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帝国
字体: 16 + -

第十九章 棱堡

    有了这样一个巨大的煤矿资源,姬铉打算要把谋划的方案做一个大的调整。

    原本受资源和人力的限制,只是打算将井口聚和桃林聚两处的寨墙加固,基础设施改造一番,能防御小股敌寇即可,标准较低。

    但是,现在他计划在两聚之间建起城墙,直接围成一座纵横三四里的城池!墙体夯筑之后,外围还要包砖,并且建筑模式参考欧式棱堡样式,棱堡的优势就是利用犬牙交错的凸凹墙体防御,实现防御无死角,若是敌人进攻,会同时面对三四个墙面守敌的反击,真正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中国传统的城池建构是土木,而棱堡材料全部是砖石,棱堡的优点显而易见,但是造价也十分恐怖,姬铉打算采取土木与砖石结合的方式。这样做可以把造价控制在可以承受范围,而城池坚固度和防御力却没有打多大折扣。

    这都是建立在巨量煤炭资源的基础上才胆敢设计的,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反正这东西多到无法估量,可以随便挥霍!

    此地少石,而且开采不易,姬铉准备大量烧制条形城砖,烧砖没有多高的技术含量,取黄泥黏土制成砖坯,晾干后毛坯后装窑烧制,有了煤作燃料,除了人力之外,成本基本可以忽略。

    至于水泥,技术含量和成本较高,暂且作罢。那就先把石灰弄出来,其实这个时候石灰早已经被发明出来,只是限于成本昂贵,普通人是用不起的,所以无法大面积普及!

    至于石灰岩,十里外有的土山上满地都是,只要就地垒窑,用煤炭煅烧,就能产出大量石灰。

    姬铉令木匠做出百十个标准砖坯木范,保守计算一个壮劳力一天可做砖坯三四百块,一百民夫每日就能产出砖坯三四万块……

    工程总计用城砖大约百万块,光制作砖坯就得一百个劳力干一个月时间!还要烧制成砖,每口窑大概能烧制两万块,大概八天可以出窑……

    石灰大概需要三十万斤以上,每窑能产灰三万斤,至少要建三口窑以上才能供应工程需求……

    姬铉端坐在书案前,手执毛笔,一边在布帛上画出城池布局设计图,一边计算着各种工程用料、人力调度、财力的消耗。让他不禁皱眉,扔下手中笔,揉了揉脑袋,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工程千头万绪,纷繁杂乱,都需要自己一条条理清。

    人才捉襟见肘,这是他第一次感觉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疲惫,钱粮暂时有所缓解,但是人才的匮乏却已经暴露出来。

    ……

    十日后,第一批城砖顺利出窑。都是长五十、宽三十、高二十厘米的规格,由于是煤火煅烧,全都烧得通透,姬铉拿起石锤击打,发出清脆之声,坚硬如石,颜色呈现深红之色,完全不同于这个时代的青灰色调。

    “公子,现在共垒砖窑五座,一次出成砖十万块,截止昨日,已经制成砖坯四十二万块,趁着天气好,我打算再调集人手再添置五口砖窑,加快成砖烧制速度,万一天气突变,淋湿了砖坯,反而前功尽弃了……”王宿指着远处堆放的一望无际的砖坯,低声说道。

    “汝计划的周全!”

    姬铉满意地点头,他观察此人良久,发现他不但识文断字,性格沉稳,做事也计划周详,前些日便让他专门负责城砖烧制一项工作,果然是有条不紊,此人稍加历练,也是个可造之财!

    姬铉转身,便见不远处站着几个黑锅铁一般浑身黢黑的汉子,全都垂头丧气,低头不语,正是墨、石等六个烧炭匠人。

    “炼焦失败了?”姬铉风轻云淡地问了一声。

    “十窑墨石全都废了!”墨不敢抬头,低声说道。

    “我等浪费了一万斤上好墨石,请公子责罚!”石一抬头,眸中似有内疚之色,怯怯地说道。

    “有圣贤曾言:失败乃成功之母!汝等去吧,浪费多少墨石都无所谓……”姬铉内心轻叹,这个时期的工匠地位卑微,也难怪他们如此谨小慎微。

    石、墨等六人眸中闪烁坚定之色,朝姬铉躬身一拜,转身走向煤场。

    姬铉侧首凝视了一眼王宿,说道:“日后,这城内大小事务就由汝来具体负责!大事直接向我奏请,小事只需向我回禀结果就是!洛、勾两位里长以后直接听凭王宿吩咐便是!”

    王宿完全出乎意料,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竟然木桩一般愣住了!

    勾和洛两个老家伙更是惊诧,这小子运气真他妈好,数日前还是村聚中一个普通黔首,几个跟头就爬到他们上头了!

