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法不责众不存在的
第94章法不责众不存在的
其实冉明在路上慢慢的走,其实就是害怕冉智会以董太后为人质,逼迫冉明,否则冉明就将会非常被动。现在冉智的麻烦解决了,冉明也没有必要在慢慢的走路。冉明喝道:“尤义?”
“奴在!”
“备马。朕要在天亮之前赶至邺城。”
弘始元年,也可以说是冉明正式登上权力巅峰的一年。原本天下人都以为,冉明要平定声势浩大的冉智之乱,最少也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几乎蔓延了兖、豫、青三州之地,十数万军队的叛乱,居然在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就结束了。借用一句不客气的话说,哪怕是十几万头猪,想要顺利杀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偏偏冉明干得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失去冉智、冉裕这两个内部不安定因素,天下间再没有与魏国相抗衡的势力,晋国不行,桓温、苻坚同样也不行。这场搅乱天下的动荡局势,开始得突然,结束得也匆匆。甚至让人连遐想的时间都没有了。不过,现在局势也明郎了,魏国统一天下指日可待了。
然而,冉明还未抵达邺城,邺城文武百官以及各大士族门阀也惊若寒蝉。要说冉智匆忙之间可以聚集十数万大军,有冉智在夷州的多年经营,当然这些魏国士族门阀、地主豪强也功不可没。冉智既然身死,叛乱平定,秋后算帐也是肯定的。那些行动不怎么光彩的士族门阀和官员都慌了。众人急不可奈的去士族领袖,老而不死为贼的崔悦商议对策。
崔悦出身名门,曾祖父是曹魏司空崔林,刘琨的内侄,刘群、卢谌、温峤的姑表兄弟。不仅官居西晋司空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刘琨的从事郎,也当过段末的佐史,后赵司徒左长史。历仕晋、段(辽)、后赵、冉魏四国六朝,在支持冉闵建元称帝之时,出力不小。而且又是当世有名的名士、书法家。现在虽然挂印去官,可是无论朝堂还是地方影响力都不小。
众人落坐之后,发现崔林经婢女再三抚胸,这才喘过气来。事实上崔林身体状况并不好了,现在一直都依靠人参吊命。只是再好的保养,发动机到了实用年限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崔林这才气喘嘘嘘的道:“诸位的来意,老朽已经知晓。不知诸位如何应对?”
崔悦在冉智之乱时,就感觉到了阴谋的味道,而且他还不看好冉智。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所谓的忠诚,就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特别是冉明给他足够的礼遇,而且其孙崔宏已经进入了冉明的视线,崔氏的富贵,至少在三代之内无忧,冉智就算真正成功,给他的东西也有限,而且冉智的成功机率太小了。就算冉明秋后算帐,其实也算不到他的头上。更何况此时他已经得到消息,谢皇后中意崔宏,欲招崔宏为驸马。虽然说冉静文只是冉明的养女,可是这个养女比冉明的嫡女还受宠爱,而且冉静文在天下间名声不小。她时年六岁,就带其养母李氏,千里寻父,孝义感动天下。冉静文几乎成了在这个时代,孝女的典型。在后世,那绝对是超级巨星,这个影响力对崔氏的助力非常大。
张攸之是赵郡人,其乃后赵前大执宰张宾的曾孙。要说赵郡张氏在后赵石勒时期也是后赵显赫大族。但是由于石虎篡位,赵郡张氏就被石虎打进了打压的行列。冉魏建立,原本赵郡张氏也慢慢有了起色。可是偏偏冉明是一个后世之人,非常不喜张宾这个大汉奸,在冉明编著的《贰臣传》中,张宾可是仅次中行悦的第二大汉奸。这样以来,赵郡张氏的形势每况欲下。所以在冉智起兵时,赵郡张氏可是出力不小。张攸之也是一个干脆的性子,直接抱拳道:“还请德儒公活我!”
