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歇马镇
字体: 16 + -

第四十章 两证人说出实情 侯班头悬梁自尽

    曹锟和赵庭臻二人手按剑柄,站在欧阳大人的身后。

    张三狗双膝着地,跪在地上。

    “堂下所跪何人?”茅知县道。

    “回大人的话,小人名叫张三狗。”张三狗看了看茅知县、尹县丞和何师爷,然后道。

    “张三狗,坐在堂上的这位是御史大人,你可要想仔细了再回答御史大人的话。”

    茅知县道——他说话的声音比较低,也比较慢,但很有分量,他直视着张三狗的脸——眼睛里面闪着令人难于琢磨的光。

    张三狗看看坐在大堂上的茅知县,又看看站在茅知县旁边的尹县丞,最后望着欧阳大人和赵庭臻道“小人一定仔细回答大人的问题。”

    “张三狗,这份口供上的手印是你按的吗?”

    曹锟将口供递到张三狗的手上。

    张三狗看了一眼口供上的指印“大人,这是小人按的手印。”

    “很好,张三狗,你从事什么营生啊?”

    欧阳大人接过茅知县的话头道——欧阳若愚不想让茅知县牵着鼻子走,他要把审问的主动权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小人没有正当的营生。”

    “本官听说你嗜赌好酒,在李家铺名声不怎么好啊!”

    欧阳大人一边说,一边看了看茅知县和尹县丞——找这么一个证人录口供,口供的可信性到底有多大呢?

    张三狗无言以对。

    “张二狗,你怎么不说话了?”

    “大人没有说错,小人确实是一个嗜赌好酒之徒。”

    “张三狗,今天下午,发生在刘家大院的事情,你也看到了,本大人再给你一次机会,如果你不说实话——或者说事实证明你对本官说了谎的话,那是要吃牢饭的。”

    “大明律法可是无情的。茅知县刚才说得很对,你可要想仔细了再说话啊!”

    “小人一定如实回答大人的问题——绝不敢说半句假话。”

    “我问你,你是如何知道尚文娟和赵仲文之间有那种关系的呢?”

    “我——我只知道尚文娟在嫁给刘大少爷之前和赵仲文有婚约,这——只要是李家铺的人,没有人不知道。”

    “你的意思是,你只知道尚文娟和赵仲文有过婚约,并不知道他们俩有瓜葛之事,是不是啊!”

    “是的。”

    “那这份口供上的证言是怎么回事情呢?”

    “我是听——听别人说的。”

    “听谁说的?”

    “听——我是听侯三侯班头说的,有一次,侯三请我喝酒,侯三说尚文娟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女人,侯三说尚文娟早就和赵仲文瓜葛上了。”

    “侯三什么时候请你喝的酒啊?”

    “在这个月的上旬。”

    “在刘明堂出事和赵仲文被抓之前吗?”

    “是的。”

    “是谁让你指证尚文娟和赵仲文有那种事情的呢?”

    “是——”张三狗的脑袋朝右边歪了歪,但没有抬起头来。

    茅知县坐在案子后面的太师椅上,尹县丞站在茅知县的身后——张三狗显然是想看茅知县和尹县丞,但还是没有看。

    “是谁啊?”

    “是——是县丞大人找我了解刘明堂的案子的时候,我才那么说的,我以为侯三的话是真的。”

    “你没有告诉尹县丞,你是从侯三那里听来的吗?”

    “没有,县丞大人没有问。县丞大人就是问,小人也不会说。”

    “为什么?”

    “侯三叮嘱我不要提他的名字。”

    尹县丞紧绷的脸越发的凝重。

    欧阳大人让何师爷将笔录拿给张三狗。

    张三狗不识字,只能在笔录的下方按了一个手印。

    “赵庭臻,把陈黑牛带进来。”

    赵庭臻走进偏房。

    不一会,赵庭臻领着陈黑牛走上堂来。

    陈黑牛看了看张三狗,然后跪在张三狗的左边“小人陈黑牛见过大人。”

    “陈黑牛,张三狗已经交代,关于尚文娟和赵仲文之间的事情,他是听侯三说的,他并不知道,也不曾听别人说过赵仲文和尚文娟有瓜葛之事,你现在怎么说?”

    “回大人的话,大人,小——小人是——是听张三狗说的。”陈黑牛道。

    “张三狗,你怎么说?”

    “是小人跟陈黑牛说的。”

    敢情是以讹传讹啊!

    “张三狗,你刚才为什么不说呢?”

