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拦路抢劫(二)
看着这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七八个被饥饿折磨得脱了像的悲惨模样,高欢为难的直嘬牙花子。丢下猎物转身就走,情理上讲无可厚非。可若是以人格高尚、“三观”奇正来要求,高欢觉得良心上过不去。再说,这点猎物只够他们塞牙缝儿的,看他们一个个盯着野兔野鸡贪婪的眼神,貌似没有一头牛的食物量是喂不饱他们的。想要真正救活他们还需要大量的食物才行。荒郊野外的上哪儿找东西给他们吃?还有一点,就他们现在的体质,走路都困难,仅仅吃一顿饱饭最多能维持三两天的生命。之后呢?虽说不关我的事,但既然答应救人一命,总要想想办法尽力才行,无非是费点功夫嘛,对不对?
一瞬间高欢就说服了自己。他把那位领头的青年叫过来,吩咐他跟自己到周边再寻找一些可以果腹的东西,草根野果也行。他的这个简单举措落在这些人眼里那就是菩萨心肠,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代名词,感激的眼神拦都拦不住。
大半生以来,高欢就是一个“欺硬怕软”的人,见不得这种哀求、感激的眼神。上一世的高欢已经死球了,不怕泄露一个秘密。他曾经执法犯法,私自放走一个用菜刀砍死自己亲生儿子的父亲,因为那畜生儿子强奸了他自己的女儿。追逃过程中,在另一个城市的废旧物资回收场地他见到了逃逸中的一对老夫妇,听说了案发的全部经过。导致此案最终成为“积案”的原因是那位老者妻子哀求的眼神……高欢没有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后悔。从专业的角度讲他不够格,从人性的角度讲,他很想亲手宰了那畜生!
带头大哥名叫王石,众人称呼他石头。石头说附近有野兔和黄鼠出没,可惜他们体力不足追不上,也打不着。高欢笑笑说你只需要领我过去就行。王石走到一位躺在地上的女子跟前说了几句话,这才领着高欢向北走出三四里地,果然有黄鼠出没。这小东西鬼得很,两只大眼睛滴溜溜、萌呆呆,和松鼠长相差不多,很是讨喜。也有人叫它拱鼠,因为每当天气晴暖的时候,它会坐在穴口东看看西看看,见人则交其前足,拱而如揖,非常可爱。这小东西身形肥硕,足短善走,遇到危险会以极快的速度窜入洞穴。黄鼠和其他鼠类一样有秋天储蓄豆、粟、草木果实以御冬的习惯,并且预备几个小窖,别而贮之。知道它习性的人常以水灌穴而捕之。黄鼠肉味极肥美,如烤乳猪般香脆,美食中的佳品,有此物充饥,这些人一时半会儿饿不死了。高欢用仅剩的五支箭射到一只兔子,一只斑鸠,另三支箭想要射几只黄鼠却射空了。他把已经用过的箭重新捡拾回来插入箭囊,以备不需。对于黄鼠再一次施展他“投石击物”的独门绝技,不一会儿,七八只肥嘟嘟的黄鼠应声倒地。
石头被高欢的独门绝技惊得目瞪口呆,本来饿得“飘飘欲仙”的身体居然因为心情变好而恢复了一些力气。生的希望,总是能创造奇迹。
捡回黄鼠的同时,石头用手在鼠洞口挖掘。高欢问他干什么?他说黄鼠为了过冬都会存粮,鼠洞内应该有粮食。高欢经他提醒也明白过来,二人蹲在地上开始挖鼠洞。“狡鼠”同样有三窟,有的是卧室,有的是幌子,有的是仓库,并不是所有的鼠洞都能挖出粮食。
有高欢的匕首帮助,二人挖了十几个鼠洞,终于找到两个,内里总共有差不多五斤左右的草籽、果仁等混在一起。因为是初秋,存粮不足。
救命的鼠粮啊!王石捧着那些混着泥土的鼠粮潸然泪下……
复杂的情绪宣泄的差不多了,王石脱下外衣将这些救命的鼠粮和着泥土一起包起来,又提起其它猎物小跑着返回小树林。高欢想帮忙拿一部分,他断然拒绝,生怕高欢抢走似的。
