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血泪
字体: 16 + -

辽东纷乱 第148章 金兵东进

    通州打不下来,皇太极只得向东继续进发。金兵先是攻下了香河,向北又攻取了马兰峪。

    几天后,金兵挥师继续东进攻打永平。在数万大军的猛烈攻击下,永平瞬间城破。知县张凤奇、兵备副使郑国昌、永平道下中军都司的程应琦、前居庸参将焦庆延宁死不降。

    永平沦陷之后,皇太极命济尔哈朗、哈萨廉率领一万人马留守永平,自己统领大军继续东进。

    济尔哈朗坐镇永平一查点,发现虽然永平已经被拿下,但下辖的昌黎县还飘扬着大明的国旗。

    济尔哈朗仔细一打听,昌黎县除了县令左应选和一般衙役,并没有明军的队伍在昌黎驻扎。

    济尔哈朗得知消息扬天大笑,他这一笑把手下的将官给笑傻了。

    “将军,您因何发笑?”

    济尔哈朗大笑道“我笑昌黎县,弹丸之地,连守城的明军都给吓跑了,那县令左应选还如何守城。只要我大军一到昌黎县,只怕那左应选就会吓得尿了裤子。”

    手下将佐异口同声说道“将军英明。”

    济尔哈朗想了想说道“大汗入关之前,曾再三交代我们,能制一服,不制一死。陈钧敏、王钰何在?”

    这陈钧敏与王钰都是当地投降金国的生员,听到济尔哈朗呼唤,急忙出班施礼“不知将军有何吩咐?”

    济尔哈朗咳嗽了一声说道“我命你等去昌黎县,游说左应选来降。尔等可愿意?”

    那还有什么愿意不愿意的。既然端了大金国的饭碗,二人自然要为大金国效力。

    第二天一早,陈钧敏与王钰带上几十个金兵,进入到昌黎县,游说左应选。

    左应选是崇祯朝新科的进士,刚刚到任昌黎县。年轻人,一腔热血,性情耿直,面对陈钧敏、王钰的劝说,左应选反唇相讥,骂了二人一个狗血喷头。

    不过,左应选毕竟是科班出身,文化人,也懂得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道理。最后,陈钧敏与王钰及其手下被衙役们乱棍打出。

    陈钧敏与王钰灰头土脸地回到永平,将所遭所遇如实向济尔哈朗诉说了一遍。

    济尔哈朗一听,不由得火冒三丈。他本想亲自踏平昌黎县,被手下的敖汉、奈曼、巴林、札鲁特等人给拦住了“区区昌黎小县,哪用得着将军您亲自前往。我等不才,愿擒左应选前来,听候将军发落。”

    济尔哈朗觉得有理,便派这几人率兵一千攻打昌黎县。

    正月初九的清晨,天光还未放亮,敖汉等人率兵气势汹汹杀到昌黎县。

    左应选并未像济尔哈朗所想的那样,见到金军的大旗尿裤子。他早已做好准备,把老百姓组织起来,纷纷上城抵御金兵。城头之上,没有火炮,只有火药和桐油大锅。

    敖汉一声令下,金兵纷纷架云梯攻城。左应选命百姓将火药、桐油一并点着,可劲儿地往城下扔。

    火花乱飞,火苗乱窜,金兵的身上纷纷着火,不得已向后撤退,先灭火再说。金兵攻了一天,始终未能攻上城头。气得敖汉、奈曼等人哇哇大叫。

    第二天,金兵再次组织人马攻打昌黎县。金兵此番攻势很猛,数名金兵已经爬到了城头。

    恰在此时,一名帮助金兵扶云梯的壮士,大吼一声,将金兵的云梯纷纷拽到。正在爬城的金兵站立不稳,像下饺子一样往城底下掉。

    敖汉一见大怒,吩咐军兵“把他给我砍了!”

    可怜这位壮士,瞬间被数名金兵砍成了肉泥。

    就这样,金兵与明军展开了肉搏,七天七夜,不眠不休。可是金兵就是取昌黎不下。

    济尔哈朗得知消息,气得要亲统大兵,踏平昌黎。可是皇太极却给他发下诏令,命他移兵,攻取滦州。至此,昌黎之战这才结束。

    建昌、迁安、滦州的守军听说永平失守,吓得各个胆颤心惊。金兵到达之地,城内官员皆不战而降。

    自东进以来,金兵虽然遇到了一些挫折,但总体上还是攻无不取,战无不胜。皇太极十分高兴。他在滦州城大宴文武,犒赏有功的将士。

    就在庆功宴上,皇太极慷慨陈词,并颁布谕令,攻打山海关。他要打开一条南北大陆交通线。(最好是高铁给建上)这样金兵就可以从关外源源不断的把兵员、粮食运进关内。形成对关外的全面占领。

    31小说a下载地址xbzs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金兵在攻打山海关的道路上遇到了一颗大石头,好悬没有把皇太极的脚脖给蹩折了。

    金兵路过抚宁的时候,遇到了明军的顽强抵抗。皇太极攻了一整天,也没有攻下抚宁。皇太极纳了闷了,这抚宁的守将难道比孙承宗还厉害吗?

    “赶紧给我打探,这守卫抚宁的家伙叫什么?”

    探子很快就回来禀报“启禀大汗,守卫抚宁的名叫史可法。”

    “史可法?”皇太极想了半天,手捻胡须说道“他官居何职?我怎么没有听说过这员将官啊?”

    “启禀大汗,听说他不是个将军,只是个新任的县令。”

    皇太极闻言,鼻子好悬没有气歪了。

    由于史可法在明末的历史舞台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故此本人这里要交代一下。

    抚宁抗敌是史可法第一次出现在政治舞台。但他的历史足迹要追溯到天启朝。

    史可法。字宪之,开封祥符县人。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勋和英雄事迹,故此将其神话,说是文天祥转世投胎。

    史可法由于祖父史应元在任之时,有些功勋。史可法受到荫封锦衣卫百户,搞了一个北京户口。(这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本人北京工作九年,也没有混上北京户口,说来惭愧。要是有个当官的爸爸该多好。)

    史可法生于开封,却长在北京。从小师承东林学士左光斗,富有贤孝之名。这其中还有一段佳话。

    相传左光斗还是任学政的时候(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部长),在京郊的一座古寺之中,发现一个书生爬在书案上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