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壤歌
字体: 16 + -

第37章 壤驷马的亲戚是一个盐商

    壤驷马很早就知道老家有一个古木冲,存在着这么奇怪的洞情女与洞情神的故事。

    他有一个远房亲戚就是古木冲那个地方的人,那是他的小姨家,也就是壤驷马母亲萨孤逑的妹妹,名叫萨孤嬥。远嫁给了古木冲一户亓官家族的大少爷,名叫亓官正,亓官家族在古木冲主要是经营盐业,由于亓官正考过功名,外放做了几年地方县令,但是由于敛财被揭发,又没有找到上面更大的阴凉树与靠山,故被革除官职,遣返回乡。经此一堑后,亓官正便学会了钻研门道,他干起了食盐买卖生意,勾结地方官府,因为此时他悟出一个道理:大树之下,草不沾霜。必须为自己找到一棵靠得住的大树,于是他攀附上了蕲春县令墨台三多,先是为墨台三多家族物色一处了风水宝地,安葬了墨台三多的爷爷,然后就是为墨台三多物色了一房小妾,名叫少施西,是亓官正的外甥女。少施西不但美若天仙,她的风情月意及其炉火纯青的床上功夫,就深深地征服了墨台三多这位县太爷。少施西在床上施展一招魔魂离天坠,县太爷墨台三多就要欲仙欲死了,爽到九霄云外,保证第二天早上起不来床,宣告休堂一日。这一切铺好后,亓官正才向县太爷提出希望在古木冲一家独大经营盐业,希望官府给颁发一张盐引,盐引就是官府发给盐商的食盐运销许可凭证。墨台三多现在对他那是有求必应,立马大笔一挥,草就了一份手书,通知相关部门立即办理,下面的相关部门见是县令手书,真是见书如见阎王,诚惶诚恐,立马快速办理,双手给亓官正递上,亓官正自然不会少了他的小费,几个铜板意思意思,办事员自然是收下不提。

    这样,亓官正在古木冲独家经营盐业,不几年便大发横财。古木冲大概有三万六千户左右,每一户作五口人计算,一口人一天食盐用量两点四钱,一户人家一年的食盐用量就是四千三百八十钱,那么三万六千户人家,一年的销量就是一亿五千七百六十八万钱,当时的盐价是零点零三两白银一钱,合计收入就是四百七十二万八千两白银。三年累积就可达一千四百万以上的财富,成了千万富翁了。

    亓官正家吃一碗蛋炒饭,成本为白银50两(大约人民币2万元)。因为这碗蛋炒饭的每粒米必须100%的完整,每粒米必须全部分开,每粒米必须泡透蛋汁;鸡蛋产自每天用人参、黄芪、白术、大枣等喂食的母鸡;配汤为百鱼汤,包括鲫鱼舌、鲤鱼白、鲢鱼脑、斑鱼肝、黄鱼膘、鲨鱼翅、鳖鱼裙、鳝鱼血、鳊鱼划水、乌鱼片等等。有钱人就是任性,奢侈到这个地步。

    壤驷马知道有这么一家远房亲戚,但是没有走动,因为壤驷马家里实在太穷,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所以壤驷家族与亓官家族虽然是连襟关系,但是没有礼节往来,自然就断了。

    壤驷马的小姨妈萨孤嬥与亓官正生了一个女儿,名叫亓官翟。比壤驷马年小四岁,但是与壤驷马见过几次面,彼此还聊得来。壤驷马当时开玩笑说,亓官翟的名字起得不好,并引出《博物志》卷四:“翟雉长尾,雨雪降,惜其尾,栖高树杪,不敢下食,往往饿死。”这一段话来佐证。亓官翟不以为然,说她很喜欢这个名字,上羽下隹,野鸡的长尾羽毛,五彩缤纷,艳丽照人。皇家用来作为翟车,皇后所乘饰以雉羽的车子,同时宫廷舞女手中所执雉羽,也是野鸡长尾羽毛。所以她非常喜欢,盼望有朝一日,被皇帝选秀选进皇宫,成为皇妃呢!

    壤驷马觉得他这个小表妹人长得漂亮温柔,但是过于天真可爱,恐非好事。

    果不其然,后来壤驷马在江湖上闯荡的时候,听到家中来信说亓官翟成了洞情女,她一天到晚地打扫卫生,她一天到晚地打扮自己,她一天到晚地诉说着喃喃情话,她一天到晚地兴奋得光彩迷离。漫山遍野的飞奔,谁也控制不住她,后来不久就在山中一口古洞中画眉画妆,穿了一身新衣裳,与洞情神结婚了,然后死去。

    壤驷马当时还觉得不可思议,是不是被什么鬼怪施了邪术,还怪家人不早点告诉他,不然回去施展驱鬼大法,或许还可以挽救一条亲人的性命。后来了解到,确有洞情神勾引洞情女这回事,才为表妹感到惋惜!

