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青年才俊
长安城,狄府。
自从前年狄知逊从夔州都督府长史升迁至尚书左丞后,狄府也算正式迈入了贵人的行列,狄知逊可谓前途坦荡,尤其还有一个狄仁杰聪慧博学,投靠在了晋王门下,前途也是一片光明,狄府上下充斥着欢庆。
不过今年春闱,狄仁杰参加科举,明明中了进士却偏偏没能被选上,府上最近就充斥着一些怨气,都知道是当今贤王殿下因为晋王的关系,才未选中狄仁杰。
好在事情急转直上,狄知逊今日在坐班期间听闻了特选官一事,高兴了。虽说这个所谓的特选官与中进士相比,官职差了一些,但看待特选官却不能以官职的大小来看待。
特选官的官职不高,但这是在当今陛下心中留下了一个好印象,看看今年春闱中进士的人,百余人之中有多少可以让当今陛下记住?可是特选官却少有被陛下忘记的。
百余名进士与几名特选官相比,孰优孰劣一眼可知。
中午休息时间,狄知逊甚至等不及在班衙用饭,匆匆回到自己府上,就是为了告诉儿子这个好消息,结果府上上上下下都高兴了,但几句话的时间,狄府又陷入了愁云惨淡之中。
所谓知子莫若父,听说狄仁杰去了贵妃酒楼,儿子的用意狄知逊哪里会不清楚,无非还是为了春闱的事情。
运气好,没有碰见贤王殿下也就算了,若是运气不好,碰上了贤王殿下,狄知逊能想象到自己儿子会闹出什么样的乱子,以自家儿子的性格,顶撞当今贤王殿下那是在所难免的,但当今贤王殿下那是什么人啊,楚王之子,如今这个长安城,谁敢说不在意楚王府。
运气这种东西,狄知逊从来不太相信,自从春闱结束之后,贤王一直在桃源村主持军校和住宅区修建的事宜,很少在长安城之中,两人碰上的机会很大,尤其自己儿子还是专程去找贤王,理论春闱一事,两人碰上可以说十成十。
原本欢乐的狄府在狄知逊一句“立即把那逆子叫回来”之后,又陷入了恐慌之中。
初夏时院子中的蝉鸣,在狄知逊回府之前犹如一首欢快的乐曲,但此时却像是一首催命曲,让狄知逊苦笑不已,只盼家中小儿没能遇上贤王殿下,只盼此番争论不至于令贤王殿下心生怨言。
狄知逊叹了口气,看了眼天色,又快到上班打卡的时间,只好匆匆出府,打定主意,等到晚间回府时好好教训下这个心高气傲的儿子。
刚刚从府中出门,遇见便遇见了笑呵呵的杨执柔。
“狄叔叔,仁杰贤弟可在府上?”
作为弘农华阴杨氏之敌,杨执柔的消息可不缺,他祖父的哥哥杨恭仁当年也是贞观朝宰相,虽说去世好几年了,但杨家在朝堂依旧屹立不倒,其父辈皆是各州刺史,一方大员,尤其还有一个叔叔杨思玄担任吏部侍郎,朝廷特选官一事,他自然得到了消息。
今日来狄府便是为了和同窗狄仁杰一同庆贺。
“杨贤侄。”狄知逊叹了口气,“那小子不在府上,去了桃源村。”
杨执柔愣了一下,来不及开口询问,狄知逊便将自己猜测的前因后果说了出来,当然也少不了请杨执柔去桃源村说说情。
他们狄家对上楚王府没有多大的脸面,杨家还是有一点点的,虽说与楚王府没有多少交情,但杨家在朝中的势力不弱,且杨执柔的亲生父亲杨思止乃是当年由李宽举荐为官的,多少有几分香火情。
这个时代的同学情远非后世能比,同窗之间,以命相待的情况不在少数,杨执柔想也没想,便在狄府要了一匹马匆匆赶往了桃源村。
此时,桃源村贵妃酒楼中,狄仁杰涨红了脸,羞愧的朝李宽父子行了一礼,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十六七岁的少年且才智出众,向来没有受过多大的搓着,心气高,让他们说出道歉的话很难,不过李宽也不在意,一个狄仁杰而已,若是他还是华国的皇帝还有心教导一番,如今却没了那兴趣,教导其他人还不如教导自己儿子。
“你小子弄出一个特选官还是不错的。”李宽笑呵呵的看着儿子,招呼儿子坐下,亲手给儿子倒了杯酒。
李哲受宠若惊,随即苦笑道“父王,您还是说那个但是吧,一般来说,‘但是’肯定少不了。”
“那就说说但是。”李宽笑了笑,端起酒杯喝了一口,“为父认为你的想法是不错的,二十岁之前便担任一县之上确实不合适。
所以,在为父看来这个所谓的特选官根本没有必要,直接下道旨意言明二十岁之龄不得为官便好,下道旨意表彰下杨执柔、狄仁杰这些青年才俊便好。
若是如此,他们还不认同,或者对朝廷科举取仕有怨言,自暴自弃,这类人便不值得培养了。守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守得住才华,方可知晓为官之后,为百姓谋利。”
李哲若有所思,作为官员耐得住寂寞很重要,毕竟在官场为官,升迁的时间不定,若是长年没能得到升迁,又耐不住寂寞,官员在地方上会做出怎样的举动,其实也就不难想象了。
“楚王殿下,此言不妥。”狄仁杰站起身来,朝李宽行了一礼。
“哦,有何不妥?”
