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心寒
宋江与吴用于是定下了让晁盖去打曾头市的计划,话说回来,若单是要晁盖领兵出征,貌似不用绕这么一个大圈,新平寨就是现成的目标,晁盖也肯定十分乐意去打新平寨。
但问题是,若是让晁盖“死在新平寨手里”,由于两地相距甚近,事后宋江必然又要与新平寨死磕,为晁盖报仇,那李庆如今已有两县五城之地,实力早已是今非昔比,不久前还领兵击溃过王复的数万大军。
若是与新平寨死磕上,短时间内定无法抽出身来,宋江还怎么实行他那“攻占州府,接受招安”的计划?
相比之下,曾头市无疑就更适合些,那里毕竟在大河以北,足以让宋江、吴用寻到诸多借口暂缓报仇,全力实行招安之事。
计策既定,宋江与吴用又继续低声说了些其他事,这才一起走出了书房。
刚一出门,两人忽然见得一道人影在前边的墙角处一闪而过,宋江、吴用顿时脸色一变,匆匆跑过去时,却又不见半个人影。
宋江连忙叫来了宅院中的仆役,沉声问道:“刚才可有人来书房寻我?”
仆役答道:“是花头领去过,因您早有吩咐,可让他随意走动,不需通报,因此没有阻拦。”
宋江听是花荣后,顿时暗松了一口气。
整个梁山,花荣是对他最忠心耿耿的人,比戴宗、李逵等人还有更亲近一筹,别说他与吴用说话时,都是全程压低着声音的,又总是把话语说一半不说一半,花荣不太可能听到什么。
就算花荣知道了什么,也定不会做出背叛他的事。
吴用却略有担忧的道:“哥哥还是去看一下花兄弟吧。”
宋江微微颌首,抬步走了出去……花荣这时正坐在梁山的高峰上,手里拿着一壶酒,眺望着这八百里的茫茫水泊,这里还竖着一杆杏黄大旗,上书“替天行道”四个大字,此时正被风水得“咧咧”做响。
花荣猛地灌了一大口酒后,抬头看着那替天行道四字,眼神中忙是迷茫之色,不知怔怔出神了多久,宋江忽然一个人走了过来,笑道:“兄弟为何独自一人在此处喝酒?”
花荣却没回应,坐下斜靠在了石头上,口中喃喃乱语,似是醉了一般。
宋江又摇了他两下,却依旧没醒来,于是叹声道:“花兄弟,我知你没醉,也知你在书房外听到了些什么,对我产生了些许误会,为何不能说出来,与我开诚布公的谈一谈?”
宋江说这话时,全程在眯眼紧盯着花荣的脸,原来,宋江也不太确定花荣是否真的醉了,刚才那样说,不过是诈他罢了。
但花荣却没有丝毫回应,依旧在那口吐醉言醉语,表情上也全程没有露出破绽。
宋江这才稍微放下心来,他也有些出神的看着山下的八百里水泊,又叹声道:“宋某所做之事,不过是为了给大伙谋个出路,无愧于天地,希望花兄弟能理解我心里的苦衷。”
这句话,倒不似是与花荣说的,更像是宋江对自己将要做之事的一种辩解。
宋江也不再逗留,脱下长袍披在了花荣身上,然后快步走下了这顶峰。
待他走远后,忽然这才忽然睁开眼睛来,纵跃到了前边的另一块巨石后,朝着宋江离去的方向望去。
只见宋江下了这峰顶后,一直没有回头,转入一处房屋中去了,就在花荣暗松了一口气,也打算离开这里时,却又见到顶峰下边的一处小树林里,忽然钻出了一伙人来,约有一二百人的样子,这些人个个手执武器,是宋江从去年打破高唐州时招募的青壮中,挑选来的精锐,除了宋江本人外,没人能指挥得动。
而此时的这伙人中,为首的那个手里拿着两板大斧,正是那“黑旋风”李逵!花荣见此,整个人都愣住了,背后发着冷汗,心里则是一阵心寒。
这些人刚才埋伏在那树林里,所为何事,完全是不言自明的事。