    “大人没有问,小人一时也想不起来。”

    两个人的证言全是从侯三那里来的。

    而尹县丞竟然把这两个人的供词当成了证据,尹县丞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不得不令人深思。

    幸亏欧阳若愚提前派曹锟和赵庭臻将张三狗和陈黑牛控制起来,如果让尹县丞占了先机,结果就很难说了。

    站在茅知县身后的尹县丞不时抬起右手,用衣袖擦拭额头和脸上的汗水。

    茅知县倒是很淡定,案子审到现在,确实没有茅知县什么事情。

    “尹县丞,有你这么办事的吗?人命关天,你办案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茅知县望着尹县丞道。

    “小人愚钝,上了侯三的当。得知上文娟和刘明禄有染,便知道尚文娟不是一个本分规矩的女人。”

    “她和赵仲文曾经有过婚约,再加上刘明堂喝的药是赵仲文亲自熬药,又亲眼看着刘明堂喝到肚子里面去的,小人就听信了张三狗和陈黑牛的话。”

    “幸亏欧阳大人介入此案,要不然,小人一定会铸下大错。也亏知县大人没有早早定案。”

    尹县丞巧舌如簧,既恭维了欧阳大人和茅知县,又暗示自己是无心之失,果然是一只老狐狸。

    欧阳大人让陈黑牛在供词上画押以后,两个衙役将两个人带出了后堂。

    “曹锟,你和他们一起去,把侯三带到这里来。”

    欧阳大人和茅知县一边喝茶,一边耐心等待。

    欧阳大人茶喝到一半的时候,一个衙役跌跌撞撞地闯进堂来,他的身后紧跟着曹锟。曹锟的神色异常凝重。

    “冯子宽,侯三人呢?”茅知县道。

    “回——回大人的话,”冯子宽气喘吁吁。

    欧阳大人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曹锟,怎么回事情?”

    “大人,侯三他——他悬梁自尽了。”

    在县衙里面发生这样的事情,这是欧阳大人没有想到的。种种迹象表明,侯三是刘明堂案的关键人物。他死了,这个案子就很难再往下查了。

    赵仲文的冤情已经洗清,案子已经有了结果,但要想查处侯三后面的幕后主使,恐怕是不可能了。

    茅知县——或者是何师爷和尹县丞使出了壁虎断尾的绝招。

    欧阳大人的右手紧紧抓住椅子的扶手,侧目瞥了一眼茅知县和尹县丞。

    这两个人对侯三悬梁自尽的消息反应有些怪异,从眼神和表情上看,两个人比较放松,他们的眼角和嘴角上还隐藏着几许笑意,但从动作上看,却显得特别夸张。

    茅知县突然站起身“什么?混蛋,饭桶,看我怎么收拾你们这帮酒囊饭袋。尹县丞,你这个县丞也算是干到头了!”

    “大人,收监的时候,我特地叮嘱孙虎,一定要好好看护侯三。冯子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你难道是侯三的同伙,刘明堂的死也有你的事吗?”

    尹县丞一边说,一边走到孙虎的跟前。

    “回大人的话,小人怎么能知道侯三悬梁自尽呢?”

    “混蛋,我怎么养了你们这帮废物。这么点事情都办不好。”茅知县道。

    茅知县和尹县丞表面上很震惊,但他们说话的语气流畅,语速平稳,一般情况下,人在十分震惊的时候,语气和语速都会受到影响。

    “快说,侯三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尹县丞道。

    “太——太迟了,我——我们把他从房梁上放下来的时候,侯三——他——他——他已经气绝身亡了。”

    冯子宽的语气和语速和他的情绪是比较吻合的——他显得很紧张,他的脸上全是汗。

    “冯子宽,我不是叮嘱你们看好侯三吗?”尹县丞道。

    “回大人的话,自从把侯三关进牢房以后,我们不曾离开过牢房半步。不信,你问问冯孙虎和伍二,我们三个人哪里都没有去。”

    “伍二,你进来。”

    此时,伍二站在门外。

    冯子宽走进堂来。

    “伍二,冯子宽的话,你刚才听见了吗?”尹县丞走到伍二的跟前。

    “我听见了。”

    “你怎么说?”

    “冯子宽说的对,按照县丞大人的吩咐,我们不曾离开过牢房半步。”

    “侯三关进牢房以后,有没有什么人见过侯三?”欧阳若愚道。

    “没有。”

    “你们难道没有听到什么动静吗?”

    “没有,一点动静都没有。”

    “侯三在牢房里面做什么?不会没有一点声息。”

    “关进牢房以后,从头至尾,一点声音都没有。”

    尹县丞和伍二、冯子宽这段对话无非是想说明侯三是自杀——是畏罪自杀。

    “走,快领欧阳大人去看看。”尹县丞第一个冲出门去。

    一行人跟在冯子宽的后面,朝牢房走去。还有两个衙役提着灯笼在旁边照着弯弯曲曲的石板路。

    走到大牢门口的时候,欧阳大人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此人就是曾经把欧阳大人挡在大牢门外的孙虎——就在刚才,孙虎还在后堂磨墨呢。

    他突然出现在后堂,难道是来通报侯三的死讯的?

