引得诸多隐士争相在此隐居。

    著名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也是发迹于此,所以喜欢寻古的人也常来此地。

    不过,最近多来了许多人,大多是冲着本月开放的云间坊而来。

    与众多人不同的是,李星佑对于所谓的云间坊一无所知。

    他只好寻着一个小酒馆,坐下点了壶酒,向伙计问道:“伙计,这些人都冲着云间坊而来,但这云间坊是个什么地方啊,竟引得这许多人?”

    伙计见他一身锦缎白衣以为是个过来游玩的公子哥,就笑着道:“一看公子您就不常来卧龙驿,这里的人哪儿有不知道云间坊的。”

    “是如此。我从南边来,只是来游玩的。伙计何不与我说说,这多出来的酒钱就算做给你的小钱。”李星佑很上道地递上一块银锞子给伙计,示意他说完。

    伙计看着银子到手大喜过望,态度更加恭顺道:“小人看公子贵气盈面,似乎是有大气运要来了。您问的这云间坊来头似乎很大,主人很神秘,但却将这坊市经营的很繁盛。这些年也有些人来闹事却是最后都没了音信。其实众人来云间坊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为了功法典籍,为了神兵利器。云间坊独特就独特在除了以物易物之外的以诗易物。许多才子佳人来此就为了用好的诗文换取神功宝典为家族之用。”

    “那又与我的气运有何关联?”李星佑不禁好奇道。

    “公子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伙计清了清嗓子又道:“公子一看就是一表人才,在那比诗大会上一首诗必能独占鳌头,那不但神功宝典入手,还有可能收获佳人芳心抱得美人归,如何不是大气运呢?”

    李星佑刚开始听他拍马屁还是挺受用的,不过之后越说越离谱就赶忙让他停下。

    “公子,最后告诉你个最隐秘的消息。”

    “什么消息?”

    “听说今年那云间坊的神秘主人会现身讲道。”

    “讲道?”

    “就是讲修炼上的道理。”

    “好了,谢谢伙计。”李星佑觉得伙计也没什么可以向他透露了,果断让他退下,自己一人喝起酒来。

    因为云间坊开市是在亥时,那是夜深人静,万家灯灭的时候,如今刚到戌时,天色将黑未黑,离亥时还尚早,他一个人坐在靠窗的座位上,看着窗外天边的那一抹胭红思绪飘飞。

    “兄台,此地可还有人?”一个陌生的声音将他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

    他看着眼前的与自己年纪相近的男子道:“只有我一个,你若想坐就坐吧。”

    他刚一说完,男子道了声谢就在他对面坐了下来。对方自来熟的与他攀谈,他也是颇为无奈。

    “兄台也是为这云间坊来的吧?我也是。只不过这里还真是偏僻,我从南阳走了数日才找到这儿。你是从哪儿来的?”

    我不动声色地道:“樊城。”

    只听那男子惊叫道:“樊城我知道,就是前不久大败襄阳军的地方。你认识李逍遥不?我特别崇拜他,征战沙场,简直太无敌了!听说他只用了千人就打败了十倍于己的敌人……”

    第一次从陌生人口中听到自己的名字,而且这个人还是一个他素未谋面的粉丝,他也是哭笑不得。

    不过他并没有暴露身份,只是笑了笑道:“自然认识。他是我兄弟,我叫李星海,字翰文。这是第一次出来,还请兄台照应着些。”

    男子一副八卦脸,似乎还想扒一扒,但却是不得不作罢。

    “翰文兄,叫我岐山就行了。我是个直性子人,看你很是合得来,就想交个朋友。正好这云间坊同行也算有个伴。”赵岐山也算是个性情中人,直接邀请李星佑与他同行,想与他结交。

    对于他的好意,李星佑也不好拒绝,只好点了点头应了。最主要他是看出赵岐山是性格就是如此,不是有什么不怀好意的人。

    再说,这云间坊他也没来过有个人同行也是不错。

    赵岐山提起酒壶为李星佑和他自己斟满酒,率先举起酒杯邀他共饮。

    两人在月色下对饮,在酒精的催化下,倒也相谈甚欢。

    直到亥时已到,在那卧龙驿云间坊的一片区域的钟声响起,在卧龙驿各处的人纷纷向那里赶去。

    李星佑与赵岐山也动身前往,看着形形色色的人朝云间坊赶去,有坐在宝马香车上的贵公子小姐,有拿着折扇身着青衫的书生,有背着长剑大刀的侠客,有披着黑斗篷的神秘人,也有拄着拐杖的老者。

    李星佑与赵岐山皆是大开眼界,这些人没一个简单的,不是有大背景就是身怀高超武艺,其中那些看起来孱弱的老者最是骇人,有贵公子嫌一老者挡了道想要一顿鞭打,却不料老者身形如鬼魅,不待他一鞭子落下,他自己的人头便已落地,连一丝血星都没有溅到老者身上。

