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血泪
字体: 16 + -

辽东纷乱 第175章 谢琏

    刘宇烈思索了半天,没搞明白孔有德这是什么意思。自己被孔有德打得狼狈逃窜,进入孔有德居然要求投诚。他到底是唱的哪一出?

    不过有一点,刘宇烈很清楚。就是能不打就不打,因为打也打不过。

    既然孔有德想投诚,刘宇烈也不能不表个态。

    刘宇烈派推官屈宜阳前往孔有德的大寨,询问根由“孔有德,你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孔有德将屈宜阳迎入营中,摆酒款待。屈宜阳将刘宇烈的意思当面告诉给了孔有德,并不断地对孔有德进行察言观色。

    孔有德一脸无辜说道“我本不想与朝廷作对。奈何陛下不能容我,不肯接受招安。”

    屈宜阳见孔有德言辞恳切,便对其所言深信不疑。屈宜阳回到刘宇烈的大营,将孔有德的话据实相告。

    刘宇烈思索再三,觉得孔有德投诚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故此再派屈宜阳与孔有德商议投诚事宜。

    孔有德提出一个条件,投诚前,必须与登莱巡抚谢琏面对面地商议。否则,他不相信朝廷的诚意。

    刘宇烈一方面派人与谢琏沟通,一方面写下奏章呈报京师。

    朝堂再次引发抚剿之争。首辅周延儒与兵部尚书熊明遇、兵部主事张国臣都主张招安,而户部尚书毕自严、户部右侍郎刘chongqg、四川道御史王万象等人均上疏反对招安。

    这些人的祖籍都为山东,家乡被孔有德、李九成等叛军给搅得民不聊生,家徒四壁。如果孔有德等人真的被招安了,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去。

    毕自严上书崇祯皇帝,陈明利害“叛军多诈,假借招安之名,巧夺州城府县。而且孙元化当初如果不是力主招抚,登州城不会沦陷,张可大及一众武将不会血洒疆场。现在又提招安,这是孔贼的缓兵之计,如果同意招抚,则后患无穷。”

    崇祯皇帝十分犹豫,招抚与清剿到底如何,他也无法决断。

    最后,还是首辅周延儒献上一计“如果陛下不放心,可再派军

    队增援刘宇烈。如果孔有德、李九成等人真心投降,我们将其就地擒拿,押解进京,听候陛下的处置也不迟。”

    朱由检觉得周延儒说得在理,便命兵部再选派人挂帅,前往莱州解围。

    这说31小说a下载地址xbzs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太难了。这一次,兵部尚书熊明遇召集兵部官员,查看兵部档案,筛选所有在职的武官。

    筛来筛去,一个“朱大典”的名字出现在熊明遇的眼中。

    “那就他了。”熊明遇决定让这个人出兵前往山东平叛。

    朱大典,字延之,浙江金华人。崇祯四年,时任天津兵备道。山东巡抚徐从治莱州阵亡之后,崇祯皇帝下达了升任朱大典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的诏令。

    对于朝廷官员来说,升官都是令人无限期待,极度兴奋的事。可是,朱大典接了皇帝的御诏之后,却没有丝毫喜悦的情绪。

    去山东平叛,说得好听,不知多少人有去无回。可是皇帝的谕令已下,谁又敢抗旨不遵。

    朱大典带着手下的亲兵十几个人,前往山东青州驻防。

    光杆司令有了,剩下的就是将领了。刘宇烈带了十几个总兵前往山东,均大败而回。

    户部右侍郎刘chongqg、四川道御史王万象觉得山东、河北一带的兵将都太饭桶,上疏朝廷,希望引辽东诸将入关参与平叛。

    朱由检如今心就跟长了草一样,既然大臣们这么说,那就这么做吧。

    朱由检命蓟辽总督曹文衡从关外征调四千八百辽东人马,任命宁远总兵金国奇为统帅,统领副将靳国臣、刘邦域,参将祖大弼、祖宽、张韬,游击柏永福以及总兵吴三桂等人,入关平叛。

    朱由检下令命心腹太监高起潜负责押运粮饷。

    这里要交代一下,吴襄本来因为大凌河之战屡次兵败和临阵逃跑被朝廷捉拿下狱。但由于吴桥兵变,朱由检特命其戴罪立功,把他给放出来了。

    吴襄的本事并不大,但他有一个及其有名的庶子,吴三桂。故此,吴襄特意把吴三桂带到

    身边,共同入关。

    兵马来到德州,由于听到朝廷招抚的暗示,金国奇便停军不前。

    七月二日这天清晨,无论是莱州城还是孔有德的军营,几乎所有人都在享受这一刻的宁静。

    围城四个月,莱州城内的官兵与孔有德的叛军都累得够呛。招抚成功的消息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两地悄然传开,故此大家睡得都很香甜。

    “咚!”的一声巨响。孔有德立刻从睡梦中惊醒。

    “怎么了?”孔有德高声叫道。

    一名中军急忙跑进孔有德的寝帐,颤声说道“启禀将军,刚才是营中一名小校在试炮。”

    “他妈的!”孔有德气急败坏地骂了一句。

    到了正午,太阳火辣辣地蒸烤着大地。

    在孔有德的军营中,军队整齐地站在烈日之下。

    就在刚才,孔有德将清晨试炮的那名小校的耳朵给割了下来,并且吩咐人将其游营示众。

    孔有德对着全营官兵,高声喝喊“再过几天,我们就将再次成为明军的队伍。所以这炮就用不着了。谁要是再敢违抗军令,私自鸣炮,格杀勿论。”

    孔有德的话很快传到了刘宇烈的耳朵里。对于孔有德投降的决心,刘宇烈深信不疑。

    崇祯五年七月五日,刘宇烈迎来了朝廷派来招降孔有德的两位天使官。这两位天使官都是崇祯皇帝身边的近侍,并带着朱由检亲手颁发的招抚谕令。

    刘宇烈急忙将这个消息告诉给了孔有德与登莱巡抚谢琏,并将招抚的日期定在七月初七这一天。(我不知道为何要定在这一天,难道是牛郎织女在此相会?)

    七月初七,刘宇烈的心情十分欢畅。自己虽然打了一个打败仗,但如果不战而屈人之兵,也算将功折罪。他并不知道,崇祯皇帝的这份招安谕令是假的。

    登莱巡抚谢琏的心中同样激动。他是个文官,虽然有着读书人倔强的性格,但战争的残酷早已消磨了他的意志。他极力盼望着这场战争能够提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