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上霜
字体: 16 + -

第15章 大胜之后,各方异动

    第二天天已大亮,江月缓缓睁开眼,一摸床头什么都没摸到,跳下床来看着空无一人的营帐。

    她心中十分惊慌,她甚至以为昨晚的甜蜜都是做的美梦,但美梦为什么会那么真实呢!

    “月儿,你干嘛呢?怎么不穿鞋子就下床了?”李星佑端着一盘子饭食,看到她光着脚站在那儿,急忙放下东西跑来有些责怪地道。

    江月见到李星佑,一颗心终于定了下来。她眼里含着泪水紧紧抱着李星佑问道:“你跑哪儿去了?我一醒来就找不到你,好怕昨晚的一切都是一场梦。”

    “我的好娘子啊,如今都日上三竿了我能不起吗?我不是怕你起来说饿吗?我亲自给你做的早餐,馒头,咸菜,小米粥。”他抱着心爱的女子,笑着说道。

    他见江月终于不再哭了,便让她坐下,拿起一碗粥,用勺子舀了一勺轻轻地吹了吹放到她嘴边。

    “快吃吧,我刚做的趁热吃。”

    江月原本止住的泪又一次盈满眼眶,她感动地说:“逍遥,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说的什么傻话?你是我的未婚妻,我不对你好对谁好?快吃吧!”李星佑笑着说。

    “嗯嗯,真好吃。没想到你一个大男人还会做饭!”

    “当然了,我从小父母双亡,不自己做饭又能怎么办?总不能等着饿死吧!”李星佑半开玩笑道。

    江月感受到了他眼底的忧伤,轻轻挽住了他的臂弯,“你还有我啊,我会用心学好做饭,以后就让我来照顾你。”

    “自然,你是我的妻,不照顾我还想照顾谁?”

    “逍遥……”江月被他的直白的话感动,情不自已。

    李星佑的脸慢慢靠近,她却是轻轻和上了眼,仿佛已猜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将军!张将军来了!”一阵士兵的叫喊打破了原有的暧昧气氛。

    李星佑颇为郁闷地苦着个脸,而江月却是有些调皮地吐了吐舌头,然后不等他使坏就跑到后帐去了。

    李星佑一直看着倩影消失在眼底才出帐迎接刚到的张回。

    张回一下马就给了他个熊抱,情绪格外激动。

    “兄弟,这回你可是立了大功了!多亏了你的计策,那荆襄藩此次吃了大亏,却是让我南阳藩声威大振。这次陶府君闻得你用计大败襄阳军大为惊喜,已下令升你为平虏中郎将,官居六品,可有独自领军的权力,可募兵三营,这可是极大的信赖啊!”张回大笑着向他报喜,似乎得到嘉奖的是他一样。

    不过,此次的胜利确实让陶兴喜出望外,他用了很少的兵力取得了大胜,又得以集中兵力消除了方觉等军,彻底将南镇握在了自己手中,对于李星佑这个最大的功臣自然青眼有加。

    陶兴借此之机上书朝廷,以平叛为由,顺利接掌南镇。

    等朝廷反应过来,陶兴已然掌控全局,且又携大胜之势,朝廷也不敢妄动兵马,只好做个顺水人情给了份封他为南镇节度使的诏书。

    就这样在李星佑的军事胜利和陈湘的政治筹谋下,陶兴从一名军队将领一跃成为集军政于一身的封疆大吏,他自然是春风得意。

    而此时作为战败方的山南东道节度使何琪正却是气愤非常。

    他坐在檀木大椅上脸色阴沉,身边的侍从战战兢兢,生怕他发了脾气自己丢了小命。

    “去,将何雷给我叫来,我有事吩咐他。”

    一名仆从如蒙大赦般赶紧跑出去。

    没过多久,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来到大厅,见到脸色阴沉的何琪正恭敬地道:“父亲唤孩儿来有何事吩咐?”

    何琪正见他到了脸色稍缓,吩咐道:“雷儿,为父准备让你去趟梁州见那江楚天,你到了那儿就告诉他他的女儿被南镇节度使陶兴弄死了。总之,利用他的愤怒让他与陶兴交恶。”

    “父亲,那江楚天是什么样的人物您又不是不知道?他连亲生女儿都能派出来为间,可见他根本不看重亲情。想让他因此而交恶一镇节度恐怕不可能吧?”何雷也是精明之辈,皱了皱眉提出了异议。

    何琪正闻言不怒反喜道:“雷儿最近长进不少,能看出这一层已经不错了,不过你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那江楚天一心为朝廷,你认为此次那陶兴借势威逼朝廷能在他那儿讨得了好?他只不过是欠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而已。”显然江楚天的女儿江月,就是最好的借口。

    何雷笑着说道:“父亲深谋远虑,孩儿佩服佩服。好,孩儿这就启程前往梁州,定不负父亲所望。”

    “好了,去吧。”