    “宿,恭喜了!”两个老头老于世故,拱手道贺。

    “谢主公赏识!宿,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期望!”王宿这才如梦初醒,心中想到自己一跃成为主公身边的家臣,管理将近两千人,一下之心中突突地乱蹦,激动地脸色潮红,深深朝姬铉揖了两揖,又转身对洛和勾拱手,谦逊地说道,“日后两位里长,还望多多赐教!”

    “昼,汝以后专心打理钱粮,就是了!”

    “诺!”

    昼独眼一闪,连忙应诺,原本城市的日常管理都是他在负责,但是毕竟年纪大了,能力也有限,反而力不从心,反而乐得主公这般安排。

    桃林聚外,是一片广袤的桃树林,若是万物回春之际,桃花盛开,灼灼似火,颇为壮观,因而得名桃林聚。此时桃林全都光秃秃的,一派萧瑟,但是细听之下,林中却传来一阵整齐的朗朗读书之声。

    姬铉放眼望去,树林中结了几间草庐,由于学室还没有建成,只得在那僻静处临时凑合,并且请了一位夫子,全村五岁以上儿童不分男女,皆可免费入学。

    “走,过去看看!”姬铉移步往草庐那边走去,昼、王宿、洛、勾等人都跟了过去。

    只见茅庐的台阶上摆放着一个桌案,案上有竹简、刀笔等书写之物,还有一把以此来长半指来后的戒尺赫然摆在上头。一个身穿褐色粗布麻衣,胡须花白的老叟单手托头,靠着书案上呼呼大睡,怀中还抱着一个酒葫芦,听那鼾声颇有唢呐的节奏感。

    “岂有此理!”

    昼脸色拉成驴脸,那独眼放出凶光,就要上前一把推行将那老叟推醒。

    姬铉却是不动声色,抬手制止,转身只见台阶下几十个头扎总角的男女孩童盘膝坐在蒲草团上,每人身前都有一个沙盘,他们手拿树枝在沙盘上书写篆字,写完再用手磨平,姬奋、叔犬也在其中,全都聚精会神地读写。

    姬铉暗自感叹,孩子学习条件实在艰苦,在没有发明纸张之前,他要先将黑板和粉笔弄出来。

    这时候,一直鸟飞掠过来,恰巧落在那老叟的头上,老叟吃了一惊就猛然惊醒,下面的孩童终于忍不住,爆发出一阵稚嫩的哄笑。

    老叟抬手擦了一下嘴边的涎水,睁眼便见身前站着七八个汉子,正瞪眼愣愣地看着他,也是脸色一僵。

    “在下姬铉,夫子,有礼了!”姬铉轻笑,拱手说道。

    “老朽水行,见过姬公子。”那老昼起身,也是只是拱拱手说道。

    昼站在一旁,愈加看他不顺眼,这老头好生托大,居然鱼姬公子平礼相见,就再也忍不住了,拿出狗脸说道:“小老儿,每月五百钱的束脩,汝倒不尽心尽力也就罢了,居然还‘梦会周公’,误人子弟尔!”

    那老叟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昼,一笑说道:“圣人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汝只看到过程,而忽略结果,学童只要学会了读写,汝又何必在乎我是闭着眼睛,还是睁眼睛呢?”

    昼顿时如同被噎住一般,几次张了张嘴都哑口无言,半天才憋出一句话,自鼻孔里哼道:“汝这是歪理,诡辩!以后这‘仙人醉’就给汝断了,省的汝大白天就‘我无为,而民自化’!”

    王宿、柱、墙等人见两个老头斗嘴,也是忍俊不禁地窃笑。

    姬铉仔细打量着这老叟,见他长着一双三角眼,嘴巴两边两撇法令纹如同刀割一般,额上皱纹很深,至少六十出头,但是精神矍铄,飘飘然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气质。

    “敢问水行先生,是何方人士?”姬铉问道。

    “在下性情散漫洒脱,如无根之浮萍,随波逐流,四海百川皆可为家,早不知自己来自何方!”那老叟随口说道。

    姬铉微微皱眉,这老叟有些意思,或许是游离世外,不问世事的隐者,不愿透露出处,姬铉也不强人所难地打破砂锅问到底,就随意寒暄了几句,便转身告辞。

    “姬公子,老朽来此村聚为孩童蒙学,非是为那每月五百钱财而来,那‘仙人醉’乃是最爱,每日可供应一壶足以!”临走时,那老叟拱手,向姬铉提出要求。

    昼闻言,不由得嘴角一瞥,这老东西真敢开口,还每天一壶,以为是凉水啊!

    “这酒比钱贵,连在下都不敢靡费多饮!”姬铉讪笑,拱了拱手。

    走在回去的路上,昼一直在抱怨,愤愤道:“真后悔找了这老骗子来给教孩子蒙学,你看他那副德行,分明就是来蹭酒喝得,我居然就上当了……”

    “要不要哄他走?”王宿问道。

    姬铉摆摆手,所谓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既然这老头选择此归隐与芸芸众生之中,随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