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歌爱
字体: 16 + -

第96章

以前,只要肖有时间,我们会一起去安老院做义工,那时的日子,过得简单充实。现在,既然学习越来越轻松,除了行走拍摄,我在慕尼黑干脆也兼了一份义工。

同样选择在老人院做义工,除了我熟悉一些安老院的庶务之外,另一个理由其实很简单,那些和肖共同做过的事,令我怀念。

地球是圆的,地球村里的老人,尽管肤色和生活方式不同,但大家都有个共通的特点,年纪越大,越害怕孤单,越担心自己是负累,所以大多老人在老人院里,都是不快乐的。

或许是人种肤色的原因,我成了老人院里的小亮点,熟悉了之后,大家都叫我瓷娃娃,其实就是中国女孩的意思。

时常笨拙地包一顿饺子,时常做点小手工,老人们却因为我这点根本不值一提的小事开心不已,这让我很心疼,所以加倍动脑筋,每次去探视老人们,都会带去惊喜。

爸爸妈妈和我远远相隔,可是一听到我说要什么中国结,剪纸画,得知我的用途后,结结实实地给我寄了一大箱子。

生活,因为我的多一点心思,回馈给我更多的惊喜,老人们的巧克力糖果,还有暖暖的关怀,更多的关爱,像潮水般涌来。

时光飞逝,转眼夏天就过去了,临近十月,慕尼黑的城市气氛逐渐升温,世界著名的慕尼黑啤酒节又称“十月节”到了。

这是慕尼黑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动,持续两周,是慕尼黑一个传统的民间节日。为了让啤酒节保持其传统气氛,让老人和小孩也可以参与其中,从2005年开始,活动主办者提出了,“安静的啤酒节”的口号,规定啤酒馆的经营者在晚上六点之前只能演奏传统的吹奏乐,音乐的分贝不得超过85分贝,只有到了晚上才能演奏流行音乐和打击乐器。

所以啤酒节热闹中依然有序,随着同事们置身其中,过往完全不沾酒的我,也开始小酌两口。

当地的同事看见我“斯文”喝酒的样子,都纷纷取笑,因为大家的酒杯都是一升装的大杯子,我这么个“酌”的方式,不知道要喝到猴年马月,其实这里的啤酒质地很好,味道纯正,而酒精含量比其他地方的啤酒要低,仅为4.5%,只是我自己过不了心理关而已。

笑着推说要拿稳相机,大家就没进一步要我喝酒,其实在国外有这么一个好处,这里不像中国,没有人劝酒,更没人为了你喝不喝酒还闹得满脸通红,说什么不给面子之类的气话。

拿着相机,记录着这盛大的庆典,每年啤酒节的第一个周日,来自全德国各个州的人们穿上富有特色的民族服装,演奏音乐,浩浩荡荡的穿过慕尼黑的市中心,最后来到啤酒节的现场theresienwiese。

人们把自己打扮成古代衣着考究的贵族公爵,身披绫罗绸缎的王妃贵妇,驾着鲜花装扮的古典马车,风度翩翩的从观众的目光中走过。也有不少人很朴实的穿着农民过节穿的衣服,看上去也相当好看。

参加的人从老到少,样样不缺。表演的人物也是丰富多彩,从阿尔卑斯山下的牧童,莱茵河畔的磨房主,到科隆教堂的修女,北德普鲁士的老翁,我的镜头下,记录了人们的欢笑,也记录了我的心情。

记得去年的今天,我还窝在宿舍里说什么也不肯外出,当时珍邀我参加啤酒节庆典和游戏,被我一概拒绝,那时的我,把自己紧紧的包裹起来,苦大仇深地过着顾影自怜的日子。

回想荣格说的,tearsintheeyesmorebright,dropofbloodtheheartstrong。流过泪的眼睛更明亮,滴过血的心灵更坚强。深深地笑话自己的娇柔,原来我错过了那么多。

我在生活的浪花里,感受着跌宕起伏,还以为生命就像做过山车,这一刻是巅峰,下一秒就可能跌落谷底无法翻身。却没曾想,经过那么多波折,沉淀下来,才明白生命没有想象中的精彩与壮阔,它是平淡而安定的。

这样的道理,有些人要花上一辈子动荡的时光去思考,而我何其幸运,朋友导师们早早地带我走出了这个怪圈,提醒着我生命的美好与可贵。

沉浸在庆典人群的欢乐里,我拍下了一张又一张照片,传给了我最爱的肖。希望他能感受到我的快乐,感受到我渐渐的复苏……

不要拿自己的生活跟别人比,因为你无法知道别人的人生经历。不要让任何人或外在的因素主宰你的幸福,除了你自己!