    看着何雷身影渐远,何琪正双眼开合间,阴森森地自语道:“好个李逍遥,咱们走着瞧……”

    而此时朝廷方面也是有些震动。

    皇宫里御书房的桌子上放着一份折子,身着明黄色龙袍头带紫金冠的中年人正盯着折子上的一个名字凝思。这个身具威严气度的就是新登基不久的李炎,也就是后世那个大肆灭佛的唐武宗。

    而他正盯着的那个名字就是李星祐。正是眼前这个名字让本来跋扈的荆襄藩闻风丧胆,也正是这个名字让朝廷无奈地向悖逆的陶兴妥协。李炎实在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个人,不过他隐隐感觉到这个人很有可能是他最需要的那个人。

    虽然他作为九五至尊受尽天下膜拜,但他的日子却并不好过。明面上他掌握着庞大帝国的最高权利,不过背后却有着数股势力的操纵。

    威胁最深的是宦官势力,他们掌握了禁军,控制着皇城,等若控制着皇帝的生死。

    接下来是官僚势力,因为他们大多代表了他们的家族,往往与宦官相勾结,随时可能以君上不贤把他从帝位上拉下来,然后将他推下深渊。

    最后就是藩镇势力,这些人往往拥兵自重,不听号令,不念君恩,割据地方。这些人中如果有人敢冒天下大不韪揭竿而起,那么他也是难逃一死。

    可见他这个看似权重尊贵的皇帝无时无刻不在冒着生命的危险。但他又能怎么样?他无能为力,虽然他想要改变这种局面。

    他是被宦官推上帝位的,而前一任帝王也就是他的侄子就惨死在了这群人手上。他不得不承认宦官的地位,却又不得不扶植另一匹官僚势力来牵制他们。

    但是宦官却尽力将官僚也变成他们的党羽,皇帝如同是个牵线木偶任人摆布。他能放任这种情况吗?他不想坐以待毙,所以又扶植地方藩镇,想要让三股势力互相制衡已达到自己削弱各方集权中央的目的。但是地方离京城太远了,他不能保证那些人都能够听他的,所以他现在急需要一个人,一个可以让他掌控地方势力的人。

    李星佑让他动了这个心思,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这个人能够帮他重建帝权威严,但是他准备博一把。

    李炎思索了良久,终于下定了决心,抬笔写了封书信然后交给自己的亲信让他送出去。

    在他未做皇帝之时他还是有些势力的,这也是他能坐上龙椅的原因。现在动用这些势力虽然有些早,但他认为值得,因为他迫切地想改变这被动的局面。

    做完一切,他起身走到窗前凝视着窗外那零落的落叶,心中暗道:李星佑,你可别千万让我失望啊!

    与此同时,丞相李德裕府上却是有些热闹。

    吏部尚书温橦尧和礼部尚书杜玉年联袂而来,随后神策军统领内侍杨钦义也来了。

    李德裕将三人一起请进书房,吩咐下人端上好茶,随后又让他们关好门,谁来也不能来打扰。

    寒暄几句后,几人说了同一件事,不过却说的是同一个人同一件事。

    “阁老,这李星佑您如何看?”温橦尧问道。

    “这个李星佑我已经查了,资料少的很,这个人好像凭空产生一样,自称浪荡游侠,字逍遥。曾在襄阳比武上夺冠,而后前往南阳,在樊城时不知怎么的参了军,甚至就在短时间内独领一军,听说深受陶兴的赏识。”还不待李德裕回答,那内侍杨钦义就用他那尖细刺耳的声音介绍了李星佑。

    李德裕也不恼被人抢了白,只是笑眯眯地道:“正如杨统领所言,这李星佑正是最近新崛起的一名军事奇才,我反复看了他击败襄阳军的战报,感觉此人用兵奇诡不拘一格,是个领兵打仗的好材料。”

    “那此次陶兴李代桃僵,成功借势上位又是谁的手笔,会不会也是这李星佑的手笔?”礼部尚书杜玉年有些疑惑地问道。

    “不是他,从李星佑的作战风格上来看,他是不可能做出这样的手段的。”李德裕异议道。

    “不是他又能是谁呢?从这个人的手段可以看出这个人可是不简单啊,弄不好会是个麻烦。”温橦尧皱着眉头道。

    “好说,这个李星佑看起来是个有本事的,正好拉拢他让他去制衡此人,如何?”杨钦义直接了当地道。

    “如此甚好。”三人一起附和道。

    就这样,一份秘令传了下来,命神策军暗中与李星佑沟通,让其效命于朝廷,牵制南阳藩的军师。

    就这样,李星佑的一场大胜勾动了各方势力。他也顺利卷入了各大势力的纷争之中,而他只有在纷争之中才有快速崛起的机会。

    李星佑这个当事人却是并没有想那许多,他此时正苦恼着该怎么向徐青青这个小萝莉解释江月呢?

    他想着想着就到了宅子前,正欲抬脚进去,却不料门后忽然跳出来一个人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