“殿下以一时论英雄未免太过偏颇。”
李宽点了点头,“此话倒是有道理。”
以一时来论英雄确实不合适,毕竟有很多大器晚成之人,李宽也承认狄仁杰的话有道理,但是对于帝王而言,一时的成败已经足够了,若连一点寂寞都难以忍受,这样的人不值得让帝王记在心里。
见李宽赞同,狄仁杰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若此时是李治,他甚至都敢讲诉一番自己的道理,但李宽给他的压力实在有些大,多说多错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狄仁杰不说话,李宽也不在与他多交谈,问起了李哲在长安城的情况。
情况还是不错的,一方面忙着帮巫鸿等人出谋划策,一方面忙着安平和小芷成亲的事宜,小日子倒也过的充实,甚至有些忙碌。
当然,对于忙碌的说法,李宽是不相信的,若是处理国家大事,儿子不会偷懒,但处理杂事之类的,儿子不偷懒,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说说笑笑,在酒楼中吃了一顿好的,刚刚出门正好遇见从长安而来的杨执柔。
“草民杨执柔见过楚王殿下,见过贤王殿下······”一连串的问话,杨执柔行完礼,便感觉到了口干舌燥,咽了两口唾沫。
李宽愣了下,走到杨执柔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什么楚王殿下,不见外叫声叔叔就好。”
杨执柔傻了,这那是什么见不见外的问题,问题是杨家和李家之间似乎不存在什么亲戚关系,这叔叔从何而来?
见杨执柔不明所以,李宽没解释,反而笑呵呵的问道“你父亲还好吧?”
不明所以的杨执柔行礼道“家父安好,谢殿下挂念。”
“好就好。”李宽笑了笑,感叹道“当年见到你时,你还是蹒跚学步的小子,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已是青年才俊了。”
听李宽这么一说,杨执柔更傻眼了,在他的记忆之中,自己一家和楚王应该没有交集才是,楚王竟然认识自己,而且看样子与自家关系似乎不错。
刚想要问,便听李哲问道“父王,您认识他?”