    之后,墨台三多因贪污腐败,被政敌参了几十本,朝中动怒,被革职查办,因巨额财富来源不明罪以及其他罪相并处,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亓官正也被查明,向海关门卫行贿400两,向海关其他人员行贿2600两,向总督门卫行贿200两,向总督手下其他人员行贿1420两,向巡抚衙门行贿1010两,向知县行贿1000两,向县衙门卫行贿200两,向县衙其他人员行贿192两,向巡盐御史行贿最多:55000两。官府取消了亓官正的盐引,并抄家,私人财产充当公帑。至于是否真正充当公帑,那也是很难说的。

    壤驷马本人对盐业非常感兴趣,对他这个远房的亲戚的遭遇,虽然并没有多少同情,但是认为盐业还是可以干一干的,至于其中的关节还是需要深思熟虑的。壤驷马很有商业头脑,他自小除了上山采药卖钱补贴家用之外,还研制出一些农人需要使用的抽水机、深井水泵,不但换取了价值不菲的金币,还博取了族长等人的欣赏目光。他在这些金币一半交给母亲,一般留作自己支配,比如用来购书、学艺、买置矿石,冶炼工具。

    他总结了一套富人与穷人之间思维的不同,所导致的命运的改变。他认为:穷人为凑热闹毁掉一生,富人善于钻研门道。

    喜欢凑热闹,似乎是中国人的天性,但其实不然。喜欢凑热闹的基本上都是穷人,富人没时间没精力凑热闹。穷人思维者,特别热衷于凑热闹,扎堆,在大街上看到人多的地方,脚就走不动道,非看上一眼不可;在机关或者集市看大家都聊天自己也凑上去聊,不聊似乎就不合群;与人闲聊过程中听到一句某某离婚了,开口就一顿谩骂,全然不顾剧情可能反转——即便反转,他又一翻脸去骂当初维护的人。

    那么,为什么穷人思维者这么喜欢凑热闹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忽略时间的价值。

    穷人思维者,不在乎自己的时间价值。一来,他们的确意识不到自己的时间是有价值的,毕竟他们一天的工资也不是很多,换算成小时,也不觉得值多少钱。所以,一有热闹他就上去凑,反正浪费几分钟也没啥,但这个口子一开,就刹不住闸了。比如,机关或者集市见到两个人聊天,有两句话勾引了你的兴趣,你本以为就插一句嘴,但没想到一开口整个上午就荒废了。穷人的时间,多半被这样浪费。

    二来,穷人思维者,根本不会利用自己的时间创造价值。穷人思维者,多半是受时间的奴役,受环境的奴役,因为他们自己从来不会规划。一有自己独处的时间,他们就会恐惧,赶紧去凑个热闹消磨人生。

    时间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但不是每个人都懂。富人思维者,怕浪费自己时间,也怕浪费别人时间。浪费自己的时间对不起自己,而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富人思维者,明确知道自己做成一件事需要多少时间,知道凑热闹可能会浪费多少时间,能合理规划自己,做该做的事,不该凑的热闹再热闹也不会看一眼。

    第二,思维懒惰的代价。

    真正的思考是痛苦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真正的思考。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拒绝真正的思考的。他们的思考,不过是装腔作势,什么货比三家,什么瞄准行情,什么引经据典,都是走形式过场,都是想当然,没有真正的思考和洞察。所以,穷人思维者身体可能勤奋,但脑子却是懒惰的,身体的勤奋无法弥补脑袋懒惰带来的损失。

    是人,都会遇到问题,但穷人思维者,遇到问题之后会想要在最快时间内获得一个答案,而不管这个答案是不是正确。这就是穷人穷的关键所在。不追求正确的答案,只追求自己想要的自己理解的答案,对于那些可能是正确的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答案视而不见。比如,某某镖局为什么这么牛逼?穷人思维者回答,因为镖局老板牛逼啊。答案虽然简单明了,但对个人有什么指导价值?

    没有死磕精神,是思考懒惰的穷人的癌症。

    第三,从众本能的驱使。

    因为思维懒惰,很多问题穷人思维者不会自己思考,但还是要做,怎么办?只能用大众行为去指导,看大家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久而久之,穷人思维者形成了从众本能。看到别人干什么,自己就想去干,自己的手机用的好好的,但看到别人换新的了,就也想换新的,其中就有从众本能在作祟。这个,也就能解释为什么穷人思维者为啥爱凑热闹。但富人思维者,能够控制这种从众本能,理性对待世界、对待各种问题,所以他们才更能成功!

    闲话少说,壤驷马哈哈大笑,把帝释天说成是一个得了瘟疫死去的坏人,在火化的过程中,突然诈尸了。

    他这一句话,迎来广场上的一阵骚动,那些文武大臣、僧侣、民众都表情愤怒,恨不得生吞了壤驷马。

    于是,只见一帮武将手执刀枪剑戟一起往壤驷马站的位置涌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