和爸爸妈妈视频,不再是以悲伤结束话题的负担,看着远隔重洋的父母,幸福和想念成为了主题。

爸爸的唠叨,妈妈的啰嗦,成了我生活里最闪亮的点缀,在生活上和工作上多了无数无形的指点照应。

镜头下的照片因为我的心情鲜活了起来,我的部落格里,安老院里“福”字下老人的笑脸,阿尔卑斯山麓的皑皑白雪,让我的铁杆“粉丝”越来越多,爸爸和妈妈vincent和阿迪邓姐和阿ming,还有现在的同事们。

晚上,我敲键盘的时间越用越多,msn上和我聊天的部落格里等着回复的,这样的日子过得竟然也很充实快乐。

我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就连放假也不睡懒觉,和周公疏远的代价,让我尝试到了慕尼黑早晨的清新空气,早上外出慢跑时,看看路边的小花小草,眺望一下民宅窗台上的藤蔓鲜花,心情要多爽朗就有多爽朗。

从同事的嘴里,我知道我气色比以前好了,由衷地感激荣格,在街边的杂货小店里,淘了一张泛黄的老旧名信片,写下我的祝福后邮寄了出去。

隔过了一天,下班的时候,荣格像个孩子似的欢快,疾步走到我的办公桌前,俯下身拥抱我。

公司的同事们好奇地笑着,友善地询问荣格,“什么事,这么令你高兴呢?”

荣格把名信片高高地举了起来,兴奋地说,“穆,我爱你,噢!天呐!”

看着荣格兴奋的样子,我和大家一样摸不着头脑了,“什么事情?这么高兴,跟我有关吗?”

“对啊,真的很感谢你,穆,这张名信片里的风景,你知道吗?那是我小时候生活过的农庄哦,现在早就不复当年的模样了!所以,有这样的记录,真好啊,太感谢你了!”

心里嘀咕,你生活过的农庄就值得这么开心?可是看见荣格兴奋的样子,还是忍不住替他高兴。

“你知道吗?我的母亲,她是这个农场的女佣,父亲离开她后,她独自抚养我,当时,农庄的主人叫母亲让我跟他学习农田的耕种,我母亲断然拒绝了。”

大家一致好奇地问,“为什么呢?”

“母亲对我说,知识能改变命运,在农场里做事没什么丢人的,但她希望我能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当时农庄的主人据说还笑话我的母亲,说她异想天开,但是我的母亲从未放弃过培养我认真学习和快乐生活的想法。”

“所以当我拿着全额奖学金去美国留学的时候,母亲骄傲极了!”

“我留学回来时,农庄已经几异其主,最后完全改建了,所以,我没有机会故地重游,很遗憾。”

“那里有我母亲的梦想,也是我培养梦想和努力的地方,对我来讲十分有意义啊!”荣格万分感慨地说着他的故事。

心里怦然一动,感动于那个农村孩子的韧劲和努力,也不由惭愧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

我生长在知识分子家庭,从来没有因为经济上的问题受到过困扰,学业事业都相对顺利,所以当我在爱情生活中受到挫折时,我就变得惶恐不安怨天尤人,这不正正说明了我的弱点吗?

没有韧劲,没有对生活对挫折的承付能力,所以,我最终选择逃避,就像妈妈说的那样,我把事情拖着,处理的不清不楚,实际上就是自私的表现啊。

自己一方面说爱着某人,一方面逃避着他,嘴上说祝他幸福,心里又牵挂着他,希望他不要真的忘记自己,所以,我才会忧郁,才会不安,真是庸人自扰啊……

荣格激动地看重名信片,看着笑着,然后紧紧地拥抱我,真诚地对我道谢。

其实,真正需要道谢的不应该是他,而是我,是我一直受着他的点拨,那是真正的受惠。

快乐的荣格很快就决定把快乐延续下去,晚餐是他请客。八小时后的荣格,活泼健谈,他儿时的经历,成长的趣事,留学时的艰辛,工作中的成长,都成为他的话题娓娓道来。

吃着熏蹄,喝着啤酒,每个同事都在讲述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我一直安静地听着笑着,直到身边的同事拍拍我,“穆,介绍一下你吧!或者说说你的中国。”

哑然失笑,“我的中国?中国可不是我的,她属于十三亿人口哦。”

“听说中国很美,是吗?”另一位同事好奇地问。

微笑着点点头,“是啊,那里有我的故乡,我的家在广州,是一个很大很亲切的城市。”

“粤曲老房子大榕树木棉花……还有喝早茶。”沉醉在对家的回忆中,我的嘴角自然上扬。

“喝什么?”大家都没明白。

“早茶。”这下不知道该怎么具体形容了,“传统的叫一盅两件,呵呵……”我使劲抓着脑袋,不知道该怎么表述才能让大家明白。

“哦?什么两件?”“穿的?”“风景?”“不对,穆刚才说可以喝的。”这下好了,可把大伙的兴致都调动起来了,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想象猜测着。

“就是早上很早起床,去酒店,然后呢,叫一壶茶,叫一些点心吃。”费力地讲述着我认为理所当然但又讲不明白的事。

“点心?是什么?”“哎哟,那不就是吃早餐吗?”我的一句话又引发问题了。

“点心啊,就是糕点小吃嘛,凤爪排骨牛肚什么的。”我纠结地解释着。

“什么是凤爪?”“牛肚?是牛肉吗?”“排骨?谁的?”

被同事们的七嘴八舌缠得我立时一个头两个大,好在荣格最后大笑了起来,“好了,停!”“你们别这么问了,你们看穆的表情,多痛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