    周边众人皆是骇然,李星佑也是如此,这老者最少也大通境的高手,他和赵岐山猜测道。

    不敢久留,他们两人均是运起身法朝云间坊赶去。

    李星佑不禁好奇:这赵岐山到底是何来历,自己的《七玄步》是竹叟求自武当的身法密典且已经练至大成,却也是被他轻松赶上。

    接着,又有几道身影如流光从他身边飞过,他不禁感叹:“真是小看了天下英雄啊!果然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远远的坊市轮廓渐渐显现,却是如有云雾遮拢看不太清楚,直到他运起《大虚空炼神妙法》,周围才渐渐清晰起来。

    他看后不禁啧啧称奇:“这云间坊果然名不虚传,仿若建在云间一般,内里另有乾坤,亭台楼阁,水榭歌台,此时处处挂满了纸灯,将这里照得如同白昼,外面却是一点也看不出来。”

    “我现在倒是有些好奇这里的主人是谁了?听说今晚能够见到,真是期待啊!”赵岐山也是第一次来,显得惊异非常。

    “放心,会见到的。走,咱先过去看看。”李星佑指了指旁边那一条人特别多的街道。

    街道两旁有许多小摊,大多是些人借机会把一些见不得人的东西拿过来抛售,甚至有些是从宫里流出来的。

    有些古玩典籍,功法兵器,大多来路不正,可是这地方不管你来路正不正,只要有人看上了就能交易,交易完了也就没事了,正如伙计所说,这里的人大多是常客,没有人敢闹事。

    一路走来,李星祐一件东西都没买,倒是赵岐山换了几个小挂件。

    终于,他在一个摊位上停了下来,看着摊位上的一本残卷。

    摊主一见有顾客上门立刻招呼道:“这位公子看上这本《大风诀》了吗?不瞒你说,这是一位大通境的高手尽其一生研究出的一门功法,只因无人练会被辗转多人,现已只剩下残卷。如果公子喜欢的话,我算你个半价,五百两您拿走。”

    赵岐山闻言满脸愤怒地呵斥:“你这不是坑人嘛!这本破功法没人练会也就算了,还是个残卷,人练了说不定还会走火入魔,你还敢要五百两,你可真敢开口啊!”

    摊主见赵岐山一脸凶神恶煞却是理也没理,不耐烦地问道:“你们买不买?不卖赶紧走,别耽误我生意。”

    赵岐山气得就要冲上去胖揍那摊主一顿,幸好被他拦下,他拿出一块金子给摊主就带着《大风诀》和赵岐山离开了。

    只不过,赵岐山还是有些愤愤不平:“翰文兄,要不是你拦我,我早就把那个贪得无厌的家伙打得满脸开花了。现在真是想想他的嘴脸就气。”

    “你可别再惹事了,幸好我拦住了你。这里闹事的人可都活不长,没看那些强的离谱的老者也不敢造次吗?我敢肯定你一出手,必定有人暗中取你性命。”李星佑见他一脸不满,提醒他注意点,以免丢了小命。

    赵岐山终于反应过来,也不再愤愤不平,他不是个蠢人,形势他还是看得懂的。

    李星佑这回也是有了收获,算是捡了大漏。这《大风诀》倒不算什么,重要的是里面夹带的一页金纸。

    要不是他的《大虚空炼神妙法》神妙,六感敏锐,他也没办法发现那一页金纸的秘密。金纸上写着“御风道”三个古篆字,之后均是讲解如何利用风的御风之术,这对于他的身法以及拂风掌都有着极大的用处。

    不过此时并不是参悟的好时刻,便将古书揣进怀里。

    话说那摊主以为自己赚大了,那本无人问津的烂书竟然卖给了个冤大头,竟是卖到五百两的高价,想想都让他兴奋不已。不过如果让他知道书内另有乾坤,不知道他会不会气得吐血。

    赵岐山实在不知道李星佑买这烂书有什么用,心里替他不爽。

    不知不觉两人来到一个地方,众人不停地叫喊着,让两人好奇。

    好不容易挤进人群,看到那点缀的犹如花丛的舞台上摆着一盏盏精巧绝伦的花灯,每盏花灯后皆是站着一个眼泪涟涟的美貌小萝莉,众多男性正看着她们露出狼性的目光,而许多女性却是对此嗤之以鼻。

    只见一位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半老徐娘用着腻人的腔调:“众位公子老爷,看看吧,这里有六盏花灯,每个花灯都对应着一位美人,只要能做出极好的诗词题在这花灯上,小美人就属于你了。各位还在等什么呢?”

    “我来。”

    “我先来。”

    “小美人,我来了。”

    “这小美人看着脸蛋和身段绝对是倾城的货色,长大了绝对是妖孽般的存在啊。”

    听着众多男子的污言秽语,李星佑和赵岐山都皱了皱眉头,不过这次赵岐山没有冲动地起来出头,倒是李星佑站了起来道:“谁敢与我千幻书生抢?”

    众人一怔,看向那所谓的“千幻书生”,只见那人面如冠玉,眼带星芒,飞身落于台上,白衣飘飘如同谪仙,让人心神摇动。

    赵岐山一看身边,只见身边一空李星佑已然不见,再看台上那“千幻书生”可不就是李星佑?不禁愕然道:“不是说不惹事吗?这次冲的比我都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