随着张攸之向崔悦求救,底下附和声一片。
崔悦暗暗摇摇头,枉张孟孙(既张宾)一世英明,可其子孙却颇为不智。明显是一个火坑,居然还跳下去。崔悦暗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不过,崔悦作为士族领袖,就是花花娇子众人抬,众人给他面子,他只有兜着,否则就会寒众人之心。
“此事非同小可,此番大乱,我大魏损失惨重,陛下震怒可想而知。悦纵有心救诸位,图奈何却无力矣,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切记切记。”说完这话,崔悦眼睛一闭,就示意婢女抬他离开。无奈之下,众人只好离去。
“德儒公……”
面对众人的苦苦挽留,崔悦置之不理,继续离开。
张攸之这个员外散骑侍郎沉吟了一阵,凝声说道:“如若吾没有猜错,德儒公已经作出了暗示。”
“暗示?”听到这话,众人立即露出凝重之色。
张攸之这才说道:“此次叛乱,我大魏损失惨重,这就是德儒公暗示我等,要自动捐献家财,以平陛下震怒。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是告诫我等,千万莫抵制,试图抗击陛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有人却不服气的道:“自古以来,法不责众。陛下总不可能把全部诛杀干净吧。”
“不错,陛下或许不可能全部诛杀我等,可是如今这种情况下,陛下挟平定叛乱胜利之威归来,万军拥护,我们怎么同心协力?”
不过,张攸之却不知道他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表情都一字不落的进入了冉明的耳朵。士族联盟,其实就是一个松散的联盟,李世民奈何不了士族门阀,可是武则天可利用分化拉拢,冷血杀戮,结果趋利避害之下,士族门阀联盟顿时瓦解,自武朝以后,士族门阀终于慢慢消失了。
对于一面试图联盟抵抗,一面却向冉明输诚的士族那丑陋的嘴脸,冉明只是轻轻一笑。然而,谁也没有意识到,冉明这一次是下了狠心,虽然中国有法不责众这一个说法,同行也是士族对抗皇权的有效武器,可是在冉明面前,这个武器是没有用处的。因为冉明掌握着这个时代的舆论,拥有公私十数家涵盖了整个魏国的报纸,也拥有无法书院的寒门学生为冉明造势,冉明根本不怕这些士族诋毁冉明。更何况群众的眼睛是雪亮,冉明所做的一切,至少比历朝历代皇帝都好,而且那道永不加赋的恩旨,让冉明在百姓之间的地位非常高,谁反冉明就是与天下百姓作对,如果不是冉明压制,光魏国那些纷纷自发起来的百姓,足以把冉智那十数万军队淹没在人民战争中汪洋大海中。
冉明悄悄来到邺城,没有大张的声势,也没有大张旗鼓。只是轻车简从,来到邺城景阳门的时候,景阳门那损坏的城门楼、箭楼、女墙、马面,都在紧张的修缮着,虽然入眼之处,并没有血肉模糊,也没有残肢断臂,可是空气中仍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似乎在诉说着邺城发生的这场惨烈战斗。
由于天气越来越热,王猛就担心过多的尸体会形成瘟疫,就利用投降的降卒,挖坑掩埋掉那些经过焚烧的尸体。所有伤员,无论是叛军还是守军,都经过有效的救治,王猛知道冉明非常不满魏国的人力资源,每一个百姓在冉明眼中都是宝贵的财富。在这方面王猛也非常尽力,至于那些俘虏,虽然王猛无权处置,不过在军队的看管之下,命令他们开挖护城河,修缮城墙,甚至在城内修复那些因战乱损坏的民房。
此时的邺城,简直就成了一个庞大的工地。不过,邺城城南、城西,都是老城棚户区,这里居住着无数贫困百姓,这一次外围城郭丢失,加上双方激烈战斗,南城和西城几乎三分之二的棚户区被战火摧毁了,王猛倒也不含糊,顺便利用这个机会对城池进行大规模改造。原本那些棚户区木质房屋,全部推到重建,一率建成临街三层门面,后面则五间两层小楼,两间厢房的院子,以无偿或低价转让给百姓。