回来的路上,高欢从石头口中得知,他们这些人都是来自肆州(今山西忻州)的乡党(汉时分乡、里、伍,北魏分党、里、邻,都是当时朝廷在农村基层的所谓“三长制”组织名称,相当于现在的乡、村、组,叫法不一,却一脉相承)。他们是响应朝廷“就食北镇”的号召,从肆州地震灾区出来逃难时不小心走过头进入蠕蠕辖地,沦为奴隶。五年多了,终于逃出生天。一路南下逃亡途中死了大半,剩下的这些人如果再没有吃食,三天内也该死完了。而那几个女人全部被蠕蠕畜生糟蹋的不成样子。
高欢这才明白为什么那几个女人一副了无生趣的样子。这年代,虽没有明清时期女人失节后,不是被浸猪笼、就是上吊自尽那么保守,但是,汉人礼义廉耻的教化也已形成普遍的乡规民俗,对于女人的清白也是看重的。
二人把收获的猎物和杂粮交给那位老者,老人也不嫌脏,直接抓起一把放在嘴里边嚼边哭,并且对着高欢再次下跪作揖说“感谢恩公救命之恩,老朽代众人给恩公叩头啦。呜呜、呜呜……”
这时,不管男女老少都真心实意的给救命恩人高欢下跪。生的希望焕发出人性的光辉,感恩之情和劫后余生的侥幸让众人禁不住泪水沾襟。
这场面是高欢两辈子第一次遇到,对于这些人的遭遇他没有切肤之痛,但曾经时空对生命的尊重,对弱者的同情,让他绝不可能视而不见。他将跪地的老人搀扶起来,并招呼众人赶紧把杂粮收拾一下倒进半截残破的陶瓮里。众人这才听他吩咐将杂粮简单拾掇了一下倒进那冒着肉香气息的半截破陶瓮里,又在旁边积存的雨水潭里舀了一些水添加进去和肉汤煮在一起。高欢拿出一点盐放到里面,乱七八糟的一盆肉粥居然有了扑鼻的香味。
那位躺在地上从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少妇,也就是王石的妻子,双眼空洞的盯着天空。她对人生已经失去兴趣,如果不是夫君王石怕她寻短见,一刻不离的守护着她,早在一个月前被救出来的时候她就自尽了。一个多月来,王石背着她穿越几百里大漠草原,多少次都把生的希望留给她。今天也是因为她几次饿晕过去,他们才在这片小树林里歇息下来,发现旁边有几汪积存的雨水,总算没让所有人脱水而死,并且选择抢劫一途。只是没想到,抢劫未遂,却抢来一位救命恩人。夫君不计较她已被玷污的清白,可是她,真的还有脸活在人世吗?
这世道,吃人啊!
延昌元年四月(公元512年),京师洛阳及并、朔、相、冀、定、瀛六州发生大地震。恒州之繁峙、桑乾、灵丘,肆州之秀容、雁门地震陷裂,山崩泉湧,当场死亡5310人,伤2722人,牛马杂畜死伤三千余。延昌二年四月,肆州秀容郡再次发生地震。可怕的是,从此开始的余震居然持续了一年之久,直到延昌三年上半年才停止,这是有历史记载的。高欢当年工作的城市也发生过著名的“六·四”地震,阅读这段历史的时候,特别予以留意,记得很清楚。
天灾不可怕,可怕的是天灾伴随着以及大地震之后的次生灾害叠加起来更加无法抵御,不是所有朝代都能像后世的“汶川地震”那样,从中央到地方,从组织到个人,众志成城,让灾难中的汶川真正“雄起”。灾后重建的汶川小镇美的不可言说。
北魏朝廷因为无力救灾,把本该中央政府主导的救灾工作一推六二五,诏令灾民“就食北镇”了事。啷个意思?意思就是朝廷管不了,你们各凭本事,只要能活着到达“北部六镇”,那里地广人稀,野生动物无数,漫山遍野的牛羊,可以保证各位过上衣食无忧的快乐日子。