杨执柔的祖父是杨恭仁,而杨恭仁的父亲是杨雄,按照辈分来算,杨雄与李渊同辈,李宽便是与杨执柔的父亲是同辈人,但李哲相信自己父亲不会因为这个关系便让杨执柔称呼自己父亲为叔叔,肯定有其他原因。
李宽看了眼杨执柔,看着儿子笑道“怎么不认识,当年他父亲便是为父举荐到凉州为官的,那时候他才一岁不到,说来为父对你思止叔叔还有些歉意,儿子刚刚出生就去了凉州。”
听到李宽这么一说,杨执柔似乎明白了什么,难怪今年参加科举之前,父亲从潞州来信说去楚王府拜见,原来早已熟识,之前不说恐怕是担心自己借着楚王府的名声在长安城肆无忌惮。
杨思止之所以没有说自家与楚王府的关系,还真是与杨执柔想的差不多。
杨执柔作为长子,一直在长安城中,在长安时的性子说是混帐也不过分,仗着自己是弘农杨氏子弟,与长安城中的纨绔厮混,若是知晓自家与楚王府还有这么一层关系,还真有可能废了。
不过,现在的杨执柔哪怕是知道了自家与楚王府的关系,依旧能做到平静以待,客客气气的说明了来意。
对于杨执柔担心同窗的情况,李宽也不知该怎么说,指了指酒楼里,便回了李府。
原本,李哲是有些不太满意狄仁杰的,不过杨执柔与自家关系不错,他也需要人才,便留了下来,而且给护卫吩咐了几句,便跟着杨执柔一同进了酒楼。
话说回到李府的李宽和苏媚儿等人,在见到王若宁行礼时,苏媚儿皱了皱眉,显然对儿子将王若宁留在身边很不满意,而李宽就没那么多时间关心王家女子了,中午喝酒喝的有些太多,睡觉才是他最想做的事。
一觉睡到日落西山,起来便见着大厅之中多出了一个人。
“父王,此乃娄师德,是儿臣好友。”李哲站起身来介绍道,那样子一如当年李宽见到薛仁贵、刘仁轨等人一般,眼神中充满了热切。
娄师德是一个胖乎乎的少年,像极了大阿福,看着就很喜庆,不过看压身上的穿着应该是属于比较贫寒的人家,但他脸上一直带着自信的笑容。
“草民娄师德见过楚王殿下。”不卑不亢的话音,让李宽的好感度呈直线上升。
还没等李宽开口,李哲便笑道“师德兄,你太见外了,称呼家父叔父便可。”
李宽笑着点了点头,他虽然对贞观朝之后的名人了解不多,但娄师德的大名他还是听说过,只是不知道具体的生平罢了,但能青史留名的宰相,哪一个都不是简单的人物。
对于儿子的态度,他倒是乐见其成,而且观儿子的热情,显然儿子与娄师德早早就认识,并非是在今年春闱期间才认识这么一个人才。
不得不说,这就是李哲早年创办学舍,在外游历的好处了,不仅认识了王方翼这个大将,还认识了娄师德这样的王佐之才。
“哲儿说的对,既然你们之间以兄弟相称,叫一声叔父便好。”
李宽对待娄师德的态度,只要眼睛没瞎都可以看出来异常和善,所以李哲不由的笑了,同在大厅之中的狄仁杰和杨执柔却不由的撇了撇嘴,似乎有些不屑。
尽管这个动作很轻微,李宽还是发现了,显然,娄师德与狄仁杰他们的关系算不上好。
李宽前世看过“狄仁杰”,可以说这部电视剧看过好几遍,尤其对那句“元芳,你怎么看?”记忆深刻,可以说李宽对于狄仁杰其实有些崇拜,但是在大唐这么多年,且在今日中午时,狄仁杰屡次不敬,他对于大名鼎鼎的狄仁杰的感观其实已经算不得好了。
但作为主人,李宽得要照顾大家的面子,倒是也有差别对待,与狄仁杰等人聊了聊,便吩咐侍女们上菜。
楚王放下身段与大家聊治理,聊心得,聊致富之法,听取大家的建议和观点,这顿晚饭倒是吃的宾主尽欢,李宽的观点让众人学到了很多,娄师德等人的言语也令李宽学到了不少,感悟良多。
用过晚饭,黑夜已经完全了笼罩了整个桃源村,想要回长安城是不可能了,所以只能在李府住下来。
李哲似乎是为了礼贤下士,并没有吩咐侍女们带着三人去客房,而是亲自领着娄师德等人去客房,此时,李宽才发现娄师德一瘸一瘸的。
“这是患了足疾?”李宽问道。
李哲“嗯”了一声,笑道“原本打算父王回来之后,请父王看看的,不过前不久儿臣请孙师爷看过了,没有多大的问题。”
“此事,还得多谢贤王殿下。”听闻此言,娄师德给李哲行了一礼,再朝李宽行礼道“谢过楚王殿下关怀。”
李宽摆了摆手,没有说话。
等到李哲送完三人,在返回自己的房间吓了一跳,只见自己父亲在夜色里,在小院中犹如鬼魅一般。
“父王,此时已是亥时,您还不睡?”