大量水泥,红砖红瓦,一旦建成,这个邺城简直就可以拥有后世的那种城市建筑群,当然王猛是从军事方面考虑的,邺城太多木质建筑最怕火攻,可是一旦建成那种楼房、瓦房,将不怕火攻,而且防御能力大大增加了。
尽管冉明轻车简从,可是当冉明在落日时分抵达邺城的消息也快速传遍了邺城内外。对于为些事情,冉明选择了无视。不过,冉明感觉打铁趁热,根本来不及等次日早朝,而是随即通知,各五品以上官员,全部参加冉明在皇宫里举行的宴会。
瑶光殿,原名琨华殿,只要是魏国的老臣,无一例外,都非常清楚这是一个什么地方。公元三五零年正月,后赵龙镶将军孙伏都在此埋伏三千甲士,准备袭击冉闵。冉闵与金奴、铁奴三人两矛两戟从金明门杀到凤阳门,直到杀入琨华殿,这一路上简直就是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冉明居然在这个地方举行宴会,本身就是一个信号。
作为冉明的心腹重臣,王猛、雄健最先抵达瑶光殿,不过二人刚刚出现,立即都被众人包围了,二人各自有不同的包围人群,陌刀将军雄健身边大都是武将,而王猛身边则是魏国文臣。虽然王猛文武双全,可是在众人眼中,王猛不是将领,而是文臣。当然作为这次平叛的主角之一,苏林和胡光也开始进入瑶光殿,不过苏林是出了名的不合群,进入瑶光殿后,给王猛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太尉董润、太傅申钟也仅仅得到苏林一句许久不见的问候。然后苏林就像泥菩萨一要,只顾端坐在那里。
这场宴会,其实不如说是冉明的摸底会,明天的早朝必须形成决议,在这里只是通底布局。瑶光殿内,基本上大臣分为好几波,以皇甫真为首的燕国降臣一系,围成一个小圈子。以雄健、胡光等冉明嫡系将领系武将也围了一个小圈子。王猛身边也聚集一帮投靠的人,这样以来,王猛也不再是孤身一人了,而是形成了山东寒门系。众士族出身的官员,其实派系更多了,王简、王宁都是魏国元勋,这些大臣属于元勋派,虽然魏国元勋已经不多了,可是影响力却不小。因为现在冉明一朝,还是元勋派的天下,掌权的都是他们这些人。冉明提拔的官员,基本上还没有正式进入中枢,形成方面大佬。
其次是以冉明的帝党派系中,也出现了分类派系,寒门王猛一系,以陇右李贤西北士族一系、弘农杨晖一系,还有大量士族投靠的武将系。在魏国可不是明朝那种以文为尊的时代,一个县令可以和一个省军区司令平级,一个知府就敢喝斥一镇总兵。魏国的军人地位很高,已经超过了文官集团,当然文武不和事情自古有之,虽然冉明没有刻意制造这种矛盾,可是文官也不愿意武将独大,所以此时的魏国文官就扮演了类似后世反对党的角色,一旦武将子弟和其部曲有了违法乱世之事,这些文官就会像见了血的苍蝇一样,一涌而上。
对于这种情况,冉明也是心知肚明,幸亏冉明没有册立太子。否则派系会更加多的。不过这是冉明愿意见到的,派系之争是传统,冉明也无法改变,正所谓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这也是在冉明的可控制范围之内。
然而,就在这时,突然中常侍尤义高声喝道:“皇帝驾到!”
所有人赶紧分列战队,左文右武,按照品阶站队“臣等参加陛下,陛下金安!”
只见冉明龙行虎步,最让众人惊讶的是,冉明身后居然跟着两个孩子,仔细一看居然是大皇子和二皇子。两个皇子跟着冉明一起出场,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政治信号。冉明也不与众人介绍两个皇子,而是大笑道:“今日乃是大喜日,诸位当不醉无归,开席!”
