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岳父叫董卓
字体: 16 + -

第二十章 入瓮

    “大人,袁绍到了。”

    皇宫中,一身甲胄的牛辅立在门内,如实道了声。

    而听得这话,这些日子来显得越发有威仪的董卓也就点了点头“善,让人进来吧。”

    “诺”

    牛辅应了声,不敢阻拦,当下也就领着深夜入宫的袁绍进了宫殿。

    在这个时候,牛辅虽对袁绍生了必杀之心,可在袁绍面前这份杀意依旧掩饰的好好的。

    故跟在牛辅的身后,袁绍也未能想到这个尚未被他放在心上的董卓之婿,刚刚才为他布下了天罗地网。

    只要他胆敢离京,便必死无疑。

    也正因此,这时袁绍依旧显得十分淡然,即便孤身一人面见董卓,袁绍也只是不卑不亢的做了一揖。

    “董司空。敢问司空,深夜召绍来此,所为何事?”

    董卓“哈哈哈哈,本初,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少帝废立之事,我意已决,不可更改。本初若识时务,明日朝时便出言附和。如若不然,本初当日对宦官做何,吾亦能对本初做何。”

    袁绍“呵呵,天下的英雄难道只有司空?就凭司空今日之所作所为,难道就不怕步那梁冀后尘!”

    “恩!”董卓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双眼睛死死的盯住了袁绍。

    而袁绍见此,便就在董卓及一旁牛辅虎视眈眈下,却也不由将手放到了剑柄上。他是佩剑入宫,面见董卓时也未曾解下。

    可久经沙场的董卓自不会因此便生出什么忌惮之心。

    此时的他盯着袁绍,不过就是在权衡利弊罢了。

    杀死袁绍不难,以袁绍这个世家子的武力值,在场的董卓和牛辅皆可轻易将其击杀。

    可袁绍毕竟是袁家子,而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乃是天下第一流的世家。

    董卓如今尚对世家党人抱有希望,依旧打算废立天子后拉拢这些人,让自己名正言顺的做一个监国权臣。

    这样一来,再看袁绍,董卓也就强压下了心头怒火。

    而袁绍,虽手持佩剑,可独自一人面对董卓的他心中自不免一阵发虚。故见董卓好似有所忌惮,心中惊惧的他顿也就朗声道“道不同不相为谋,司空自便,在下告辞。”

    说罢,却也就在董卓的注视下逃一般的离去。

    而见此,一身甲胄在身的牛辅便不由走到了董卓的身旁“大人,难道就这样放过他?这袁本初,可绝不是一个安分守己之徒!”

    董卓“洛阳已入我手,不管北军还是西园,皆以臣服。袁本初一司隶校尉,手中不过千余更卒,难道还能翻天不成!”

    “可若袁绍离京呢?”牛辅故意往这边带起话题,“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袁绍为袁家子,若离京入野便等同于龙入大海,不得不防啊!”

    董卓“离京,哼!他若敢离京,吾必取其性命!”

    原本的历史上,董卓的确也这么做了。可那时他还是低估了世家党人的力量,以至追捕的命令出了司隶地区便等同废纸。

    无可奈何下,方才顺坡下驴,封了袁绍一个渤海太守。

    这些,如今的牛辅自是心知肚明,所以才私下做了布置。

    可说实话,秘密做了哪些布置后,牛辅也害怕不理解他的董卓在事成之后会追究他的责任。故将话题往这边引的目的,便是让董卓亲口说出这话,好让自己有恃无恐。

    也因此,在得到董卓的这句话后,牛辅当下就找了个借口,离开了宫室。

    牛辅“去,立即传讯李郭,让他们做好准备。今夜袁绍便会离京出城,今晚,我便要见到袁绍的脑袋。否则,便让他们二人提头来见!”

    “诺!”

    心腹牛谨心知事关重大,故等答应一声后也就转身离去。

    可在此时,独立在这皇宫大内之中,明明做好了一切准备,可牛辅的心情却始终难以平静。

    “杀死袁绍,真的就能扭转大局吗?罢了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于心中这般长叹一声,回到房间中的牛辅也就盘膝坐下,默然等待起了城外的消息。

    ……

    “快快,收拾好行囊,半个时辰后,立即随我离京!”

    手持佩剑,逃一般的从皇宫中出来,直面董卓的袁绍也不由被惊了一身冷汗。到底只是一个世家子,几十年来都是顺风顺水的他何曾经过这等阵仗。

    以至从皇宫中出来后,生怕董卓会变了想法改了主意的袁绍便不敢在洛阳城中久留。

    也因此,随着他的一声吩咐,跟随他的一众门客心腹也就各自带上了佩剑行囊。然后,待袁绍登上马车,一行近百人也就簇着他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离开了袁绍所在的府邸。

    可与此同时,便就在洛阳城城东的一处密林中,领着五百兵丁在此等候了多时的军司马李傕,却不禁对着堂弟李应再度问道“怎么样,人来了吗?”

    “还没,但料想也快了。”听到兄长不厌其烦的问起,做为假司马的李应倒也同样是不厌其烦的回了声。

    显然,在这个时候,不管是军司马李傕还是他兄弟李应,内心都没看上去那么平静。

    毕竟,他们这一次所要伏击的对象并不是那些大字也不识一个的西羌蛮夷,而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子,司隶校尉袁绍。

    这样的人,便就在几天前对李傕这样的军司马而言,还是高高在上不可仰望的存在。而今,他们却亲手伏杀这样的人物,若说不紧张,显然是假话。

    故看着自家兄弟,心中实在难以平静的李傕便不禁道“你说,那袁绍会不会已经从南门走了。袁氏一族毕竟是汝南郡人,从南门走可比走东门要近的多。”

    李应“恩,也有可能。不过也不怕,郭汜不也领着五百兵马守在南边吗。还有那张济,也带着五百兵马埋伏在了城北。

    南北都有咱们的兵马,那袁绍定是插翅难逃。”

    “插翅难逃?”李傕喃喃了声,“世道真的变了,这样高门子弟都保不住性命了。看来,当日的从军之选的确未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