眼前这些人就是地震之后的幸存者,只可惜他们逃出虎口又入狼窝。震后的三晋大地进入五月,热浪滚滚,埋在废墟里的尸体没有及时清理出去,瘟疫悄然流行开来。朝廷只是下诏让地方州郡开仓放粮用以赈灾,其他的配套措施一概没有。各受灾地区都是旱灾、水灾、震灾叠加,哪有精力全面照顾?除了有能力得到照顾的那一部分人,庶民百姓基本处在自生自灭的边缘。由于没有“大灾必然伴有大疫”的相关知识,那年入秋以后,几个党里加起来三千多口人死的只剩下不到一千人。眼看在当地是活不下去了,幸存下来的乡党互相串联,决定依照朝廷的政策到塞外去谋一条活路。经过协商,各家拿上仅剩的些许粮食和衣物相约北上就食,以躲避瘟疫和旱灾。
。
一瞬间高欢就说服了自己。他把那位领头的青年叫过来,吩咐他跟自己到周边再寻找一些可以果腹的东西,草根野果也行。他的这个简单举措落在这些人眼里那就是菩萨心肠,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代名词,感激的眼神拦都拦不住。
大半生以来,高欢就是一个“欺硬怕软”的人,见不得这种哀求、感激的眼神。上一世的高欢已经死球了,不怕泄露一个秘密。他曾经执法犯法,私自放走一个用菜刀砍死自己亲生儿子的父亲,因为那畜生儿子强奸了他自己的女儿。追逃过程中,在另一个城市的废旧物资回收场地他见到了逃逸中的一对老夫妇,听说了案发的全部经过。导致此案最终成为“积案”的原因是那位老者妻子哀求的眼神……高欢没有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后悔。从专业的角度讲他不够格,从人性的角度讲,他很想亲手宰了那畜生!
带头大哥名叫王石,众人称呼他石头。石头说附近有野兔和黄鼠出没,可惜他们体力不足追不上,也打不着。高欢笑笑说你只需要领我过去就行。王石走到一位躺在地上的女子跟前说了几句话,这才领着高欢向北走出三四里地,果然有黄鼠出没。这小东西鬼得很,两只大眼睛滴溜溜、萌呆呆,和松鼠长相差不多,很是讨喜。也有人叫它拱鼠,因为每当天气晴暖的时候,它会坐在穴口东看看西看看,见人则交其前足,拱而如揖,非常可爱。这小东西身形肥硕,足短善走,遇到危险会以极快的速度窜入洞穴。黄鼠和其他鼠类一样有秋天储蓄豆、粟、草木果实以御冬的习惯,并且预备几个小窖,别而贮之。知道它习性的人常以水灌穴而捕之。黄鼠肉味极肥美,如烤乳猪般香脆,美食中的佳品,有此物充饥,这些人一时半会儿饿不死了。高欢用仅剩的五支箭射到一只兔子,一只斑鸠,另三支箭想要射几只黄鼠却射空了。他把已经用过的箭重新捡拾回来插入箭囊,以备不需。对于黄鼠再一次施展他“投石击物”的独门绝技,不一会儿,七八只肥嘟嘟的黄鼠应声倒地。
石头被高欢的独门绝技惊得目瞪口呆,本来饿得“飘飘欲仙”的身体居然因为心情变好而恢复了一些力气。生的希望,总是能创造奇迹。
捡回黄鼠的同时,石头用手在鼠洞口挖掘。高欢问他干什么?他说黄鼠为了过冬都会存粮,鼠洞内应该有粮食。高欢经他提醒也明白过来,二人蹲在地上开始挖鼠洞。“狡鼠”同样有三窟,有的是卧室,有的是幌子,有的是仓库,并不是所有的鼠洞都能挖出粮食。
有高欢的匕首帮助,二人挖了十几个鼠洞,终于找到两个,内里总共有差不多五斤左右的草籽、果仁等混在一起。因为是初秋,存粮不足。
救命的鼠粮啊!王石捧着那些混着泥土的鼠粮潸然泪下……
复杂的情绪宣泄的差不多了,王石脱下外衣将这些救命的鼠粮和着泥土一起包起来,又提起其它猎物小跑着返回小树林。高欢想帮忙拿一部分,他断然拒绝,生怕高欢抢走似的。
回来的路上,高欢从石头口中得知,他们这些人都是来自肆州(今山西忻州)的乡党(汉时分乡、里、伍,北魏分党、里、邻,都是当时朝廷在农村基层的所谓“三长制”组织名称,相当于现在的乡、村、组,叫法不一,却一脉相承)。他们是响应朝廷“就食北镇”的号召,从肆州地震灾区出来逃难时不小心走过头进入蠕蠕辖地,沦为奴隶。五年多了,终于逃出生天。一路南下逃亡途中死了大半,剩下的这些人如果再没有吃食,三天内也该死完了。而那几个女人全部被蠕蠕畜生糟蹋的不成样子。