    只有在确定侯三已经死亡之后,茅知县和尹县丞才能神闲气定地审案子。

    今天,在大牢值守的有三个人,其中一人就是孙虎。

    另两个人是伍二和冯子宽。

    侯三是刘明堂案最重要、最关键人物,在大牢里面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大牢里所有人都脱不了干系,所以,凡是今天在大牢里面值班的人都要一一记录在册。

    侯三无论是自杀还是他杀,他带走的东西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欧阳大人明显感觉到,案子已经超出了刘明堂案本身。

    和孙虎、伍二、冯子宽站在一起的还有一个人,此人的手上提着一个灯笼,灯笼上写着一个“牢”字。

    三个灯笼在前面指引,茅知县走在欧阳大人的后面,一行人走进大牢的门。

    进入大牢的门一共有两个,一个是南门,赵长水探监的时候,走的就是这道门。

    另一个门是北门,知县大人提审犯人和到大牢里面去看犯人的时候,就走这道门,这道门和大堂、后堂是连在一起的。

    现在,欧阳大人一行就是从这道门走进牢房的。

    除了三个灯笼和左一堵墙右一堵墙之外,什么都看不见,更无法知晓大牢的格局。

    拐了几道弯子,走过几条仄仄的深巷以后,进入一个小院子,院子中间有一个天井,天井两边是黑漆漆的牢房,右手一排牢房中间一个屋子里面亮着一盏灯,灯光是从半掩着的牢门和很小的窗户里面射出来的。

    牢房的门口站着一个弯腰驼背的老狱卒,他的手上也提着一个灯笼,腰上挂着一串钥匙。

    老狱卒将半掩着的门完全推开,伴随着一声刺耳的“咯吱”声,老狱卒第一个走了进去。

    欧阳大人走进牢房,尹县丞和茅知县跟在后面,他们以手掩鼻,低着头,弓着腰,因为牢房的门头比较低。

    在茅知县的招呼下,老狱卒提着灯笼走到欧阳大人和赵庭臻的身边。

    曹锟抱着剑站在牢房外——他是在仔细打量院子里面的环境和牢房的格局。

    牢房里面的气味非常难闻,脚下踩着一些稻草,稻草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靠近墙角的地方有一层比较厚的稻草。

    稻草上直挺挺地躺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侯三。

    在尸体的旁边有一条被褥凌乱地堆在一起,在尸体的上方九尺多的地方,有一根房梁,房梁上挂着一跟布带子,布带子是衙役用来束腰的腰带。腰带是连接在一起的,腰带上还有一个结。

    欧阳大人示意老狱卒和冯子宽将灯笼往侯三尸体跟前举一举。

    老狱卒走到尸体的另一边,用右手托着灯笼的底部,让灯笼有所倾斜,这样,灯光才能照到尸体的脸上和身上。

    侯三的身上仍然穿着原来那身衙役服。

    帽子放在被褥上面,腰上已经没有了腰带。

    侯三双唇半开,半截舌头在牙齿外面,嘴唇和舌头上一点血都没有,舌头的上方和下方倒是有几个牙印。

    欧阳大人用手指扒开侯三的右眼,摸了摸侯三的颈部脉搏,最后将手伸进侯三的腋下试了试体温。

    “冯子宽,你们是什么时候发现侯三挂在房梁上的呢?”尹县丞问。

    这一问有些多余,肯定是曹锟和两个衙役到大牢里面来提犯人的时候才发现的——冯子宽早就准备好了答案。

    “你们派人来提侯三,我让秦麻子打开牢门,秦麻子看到侯三挂在房梁上。”

    “把秦麻子叫过来。”欧阳大人道。

    “我就是秦麻子。”老狱卒道——秦麻子就是驼背老狱卒。

    “老人家,你把当时的情况说一下。”

    “回大人的话,我打开牢房的门,喊了一声,可侯三没有回应,我就退出牢房,拿了一个灯笼走进牢房,结果看见侯三挂在房梁上。”

    “侯三是怎么把自己挂到房梁上去的呢?”

    “侯三是站在粪桶上面上吊的,粪桶倒在侯三的身体下方。小人就和冯子宽把侯三从腰带上放下来,摸了摸他的呼吸,已经没有气了。”

    “粪桶在什么地方?”

