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岳父叫董卓
字体: 16 + -

第三十八章 河东人家

    “绛邑此城地处交通要道,有官道贯穿南北东西。如若让白波贼攻克了绛邑,那么除了南下安邑外,他们还可向西走皮氏入三辅,向东走端氏下河内。

    一旦如此,原本尚可控制的局面,怕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故在我看来,绛邑实为我军必守而白波必攻之地。两军胜负之得失,便系于此城。”

    不愧是老谋深算,一言便看令社稷兴亡的毒士。

    贾诩此时不慌不忙的一番话,顿也就位牛辅指明了方向。

    故在其言罢后,牛辅也就点了点头,“善,先生之言着实令人茅塞顿开。如此,我便先遣三千先锋,至绛邑设防。”

    这般说着,心中有了几分把握的牛辅便也就对着一旁的李恪摆了摆手,“行了,将那些河东人家都唤进来吧。

    本将现在便给他们服一颗定心丸。”

    “诺!”

    见此,身为长史李恪松了口气,忙转身离去。

    然就在其转身离去后,因出于欣赏喜爱,自离京之后便被牛辅一直带在身旁,当做心腹好友的张辽却不由一步站出,抱拳开了口。

    “将军,既有先锋,还请令臣为此中一员。”

    却是在得到牛辅的看重与信任后,年轻气盛的张辽便迫不及待的打算表现一下自己。

    毕竟,军队始终都是强者为尊之地。张辽如今既得到了长官超乎寻常的看重,自就要向所有人证明自己值得被长官这样看重。

    否则,口口相传下,张辽怕就会成为士卒口中那些靠关系才得以上位的关系户。

    这自是心高气傲的张辽无法忍受的。

    故在看到机会时,张辽顿也就主动向牛辅请起战来。

    而对此,身为上司的牛辅自也是乐见其成。他之所以如此欣赏张辽,就是因为他喜欢张辽这种敢拼敢杀,在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放弃的性格。

    因此看着主动请战的张辽,牛辅便不由笑道“好,文远这份豪情着实让本将喜爱。既如此,我便予文远战马三百,令文远也为一先锋。”

    却是因边州动乱的关系,战马来源十分吃紧。

    张辽从并州家乡招募来的那千余子弟兵虽不乏精于骑射之辈,可因钱财不足,千余子弟兵中,可用战马却仅有几十匹。

    正因此,见张辽主动请战,牛辅索性也就分给他三百匹战马,也好让他能组建起一支得心应手的骑兵队伍。

    反正在离京之时,董卓为确保战事顺利,又拨给他了八百匹良驹好马。他的手中,战马良驹一时倒也充足。

    然即便如此,牛辅的豪爽和大方还是让张辽欣喜不已。

    故在牛辅言罢后,张辽顿也就抱拳作揖道“谢将军厚爱,且请将军放心,辽必也不会让将军失望。”

    说罢,再度施了一礼,张辽便也重新立在一旁。

    接着过了不久,方才那些被牛辅放鸽子的世家子弟和豪强代表等河东人家,才陆续来到了堂上。

    “我等参见府君!”

    汉时,公卿大臣文武百官虽说都可以与天子坐着议事,可跪拜之礼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却也依旧常见的很。

    就譬如此时,当这些并无官职在身的河东人家在府衙的正堂上,初次见到甲胄也未曾换下的牛辅时,不用牛辅说什么,这些人也就施大礼拜倒在地。

    “诸君且免礼。”

    稳稳当当的受了这些人一拜,牛辅方才不慌不忙的招了招手。而后等这些人相继从地上起身,他便也就直接开门见山道“我知道,在此之时,诸君都因白波贼犯境一事担忧不已。

    生怕这些不讲道理的贼子会一路杀到安邑城来,将整个河东都搅得不得安宁。故在此时,我就只想对诸君说,诸君的担忧绝不会可能有发生的一天。

    那些视朝廷法度于无物的白波贼,是绝不会逍遥法外的。本将一定会将他们彻底消灭铲除,这是本将在太尉面前也做了保证的!

    就安心过自己的日子,用不着想什么离乡避祸。本将在这里也向你们保证,只要本将人还在河东,白波贼就定不能害了你们的性命!”

    牛辅扯着嗓子大吼了一番,语气强硬的可谓是斩钉截铁。

    故在牛辅这一番话说话后,堂上的这些个河东人家看着牛辅,眼神顿也就变得不一样了。

    却是担惊受怕的等了数天时间,他们总算是听到了自己最期待的话。

    正因此,河东卫氏的子弟,才女蔡文姬的第一任丈夫卫仲道的胞兄卫觊卫伯觎,此时便也不由面带笑意的从人群中站了出来。

    “多谢将军,今有将军之言,我等河东人家,终也可以睡个好觉了。”

    “哈哈,不必如此。本将今极为河东太守,为国家定乱安民,便就是分内之事。你们无需因此道谢,平日做好分内事。担负起河东人家该有的责任,便就可以了。”

    “是是是,将军说的是。也请将军放心,在保家卫国上,只要能有用到我等河东人家的地方,我等必也竭尽全力。”

    “恩,如此便好。这句话,我记住了。”

    身为卫氏一族的当代嫡长,日后必定是河东卫氏大家长的卫觊的确是个聪明人。

    可以说是一点就透,丝毫不用牛辅多费什么口舌。

    故看着他,心情不错的牛辅便不由道“只要咱们齐心协力,河东之地定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至于诸君,诸君虽无官无职。

    但只要能为保家卫国讨贼剿匪做出贡献,本将定也不吝啬向朝中举荐。”

    这话说的,却是已经有几分抛出橄榄枝的意思了。

    不过听到牛辅这样说,堂下包括那卫觊在内的一众河东人家,反而都只是低着头,未做任何表态。

    却只因在此时,牛辅的名声早就被党人弄得臭大街了。如今时候,除非是那种功利心极强的,否则还真少有人愿承担背负骂名的风险去投靠董卓及董卓一党。

    故见这些河东人家这幅作态,牛辅自也就想到了这点。也正因此,牛辅原本的好心情霎时也就消散了大半。

    接着面无表情的摆了摆手,也就让这些人离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