“狄仁杰、杨执柔都有宰相之资,但为父更看好娄师德,他有王佐之才,拉拢寻常人的手段就不用放在他身上了,重在交心。”说完,也不管儿子在想什么,李宽径直回了自己的房间。
。
自从前年狄知逊从夔州都督府长史升迁至尚书左丞后,狄府也算正式迈入了贵人的行列,狄知逊可谓前途坦荡,尤其还有一个狄仁杰聪慧博学,投靠在了晋王门下,前途也是一片光明,狄府上下充斥着欢庆。
不过今年春闱,狄仁杰参加科举,明明中了进士却偏偏没能被选上,府上最近就充斥着一些怨气,都知道是当今贤王殿下因为晋王的关系,才未选中狄仁杰。
好在事情急转直上,狄知逊今日在坐班期间听闻了特选官一事,高兴了。虽说这个所谓的特选官与中进士相比,官职差了一些,但看待特选官却不能以官职的大小来看待。
特选官的官职不高,但这是在当今陛下心中留下了一个好印象,看看今年春闱中进士的人,百余人之中有多少可以让当今陛下记住?可是特选官却少有被陛下忘记的。
百余名进士与几名特选官相比,孰优孰劣一眼可知。
中午休息时间,狄知逊甚至等不及在班衙用饭,匆匆回到自己府上,就是为了告诉儿子这个好消息,结果府上上上下下都高兴了,但几句话的时间,狄府又陷入了愁云惨淡之中。
所谓知子莫若父,听说狄仁杰去了贵妃酒楼,儿子的用意狄知逊哪里会不清楚,无非还是为了春闱的事情。
运气好,没有碰见贤王殿下也就算了,若是运气不好,碰上了贤王殿下,狄知逊能想象到自己儿子会闹出什么样的乱子,以自家儿子的性格,顶撞当今贤王殿下那是在所难免的,但当今贤王殿下那是什么人啊,楚王之子,如今这个长安城,谁敢说不在意楚王府。
运气这种东西,狄知逊从来不太相信,自从春闱结束之后,贤王一直在桃源村主持军校和住宅区修建的事宜,很少在长安城之中,两人碰上的机会很大,尤其自己儿子还是专程去找贤王,理论春闱一事,两人碰上可以说十成十。
原本欢乐的狄府在狄知逊一句“立即把那逆子叫回来”之后,又陷入了恐慌之中。
初夏时院子中的蝉鸣,在狄知逊回府之前犹如一首欢快的乐曲,但此时却像是一首催命曲,让狄知逊苦笑不已,只盼家中小儿没能遇上贤王殿下,只盼此番争论不至于令贤王殿下心生怨言。
狄知逊叹了口气,看了眼天色,又快到上班打卡的时间,只好匆匆出府,打定主意,等到晚间回府时好好教训下这个心高气傲的儿子。
刚刚从府中出门,遇见便遇见了笑呵呵的杨执柔。
“狄叔叔,仁杰贤弟可在府上?”
作为弘农华阴杨氏之敌,杨执柔的消息可不缺,他祖父的哥哥杨恭仁当年也是贞观朝宰相,虽说去世好几年了,但杨家在朝堂依旧屹立不倒,其父辈皆是各州刺史,一方大员,尤其还有一个叔叔杨思玄担任吏部侍郎,朝廷特选官一事,他自然得到了消息。
今日来狄府便是为了和同窗狄仁杰一同庆贺。
“杨贤侄。”狄知逊叹了口气,“那小子不在府上,去了桃源村。”
杨执柔愣了一下,来不及开口询问,狄知逊便将自己猜测的前因后果说了出来,当然也少不了请杨执柔去桃源村说说情。
他们狄家对上楚王府没有多大的脸面,杨家还是有一点点的,虽说与楚王府没有多少交情,但杨家在朝中的势力不弱,且杨执柔的亲生父亲杨思止乃是当年由李宽举荐为官的,多少有几分香火情。
这个时代的同学情远非后世能比,同窗之间,以命相待的情况不在少数,杨执柔想也没想,便在狄府要了一匹马匆匆赶往了桃源村。
此时,桃源村贵妃酒楼中,狄仁杰涨红了脸,羞愧的朝李宽父子行了一礼,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十六七岁的少年且才智出众,向来没有受过多大的搓着,心气高,让他们说出道歉的话很难,不过李宽也不在意,一个狄仁杰而已,若是他还是华国的皇帝还有心教导一番,如今却没了那兴趣,教导其他人还不如教导自己儿子。
“你小子弄出一个特选官还是不错的。”李宽笑呵呵的看着儿子,招呼儿子坐下,亲手给儿子倒了杯酒。
李哲受宠若惊,随即苦笑道“父王,您还是说那个但是吧,一般来说,‘但是’肯定少不了。”
“那就说说但是。”李宽笑了笑,端起酒杯喝了一口,“为父认为你的想法是不错的,二十岁之前便担任一县之上确实不合适。
所以,在为父看来这个所谓的特选官根本没有必要,直接下道旨意言明二十岁之龄不得为官便好,下道旨意表彰下杨执柔、狄仁杰这些青年才俊便好。
若是如此,他们还不认同,或者对朝廷科举取仕有怨言,自暴自弃,这类人便不值得培养了。守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守得住才华,方可知晓为官之后,为百姓谋利。”
李哲若有所思,作为官员耐得住寂寞很重要,毕竟在官场为官,升迁的时间不定,若是长年没能得到升迁,又耐不住寂寞,官员在地方上会做出怎样的举动,其实也就不难想象了。
“楚王殿下,此言不妥。”狄仁杰站起身来,朝李宽行了一礼。
“哦,有何不妥?”