    “粪桶在这儿——”老狱卒将灯笼移到墙角。

    墙角处有一个粪桶——粪桶是倒在地上的。

    粪桶上下一般粗,高度在成人膝盖的下方,粪桶两边各有一个孔洞,一个绳子的两头拴在孔洞里面。

    欧阳大人蹲下身体看了看粪桶里面,粪桶里面是干的。

    侯三刚关进牢房,粪桶应该是刚拿进来的。

    欧阳大人用脚拨了拨粪桶,将粪桶倒扣在地上,果然四平八稳。

    侯三应该是将粪桶卡在地上,底朝上,站在粪桶底上把自己挂在房梁上的。

    如果粪桶里面有粪水的话,牢房里面就会有难闻的气味。

    “侯三被关进来后,有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呢?”

    “太阳落山的时候,他给了吴胖子一两银子,让他到兴隆客栈弄点酒菜来。一个人坐在稻草上喝了很长时间。大人请看——”老狱卒将灯笼挪到墙角处。

    灯光下,墙角处,有三片枯荷叶,荷叶是用来包卤菜的,只剩下荷叶,说明东西已经被吃完了,在荷叶的旁边还有一些摔碎了酒坛的残片。

    侯三摔碎酒坛,难道是想说这是他这辈子喝的最后一次酒吗?

    侯三身上的酒气确实很重。他的眼角上有比较多的分泌物,只有喝了很多酒的人,眼角上才会有这么多的分泌物。

    欧阳若愚蹲下身体,借着灯光看了看侯三的嘴巴和双手,侯三的嘴唇上全是油,左手指上也有油。

    欧阳若愚又解开侯三衣服上的扣子,掀起里面的棉袄,摸了摸侯三的肚皮,肚皮鼓鼓的。

    这说明侯三在悬梁自尽前吃了不少东西,喝了不少酒。

    种种迹象表明,侯三在喝酒之前就想好悬梁自尽了。

    “吴胖子是谁?”

    “吴胖子是这个牢房的狱卒。”

    “他人呢?”

    “吴胖子是白天值守,他回家去了。”

    “冯子宽,你到吴胖子家去,叫他赶快到县衙来。”尹县丞道。

    冯子宽转身准备走出牢房,被欧阳大人叫住了“等一下。”

    欧阳大人走到冯子宽的跟前“冯子宽,你刚才为什么不提吴胖子和侯三接触的事情?”

    “回大人的话,吴胖子是狱卒,狱卒接触侯三,这很正常,子宽还以为大人问的是外面的人。”

    欧阳大人穷追不舍“县衙里面除了吴胖子,还有什么人见过侯三?”

    “再没有其他人见过侯三。”孙虎道。

    “赵庭臻,你跟冯子宽走一趟。”

    冯子宽看了一眼尹县丞,迟疑片刻,然后领着赵庭臻走出牢房。

    “秦麻子;除了吴胖子,还有没有其他人进过牢房?”尹县丞道。

    “孙虎说的对,除了吴胖子,再没有其他人进过牢房。”秦麻子道。

    “孙班头,好像还有一个人进过牢房。”站在一旁的伍二突然道。

    “还有谁进过牢房?”欧阳大人把伍二叫到跟前。

    “大人,侯三的老婆算不算?”

    “侯三的老婆见过侯三?”茅知县故作惊讶道。

    “不错,侯三老婆进过牢房。”伍二道。

    “谁安排侯三和他老婆见面的呢?”

    侯三被关押之后,他老婆便来相见,一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这要问吴胖子,一定是吴胖子到兴隆客栈买卤菜和酒的时候,顺便去喊了侯三的老婆。”孙虎道,“到底是什么人让吴胖子去喊侯三老婆的,这要问吴胖子。”

    “侯三和老婆见面的时候,你们谁在跟前呢?”

    “没有人在跟前。”

    “这是为什么?”

    “侯三是衙门里面的人,又是班头,这点方便,我们还是要给的。人家夫妻说什么话,做什么事情,我们在跟前肯定不方便。”

    “刚才,你为什么不说?”欧阳若愚疑窦顿生。

    “小人一时没有想起来,

    “快把仵作喊来。”茅知县道。

    “用不着了,侯三死亡时间在一个时辰左右。”欧阳大人道,“本官进县衙的时候,侯三就已经死了。”欧阳大人道——他出身仵作世家,验尸这种事情还用的着别人吗!

    欧阳大人又仔细检查了侯三脖颈周围,最后,让孙虎和冯子宽解开侯三的衣服,除了脖颈上的勒痕以外,身上一点伤痕都没有。

    欧阳大人想找到他杀的痕迹。遗憾的是,欧阳大人没有发现任何他杀的痕迹,在大牢里面,如果有人想制造侯三自杀的假象,应该是一件非常简单、非常容易的事情。

    衙门里面的人,做这种事情,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啊!

    “茅知县,派一个人去请侯三的老婆。”欧阳若愚望着茅知县道。

    “孙虎,你到侯三家走一趟。”

    “曹锟,你随他走一趟。”

    曹锟朝欧阳大人招了一下手。

    欧阳大人站起身,走出牢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