接下来便是上酒菜、歌舞等一系列标准动作,虽然是吃着山珍海味,喝着琼浆玉液,但众人明显都有些心不在焉。
吃的时候小心翼翼,如若冉明不提喝酒,更是滴酒不沾。显然众人都觉得,这结果未看到,都是吃不下喝不下。冉明也是看穿了众人的心思,但是他却磨磨蹭蹭,弄了个把时辰,有些醉眼惺忪的时候,摆了摆手,撤去歌舞。
众人见到这一幕,同时精神一振,俱是暗呼道:“正戏来了!”众人几乎同时放下木箸,凝声盯着冉明。
冉明接过宫娥递来的丝帕,抹了抹脸,而后凝声道:“今朕倒是想借此机会,说几件事。”眼见众人已经望着他,冉明毫不停顿道:“嗯,第一件,朕准备在大魏境内新增一科举制,以科举之法取士。”
“科举制?”听到这个有些陌生的名词,众人同时皱起了眉头。
他们俱有心理准备,冉明会先敲打敲打他们,连杀鸡儆猴也想过了。但就是没有想到会是用这劳什科举制。
冉明继续道:“所谓的科举制度,既开科取士,不分门第,不论出身,既可参加科考,所考内容部分为《诗经》、《尚书》、《易》、《礼》、《春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左传》、《史记》《国语》、《战国策》《食货志》等,以及君子六艺。”
要想打破士族门阀对政治资源的垄断,只有一个办法采取科举制度。可是采取科举制度也有着非常大的风险,那就是得罪士族门阀,会把他们逼反。事实上杨广只所以弄得天下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尘烟,并非什么高丽之败,也非穷兵黩武,更非荒淫无道,而是因为科举制度而已。
冉明在这个情况下,其实和杨广并不一样。杨广登基的时期,士族门阀的力量太庞大了,已经超过了国家力量,可是冉明不同,历经八王之乱、永嘉之祸、衣冠南迁、匈奴、羯、鲜卑等诸胡在北方大规模屠杀汉人,北方汉人十室九空,在这种情况下,士族门阀的力量弱到了极致。
此时的魏国根本没有像晋朝王谢顾陆朱张那样的顶级门阀,太原王氏也好,荥阳郑氏也罢,哪怕是在历史上支持李渊造反,一下子拿出一百七十万贯钱财的清河崔氏,此时的实力仍不强。
各大门阀都有私兵,不过充其量只有数千上万,装备一般,战斗力掉渣的私兵,但是他们却不像隋末那样,把手伸到军队里,在历史上堪称杨广嫡系军队也只有十几万晓果。仅勉强占了全队中不足十分之一。没有统一思想,如臂指使的军队,这也是杨广失败的真正原因。
其实冉明在路上慢慢的走,其实就是害怕冉智会以董太后为人质,逼迫冉明,否则冉明就将会非常被动。现在冉智的麻烦解决了,冉明也没有必要在慢慢的走路。冉明喝道:“尤义?”
“奴在!”
“备马。朕要在天亮之前赶至邺城。”
弘始元年,也可以说是冉明正式登上权力巅峰的一年。原本天下人都以为,冉明要平定声势浩大的冉智之乱,最少也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几乎蔓延了兖、豫、青三州之地,十数万军队的叛乱,居然在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就结束了。借用一句不客气的话说,哪怕是十几万头猪,想要顺利杀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偏偏冉明干得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失去冉智、冉裕这两个内部不安定因素,天下间再没有与魏国相抗衡的势力,晋国不行,桓温、苻坚同样也不行。这场搅乱天下的动荡局势,开始得突然,结束得也匆匆。甚至让人连遐想的时间都没有了。不过,现在局势也明郎了,魏国统一天下指日可待了。
然而,冉明还未抵达邺城,邺城文武百官以及各大士族门阀也惊若寒蝉。要说冉智匆忙之间可以聚集十数万大军,有冉智在夷州的多年经营,当然这些魏国士族门阀、地主豪强也功不可没。冉智既然身死,叛乱平定,秋后算帐也是肯定的。那些行动不怎么光彩的士族门阀和官员都慌了。众人急不可奈的去士族领袖,老而不死为贼的崔悦商议对策。
崔悦出身名门,曾祖父是曹魏司空崔林,刘琨的内侄,刘群、卢谌、温峤的姑表兄弟。不仅官居西晋司空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刘琨的从事郎,也当过段末的佐史,后赵司徒左长史。历仕晋、段(辽)、后赵、冉魏四国六朝,在支持冉闵建元称帝之时,出力不小。而且又是当世有名的名士、书法家。现在虽然挂印去官,可是无论朝堂还是地方影响力都不小。
众人落坐之后,发现崔林经婢女再三抚胸,这才喘过气来。事实上崔林身体状况并不好了,现在一直都依靠人参吊命。只是再好的保养,发动机到了实用年限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崔林这才气喘嘘嘘的道:“诸位的来意,老朽已经知晓。不知诸位如何应对?”