高欢这才明白为什么那几个女人一副了无生趣的样子。这年代,虽没有明清时期女人失节后,不是被浸猪笼、就是上吊自尽那么保守,但是,汉人礼义廉耻的教化也已形成普遍的乡规民俗,对于女人的清白也是看重的。
二人把收获的猎物和杂粮交给那位老者,老人也不嫌脏,直接抓起一把放在嘴里边嚼边哭,并且对着高欢再次下跪作揖说“感谢恩公救命之恩,老朽代众人给恩公叩头啦。呜呜、呜呜……”
这时,不管男女老少都真心实意的给救命恩人高欢下跪。生的希望焕发出人性的光辉,感恩之情和劫后余生的侥幸让众人禁不住泪水沾襟。
这场面是高欢两辈子第一次遇到,对于这些人的遭遇他没有切肤之痛,但曾经时空对生命的尊重,对弱者的同情,让他绝不可能视而不见。他将跪地的老人搀扶起来,并招呼众人赶紧把杂粮收拾一下倒进半截残破的陶瓮里。众人这才听他吩咐将杂粮简单拾掇了一下倒进那冒着肉香气息的半截破陶瓮里,又在旁边积存的雨水潭里舀了一些水添加进去和肉汤煮在一起。高欢拿出一点盐放到里面,乱七八糟的一盆肉粥居然有了扑鼻的香味。
那位躺在地上从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少妇,也就是王石的妻子,双眼空洞的盯着天空。她对人生已经失去兴趣,如果不是夫君王石怕她寻短见,一刻不离的守护着她,早在一个月前被救出来的时候她就自尽了。一个多月来,王石背着她穿越几百里大漠草原,多少次都把生的希望留给她。今天也是因为她几次饿晕过去,他们才在这片小树林里歇息下来,发现旁边有几汪积存的雨水,总算没让所有人脱水而死,并且选择抢劫一途。只是没想到,抢劫未遂,却抢来一位救命恩人。夫君不计较她已被玷污的清白,可是她,真的还有脸活在人世吗?
这世道,吃人啊!
延昌元年四月(公元512年),京师洛阳及并、朔、相、冀、定、瀛六州发生大地震。恒州之繁峙、桑乾、灵丘,肆州之秀容、雁门地震陷裂,山崩泉湧,当场死亡5310人,伤2722人,牛马杂畜死伤三千余。延昌二年四月,肆州秀容郡再次发生地震。可怕的是,从此开始的余震居然持续了一年之久,直到延昌三年上半年才停止,这是有历史记载的。高欢当年工作的城市也发生过著名的“六·四”地震,阅读这段历史的时候,特别予以留意,记得很清楚。
天灾不可怕,可怕的是天灾伴随着以及大地震之后的次生灾害叠加起来更加无法抵御,不是所有朝代都能像后世的“汶川地震”那样,从中央到地方,从组织到个人,众志成城,让灾难中的汶川真正“雄起”。灾后重建的汶川小镇美的不可言说。
北魏朝廷因为无力救灾,把本该中央政府主导的救灾工作一推六二五,诏令灾民“就食北镇”了事。啷个意思?意思就是朝廷管不了,你们各凭本事,只要能活着到达“北部六镇”,那里地广人稀,野生动物无数,漫山遍野的牛羊,可以保证各位过上衣食无忧的快乐日子。
眼前这些人就是地震之后的幸存者,只可惜他们逃出虎口又入狼窝。震后的三晋大地进入五月,热浪滚滚,埋在废墟里的尸体没有及时清理出去,瘟疫悄然流行开来。朝廷只是下诏让地方州郡开仓放粮用以赈灾,其他的配套措施一概没有。各受灾地区都是旱灾、水灾、震灾叠加,哪有精力全面照顾?除了有能力得到照顾的那一部分人,庶民百姓基本处在自生自灭的边缘。由于没有“大灾必然伴有大疫”的相关知识,那年入秋以后,几个党里加起来三千多口人死的只剩下不到一千人。眼看在当地是活不下去了,幸存下来的乡党互相串联,决定依照朝廷的政策到塞外去谋一条活路。经过协商,各家拿上仅剩的些许粮食和衣物相约北上就食,以躲避瘟疫和旱灾。
。