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公子羽
字体: 16 + -

第169章 五姓七宗

    所谓的五姓七大家,其实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士族政治,萌生与东汉中期,经魏晋南北朝,至现在的隋唐之际。

    汉族士人讲求门第出身,这种影响波及胡人证权,以至于鲜卑建北魏,出于与汉人高门达成政治合作的考虑,亦是极为重视门第之见。在孝文帝时代,曾十分隆重的对汉人腹地的士族进行排名“魏主孝文帝雅重门第,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推之”陇西李氏担心不在尊位,故乘驼星夜赶赴洛阳,但当赶到时却发现“四姓高门”已定。

    值得一提的是,崔、卢、郑、王“四姓高门”,与当时掌握重权的陇西李氏李冲有密切关系,“陇西李冲以才识见人,当朝贵重,所结姻姻,莫非清望,帝亦以其女为夫人。”特别是太原王氏,更是得到了李冲的推荐,但王家的影响力在北魏时就已减退,至唐初之时更是大衰,太原王氏,四姓得之为美,故呼为“釿镂王家”,喻银质而金饰也。故唐时新四姓已为崔、卢、李、郑。

    秦羽听到这里却是不由皱眉道“等会,大哥啊,你所说的这崔、李怎么到了现在都是有了两个不同地区姓氏?”

    李元天淡淡道“曹魏前,清河崔氏的影响力远远低于博陵崔氏,但自曹魏时起,清河崔氏开始赶超,因至北魏时出现崔宏、崔浩、翠鸿这样的人物而使家族的名望达到顶峰,一举超过了博陵崔氏。但到了现在,博陵崔氏影响日深,那清河崔氏却是被远远压在了身子底下……”

    李元天望着一脸呆滞的秦羽接着又道“你也应该知道吧,自古以来,身为值宰的基本都是以这等姓氏居多,来自博陵的宰相也超过了来自清河的宰相,故而博陵崔氏遂被称为’天下推为士族之冠’。至于我们赵郡李家河陇西的李家……”

    “如何?”秦羽好奇道!

    “北魏时期陇西李家却是超于我们,但现在却是被我们反超了。只因我赵郡李家,入相之人数十,乃是世家大族中最多的……”李元天说完脸上犯光,隐隐有些自豪!

    “当今皇上李世民和建国初期的李渊呢?”

    “他们亦是陇西李家的接触代表人物”

    秦羽不由暗暗咋舌,感情这李世民一家子都是陇西的,可为何李元天说这赵郡李家却是赶超了陇西李家呢。

    随机一想,搞不好这李元天故意给自己脸上贴金,也就懒得再去抹了人家脸皮。

    不由响起庄韦严所说的那些关于五姓七宗的话,干笑道“那个,大哥啊,恃其望族,耻与诸姓为婚,是不是就是说的你们?”

    秦羽本已经做好了这李元天发飙和鄙视嘲讽的准备,哪知这李元天却是不由叹息摇头,甚是让秦羽惊奇……

    “咋,咋了?”

    李元天苦笑道“没什么,我等五姓七宗,只不过是自古遗传下来根深蒂固的老古板而已,哪里真的能延续千万年……”

    李元天惆怅道“现在早已经不似以往,我等五姓在朝堂之上可并无绝对优势,况且,李世民自掌权以来,虽说自己出身陇西李氏,但不知为何,对这等门第之见甚是深恶痛绝,有意压制不说,大力推行科举考试制度导致不少庶族朝臣出现,我等五姓自古多以门荫入仕,不适应且不接受科举考试这种新的出仕方式……”

    秦羽嘿嘿笑道“还有一点,应该就是那等寒门出身的朝廷权臣羡慕嫉妒恨吧……”

    李元天眼中一动,缓缓点头道“不错”。

    “嘿嘿,看来五大超级豪门现在日子也不是很好过啊……”

    李元天轻轻皱眉紧接着却又是舒展开,叹息道“五姓毕竟古板太久,也该改改这些陋习了……”

    秦羽忽然想到当初颍州城内同来客栈时遇见那清河崔氏崔若若和皇子李泰,不由疑惑道“对了,你也知道我曾经过颍州,可知我在那里遇到了谁?”

    李元天眉毛一挑,却没做答话,只是好奇的盯着秦羽直待下文。

    秦羽被李元天这么一瞪,竟是心中突突,说实在的,这李元天剑眉横星,真的是个难得一见的大帅哥,就是太过镇定了些。

    秦羽抚着下巴做沉思状,假装凝重偷嫖着李元天道“崔若若……”

    眼见李元天缓缓紧锁眉间,继续道“还有皇子李泰……”

    秦羽本以为能以此卖个关子,哪知李元天却是嘴角上扬,轻笑道“还有吗?”

    秦羽急道“还能有什么,这个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吗?很显然这清河崔家的崔若若跟那个李泰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啊,搞不好有什么大阴谋也说不定,你啊,得防着点……”

    说完一副肯铁不成钢的样子。

    李元天淡淡轻笑道“崔家的确是搭上了宫中的线,不过却也是为了自己接下来的生存考虑……”

    李元天缓缓站起身,双手负在身后,眼神却是皱着飘向某个方向,似乎是看着那森严的皇宫,顿顿道“皇子们渐渐大了……”

    “皇子们渐渐大了?”秦羽重复着这句话却是不知这李元天为何说这个……

    突然却是脑中一闪轻喝道“夺,夺帝?”

    李元天轻声笑出声来,淡然道“看来,你还不算是太傻,皇子们大了,龙椅之位,总是会抢夺的,我们这些豪门不得不要提前站岗,哪怕再怎么不屑也要表明态度,这只不过是个早晚的事情……”

    “可是,可是,据我所知,那李世民日渐年轻,远远没有到要退位的时候啊?”

    “此事却是有点蹊跷,但那又如何,天子家事自古都不是自己做主说了算的,东宫李承乾也好,魏王李泰也罢,都已经开始着手争雄了,若真到了那时候,可就不是那李世民一人说了算的。”

    “算了算了,说的多了脑壳儿疼,大哥啊,你让我假扮你弟弟,到底是何用意啊?”

    李元天收敛笑容,正色道“不是假扮,而是本来就是,注意你的用词”

    随之接续道“你是李元人,逃婚却是去了巴蜀寻到了孙神医,治好了绝症……”

    “然,然后呢?”

    “与清河崔氏通婚……”

    “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