崔悦在冉智之乱时,就感觉到了阴谋的味道,而且他还不看好冉智。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所谓的忠诚,就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特别是冉明给他足够的礼遇,而且其孙崔宏已经进入了冉明的视线,崔氏的富贵,至少在三代之内无忧,冉智就算真正成功,给他的东西也有限,而且冉智的成功机率太小了。就算冉明秋后算帐,其实也算不到他的头上。更何况此时他已经得到消息,谢皇后中意崔宏,欲招崔宏为驸马。虽然说冉静文只是冉明的养女,可是这个养女比冉明的嫡女还受宠爱,而且冉静文在天下间名声不小。她时年六岁,就带其养母李氏,千里寻父,孝义感动天下。冉静文几乎成了在这个时代,孝女的典型。在后世,那绝对是超级巨星,这个影响力对崔氏的助力非常大。
张攸之是赵郡人,其乃后赵前大执宰张宾的曾孙。要说赵郡张氏在后赵石勒时期也是后赵显赫大族。但是由于石虎篡位,赵郡张氏就被石虎打进了打压的行列。冉魏建立,原本赵郡张氏也慢慢有了起色。可是偏偏冉明是一个后世之人,非常不喜张宾这个大汉奸,在冉明编著的《贰臣传》中,张宾可是仅次中行悦的第二大汉奸。这样以来,赵郡张氏的形势每况欲下。所以在冉智起兵时,赵郡张氏可是出力不小。张攸之也是一个干脆的性子,直接抱拳道:“还请德儒公活我!”
随着张攸之向崔悦求救,底下附和声一片。
崔悦暗暗摇摇头,枉张孟孙(既张宾)一世英明,可其子孙却颇为不智。明显是一个火坑,居然还跳下去。崔悦暗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不过,崔悦作为士族领袖,就是花花娇子众人抬,众人给他面子,他只有兜着,否则就会寒众人之心。
“此事非同小可,此番大乱,我大魏损失惨重,陛下震怒可想而知。悦纵有心救诸位,图奈何却无力矣,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切记切记。”说完这话,崔悦眼睛一闭,就示意婢女抬他离开。无奈之下,众人只好离去。
“德儒公……”
面对众人的苦苦挽留,崔悦置之不理,继续离开。
张攸之这个员外散骑侍郎沉吟了一阵,凝声说道:“如若吾没有猜错,德儒公已经作出了暗示。”
“暗示?”听到这话,众人立即露出凝重之色。
张攸之这才说道:“此次叛乱,我大魏损失惨重,这就是德儒公暗示我等,要自动捐献家财,以平陛下震怒。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是告诫我等,千万莫抵制,试图抗击陛下。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有人却不服气的道:“自古以来,法不责众。陛下总不可能把全部诛杀干净吧。”
“不错,陛下或许不可能全部诛杀我等,可是如今这种情况下,陛下挟平定叛乱胜利之威归来,万军拥护,我们怎么同心协力?”