“殿下以一时论英雄未免太过偏颇。”
李宽点了点头,“此话倒是有道理。”
以一时来论英雄确实不合适,毕竟有很多大器晚成之人,李宽也承认狄仁杰的话有道理,但是对于帝王而言,一时的成败已经足够了,若连一点寂寞都难以忍受,这样的人不值得让帝王记在心里。
见李宽赞同,狄仁杰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若此时是李治,他甚至都敢讲诉一番自己的道理,但李宽给他的压力实在有些大,多说多错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狄仁杰不说话,李宽也不在与他多交谈,问起了李哲在长安城的情况。
情况还是不错的,一方面忙着帮巫鸿等人出谋划策,一方面忙着安平和小芷成亲的事宜,小日子倒也过的充实,甚至有些忙碌。
当然,对于忙碌的说法,李宽是不相信的,若是处理国家大事,儿子不会偷懒,但处理杂事之类的,儿子不偷懒,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说说笑笑,在酒楼中吃了一顿好的,刚刚出门正好遇见从长安而来的杨执柔。
“草民杨执柔见过楚王殿下,见过贤王殿下······”一连串的问话,杨执柔行完礼,便感觉到了口干舌燥,咽了两口唾沫。
李宽愣了下,走到杨执柔跟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什么楚王殿下,不见外叫声叔叔就好。”
杨执柔傻了,这那是什么见不见外的问题,问题是杨家和李家之间似乎不存在什么亲戚关系,这叔叔从何而来?
见杨执柔不明所以,李宽没解释,反而笑呵呵的问道“你父亲还好吧?”
不明所以的杨执柔行礼道“家父安好,谢殿下挂念。”
“好就好。”李宽笑了笑,感叹道“当年见到你时,你还是蹒跚学步的小子,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已是青年才俊了。”
听李宽这么一说,杨执柔更傻眼了,在他的记忆之中,自己一家和楚王应该没有交集才是,楚王竟然认识自己,而且看样子与自家关系似乎不错。
刚想要问,便听李哲问道“父王,您认识他?”
