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世界开始
字体: 16 + -

第192章 天下之望

    “方腊!”

    听到闻焕章提起这个名字,卢俊义皱眉沉思,已明白闻焕章的用意,道:

    “方腊是位豪杰,在江南极有人望。”

    “据我所知,此人不但是摩尼教的教主。江南有名的邓元觉、石宝、厉天闰、司行方等好汉,也在他的麾下。”

    “以此人在江南的势力,还有江南的形势,方腊在举旗之后,整个苏湖之地,都会群起响应。”

    “到时江南之地,恐不复为大宋所有。”

    “东南诸多州府,也将为之糜烂!”

    听卢俊义说得这么重,柴进、燕青两人,都是大为惊讶。两人虽然在江湖上听说过方腊名号,却并没有觉得,他比梁山泊各位好汉,能够强到哪去。

    如今听卢俊义说方腊造反之后,顷刻间便能在声势上压过梁山泊。两人对于此事,都是大为怀疑。

    “方腊虽是豪杰,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掀起如此声势吧?”

    “哥哥对于此人,是否太看重了些!”

    想到梁山泊历经数年,才有如今局面,柴进、燕青心里,便对此抱着怀疑。不过两人心知卢俊义在说服闻焕章,也没有在此时问出来,而是听闻焕章道:

    “既然元帅认为方腊起事之后,能够席卷江南。”

    “那么他占据江南之后,是否有机会夺取天下呢?”

    将自己真正意图,向卢俊义问了出来。

    卢俊义早知闻焕章的意思,闻言哈哈大笑,指着闻焕章道:

    “先生又在试探我!”

    “梁山泊如今称雄山东,为何接受招安?”

    “以闻先生的才智,难道想不明白?”

    说着,卢俊义起身踱步,向柴进、燕青、闻焕章道:

    “如今大宋天下,虽然时有祸患,甚至山东、江南,已经民不聊生。”

    “但是以大宋一百六十年的积累,这些地方的祸患虽烈,却波及不到它处。”

    “只要朝廷大军得力,方腊纵然能一时得势,又如何夺取天下呢?”

    “所以,卢某在执掌梁山后,一直在谋求招安之事。以求在朝堂之上,为兄弟们谋个位置!”

    柴进、燕青闻言,想到卢俊义这些日子的行事,都是极为信服,道:

    “哥哥深谋远虑,我等诚不及也!”

    对卢俊义为何坚持招安,又多了一层认识。

    闻焕章见几人如此,对卢俊义的说法,心中已经信了。他本就不甘心怀着一身才学,终老山野之间,眼见自己在蹉跎半生后,终于得到个好机会,闻焕章向卢俊义拜下,道:

    “承蒙员外看重,闻某愿意效力!”

    “只盼招安以后,员外勿忘今日!”

    答应为卢俊义效劳,帮助他受招安。

    柴进、燕青见此,纷纷向卢俊义贺喜。卢俊义也欢喜道:

    “有了先生相助,招安还有何难?”

    “闻先生,只要梁山泊能受招安,别管朝廷给先生什么身份,在我梁山泊中,先生都能喝两位军师等同。”

    将闻焕章的地位,正式确立下来!

    这件事虽然没有和其他头领商量,柴进、燕青听了,却没觉丝毫不妥。不说卢俊义本就有这权力,闻焕章一身才学,也让两人佩服。在梁山泊谋求招安的现在,有这么一个熟悉朝堂的人,对梁山泊自然大有好处。

    因此,柴进见事情定下后,立刻便叫来一桌宴席,和卢俊义、燕青、闻焕章等人,一同宴饮庆祝。

    卢俊义、柴进、燕青,都是江湖中人。闻焕章虽自诩文人,平日里和他打交道的,却是江湖中人居多。四人喝了会儿酒,关系又近一些。柴进想到方腊的事,心中还仍自有些不解,道:

    “我在沧州之时,也曾听江湖之人说起,江南方腊是豪杰。”

    “只是不知此人有和本事,得哥哥和闻先生如此看重?”

    燕青同样不解,又因方腊之事,关乎梁山招安。说道:

    “方腊在江南的声名,虽然和主人、晁天王在河北、山东一样,但是他要起事,恐怕也不是一时之功吧?”

    “我梁山泊自晁天王成为寨主,先是打了祝家庄,后是打了曾头市,到如今占据州府,足足花了五年。”

    “方腊有何德何能,能够席卷江南呢?”

    卢俊义闻言微笑,只是看着闻焕章。闻焕章心中感激卢俊义的看重,又有心显露自己本事,向两人道:

    “两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方腊在江湖上的地位,固然只是和员外、天王在河北、山东相当。但是江南受花石纲之苦,却是远甚山东。”

    “有此积怨,江南只要起事,必然如火如荼,和山东那边的形势,可谓截然不同!”

    谈性大发之下,闻焕章又向几人说道:

    “自古民众起事,除了要有好汉,便要有人响应。”

    “山东那边的扩田所虽然闹得厉害,但是山东百姓,大多能活下去。”

    “相比起来,江南那边的花石纲,就真的让人家破人亡了!”

    “因此方腊起事,必有民众响应。如此一来,他在东南之地,必成卷席之势!”

    说着,他将花石纲所过之处,凿河断桥、毁堰拆闸之事道出,又将应奉局在其中上下其手,将百姓害得家破人亡、卖儿卖女之事讲了,让柴进、燕青听了,都觉义愤填膺。燕青道:

    “花石纲如此害民,朝廷难道不知?”

    “为何不停了这花石纲,安抚江南百姓?”

    闻焕章何尝不想让朝廷停了花石纲,但他却知道这件事情,绝对没有可能。听到燕青的话,闻焕章苦笑道:

    “燕青兄弟只知花石纲的害处,却不知它的用处。”

    “对于陛下来说,花石纲所建艮岳,不但关乎子嗣,还是他‘万岁’的希望。”

    “如此一来,朝廷大臣虽多,又哪有人,敢于提起此事呢!”

    艮岳修建,本就是赵佶即位之初,一直没有子嗣,这才在道士进言之下,在宫城东北建起来的。

    如今,赵佶在修建艮岳之后,不但子嗣昌盛,更因此觉得自己建成了洞天福地,在其中有长生之望。

    有了这种想法,朝堂中的大臣,又有哪个,敢在此事上劝谏呢?

    所以说,虽然江南的局势,只要停止花石纲,便能立刻缓解。但对朝堂来说,却是绝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