不过,张攸之却不知道他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表情都一字不落的进入了冉明的耳朵。士族联盟,其实就是一个松散的联盟,李世民奈何不了士族门阀,可是武则天可利用分化拉拢,冷血杀戮,结果趋利避害之下,士族门阀联盟顿时瓦解,自武朝以后,士族门阀终于慢慢消失了。
对于一面试图联盟抵抗,一面却向冉明输诚的士族那丑陋的嘴脸,冉明只是轻轻一笑。然而,谁也没有意识到,冉明这一次是下了狠心,虽然中国有法不责众这一个说法,同行也是士族对抗皇权的有效武器,可是在冉明面前,这个武器是没有用处的。因为冉明掌握着这个时代的舆论,拥有公私十数家涵盖了整个魏国的报纸,也拥有无法书院的寒门学生为冉明造势,冉明根本不怕这些士族诋毁冉明。更何况群众的眼睛是雪亮,冉明所做的一切,至少比历朝历代皇帝都好,而且那道永不加赋的恩旨,让冉明在百姓之间的地位非常高,谁反冉明就是与天下百姓作对,如果不是冉明压制,光魏国那些纷纷自发起来的百姓,足以把冉智那十数万军队淹没在人民战争中汪洋大海中。
冉明悄悄来到邺城,没有大张的声势,也没有大张旗鼓。只是轻车简从,来到邺城景阳门的时候,景阳门那损坏的城门楼、箭楼、女墙、马面,都在紧张的修缮着,虽然入眼之处,并没有血肉模糊,也没有残肢断臂,可是空气中仍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似乎在诉说着邺城发生的这场惨烈战斗。
由于天气越来越热,王猛就担心过多的尸体会形成瘟疫,就利用投降的降卒,挖坑掩埋掉那些经过焚烧的尸体。所有伤员,无论是叛军还是守军,都经过有效的救治,王猛知道冉明非常不满魏国的人力资源,每一个百姓在冉明眼中都是宝贵的财富。在这方面王猛也非常尽力,至于那些俘虏,虽然王猛无权处置,不过在军队的看管之下,命令他们开挖护城河,修缮城墙,甚至在城内修复那些因战乱损坏的民房。
此时的邺城,简直就成了一个庞大的工地。不过,邺城城南、城西,都是老城棚户区,这里居住着无数贫困百姓,这一次外围城郭丢失,加上双方激烈战斗,南城和西城几乎三分之二的棚户区被战火摧毁了,王猛倒也不含糊,顺便利用这个机会对城池进行大规模改造。原本那些棚户区木质房屋,全部推到重建,一率建成临街三层门面,后面则五间两层小楼,两间厢房的院子,以无偿或低价转让给百姓。
大量水泥,红砖红瓦,一旦建成,这个邺城简直就可以拥有后世的那种城市建筑群,当然王猛是从军事方面考虑的,邺城太多木质建筑最怕火攻,可是一旦建成那种楼房、瓦房,将不怕火攻,而且防御能力大大增加了。
尽管冉明轻车简从,可是当冉明在落日时分抵达邺城的消息也快速传遍了邺城内外。对于为些事情,冉明选择了无视。不过,冉明感觉打铁趁热,根本来不及等次日早朝,而是随即通知,各五品以上官员,全部参加冉明在皇宫里举行的宴会。
瑶光殿,原名琨华殿,只要是魏国的老臣,无一例外,都非常清楚这是一个什么地方。公元三五零年正月,后赵龙镶将军孙伏都在此埋伏三千甲士,准备袭击冉闵。冉闵与金奴、铁奴三人两矛两戟从金明门杀到凤阳门,直到杀入琨华殿,这一路上简直就是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冉明居然在这个地方举行宴会,本身就是一个信号。
作为冉明的心腹重臣,王猛、雄健最先抵达瑶光殿,不过二人刚刚出现,立即都被众人包围了,二人各自有不同的包围人群,陌刀将军雄健身边大都是武将,而王猛身边则是魏国文臣。虽然王猛文武双全,可是在众人眼中,王猛不是将领,而是文臣。当然作为这次平叛的主角之一,苏林和胡光也开始进入瑶光殿,不过苏林是出了名的不合群,进入瑶光殿后,给王猛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太尉董润、太傅申钟也仅仅得到苏林一句许久不见的问候。然后苏林就像泥菩萨一要,只顾端坐在那里。
这场宴会,其实不如说是冉明的摸底会,明天的早朝必须形成决议,在这里只是通底布局。瑶光殿内,基本上大臣分为好几波,以皇甫真为首的燕国降臣一系,围成一个小圈子。以雄健、胡光等冉明嫡系将领系武将也围了一个小圈子。王猛身边也聚集一帮投靠的人,这样以来,王猛也不再是孤身一人了,而是形成了山东寒门系。众士族出身的官员,其实派系更多了,王简、王宁都是魏国元勋,这些大臣属于元勋派,虽然魏国元勋已经不多了,可是影响力却不小。因为现在冉明一朝,还是元勋派的天下,掌权的都是他们这些人。冉明提拔的官员,基本上还没有正式进入中枢,形成方面大佬。
其次是以冉明的帝党派系中,也出现了分类派系,寒门王猛一系,以陇右李贤西北士族一系、弘农杨晖一系,还有大量士族投靠的武将系。在魏国可不是明朝那种以文为尊的时代,一个县令可以和一个省军区司令平级,一个知府就敢喝斥一镇总兵。魏国的军人地位很高,已经超过了文官集团,当然文武不和事情自古有之,虽然冉明没有刻意制造这种矛盾,可是文官也不愿意武将独大,所以此时的魏国文官就扮演了类似后世反对党的角色,一旦武将子弟和其部曲有了违法乱世之事,这些文官就会像见了血的苍蝇一样,一涌而上。
对于这种情况,冉明也是心知肚明,幸亏冉明没有册立太子。否则派系会更加多的。不过这是冉明愿意见到的,派系之争是传统,冉明也无法改变,正所谓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这也是在冉明的可控制范围之内。
然而,就在这时,突然中常侍尤义高声喝道:“皇帝驾到!”