若花荣面对宋江时,应对不当,说出了诸如“要把他听来的话,都告诉晁盖与众兄弟”之类的言语,此时这些人恐怕便会冲杀上来!花荣忍不住想仰天大笑,泪水已是浸湿了眼眶,想他乃堂堂清风寨的知寨,受万人尊敬,衣食无忧,只因宋江而丢了这祖业,却无怨无悔的携带一家老小追随着到清风山落了草。
宋江指东,花荣从不向西,甚至宋江要他把自家亲妹子,嫁给那从外表到内心都丑陋不堪的王矮虎时,花荣都答应了。
然而如此的忠心,最后换来的却是埋伏在树林中的刀斧手!一时间,花荣有种信念崩塌后万念俱灰的感觉。
其实,花荣的耳朵虽然十分灵敏,但宋江与吴用在书房内密谋的话语,他也只听了个只言片语,不过他是何等聪慧的人,有这些只言片语,便能猜到许多事,只是终究还只是猜测而已。
但现在,花荣已完全肯定,宋江与吴用肯定是要图谋杀晁盖的了!他再次站立在顶峰边上,把宋江留下的长袍扔了下去,心中一时纷乱无比……第二天,吴用依计向晁盖提了曾头市的事情,晁盖听后,果然大怒,要亲自发兵去灭了这曾头市,宋江劝道:“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小弟愿代为前往。”
晁盖道:“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
你下山多遍了,厮杀劳困。
我今替你走一遭。
下次有事,却是贤弟去。”
宋江苦苦相劝,晁盖却是不听,只因近日山寨之中,常有人说晁盖总是打不赢仗,而宋江却多次领兵取胜,晁盖得知后,心中自是愈发的烦闷。
他知曾头市只有五七千兵马,以梁山如今的实力,料想能手到擒来,便不愿白白再分这功劳与宋江。
于是晁盖最终点了九千人马,带了二十个头领相助下山,其余都和宋江保守山寨。
宋江与吴用、公孙胜等头领便到山下金沙滩与晁盖饯行。
正饮酒之间,忽起一阵狂风,正把晁盖新制的认军旗半腰吹折,众人见了,尽皆失色,觉得这是大不利的事。
但问题是,若是让晁盖“死在新平寨手里”,由于两地相距甚近,事后宋江必然又要与新平寨死磕,为晁盖报仇,那李庆如今已有两县五城之地,实力早已是今非昔比,不久前还领兵击溃过王复的数万大军。
若是与新平寨死磕上,短时间内定无法抽出身来,宋江还怎么实行他那“攻占州府,接受招安”的计划?
相比之下,曾头市无疑就更适合些,那里毕竟在大河以北,足以让宋江、吴用寻到诸多借口暂缓报仇,全力实行招安之事。
计策既定,宋江与吴用又继续低声说了些其他事,这才一起走出了书房。
刚一出门,两人忽然见得一道人影在前边的墙角处一闪而过,宋江、吴用顿时脸色一变,匆匆跑过去时,却又不见半个人影。
宋江连忙叫来了宅院中的仆役,沉声问道:“刚才可有人来书房寻我?”
仆役答道:“是花头领去过,因您早有吩咐,可让他随意走动,不需通报,因此没有阻拦。”
宋江听是花荣后,顿时暗松了一口气。
整个梁山,花荣是对他最忠心耿耿的人,比戴宗、李逵等人还有更亲近一筹,别说他与吴用说话时,都是全程压低着声音的,又总是把话语说一半不说一半,花荣不太可能听到什么。
就算花荣知道了什么,也定不会做出背叛他的事。
吴用却略有担忧的道:“哥哥还是去看一下花兄弟吧。”
宋江微微颌首,抬步走了出去……花荣这时正坐在梁山的高峰上,手里拿着一壶酒,眺望着这八百里的茫茫水泊,这里还竖着一杆杏黄大旗,上书“替天行道”四个大字,此时正被风水得“咧咧”做响。
花荣猛地灌了一大口酒后,抬头看着那替天行道四字,眼神中忙是迷茫之色,不知怔怔出神了多久,宋江忽然一个人走了过来,笑道:“兄弟为何独自一人在此处喝酒?”