杨执柔的祖父是杨恭仁,而杨恭仁的父亲是杨雄,按照辈分来算,杨雄与李渊同辈,李宽便是与杨执柔的父亲是同辈人,但李哲相信自己父亲不会因为这个关系便让杨执柔称呼自己父亲为叔叔,肯定有其他原因。
李宽看了眼杨执柔,看着儿子笑道“怎么不认识,当年他父亲便是为父举荐到凉州为官的,那时候他才一岁不到,说来为父对你思止叔叔还有些歉意,儿子刚刚出生就去了凉州。”
听到李宽这么一说,杨执柔似乎明白了什么,难怪今年参加科举之前,父亲从潞州来信说去楚王府拜见,原来早已熟识,之前不说恐怕是担心自己借着楚王府的名声在长安城肆无忌惮。
杨思止之所以没有说自家与楚王府的关系,还真是与杨执柔想的差不多。
杨执柔作为长子,一直在长安城中,在长安时的性子说是混帐也不过分,仗着自己是弘农杨氏子弟,与长安城中的纨绔厮混,若是知晓自家与楚王府还有这么一层关系,还真有可能废了。
不过,现在的杨执柔哪怕是知道了自家与楚王府的关系,依旧能做到平静以待,客客气气的说明了来意。
对于杨执柔担心同窗的情况,李宽也不知该怎么说,指了指酒楼里,便回了李府。
原本,李哲是有些不太满意狄仁杰的,不过杨执柔与自家关系不错,他也需要人才,便留了下来,而且给护卫吩咐了几句,便跟着杨执柔一同进了酒楼。
话说回到李府的李宽和苏媚儿等人,在见到王若宁行礼时,苏媚儿皱了皱眉,显然对儿子将王若宁留在身边很不满意,而李宽就没那么多时间关心王家女子了,中午喝酒喝的有些太多,睡觉才是他最想做的事。
一觉睡到日落西山,起来便见着大厅之中多出了一个人。
“父王,此乃娄师德,是儿臣好友。”李哲站起身来介绍道,那样子一如当年李宽见到薛仁贵、刘仁轨等人一般,眼神中充满了热切。
娄师德是一个胖乎乎的少年,像极了大阿福,看着就很喜庆,不过看压身上的穿着应该是属于比较贫寒的人家,但他脸上一直带着自信的笑容。
“草民娄师德见过楚王殿下。”不卑不亢的话音,让李宽的好感度呈直线上升。
还没等李宽开口,李哲便笑道“师德兄,你太见外了,称呼家父叔父便可。”
李宽笑着点了点头,他虽然对贞观朝之后的名人了解不多,但娄师德的大名他还是听说过,只是不知道具体的生平罢了,但能青史留名的宰相,哪一个都不是简单的人物。
对于儿子的态度,他倒是乐见其成,而且观儿子的热情,显然儿子与娄师德早早就认识,并非是在今年春闱期间才认识这么一个人才。
不得不说,这就是李哲早年创办学舍,在外游历的好处了,不仅认识了王方翼这个大将,还认识了娄师德这样的王佐之才。
“哲儿说的对,既然你们之间以兄弟相称,叫一声叔父便好。”
李宽对待娄师德的态度,只要眼睛没瞎都可以看出来异常和善,所以李哲不由的笑了,同在大厅之中的狄仁杰和杨执柔却不由的撇了撇嘴,似乎有些不屑。
尽管这个动作很轻微,李宽还是发现了,显然,娄师德与狄仁杰他们的关系算不上好。
李宽前世看过“狄仁杰”,可以说这部电视剧看过好几遍,尤其对那句“元芳,你怎么看?”记忆深刻,可以说李宽对于狄仁杰其实有些崇拜,但是在大唐这么多年,且在今日中午时,狄仁杰屡次不敬,他对于大名鼎鼎的狄仁杰的感观其实已经算不得好了。
但作为主人,李宽得要照顾大家的面子,倒是也有差别对待,与狄仁杰等人聊了聊,便吩咐侍女们上菜。
楚王放下身段与大家聊治理,聊心得,聊致富之法,听取大家的建议和观点,这顿晚饭倒是吃的宾主尽欢,李宽的观点让众人学到了很多,娄师德等人的言语也令李宽学到了不少,感悟良多。
用过晚饭,黑夜已经完全了笼罩了整个桃源村,想要回长安城是不可能了,所以只能在李府住下来。
李哲似乎是为了礼贤下士,并没有吩咐侍女们带着三人去客房,而是亲自领着娄师德等人去客房,此时,李宽才发现娄师德一瘸一瘸的。
“这是患了足疾?”李宽问道。
李哲“嗯”了一声,笑道“原本打算父王回来之后,请父王看看的,不过前不久儿臣请孙师爷看过了,没有多大的问题。”
“此事,还得多谢贤王殿下。”听闻此言,娄师德给李哲行了一礼,再朝李宽行礼道“谢过楚王殿下关怀。”
李宽摆了摆手,没有说话。
等到李哲送完三人,在返回自己的房间吓了一跳,只见自己父亲在夜色里,在小院中犹如鬼魅一般。
“父王,此时已是亥时,您还不睡?”
“狄仁杰、杨执柔都有宰相之资,但为父更看好娄师德,他有王佐之才,拉拢寻常人的手段就不用放在他身上了,重在交心。”说完,也不管儿子在想什么,李宽径直回了自己的房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