所有人赶紧分列战队,左文右武,按照品阶站队“臣等参加陛下,陛下金安!”
只见冉明龙行虎步,最让众人惊讶的是,冉明身后居然跟着两个孩子,仔细一看居然是大皇子和二皇子。两个皇子跟着冉明一起出场,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政治信号。冉明也不与众人介绍两个皇子,而是大笑道:“今日乃是大喜日,诸位当不醉无归,开席!”
接下来便是上酒菜、歌舞等一系列标准动作,虽然是吃着山珍海味,喝着琼浆玉液,但众人明显都有些心不在焉。
吃的时候小心翼翼,如若冉明不提喝酒,更是滴酒不沾。显然众人都觉得,这结果未看到,都是吃不下喝不下。冉明也是看穿了众人的心思,但是他却磨磨蹭蹭,弄了个把时辰,有些醉眼惺忪的时候,摆了摆手,撤去歌舞。
众人见到这一幕,同时精神一振,俱是暗呼道:“正戏来了!”众人几乎同时放下木箸,凝声盯着冉明。
冉明接过宫娥递来的丝帕,抹了抹脸,而后凝声道:“今朕倒是想借此机会,说几件事。”眼见众人已经望着他,冉明毫不停顿道:“嗯,第一件,朕准备在大魏境内新增一科举制,以科举之法取士。”
“科举制?”听到这个有些陌生的名词,众人同时皱起了眉头。
他们俱有心理准备,冉明会先敲打敲打他们,连杀鸡儆猴也想过了。但就是没有想到会是用这劳什科举制。
冉明继续道:“所谓的科举制度,既开科取士,不分门第,不论出身,既可参加科考,所考内容部分为《诗经》、《尚书》、《易》、《礼》、《春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左传》、《史记》《国语》、《战国策》《食货志》等,以及君子六艺。”
要想打破士族门阀对政治资源的垄断,只有一个办法采取科举制度。可是采取科举制度也有着非常大的风险,那就是得罪士族门阀,会把他们逼反。事实上杨广只所以弄得天下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尘烟,并非什么高丽之败,也非穷兵黩武,更非荒淫无道,而是因为科举制度而已。
冉明在这个情况下,其实和杨广并不一样。杨广登基的时期,士族门阀的力量太庞大了,已经超过了国家力量,可是冉明不同,历经八王之乱、永嘉之祸、衣冠南迁、匈奴、羯、鲜卑等诸胡在北方大规模屠杀汉人,北方汉人十室九空,在这种情况下,士族门阀的力量弱到了极致。
此时的魏国根本没有像晋朝王谢顾陆朱张那样的顶级门阀,太原王氏也好,荥阳郑氏也罢,哪怕是在历史上支持李渊造反,一下子拿出一百七十万贯钱财的清河崔氏,此时的实力仍不强。
各大门阀都有私兵,不过充其量只有数千上万,装备一般,战斗力掉渣的私兵,但是他们却不像隋末那样,把手伸到军队里,在历史上堪称杨广嫡系军队也只有十几万晓果。仅勉强占了全队中不足十分之一。没有统一思想,如臂指使的军队,这也是杨广失败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