花荣却没回应,坐下斜靠在了石头上,口中喃喃乱语,似是醉了一般。
宋江又摇了他两下,却依旧没醒来,于是叹声道:“花兄弟,我知你没醉,也知你在书房外听到了些什么,对我产生了些许误会,为何不能说出来,与我开诚布公的谈一谈?”
宋江说这话时,全程在眯眼紧盯着花荣的脸,原来,宋江也不太确定花荣是否真的醉了,刚才那样说,不过是诈他罢了。
但花荣却没有丝毫回应,依旧在那口吐醉言醉语,表情上也全程没有露出破绽。
宋江这才稍微放下心来,他也有些出神的看着山下的八百里水泊,又叹声道:“宋某所做之事,不过是为了给大伙谋个出路,无愧于天地,希望花兄弟能理解我心里的苦衷。”
这句话,倒不似是与花荣说的,更像是宋江对自己将要做之事的一种辩解。
宋江也不再逗留,脱下长袍披在了花荣身上,然后快步走下了这顶峰。
待他走远后,忽然这才忽然睁开眼睛来,纵跃到了前边的另一块巨石后,朝着宋江离去的方向望去。
只见宋江下了这峰顶后,一直没有回头,转入一处房屋中去了,就在花荣暗松了一口气,也打算离开这里时,却又见到顶峰下边的一处小树林里,忽然钻出了一伙人来,约有一二百人的样子,这些人个个手执武器,是宋江从去年打破高唐州时招募的青壮中,挑选来的精锐,除了宋江本人外,没人能指挥得动。
而此时的这伙人中,为首的那个手里拿着两板大斧,正是那“黑旋风”李逵!花荣见此,整个人都愣住了,背后发着冷汗,心里则是一阵心寒。
这些人刚才埋伏在那树林里,所为何事,完全是不言自明的事。
若花荣面对宋江时,应对不当,说出了诸如“要把他听来的话,都告诉晁盖与众兄弟”之类的言语,此时这些人恐怕便会冲杀上来!花荣忍不住想仰天大笑,泪水已是浸湿了眼眶,想他乃堂堂清风寨的知寨,受万人尊敬,衣食无忧,只因宋江而丢了这祖业,却无怨无悔的携带一家老小追随着到清风山落了草。
宋江指东,花荣从不向西,甚至宋江要他把自家亲妹子,嫁给那从外表到内心都丑陋不堪的王矮虎时,花荣都答应了。
然而如此的忠心,最后换来的却是埋伏在树林中的刀斧手!一时间,花荣有种信念崩塌后万念俱灰的感觉。
其实,花荣的耳朵虽然十分灵敏,但宋江与吴用在书房内密谋的话语,他也只听了个只言片语,不过他是何等聪慧的人,有这些只言片语,便能猜到许多事,只是终究还只是猜测而已。
但现在,花荣已完全肯定,宋江与吴用肯定是要图谋杀晁盖的了!他再次站立在顶峰边上,把宋江留下的长袍扔了下去,心中一时纷乱无比……第二天,吴用依计向晁盖提了曾头市的事情,晁盖听后,果然大怒,要亲自发兵去灭了这曾头市,宋江劝道:“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小弟愿代为前往。”
晁盖道:“不是我要夺你的功劳。
你下山多遍了,厮杀劳困。
我今替你走一遭。
下次有事,却是贤弟去。”
宋江苦苦相劝,晁盖却是不听,只因近日山寨之中,常有人说晁盖总是打不赢仗,而宋江却多次领兵取胜,晁盖得知后,心中自是愈发的烦闷。
他知曾头市只有五七千兵马,以梁山如今的实力,料想能手到擒来,便不愿白白再分这功劳与宋江。
于是晁盖最终点了九千人马,带了二十个头领相助下山,其余都和宋江保守山寨。
宋江与吴用、公孙胜等头领便到山下金沙滩与晁盖饯行。
正饮酒之间,忽起一阵狂风,正把晁盖新制的认军旗半腰吹折,众人见了,尽皆失色,觉得这是大不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